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天的準備,靈息共振實驗的前端實驗開始了。


    實驗在一個全新蓋好的高標準實驗室進行。受上次爆炸影響,一周前這裏還是廢墟,現在居然新實驗室已經投入使用。讓人不禁感歎工程進度真快啊。


    上午9點,各路人馬已經到齊,有負責操控的,有負責記錄實驗實時數據的,有負責調試參數的,總之實驗室匯集各類專業人士,一時間像菜市場般熱鬧。王海洋站在實驗室的玻璃牆外,盯著裏麵的實驗體。


    這批實驗體都是注射了所謂仙水的動物,這次的仙水是通過納米科技與應用部、材料表征與加工部、功能材料與能源部、計算與理論材料科學部四個部門聯合製作的全新v3版本。王海洋看了製作清單,也沒有搞明白他們這麽多版本裏,到底哪裏做了修改。


    今天的實驗是靈息共振前端同步測試,代號為共振v1。這次測試旨在驗證靈息共振在實驗體中的初步效果,並獲取關鍵的同步參數。


    徐靜走到王海洋身邊遞給他一份實驗計劃表:“大家都已經準備好了,半小時後就要開始實驗了,共振v1的目標是通過納米機器人與仙水的協同作用,觸發動物體內的靈息共振反應,獲取初步的相位同步數據。”


    李苗苗走了過來補充道:“實驗對象是已經注射益元合劑的實驗鼠。我們將在實驗中通過外部信號刺激納米機器人,觀察它們與動物體內神經係統的共振情況。”


    王海洋看了看實驗台上的實驗鼠,它們的身體似乎沒有異樣,但是生命檢測器屏幕上它們的神經係統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王海洋這時已經拿到了最高機密文件,仙水(益元合劑)的詳細分解圖和說明。


    上麵寫著這種液體是古老中醫“遊塵”概念與現代納米技術的結合物,能有效的以秒為單位恢複人體受損組織。


    益元合劑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1.遊塵提取物: 遊塵是中古中醫概念中的一種神秘物質,被認為是天地精華的微粒,能夠調節人體的氣血平衡並促進生命力的流動。在現代科學的角度,遊塵可以被理解為通過特殊工藝提取的納米級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質。這些微粒能夠進入細胞並直接作用於神經係統,強化神經傳導速度,並增強人體對外界能量的感知。


    2.納米機器人載體液: 益元合劑中的第二個關鍵成分是納米機器人。這些納米機器人被懸浮在液體中,能夠通過注射進入人體後,迅速滲透到血液和神經係統中。納米機器人與遊塵協同作用,能夠捕捉人體的靈息信號,並將這些信號放大至量子層麵,使得人體的神經元與外界的量子共振同步。


    納米機器人本身經過特殊設計,具備自適應相位調節功能,可以調整與神經元的共振頻率。這種功能讓它們能夠通過與遊塵的互動,精準控製人體的神經傳導速度,並增強對外界共振頻率的響應。


    3.催化酶係統: 仙水中的第三個成分是催化酶係統。這種係統模擬了人體內天然存在的酶,但經過了生物工程的改造,具備加速納米機器人和遊塵之間化學反應的能力。它不僅能促進遊塵微粒與神經細胞之間的融合,還能確保納米機器人在與神經元共振時不會引發過強的免疫反應。這些催化酶在整個共振過程中起到了穩定劑的作用,保證了實驗對象能夠在高強度的共振狀態下維持神經係統的正常運行。


    通過這三者的協同作用,益元合劑(仙水)能夠使實驗體的神經元頻率與外界能量場產生共振。遊塵作為導體,引導外界能量流入人體,納米機器人則作為調控器,實時調整神經元的共振頻率,使其與外界同步,而催化酶則保證這種複雜的生物化學反應能夠在安全範圍內高效進行。


    看了這些資料,王海洋心想:這個版本怎麽感覺是專門為靈息共振改的詞,最初版本設計不是應該就是恢複受損細胞,媽的這幫人真是領導要什麽就能寫出內容。


    徐靜對看著資料發呆的王海洋解釋:“共振v1的核心原理是基於量子共振耦合理論。仙水通過激活實驗體的靈息,使得納米機器人與體內的神經信號可以更精確地同步。靈息本質上是一種超微弱的能量場,它與量子層麵的共振現象息息相關。通過調控這種共振,我們可以實現對實驗體的部分神經行為的幹預。”


    李苗苗又補充:“納米機器人現在在體內的作用相當於信號放大器,它們捕捉神經信號並將其放大,使得神經元與仙水的作用更緊密結合。這次前端實驗的目標是觀察實驗體在被外部頻率刺激後,是否能夠形成穩定的共振狀態。”


    “我有個問題啊,現在納米機器人成了放大器,那誰來進行受損細胞修複,我理解最初設計這些納米機器人就是為了修複受損組織吧。”王海洋愈發搞不懂到底在進行什麽實驗。


    徐靜停頓了一下隨後耐心解釋道:“你說得沒錯啊,最初這些納米機器人的確是為了組織修複而設計的。它們的原始編程是用來檢測和修複受損細胞的,通過識別受損部位並激發身體的自我修複機製。但在後麵的實驗中,納米機器人的功能被重新編程和擴展了。”


