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垕一愣,他這兩天都在忙馬鈞的事,果然不知毛玠出走一事。
曹操歎氣道:“我還是東郡太守的時候孝先(毛玠)就投奔於我,我與他交談甚歡。
“他說現今國家分裂,君主流離,百姓居無定所,饑餓流亡,國家沒有能維持一年的儲備,百姓也沒有安定的心思,這種狀況是難於持久的。我應當擁戴天子以命令那些不肯臣服的人,致力於耕植業,積蓄軍用物資,這樣,稱霸稱王的大業就可以成功了。
“他是第一個勸我稱霸天下的人,沒想到就這樣離我而去了。”
王垕不解:“為何他要走呢?他的身後又沒有家族掣肘。”
曹操無奈道:“因為他是士啊,他不認可《求賢令》的標準,更加不理解開科考試選拔人才的道理。”
這就是標準的道不同不相為謀了。毛玠謙謙君子,有謀略,能辦事,本是曹操身邊很重要的謀臣。王垕與其相處不多,但也知其才華。
但毛玠抱著察舉製不放,認為隻有奉行察舉製才能選拔出合格的人才,不認可考試選材的方式。開始還好,毛玠知道尚書台準備在秋後考試求才,卻並沒有在意。可當曹操找到他,讓他主持秋後的第一次科舉後,毛玠終於醒悟了過來。
因為這時他才發現一切都是曹操的本意,曹操已經看不上大漢實行了將近三百年的察舉製,反而想要應用考試這種“非正道”來選拔人才。
毛玠和曹操之間爆發了激烈的衝突,兩人關於什麽才是人才的標準,察舉製和科舉製之間的優劣辯論了數日,最終兩人誰都說服不了誰,毛玠隻能選擇辭官。
曹操找來王垕,就是想再問一問,究竟是科舉好還是察舉好。同時曹操還想讓王垕來代替毛玠,負責兩個月後的科舉工作。
說實話,在漢末這個時期,察舉和科舉可能很難分出優劣。
察舉製也是需要考試的,尤其是明經、明法兩科,更是要通過考試選拔人才。但其他諸如孝廉、茂才之類的科目,雖然也需要進行文字方麵的測試,但考試內容較為淺薄,應考者又都為士族,幾乎不存在不識字的可能,也就無法做到篩選人才的目的。
而由於漢朝選才之權集中在皇帝以及中央和地方官員之手,人為因素對選才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很長一段時間被舉者都是現任官吏或者士族子弟,造成相當多寒門中的優秀人才被拒之門外。特別在東漢後期,任人唯親、唯財、唯勢,士族把持察舉的結果令流弊百出,將察舉製度的根本缺陷暴露無遺。
正所謂“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朝堂上出現了“四世三公”、“累世公卿“、“累世經學”的官僚士族集團。此時的察舉製已蛻變為世襲製,成為那些士族維持特權特權的工具了。
那為什麽還說察舉和科舉在這一時期很可能分不出優劣呢?
道理很簡單,在這個時期,知識都掌握在士族手中,就算使用了科舉製,選拔出來的人才肯定還是士族出身,其結果與察舉並無差別。
但王垕這麽竭力向曹操推薦科舉可不隻是想要換一個方法那麽簡單。士族把持察舉製的惡果將大漢帶入了混亂的深淵,隻有建立一種新的公平、公正的製度才能和舊的社會分割開。
再說了,就算科舉選出來的人才短時間內還都是士族,那也是士族中的精英,濫竽充數之輩隻會無所遁形。
而何況王垕知道科舉將在這片土地上延續千年的時間,是得到時間驗證的一個相對公平的選材方法。哪怕是到了後世,每年不一樣有數百萬的考生參加每年一次的高考,就為了上一所好大學嗎?至於被戲稱為新時代科舉的國考,更是每年的參考人數都在衝擊新高。
不趁著有機會推行科舉製,真等察舉蛻變為九品中正製,那才是對底層百姓的不負責任。
一些聰明的士族就注意到司隸這邊曹營的動向,警惕司隸的新製度可能對士族造成的衝擊了。
毛玠的離去很可能隻是一個開始,當大部分士族發現科舉製將剝奪他們世襲了百年的權利,反撲才會真正的開始。
還好,王垕很早在準備應對這件事了,便宜的造紙術和雕版印刷術也要抓緊問世才行。
