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零↑九△小↓說△網】
整個海來縣所有的居民當從自己家裏走出來的時候,赫然發現,一夜之間,他們所在的縣城便從清占變成了明占。
他們這些居民,也從清民搖身一變成了明民。
所有人都在麵麵相覷,不是說明軍已經被滿清打得偏居雲貴了嘛?
什麽時候又打了迴來?
會不會清算他們這些剔著金錢鼠尾發辮的老百姓?
幾乎所有人都在做著同一件事情,那就是麻溜的迴家,然後關門閉窗,同時小心翼翼的傾聽著外麵街道上的聲音。
唯恐那明軍士兵突然闖入,以屠殺漢奸之名,朝著他們揮起手中的刀劍。
普通老百姓都還好說,但那些大戶人家便有些坐蠟,尤其是那些幫著清兵殘害過明軍的大戶人家,此時此刻更是提心吊膽。
比如城南的李家,數月前李定國攻打廣東的時候,他們便在家主的帶領下,不但派人協助清兵守城,還獻出了大量的錢財物品,可以說是一個鐵杆大漢奸。
當然,城內也有不少大戶人家,見南明偏距雲貴兩地,已經沒有了反抗滿清的勢力,出於為家族考慮的緣故,不得不選擇與強大的滿清合作。
此外,還有一部分大戶人家,心係南明,但由於自身實力有限,不得不裝聾作啞,委曲求全罷了。
坐鎮縣衙的朱慈燦已經從老管家那裏知道了這一情況,他笑了一下,然後活動了一下自己的右臂,右臂關鍵還是有些疼痛難當,但貌似沒有了什麽大礙。
接著他傳令明軍士兵,縣衙大門口架起一口大鍋,鍋裏填滿水,鍋下燃起柴火,看樣子好像要煮什麽東西。
當著所有一切都準備完畢後,他讓明軍士兵將整個海來縣所有居民驅趕到了這裏。
很快,海來縣居民的家裏,便響起了明軍士兵那一聲聲吆喝,“殿下有令,所有人縣衙門口集合。”
無數身著粗布麻衣的老人、婦孺還有年輕人,被一群兇神惡煞的明軍士兵驅趕著來到了這裏。
這些被驅趕的百姓。
他們的臉上沒有恐懼。
沒有憤恨。
隻有麻木和空洞的神情,他們的雙眼盯著前方,步履踉蹌的走著,有時候走的慢了一些,便被那些不耐煩的明軍士兵偶爾抽打一鞭子後,才掙紮著往前走去。
再然後是一群穿著綾羅綢緞的富人,跟貧民臉上的麻木不同,他們臉上的表情各異。
走在最中間的赫然是李家,此時的李老太爺就走在最前麵,後麵還跟著他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及一幹家丁下人。
當這些人走到縣衙門口的時候。
全都愣住了。
因為此時的縣衙門口,站著兩百多手拿刀劍的明軍士兵,這些明軍士兵還不是最為引人矚目的,最引人矚目的是縣衙門口的空地上,竟然架著一口大鍋,大鍋裏麵的沸水已經開始沸騰,散發著陣陣熱氣。
一盞茶之後,穿著明朝王爺服飾的朱慈燦在幾個軍兵的護衛下,走出了縣衙,他看著麵前的數千居民,雙手抱拳道:“諸位海來縣的父老鄉親們,我是明懷王之子朱慈燦……是我等無能,讓你們受苦了,請受我一拜。”
說完就是一個九十度的鞠躬。
如朱慈燦心裏預想的那樣,在場數千居民全都沸騰了起來,嘩啦一聲跪倒在了他的麵前,齊聲喊道:“王爺,折殺小人……。”
看著那些跪倒在地,一個勁朝著朱慈燦磕頭的海來縣居民,朱慈燦的心裏不經閃過一絲陰謀得逞的壞笑。
現在這個時代的人真是太好騙了,這尼瑪要是放到現代,你就是跪地磕頭,把頭磕出血都不一定有人敢相信!