    她指著屏幕上的數據繼續說道:“在當前的實驗中,納米機器人不僅僅是修複工具,它們的作用更複雜。它們通過捕捉人體神經係統的微弱信號,放大這些信號並與靈息進行同步。這相當於給它們增加了一個新的功能模塊,就是信號調節與放大器,用於靈息共振實驗的核心部分。”


    李苗苗接過話頭:“修複功能依然存在,但在這個階段,它們被優先用於神經係統的共振實驗。本來這些納米機器人是多功能設計的。最初的任務是修複組織,但在激發靈息的過程中,它們需要放大神經信號,確保與外界的頻率同步。現在的目標是通過這些共振現象,獲得對人體能量場的完全掌控。其實是你錯過太多了,這不是已經更新到v3版本了。”


    “所以就是通過編程把修複功能暫時關了,轉而優先執行靈息共振的任務?”王海洋問。


    徐靜點頭:“差不多是這樣。它們還是具備修複功能,但在靈息共振實驗中,它們主要是為了調控共振頻率,使得人體與外界的能量流同步。修複組織的功能的代碼也沒有被廢除,隻是在當前的實驗中,修複任務變成了次要任務。等實驗結束,它們還會恢複到修複狀態。”


    “有主要代碼文件嗎?”王海洋想看看納米機器人代碼的細節。


    “有啊,有一段已經打印出來的標識,你看後麵幾頁。”徐靜指著資料說。


    王海洋翻到代碼那一頁仔細查看。


    import numpy as np


    # neur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amplification for nanorobots


    ss nanorobot:


    def __init__(self, id, amplification_threshold=1.2):


    self.id = id # unique identifier for the nanorobot


    self.amplification_threshold = amplification_threshold # minimum signal strength to trigger amplification


    self.repair_mode = false # indicator if repair mode is active


    # capture and analyze the neural signal


    def capture_signal(self, signal):


    processed_signal = self.filter_noise(signal)


    if processed_signal < self.amplification_threshold:


    print(f\"robot {self.id}: weak signal detected, bypassing amplification.\")


    return processed_signal


    return self.amplify_signal(processed_signal)


    # filter noise from the signal using basic thresholding


    def filter_noise(self, signal):


    noise_reduction_factor = np.random.uniform(0.95, 1.05) # simte noise filtering


    filtered_signal = signal * noise_reduction_factor


    print(f\"robot {self.id}: signal filtered to {filtered_signal}\")


    return filtered_signal


    # amplify the signal if it''s above a certain threshold


    def amplify_signal(self, signal):


    amplification_factor = np.random.uniform(1.5, 2.0) # random amplification within range


    amplified_signal = signal * amplification_factor


    print(f\"robot {self.id}: amplified signal to {amplified_signal}\")


    return amplified_signal


    # check for cell damage and initiate repair if needed


    def check_and_repair(self, signal):


    if signal < 0:


    self.repair_mode = true


    print(f\"robot {self.id}: damaged tissue detected, initiating repair.\")


    return self.perform_repair(signal)


    return signal


    # perform cell repair process


    def perform_repair(self, signal):


    print(f\"robot {self.id}: repairing damaged cells...\")


    restored_signal = np.abs(signal) + np.random.uniform(10, 20) # restore to positive signal range


    print(f\"robot {self.id}: repair plete. restored signal: {restored_signal}\")


    self.repair_mode = false


    return restored_signal


    # simtion of the nanorobot handling neural signals


    def run_experiment:


    signal_values = np.random.uniform(-5, 10, 5) # generate random signals with possible damage indicators


    robot = nanorobot(id=204)


    for signal in signal_values:


    print(f\"input signal: {signal}\")


    filtered_signal = robot.capture_signal(signal)


    final_signal = robot.check_and_repair(filtered_signal)


    print(f\"final processed signal: {final_signal}\\")


    if __name__ == \"__main__\":


    run_experiment  下麵的代碼注釋寫道:納米機器人通過檢測體內的神經信號,能夠對異常或受損的信號進行捕捉和分析。首先,機器人會對神經信號進行過濾,去除噪音和幹擾,從而得到更精準的神經反饋。當信號強度低於設定閾值時,機器人會自動跳過放大處理,避免錯誤放大損傷信號。


    如果檢測到異常信號,特別是負值信號,機器人會判斷為細胞或組織的損傷,此時會激活“修複模式”。在修複過程中,納米機器人利用其內置的微小設備,開始進行細胞組織的自我修複,恢複受損細胞的功能。修複完成後,機器人會重新檢測信號,確保細胞恢複正常。


    此外,納米機器人還具備信號放大功能。當檢測到正常但微弱的信號時,它們能夠以可控的方式放大神經信號,確保神經傳導的穩定性與有效性。這一係列過程不僅為生物體提供了神經保護,還進一步增強了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能力。


    正當王海洋看得入迷,聽到實驗室裏傳來聲音:實驗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上班第一天就陷入納米風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到尼比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到尼比魯並收藏上班第一天就陷入納米風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