王垕便應下了科舉之事,反正現在距離第一次科舉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來得及準備。
曹操又詢問王垕偃師折衝府還需要什麽幫助,朝廷和司空府一定全力支持。
王垕一一道出,還好好誇讚了曹丕一番,最後打聽了蔡琰之事。
曹操稱他已經派人去聯絡南部匈奴,王垕這才放心,迴去總算能給老婆一個交代。
見無事了,王垕這就打算離開但突然又想到什麽,有些不好意思的開口:“假如能找一些經驗豐富的產婆或者婦科醫士也派往偃師就更好了。我迴來前婚配的那些府兵的老婆有很多都懷上了…”
王垕的話音越來越小,因為曹操臉色變得十分難看,眼神也總往王垕脖子上瞄,似乎在尋找順手的劈砍方向。
“那個…要是為難就算了,我們折衝府人才多,應該還能找到有經驗的婦人。”
王垕趕緊撂下一句話,起身行禮跑出了司空府。
“哈哈哈哈…”
等王垕跑了,曹操這才大笑起來。
“厚土真是個有趣的人,之前寫信找文若要女人,今天竟找我要產婆來了。”
沉默了半天的郭嘉也是掩口笑道:“厚土非常人也,他定能給主公帶來更多的驚喜。”
“是啊,真是驚喜啊。”
曹操從懷中拿出幾份帛書,這都是曹丕寄給他的信。曹丕每隔三五日就會給曹操寫一封信,問安的同時也詳細為曹操講解了他在偃師折衝府的所見所聞,其中很多事情同樣衝擊了曹操的認知。
比如為提高生產效率王垕搞了各種各樣的勞動競賽,設立了諸如開荒小能手、打鐵小能手、做飯小能手之類的獎項,月頒獎一次。獲勝者將由王垕、沮授和大漢司空嫡長子曹丕頒發獎勵,獎勵倒不是什麽珍貴的東西,一般也就是一把腰刀,一件皮甲,一張案幾之類的東西。
但頒獎時全折衝府一同觀禮,獲勝者的那種榮譽感不是一般的高。舉行了一次之後,到了第二個月居然有人為了趕進度嬴獎勵主動加班幹活,最後還是王垕覺得此舉不好,太卷了容易出事,明令禁止超時加班。
曹丕起初給人頒獎還有些扭捏,後來頒習慣了反倒覺得也挺有趣。就是他第一次給人頒獎時曾將自己書寫的一副書畫加在獎品中,結果那位獲得裁縫小能手的大姐說什麽要給她換個獎勵,否則不幹。曹丕最後隻能收迴字畫,但由於沒準備多餘的獎品,隻能將自己平日睡覺的錦被當做獎勵給她換了。
曹操每次想到這個場景都覺得好笑,也終於想起為什麽卞夫人那幾日總說要給長子做一床新被褥。
王垕每日晚上都帶著沮授、新納的夫人一同教人識字,不光是府兵和孩子,連女子都要學,同樣是學會的多有獎勵。到了後來忙不過來,曹丕和他的小夥伴們也要負責教導。
起初曹丕還有點士族的高傲,不願意教,等教熟了每天晚飯後他都是第一個前往校場。他還真發現幾個小孩比較有天賦,正猶豫著要不要收為嫡傳弟子。
對此,曹操隻給曹丕在迴信中寫了四個字:有教無類。
曹丕在信中還提到了一個趣聞。由於王垕的怪主意太多,每次他找到沮授說自己又有了一個想法,沮授就犯頭疼,不停的揪頭發。短短幾個月,沮授的頭發居然沒了一小半。
曹操和郭嘉分享這些有趣的信件。自從他和荀彧在皇帝問題上發生分歧,他就很少和荀彧坐在一起痛快的聊天了。再加上夏侯淵經常不在身邊,曹操能夠傾訴的對象就變成了郭嘉。
郭嘉是個跟聰明的傾聽者,他知道曹操隻是需要一個宣泄感情的對象,所以在和曹操不談公事的時候大多隻是在傾聽,偶爾附和著笑上幾聲。
今天也是如此。在曹操炫耀完兒子的來信後他見火候差不多了,很知趣的表示還有點公務,準備離去了。
曹操也還有事,沒有挽留郭嘉。
郭嘉規矩的起身行禮,倒退著準備離開。
“咳咳咳…”
一陣突如其來的咳嗽打斷了郭嘉的動作,郭嘉彎下腰,艱難的用手撐著地。
“奉孝無恙否?”
曹操大驚,連忙唿喚侍從攙扶起郭嘉。
過了好一陣,郭嘉的咳喘才漸漸平複下來,但臉色變得較往日更加的灰敗。
曹操擔心道:“奉孝還是不要太過勞累啊,可需看一看醫士?不如將厚土喚來。”
“主公誤憂,我家中有醫師調配的藥物,甚有奇效。今日忘記帶了,險些壞了事。”
曹操這才微微放心:“是何種藥物?”
