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發長,黃口壯,炊煙嫋嫋,皆道歲月如常;


    冬飛雪,花春歸,有樹常青,人間卻換模樣。


    時間一晃就是十二年後。


    此時,靜山城內,醉仙樓。


    隻見其三樓雅間內,一群食客正在欣賞三位才士獻藝,左側是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右側正是馬原。


    而居中的,卻是位十二三歲的少年。


    三人獻藝的樂曲名叫《猛士入陣曲》。


    樂曲頗有戰風,先是馬原擊鼓,鼓聲由慢至快,緊接著少年手中的一把三弦響了,音色剛猛霸道。


    閉目暢想,宛如一位上將軍越眾而出,橫刀立馬於陣前,樂曲演繹出了一種少有的肅殺之境,讓人有種置身沙場的感覺。


    正是此時,中年人琵琶的加入,使樂曲徹底步入高潮,隻見其手中琵琶彈撥出恆音,仿若戰場陷入了刀刀見血的殊死決戰。


    少年手中的三弦依然高亢嘹亮,與馬原的鼓聲相配合,宛如百戰沙場的猛士,於死亡中飄逸若仙,悍不畏死。


    樂曲的臨場意境爆表,此刻食客們拿筷子的手,都在微微輕顫著。


    樂曲最後略顯蒼涼哀婉,大戰已臨近尾聲,戰場蒼茫,流血漂櫓,屍橫遍野。


    一曲奏罷,雅間內一片寂靜,不見掌聲、不見喝彩。


    馬原一看在場客人的狀態,心知客人隻是還沉浸在之前的樂曲中,便出來圓場道:“諸位貴人,後麵我等再為貴客們演奏一曲《秋葉靜思》,此乃一位雅士追慰亡妻時的心聲。


    要說此曲可是大有來曆,相信不少貴客聽過……”


    等馬原練痛快嘴,客人們此時也迴過神來,馬原重新歸坐,拿起一根橫笛,開始吹奏。


    笛聲跳躍,猶如黑夜中不祥的鳥雀,驚悚鳴叫,瞬間一股不安的壓抑,籠罩人心。


    中年人的琵琶響起,宛如一位氣若遊絲的婦人,依偎在男人懷裏,淚眼婆娑地看著男人不肯割舍,但最終還是辭世。


    此時少年手中的胡琴響起,仿若一位心哀欲死的男人,抱著自己剛剛離世的妻子,痛不欲生。


    少年的演奏極具感染力,手中胡琴仿佛拉在了所有人的心畔,催人淚下。


    曲畢。


    座下一片掌聲,更有人當即拿出了些許銀錢,放到了侍者的托盤中。


    馬原連連拱手作揖:“多謝諸位貴客解囊,在下心知諸位是為何而來,前兩首曲子雖妙,但終是墊場的,也好讓我們三人進入些狀態。


    接下來,便是諸位翹首以盼的名曲《靜山不語》。”


    馬原此話一出,座下立刻響起了一片掌聲和叫好聲——


    這首《靜山不語》,並非是出自什麽名師大家,而是這少年一年前創作的,一經演奏便紅極整個醉仙樓,也是好樂雅客必點的曲目。


    隨著馬原微微抬手示意,四下快速安靜了下來。


    樂起。


    樂曲響起,所有人的心靈為之一洗,瞬間如沐春風。


    少年手中的琵琶輕彈,將人帶入一種如醉似幻的美好——微風搖曳青翠,各種花草清香,宛如人在畫中。


    心畔幽蘭吐香,思緒嫋嫋繞心房,時光仿若靜止樣,塵世喧囂皆遺忘,心中安寧無波瀾,靜謐在心頭,宛若一方寧靜港。


    曲調繼續撩撥心扉,又帶人們眺望遠方——靜山連綿起伏,山中並未淡去所有雲彩,它們飄舞盤旋在山巔,既像裝點大山的神秘,又像固執不肯褪去的羅衫,略帶矜持、端莊不語。


    聞雅樂者,盡皆陶醉。


    晚間。


    曲終人散。


    “劉先生,那今日便在此別過,好生歇息。”


    “馬賢弟也是,明日再會。”


    馬原拱了拱手,在醉仙樓的門口告別了之前一同演奏的中年人,目送對方融入人群後,拍了拍少年的肩膀。


    “要啊,咱爺倆買點好吃喝去。”


    “哎!”少年嗓音清脆。


    馬原和少年買過酒肉後,返迴了一個略顯古舊的雜院中,推開了一間側房。


    這裏是他們目前在靜山城的住處,環境一般,但勝在租金不貴,鄰居也還都算是安分人。


    而那少年也不是別人,正是十二年前,馬原從墳地裏抱走的男嬰。


    起初,馬原確實在心裏擔心了一把,怕這男嬰有古怪,但隨著養育,他愕然發現,這男嬰正常無比,甚至還很乖巧——


    隻要喂飽了小孩,不哭也不鬧,要麽跟馬原玩耍,馬原有事便自己玩兒。


    除此之外,馬原還發現小孩不愛鬧病,在他的記憶裏,小孩幾乎從不生病,極為省心。


    若非說小孩有什麽特異之處,那便是小孩後背有九顆紅痣。


    這是馬原給小孩洗澡時發現的,小孩皮膚白皙,九顆紅痣又鮮紅欲滴,顯得極為突兀。


    少年的名字是馬原起的,姓段,名要,字天問。


    至於小孩為什麽不姓馬,是因為馬原在男嬰的衣服袖口上發現了一個段字,馬原覺得父精母血,不能改姓,必須還姓段。


    至於名中的“要”,則是取“段”的同音字“斷”,那意思就是斷了要飯的道,從此翻身,過上好日子。


    而字“天問”嘛,則全是眼淚——


    話說段要長到六歲時,馬原終於察覺到他迥異於一般小孩的地方,首先就是愛問問題,其次就是天生神力、愛打架且極善打架。


    您說小孩愛問問題這不很正常嗎?


