幾個跟著來的工人嚇得臉色都變了。


    好在大吊車是倒向後麵,往前的話,肯定摔入黃河,車毀人亡。


    這一刹那,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橋上的吊車,沒注意誰喊了聲“快看,棺材裏的東西在動!”


    這話聲音不高,卻如同一聲春雷。


    眾人紛紛望向透明棺槨。


    果然。


    此時棺材似乎有變化——第一感覺是比剛才更透明了,裏麵的屍體看上去更清楚了。


    再次仔細看裏麵的屍體,看清的一刹那,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此時此刻,浸泡在透明棺材內液體中的是個人,而且還是個我熟悉的人——徐半仙。


    認出裏麵的人是徐半仙,我大腦就是一片空白。


    大腦空白了至少十五秒鍾後,漸漸恢複了意識,趕緊狂奔到棺材邊上。


    果然沒錯。


    裏麵的人就是徐半仙。


    可是這怎麽可能呢?


    前天晚上我剛和他分開,而且就是在頭頂的黃河大橋上?


    現在迴想起來,他前晚之所以把我引來,很可能是想在此和我告別。


    張中山和馮紅林他們也都圍了過來,看到棺槨裏的徐半仙四周一片嘖嘖稱奇聲。


    “剛才發生了什麽?”


    “這人是怎麽進去吧!”


    “不可能啊!剛才明明還不是……”


    麵對眾人的議論聲,我腦海如同沸騰的開水,根本理不出個頭緒。


    透明棺材裏的徐半仙雙目緊閉,表情自然,嘴角還微微上揚,如同睡著了一般。


    “這人不是此前經常和你在一塊的那個姓徐的道士嘛!”


    小陳也認出了棺中的徐半仙。


    他這麽一提醒,張中山他們也認出來了。


    “對!就是他!”


    聽眾人這麽一嚷嚷,我才有了種如夢方醒的感覺,趕緊拉住中年瘦子:“怎麽……怎麽才能弄開r水晶棺槨?老哥,你……你一定有辦法吧?”


    中年瘦子雙臂交叉於胸前,也是滿臉詫異,聽我這麽一問,稍微沉思了一下,微微點了點頭:“倒是有個辦法可以試試,至於行不行,我也不確定。”


    張中山插嘴道:“小杜,r水晶硬度這麽大,考慮此處環境和這口棺槨的特點,激光切割和水切割也未必合適,難道還有其它適合的偏法?”


    中年瘦子點點頭:“的確是偏法——用濃度極高的醋,裏麵再加入一定比例的氫氟酸。”


    張中山點點頭:“這兩樣東西倒是不難找,行不行的可以試試看。”


    這次跟著張中山來的幾個人裏就有李誌明的秘書。


    市長秘書的權力其實很大,很多時候甚至可以代表市長本人,所以平時輪級別比市長秘書高的各局級幹部、鄉鎮***,甚至各口負責人都會對他格外尊敬。


    這時候郭秘書往前走了兩步:“這兩樣東西我來準備,還有其它要求可以一並提出,我會盡力完成。”


    中年瘦子小杜迴道:“這兩樣東西要單獨盛放,再準備一個長柄的塑料舀子——不能用金屬的。”


    “好的!還有?”


    “對了!多準備幾個防毒麵罩,常用的型號就行。”


    郭秘書離開後,我繼續纏著小杜。


    “杜大哥,r水晶硬度不低於金剛石,可我以前怎麽沒聽過啊!”


    小杜視線始終盯在透明棺槨上,來迴掃試著,眉頭微蹙。


    “那是因為奇特和罕見!”


    “奧?什麽意思?”


    “罕見好理解!據我所知,此前人類已發現的r水晶加起來也不足100kg,合在一起,體積大概和標準足球大小差不多。”


    聽他這麽解釋的同時,我再次掃了一眼身前的巨大透明棺槨。


    目測這棺槨怎麽也有十厘米厚,就算長度4米,寬2米,算算重量的話,怎麽也得有幾噸重。


    人類四五千年曆史上發現的r水晶加起來才100kg,還不到眼前這透明棺槨的三十分之一。


    “至於奇特,簡單說就是這種水晶的存在並不合理,因為它並不符合自然礦石形成的特性,說得再直白點,就是這東西根本就不像是自然形成的,而更像是人工傑作。”


    這話讓眾人麵麵相覷。


    話說到這裏,我已經心中有數,下意識伸手摸了摸乾坤袋中的五角星鑰匙。


    郭秘書還有好一會兒才能來,眾人隻得耐心等著,便圍著巨大的透明棺槨聊起天。


    當然話題還是圍繞著眼前的這具詭異的棺槨以及棺中的徐半仙。


    “這道士到底什麽人?咱們那天剛見過他,他怎麽可能會在r水晶棺槨內呢!”


    一直當聽眾的小陳也忍不住提出疑問。


    估計這問題的答案我們在場的人都想知道。


    “奇怪啊!這棺槨連一絲縫隙都沒有,這手藝簡直鬼斧神工啊!”


    “哼!用r水晶製造出這麽大的棺槨,這根本不是人類能做到的。”


    “是啊!別說這具棺槨,你們看看咱們的母親河,怎麽說幹涸就幹涸了?這不可能是自然現象,更不是人類能做到的。”


    聽他這麽一說,我視線從棺槨轉移到遠方的河床。


    放眼望去,完全是一道巨大的土黃沙綢帶,連一窪水都沒有。


    要知道即便是冬季河水量少一些,可也有240億立方米以上,這麽多水,都去哪了呢?


    這次和黃河斷流還和曆史上最近兩次長江斷流不大一樣。


    這些資料網上都有,誰都能查到,雖然具體內容有不少差別,但大致內容一致。


    這兩次斷流分別發生在元朝至正二年(1342年)和1954年。


    元至正二年(1342年)八月,同一江水竟然在一夜之間枯竭見底。


    這次斷流時間距今快七百年了,其中的細節不得而知,但1954年的長江斷流事件才過去七十年,經曆這件事的人大有在世的,所以事件真實性無需質疑。


    當時的天氣異常,陰沉的天空、大風、沙塵彌漫,給人一種不尋常的感覺。水手們發現江水水位降低,令他們感到驚異。江水竟然在江河中出現了退潮現象,這種在江河中極為罕見的事件讓人難以置信。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與斷流同時發生的還有長江泰興段水域兩岸村民的集體鬼壓床事件,近200人同時遭遇這一離奇的現象。


    可這次黃河忽然斷流和兩次長江斷流事件不同。


    兩次長江斷流僅僅是絕大部分水消失了,江床上到處是大小不一的水窪,另外就是大量的魚蝦。


    可放眼望去,此時河床上隻有黃沙,哪有一滴水,一條魚。


    我有種感覺,那就是河水也會在某一時刻忽然恢複。


    好在當前人心惶惶起來,市民們大都躲藏在家裏,沒湊來看熱鬧的吃瓜群眾,即便是河水忽然恢複,也不會造成傷亡。


    大半個小時後,郭秘書的車開了過來,後麵還緊跟著一輛皮卡車。


    郭秘書下車後,指揮著皮卡車上的人抬著幾個大桶慢慢走向我們。


    一共三個塑料桶,其中最大的是空的。


    包括郭秘書在內的幾個人都帶著藍色口罩,隨著他們靠近,空氣中的一股刺鼻氣味越來越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午夜雜貨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園中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園中葵並收藏午夜雜貨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