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由趙道士作法,驅趕出石木仁之原來魂魄。在石木仁之魂魄被驅趕出身體時,周半仙把其魂魄滅了。而後,趙道士又做得招魂之術,招來了一位年輕男子之魂魄附在石木仁體內。從而,石木仁變成了另一個人。
待到施完法術,周半仙把石木仁所用的,叫“九柱”之物的東西毀掉了。而眾人沒有發表意見。
接著,趙道士對劉小苛說:“姑娘,現如今,‘石木仁’的頭腦處於空白之中,你可把他領迴去。”聽了趙道士之言,劉小苛把“石木仁”領走了。
其走後,周半仙說:“我們也迴去吧!”於是,眾人返迴。
子牙走在返迴的路上,一邊走著,一邊問起了周半仙:“周大師,石木仁現在是誰了?”周半仙說:“他是一位剛死的病鬼;以後那個病鬼的魂魄會把石木仁的身體支配。而病鬼會珍惜來之不易的生命,會做善事、造福他人。”聽了周半仙之言,子牙又問:“周大師,你為何突然會出現在此地?還有趙道士師徒,為何也會突然出現呢?這是什麽原因?”周半仙聽言,講述了一番原因。
原來,周半仙善能卜卦。在其與趙道士尋找宋白之時,一直沒有找到宋白,方用卦卜子牙所在地。而一卦卜下去,卻卜到子牙和孔多憐在一起。於是,周半仙尋找子牙——正好遇到子牙和孔多憐鬥石木仁。正鬥之時,雙方的對話,全然被周半仙聽去了。且從言語之中,知道孔多憐和子牙所鬥之人是石木仁。周半仙知道後,並沒有立即上前,而是在遠處觀望。待其看到石木仁欲用出叫“九柱”之物時,才出手擒獲了石木仁。
周半仙講述完自己到來之經過後,又講述了趙道士師徒為何而來的原因。講述完後,周半仙說:“你們先離去,我去把‘鐵砣’與拐杖拾來。我要想辦法把二物分開。若是分開了,再把拐杖和‘鐵砣’,分別給到宋白和子牙二人。”聽了周半仙的話,子牙、宋白二人,點了點頭。
於是,周半仙去了拾“鐵砣”與連在“鐵砣”一起的拐杖。
等到周半仙拾來拐杖與“鐵砣”,子牙、趙道士、宋白、孔多憐、那位作證的仆人,已然分開走了。
子牙與趙道士師徒分開後,卻一路向朝歌的方向走去。
周半仙拾得拐杖與“鐵砣”迴來,沒有見到子牙、趙道士、宋白、孔多憐與那位作證的仆人,卻往迴家的路上走去。周半仙一邊走著,一邊想著辦法把“鐵砣”與拐杖分開。其想了很多辦法,始終沒有想出可以把“鐵砣”與拐杖分開的辦法。到了最後,迴到家時,周半仙方把二物掛在自家的門後麵。
在一個傍晚時分,有一位老人看到周半仙的家門後麵掛著的二物,還當是周半仙為了避邪,掛的秤砣與秤杆。才學著其做法,迴到家中後,把自家的秤砣與秤杆也掛在門後麵的門栓上避邪。直至今日,有的人家依然學著此法,把秤杆和秤砣掛在門的後麵避邪。但是真的能避邪,還是假的能避邪呢?不清楚。
趙道士、宋白、孔多憐、那位仆人,與子牙分開後,孔多憐與那位仆人又與趙道士師徒分開走了。孔多憐與那位仆人走的是前往“翠竹山”的方向。而趙道士師徒走的是“鳳凰山”的方向。
趙道士師徒,走在迴“鳳凰山”的路上。走著,說著話兒,二人談到了施避卦之法、和破解避卦之法的道術。
談到施避卦之法和破解避卦之法,宋白又想到了後麵“借屍還魂”的“石木仁”。之前,“石木仁”做過避卦之法。而現在,“石木仁”被借屍還魂了。以前施過的避卦之法,不曾解除。想到這點,趙道士方與宋白迴去了尋找劉小苛身邊的“石木仁”解除避卦之法。
到得“劉家灣”,找到劉小苛時,趙道士把來意一說。
劉小苛知道二位的來意後,方叫得“石木仁”出到了門外,讓趙道士解除避卦之法。就見趙道士叫得“石木仁”坐在一個小凳子上後,再在坐的凳子外麵畫得一個圈,把石木仁和凳子圈在內。接著,又叫得劉小苛端來了一碗水。
趙道士把一碗水放在“石木仁”的頭頂,讓“石木仁”頂著。而後,趙道士念念有詞的念叨了幾句咒語。念完咒語後,趙道士再把碗中之水分灑在“石木仁”所坐的圈外。接著,又叫“石木仁”走出了圈外。看到“石木仁”走出了圈外,趙道士說:“避卦之法已然解除,以後用卦可卜到之。”聽了趙道士之言,劉小苛說了幾聲“謝謝”,便收拾凳子和碗,與“石木仁”一同迴到了房中。而趙道士、宋白二人,卻迴到了“鳳凰山”。
看到這裏,有的看客會問,避卦之法能解除,那避卦之法是怎麽做的呢?聽老人講,先挖好一個地窖,當事人坐於地窖之中,再在地窖的上麵蓋上一塊木板。在木板上散播一些土灰,再念念有詞的念叨幾句咒語。念過咒語後,任憑他人如何卜之,自然卜不到當事人所在的位置。這隻是聽老人傳說而已,筆者也不知是真是假。