————
三國小知識:其實直到現在察舉製也沒有完全的退出曆史舞台,比如政府在推行某些政策或者搞什麽項目時就會去大學諮詢相關領域的教授、專家,有時還會授予這些專業大拿一定的職務,這當然就是一種察舉。
至於曆朝曆代,那種“朝為田舍夫,暮登天子堂”的戲碼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些從本質上講都是察舉。
曹操歎氣道:“我還是東郡太守的時候孝先(毛玠)就投奔於我,我與他交談甚歡。
“他說現今國家分裂,君主流離,百姓居無定所,饑餓流亡,國家沒有能維持一年的儲備,百姓也沒有安定的心思,這種狀況是難於持久的。我應當擁戴天子以命令那些不肯臣服的人,致力於耕植業,積蓄軍用物資,這樣,稱霸稱王的大業就可以成功了。
“他是第一個勸我稱霸天下的人,沒想到就這樣離我而去了。”
王垕不解:“為何他要走呢?他的身後又沒有家族掣肘。”
曹操無奈道:“因為他是士啊,他不認可《求賢令》的標準,更加不理解開科考試選拔人才的道理。”
這就是標準的道不同不相為謀了。毛玠謙謙君子,有謀略,能辦事,本是曹操身邊很重要的謀臣。王垕與其相處不多,但也知其才華。
但毛玠抱著察舉製不放,認為隻有奉行察舉製才能選拔出合格的人才,不認可考試選材的方式。開始還好,毛玠知道尚書台準備在秋後考試求才,卻並沒有在意。可當曹操找到他,讓他主持秋後的第一次科舉後,毛玠終於醒悟了過來。
因為這時他才發現一切都是曹操的本意,曹操已經看不上大漢實行了將近三百年的察舉製,反而想要應用考試這種“非正道”來選拔人才。
毛玠和曹操之間爆發了激烈的衝突,兩人關於什麽才是人才的標準,察舉製和科舉製之間的優劣辯論了數日,最終兩人誰都說服不了誰,毛玠隻能選擇辭官。
曹操找來王垕,就是想再問一問,究竟是科舉好還是察舉好。同時曹操還想讓王垕來代替毛玠,負責兩個月後的科舉工作。
說實話,在漢末這個時期,察舉和科舉可能很難分出優劣。
察舉製也是需要考試的,尤其是明經、明法兩科,更是要通過考試選拔人才。但其他諸如孝廉、茂才之類的科目,雖然也需要進行文字方麵的測試,但考試內容較為淺薄,應考者又都為士族,幾乎不存在不識字的可能,也就無法做到篩選人才的目的。
而由於漢朝選才之權集中在皇帝以及中央和地方官員之手,人為因素對選才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很長一段時間被舉者都是現任官吏或者士族子弟,造成相當多寒門中的優秀人才被拒之門外。特別在東漢後期,任人唯親、唯財、唯勢,士族把持察舉的結果令流弊百出,將察舉製度的根本缺陷暴露無遺。
正所謂“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朝堂上出現了“四世三公”、“累世公卿“、“累世經學”的官僚士族集團。此時的察舉製已蛻變為世襲製,成為那些士族維持特權特權的工具了。
那為什麽還說察舉和科舉在這一時期很可能分不出優劣呢?
道理很簡單,在這個時期,知識都掌握在士族手中,就算使用了科舉製,選拔出來的人才肯定還是士族出身,其結果與察舉並無差別。
但王垕這麽竭力向曹操推薦科舉可不隻是想要換一個方法那麽簡單。士族把持察舉製的惡果將大漢帶入了混亂的深淵,隻有建立一種新的公平、公正的製度才能和舊的社會分割開。
再說了,就算科舉選出來的人才短時間內還都是士族,那也是士族中的精英,濫竽充數之輩隻會無所遁形。
而何況王垕知道科舉將在這片土地上延續千年的時間,是得到時間驗證的一個相對公平的選材方法。哪怕是到了後世,每年不一樣有數百萬的考生參加每年一次的高考,就為了上一所好大學嗎?至於被戲稱為新時代科舉的國考,更是每年的參考人數都在衝擊新高。
不趁著有機會推行科舉製,真等察舉蛻變為九品中正製,那才是對底層百姓的不負責任。
一些聰明的士族就注意到司隸這邊曹營的動向,警惕司隸的新製度可能對士族造成的衝擊了。
毛玠的離去很可能隻是一個開始,當大部分士族發現科舉製將剝奪他們世襲了百年的權利,反撲才會真正的開始。
還好,王垕很早在準備應對這件事了,便宜的造紙術和雕版印刷術也要抓緊問世才行。
王垕便應下了科舉之事,反正現在距離第一次科舉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來得及準備。