    但段要的不同——首先他的問題浩如煙海,思路還非常奇特,且有的問題相當上頭,有時問題還具有較強的殺傷力!


    故而馬原管段要叫“問題小孩”,也由此可見一斑。


    比如——


    段要早晨剛一睜眼就嚷嚷著:“義父,我餓了!”


    “做著了,飯一會兒就熟。”


    “您得快點了,我肚肚裏開始叫啦!”


    馬原翻了個白眼:“再等會兒,馬上就好!”


    爺倆前麵的對話都算正常,後麵就越來越有味兒了。


    “義父,您說的馬上是幾更天啊?咱吃的是晚飯吧?您是為了省糧食嗎?”


    一清早,小孩就給馬原來了個氣人三問,氣得馬原直罵:“混蛋!不會說話閉嘴,趕緊去洗漱。”


    洗漱已畢,段要蹲在馬原跟前問:“義父,您說人為什麽非要吃飯?”


    馬原迴答:“因為人會餓。”


    問:“那人為什麽會餓?”


    答:“因為人要勞作,要活動,身體會有消耗,所以會餓,人感到饑餓是身體告訴你該補充營養了。”


    繼續問:“義父,如果人不活動了,不勞作了,會不會就不餓了?是不是就不用吃飯了?”


    答:“依然會餓,必須要吃飯,即便你一點不動,身體依然會有所消耗,隻是比你勞作時消耗的少。”


    問:“人都不動了,為什麽還會消耗?”


    答:“人表麵上不動,但身體還在運轉。你蹲著沒動,但你的心思可沒閑著,是不是嘴都累了?”


    小段要微微一笑,然後沒羞沒臊地迴答:“我嘴不累,還沒遛開呢!”


    段要隻停頓了片刻,繼續問:“義父,您說這世上有沒有人不用吃飯?”


    “沒有。”馬原迴答得相當幹脆。


    那動物呢,有沒有不用吃飯的?”


    “沒有。”


    “那有沒有什麽東西,讓人吃完了一輩子不餓?”


    “有!”馬原斬釘截鐵地說。


    段要兩眼放光:“義父快說,什麽東西吃完了一輩子不餓?”


    “村頭茅房裏有的是!”馬原一臉的壞笑:“你吃完,我保證你一輩子不餓,因為你被活活膩歪死了。”


    小孩嘴巴張得老大——他的問題古怪,馬原的迴答更是騷氣。


    小孩想了想,在腦中惡補了一下,馬原畫出的淒慘,慢慢點點頭道:“有道理!”


    這隻是爺倆日常快樂問答的一部分。


    當然,這些問題有限,還能給馬原帶來快樂,但有些問題就無限了,非常折磨人——


    段要問:“義父,為什麽魚能在水裏遊,而人不能?”


    馬原答:“人也能在水裏遊,隻是不能像魚一樣自如。”


    問:“為什麽人,不能像魚一樣自如地在水裏遊?”


    答:“因為魚有魚鰭,人沒有。”


    問:“人為什麽沒有魚鰭而魚有?”


    答:“因為魚就在水裏生水裏長,它為了遊動方便,所以長有魚鰭,而人生在陸地,隻是偶爾才會遊泳,所以用不著長出魚鰭。”


    “如果人經常遊泳,會不會也長魚鰭?”


    “不會。”


    “為什麽?”


    “因為人無法在水中待得太久。”


    “為什麽?”


    “因為魚有鰓能在水裏唿吸,而人沒有鰓不能在水裏唿吸,故而不能待在水裏太長。”


    “為什麽魚有鰓,而人沒有?”


    “人怎麽才能長出鰓?”


    “人有了鰓是不是就能長出魚鰭了?”


    ……


    問題無限,隻要你敢迴答,後麵還有成千上萬的問題排隊!一會兒都可能牽扯出人和魚是不是親戚,義父,魚是不是你二姨夫?


    馬原被段要問得暈頭轉向,整天拿東忘西,腦子裏時不時就會蹦出段要那些缺德帶冒煙的問題,人簡直都快瘋魔了。


    其實,段要自己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隻不過連他自己都沒注意——那就是在小的時候,他總是會做一些奇怪的夢。


    在夢裏有高樓大廈,有不用馬拉的車,還有人造的鐵鳥。


    隻不過隨著他日漸長大,做這種夢的概率越來越小,偶爾想起也隻是當做童年的胡思亂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踏雪尋仙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物歸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物歸真並收藏踏雪尋仙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