恍然間,他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一眼,許多穿著綾羅綢緞的大戶人家貌似並沒有領朱慈燦的這個人情,除了他們,還有他們的那些家丁傭人全都站在那裏,看著朱慈燦。
看到這裏,朱慈燦的臉上閃過一絲譏笑的神情,心裏暗道:你們這些大戶人家看來是不把我朱慈燦放在眼裏啊,既然這樣,就讓我看看,是你們的骨頭硬,還是老子的刀子硬。
縱觀明朝,不少文人士紳抱著刑不上士大夫的說詞,不是罵皇帝,便是罵宦官,動不動就要以死明誌,想要撞死在金鑾殿之上,以期留個好名聲。
可到了清朝。
他們敢嗎?
不敢,因為滿清的刀子快,殺的這些文人士紳膽戰心驚,這個時候他們怎麽不罵皇帝了?
因為他們的膽子已經被滿清韃子的刀子給嚇破了。
朱慈燦站直了身體,朝著數千居民大喊了一句,“諸位鄉親父老,快快請起。”
當所有居民全部站起的時候,朱慈燦朝著身旁一軍士喊道:“給我將罪大惡極的狗漢奸張振東帶上來。”
隨著朱慈燦一聲令下,穿著囚衣,帶著鎖鏈的張振東被兩個強壯的明軍士兵帶了上來。
除了鎖鏈,朱慈燦還別出心裁的在張振東的頭上戴了一個兩尺高的白紙帽子,帽子上寫著大大的幾個字,狗漢奸張振東。
張振東估計知道自己南逃一死,因此表現的有些硬氣,被帶上來後,傲然挺立在哪裏,既不說話,也不下跪。
旁邊的一個明軍士兵,上來二話不說,朝著張振東的右腿膝蓋關節處就是一腳,頓時將張振東蹬跪在地上。
“張振東,你可知罪?”朱慈燦看著張振東,笑眯眯的問道。
“哼!”張振東冷哼了一聲。
朱慈燦揮了揮手,一個被明軍士兵用刀架過來的書生,哆哆嗦嗦的走了上來,他拿著一張白紙,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後緩緩打開,大聲的念了起來,“張振東,崇禎十二年舉人,原為翰林院候補執事,闖軍圍城,不死報國報君,卻夥同……滿清圍城,再次獻城而降,為求上位,不惜將自己的原配妻子獻出去……數月前,張振東先是殺了晉王派來的說客,之後帶兵燒毀了晉王糧草,致使晉王……種種罪行,令人發指,故判其水煮之刑。”
整個海來縣所有的居民當從自己家裏走出來的時候,赫然發現,一夜之間,他們所在的縣城便從清占變成了明占。
他們這些居民,也從清民搖身一變成了明民。
所有人都在麵麵相覷,不是說明軍已經被滿清打得偏居雲貴了嘛?
什麽時候又打了迴來?
會不會清算他們這些剔著金錢鼠尾發辮的老百姓?
幾乎所有人都在做著同一件事情,那就是麻溜的迴家,然後關門閉窗,同時小心翼翼的傾聽著外麵街道上的聲音。
唯恐那明軍士兵突然闖入,以屠殺漢奸之名,朝著他們揮起手中的刀劍。
普通老百姓都還好說,但那些大戶人家便有些坐蠟,尤其是那些幫著清兵殘害過明軍的大戶人家,此時此刻更是提心吊膽。
比如城南的李家,數月前李定國攻打廣東的時候,他們便在家主的帶領下,不但派人協助清兵守城,還獻出了大量的錢財物品,可以說是一個鐵杆大漢奸。
當然,城內也有不少大戶人家,見南明偏距雲貴兩地,已經沒有了反抗滿清的勢力,出於為家族考慮的緣故,不得不選擇與強大的滿清合作。
此外,還有一部分大戶人家,心係南明,但由於自身實力有限,不得不裝聾作啞,委曲求全罷了。
坐鎮縣衙的朱慈燦已經從老管家那裏知道了這一情況,他笑了一下,然後活動了一下自己的右臂,右臂關鍵還是有些疼痛難當,但貌似沒有了什麽大礙。