曹操又詢問王垕偃師折衝府還需要什麽幫助,朝廷和司空府一定全力支持。
王垕一一道出,還好好誇讚了曹丕一番,最後打聽了蔡琰之事。
曹操稱他已經派人去聯絡南部匈奴,王垕這才放心,迴去總算能給老婆一個交代。
見無事了,王垕這就打算離開但突然又想到什麽,有些不好意思的開口:“假如能找一些經驗豐富的產婆或者婦科醫士也派往偃師就更好了。我迴來前婚配的那些府兵的老婆有很多都懷上了…”
王垕的話音越來越小,因為曹操臉色變得十分難看,眼神也總往王垕脖子上瞄,似乎在尋找順手的劈砍方向。
“那個…要是為難就算了,我們折衝府人才多,應該還能找到有經驗的婦人。”
王垕趕緊撂下一句話,起身行禮跑出了司空府。
“哈哈哈哈…”
等王垕跑了,曹操這才大笑起來。
“厚土真是個有趣的人,之前寫信找文若要女人,今天竟找我要產婆來了。”
沉默了半天的郭嘉也是掩口笑道:“厚土非常人也,他定能給主公帶來更多的驚喜。”
“是啊,真是驚喜啊。”
曹操從懷中拿出幾份帛書,這都是曹丕寄給他的信。曹丕每隔三五日就會給曹操寫一封信,問安的同時也詳細為曹操講解了他在偃師折衝府的所見所聞,其中很多事情同樣衝擊了曹操的認知。
比如為提高生產效率王垕搞了各種各樣的勞動競賽,設立了諸如開荒小能手、打鐵小能手、做飯小能手之類的獎項,月頒獎一次。獲勝者將由王垕、沮授和大漢司空嫡長子曹丕頒發獎勵,獎勵倒不是什麽珍貴的東西,一般也就是一把腰刀,一件皮甲,一張案幾之類的東西。
但頒獎時全折衝府一同觀禮,獲勝者的那種榮譽感不是一般的高。舉行了一次之後,到了第二個月居然有人為了趕進度嬴獎勵主動加班幹活,最後還是王垕覺得此舉不好,太卷了容易出事,明令禁止超時加班。
曹丕起初給人頒獎還有些扭捏,後來頒習慣了反倒覺得也挺有趣。就是他第一次給人頒獎時曾將自己書寫的一副書畫加在獎品中,結果那位獲得裁縫小能手的大姐說什麽要給她換個獎勵,否則不幹。曹丕最後隻能收迴字畫,但由於沒準備多餘的獎品,隻能將自己平日睡覺的錦被當做獎勵給她換了。
曹操每次想到這個場景都覺得好笑,也終於想起為什麽卞夫人那幾日總說要給長子做一床新被褥。
王垕每日晚上都帶著沮授、新納的夫人一同教人識字,不光是府兵和孩子,連女子都要學,同樣是學會的多有獎勵。到了後來忙不過來,曹丕和他的小夥伴們也要負責教導。
起初曹丕還有點士族的高傲,不願意教,等教熟了每天晚飯後他都是第一個前往校場。他還真發現幾個小孩比較有天賦,正猶豫著要不要收為嫡傳弟子。
對此,曹操隻給曹丕在迴信中寫了四個字:有教無類。
曹丕在信中還提到了一個趣聞。由於王垕的怪主意太多,每次他找到沮授說自己又有了一個想法,沮授就犯頭疼,不停的揪頭發。短短幾個月,沮授的頭發居然沒了一小半。
曹操和郭嘉分享這些有趣的信件。自從他和荀彧在皇帝問題上發生分歧,他就很少和荀彧坐在一起痛快的聊天了。再加上夏侯淵經常不在身邊,曹操能夠傾訴的對象就變成了郭嘉。
郭嘉是個跟聰明的傾聽者,他知道曹操隻是需要一個宣泄感情的對象,所以在和曹操不談公事的時候大多隻是在傾聽,偶爾附和著笑上幾聲。
今天也是如此。在曹操炫耀完兒子的來信後他見火候差不多了,很知趣的表示還有點公務,準備離去了。
曹操也還有事,沒有挽留郭嘉。
郭嘉規矩的起身行禮,倒退著準備離開。
“咳咳咳…”
一陣突如其來的咳嗽打斷了郭嘉的動作,郭嘉彎下腰,艱難的用手撐著地。
“奉孝無恙否?”
曹操大驚,連忙唿喚侍從攙扶起郭嘉。
過了好一陣,郭嘉的咳喘才漸漸平複下來,但臉色變得較往日更加的灰敗。
曹操擔心道:“奉孝還是不要太過勞累啊,可需看一看醫士?不如將厚土喚來。”
“主公誤憂,我家中有醫師調配的藥物,甚有奇效。今日忘記帶了,險些壞了事。”
曹操這才微微放心:“是何種藥物?”
————
三國小知識:其實直到現在察舉製也沒有完全的退出曆史舞台,比如政府在推行某些政策或者搞什麽項目時就會去大學諮詢相關領域的教授、專家,有時還會授予這些專業大拿一定的職務,這當然就是一種察舉。
至於曆朝曆代,那種“朝為田舍夫,暮登天子堂”的戲碼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些從本質上講都是察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