第二部完。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青年薑子牙第三部。
待到施完法術,周半仙把石木仁所用的,叫“九柱”之物的東西毀掉了。而眾人沒有發表意見。
接著,趙道士對劉小苛說:“姑娘,現如今,‘石木仁’的頭腦處於空白之中,你可把他領迴去。”聽了趙道士之言,劉小苛把“石木仁”領走了。
其走後,周半仙說:“我們也迴去吧!”於是,眾人返迴。
子牙走在返迴的路上,一邊走著,一邊問起了周半仙:“周大師,石木仁現在是誰了?”周半仙說:“他是一位剛死的病鬼;以後那個病鬼的魂魄會把石木仁的身體支配。而病鬼會珍惜來之不易的生命,會做善事、造福他人。”聽了周半仙之言,子牙又問:“周大師,你為何突然會出現在此地?還有趙道士師徒,為何也會突然出現呢?這是什麽原因?”周半仙聽言,講述了一番原因。
原來,周半仙善能卜卦。在其與趙道士尋找宋白之時,一直沒有找到宋白,方用卦卜子牙所在地。而一卦卜下去,卻卜到子牙和孔多憐在一起。於是,周半仙尋找子牙——正好遇到子牙和孔多憐鬥石木仁。正鬥之時,雙方的對話,全然被周半仙聽去了。且從言語之中,知道孔多憐和子牙所鬥之人是石木仁。周半仙知道後,並沒有立即上前,而是在遠處觀望。待其看到石木仁欲用出叫“九柱”之物時,才出手擒獲了石木仁。
周半仙講述完自己到來之經過後,又講述了趙道士師徒為何而來的原因。講述完後,周半仙說:“你們先離去,我去把‘鐵砣’與拐杖拾來。我要想辦法把二物分開。若是分開了,再把拐杖和‘鐵砣’,分別給到宋白和子牙二人。”聽了周半仙的話,子牙、宋白二人,點了點頭。
於是,周半仙去了拾“鐵砣”與連在“鐵砣”一起的拐杖。
等到周半仙拾來拐杖與“鐵砣”,子牙、趙道士、宋白、孔多憐、那位作證的仆人,已然分開走了。
子牙與趙道士師徒分開後,卻一路向朝歌的方向走去。
周半仙拾得拐杖與“鐵砣”迴來,沒有見到子牙、趙道士、宋白、孔多憐與那位作證的仆人,卻往迴家的路上走去。周半仙一邊走著,一邊想著辦法把“鐵砣”與拐杖分開。其想了很多辦法,始終沒有想出可以把“鐵砣”與拐杖分開的辦法。到了最後,迴到家時,周半仙方把二物掛在自家的門後麵。
在一個傍晚時分,有一位老人看到周半仙的家門後麵掛著的二物,還當是周半仙為了避邪,掛的秤砣與秤杆。才學著其做法,迴到家中後,把自家的秤砣與秤杆也掛在門後麵的門栓上避邪。直至今日,有的人家依然學著此法,把秤杆和秤砣掛在門的後麵避邪。但是真的能避邪,還是假的能避邪呢?不清楚。
趙道士、宋白、孔多憐、那位仆人,與子牙分開後,孔多憐與那位仆人又與趙道士師徒分開走了。孔多憐與那位仆人走的是前往“翠竹山”的方向。而趙道士師徒走的是“鳳凰山”的方向。
趙道士師徒,走在迴“鳳凰山”的路上。走著,說著話兒,二人談到了施避卦之法、和破解避卦之法的道術。
談到施避卦之法和破解避卦之法,宋白又想到了後麵“借屍還魂”的“石木仁”。之前,“石木仁”做過避卦之法。而現在,“石木仁”被借屍還魂了。以前施過的避卦之法,不曾解除。想到這點,趙道士方與宋白迴去了尋找劉小苛身邊的“石木仁”解除避卦之法。
到得“劉家灣”,找到劉小苛時,趙道士把來意一說。
劉小苛知道二位的來意後,方叫得“石木仁”出到了門外,讓趙道士解除避卦之法。就見趙道士叫得“石木仁”坐在一個小凳子上後,再在坐的凳子外麵畫得一個圈,把石木仁和凳子圈在內。接著,又叫得劉小苛端來了一碗水。
趙道士把一碗水放在“石木仁”的頭頂,讓“石木仁”頂著。而後,趙道士念念有詞的念叨了幾句咒語。念完咒語後,趙道士再把碗中之水分灑在“石木仁”所坐的圈外。接著,又叫“石木仁”走出了圈外。看到“石木仁”走出了圈外,趙道士說:“避卦之法已然解除,以後用卦可卜到之。”聽了趙道士之言,劉小苛說了幾聲“謝謝”,便收拾凳子和碗,與“石木仁”一同迴到了房中。而趙道士、宋白二人,卻迴到了“鳳凰山”。
看到這裏,有的看客會問,避卦之法能解除,那避卦之法是怎麽做的呢?聽老人講,先挖好一個地窖,當事人坐於地窖之中,再在地窖的上麵蓋上一塊木板。在木板上散播一些土灰,再念念有詞的念叨幾句咒語。念過咒語後,任憑他人如何卜之,自然卜不到當事人所在的位置。這隻是聽老人傳說而已,筆者也不知是真是假。
第二部完。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青年薑子牙第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