接著他傳令明軍士兵,縣衙大門口架起一口大鍋,鍋裏填滿水,鍋下燃起柴火,看樣子好像要煮什麽東西。
當著所有一切都準備完畢後,他讓明軍士兵將整個海來縣所有居民驅趕到了這裏。
很快,海來縣居民的家裏,便響起了明軍士兵那一聲聲吆喝,“殿下有令,所有人縣衙門口集合。”
無數身著粗布麻衣的老人、婦孺還有年輕人,被一群兇神惡煞的明軍士兵驅趕著來到了這裏。
這些被驅趕的百姓。
他們的臉上沒有恐懼。
沒有憤恨。
隻有麻木和空洞的神情,他們的雙眼盯著前方,步履踉蹌的走著,有時候走的慢了一些,便被那些不耐煩的明軍士兵偶爾抽打一鞭子後,才掙紮著往前走去。
再然後是一群穿著綾羅綢緞的富人,跟貧民臉上的麻木不同,他們臉上的表情各異。
走在最中間的赫然是李家,此時的李老太爺就走在最前麵,後麵還跟著他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及一幹家丁下人。
當這些人走到縣衙門口的時候。
全都愣住了。
因為此時的縣衙門口,站著兩百多手拿刀劍的明軍士兵,這些明軍士兵還不是最為引人矚目的,最引人矚目的是縣衙門口的空地上,竟然架著一口大鍋,大鍋裏麵的沸水已經開始沸騰,散發著陣陣熱氣。
一盞茶之後,穿著明朝王爺服飾的朱慈燦在幾個軍兵的護衛下,走出了縣衙,他看著麵前的數千居民,雙手抱拳道:“諸位海來縣的父老鄉親們,我是明懷王之子朱慈燦……是我等無能,讓你們受苦了,請受我一拜。”
說完就是一個九十度的鞠躬。
如朱慈燦心裏預想的那樣,在場數千居民全都沸騰了起來,嘩啦一聲跪倒在了他的麵前,齊聲喊道:“王爺,折殺小人……。”
看著那些跪倒在地,一個勁朝著朱慈燦磕頭的海來縣居民,朱慈燦的心裏不經閃過一絲陰謀得逞的壞笑。
現在這個時代的人真是太好騙了,這尼瑪要是放到現代,你就是跪地磕頭,把頭磕出血都不一定有人敢相信!
恍然間,他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一眼,許多穿著綾羅綢緞的大戶人家貌似並沒有領朱慈燦的這個人情,除了他們,還有他們的那些家丁傭人全都站在那裏,看著朱慈燦。
看到這裏,朱慈燦的臉上閃過一絲譏笑的神情,心裏暗道:你們這些大戶人家看來是不把我朱慈燦放在眼裏啊,既然這樣,就讓我看看,是你們的骨頭硬,還是老子的刀子硬。
縱觀明朝,不少文人士紳抱著刑不上士大夫的說詞,不是罵皇帝,便是罵宦官,動不動就要以死明誌,想要撞死在金鑾殿之上,以期留個好名聲。
可到了清朝。
他們敢嗎?
不敢,因為滿清的刀子快,殺的這些文人士紳膽戰心驚,這個時候他們怎麽不罵皇帝了?
因為他們的膽子已經被滿清韃子的刀子給嚇破了。
朱慈燦站直了身體,朝著數千居民大喊了一句,“諸位鄉親父老,快快請起。”
當所有居民全部站起的時候,朱慈燦朝著身旁一軍士喊道:“給我將罪大惡極的狗漢奸張振東帶上來。”
隨著朱慈燦一聲令下,穿著囚衣,帶著鎖鏈的張振東被兩個強壯的明軍士兵帶了上來。
除了鎖鏈,朱慈燦還別出心裁的在張振東的頭上戴了一個兩尺高的白紙帽子,帽子上寫著大大的幾個字,狗漢奸張振東。
張振東估計知道自己南逃一死,因此表現的有些硬氣,被帶上來後,傲然挺立在哪裏,既不說話,也不下跪。
旁邊的一個明軍士兵,上來二話不說,朝著張振東的右腿膝蓋關節處就是一腳,頓時將張振東蹬跪在地上。
“張振東,你可知罪?”朱慈燦看著張振東,笑眯眯的問道。
“哼!”張振東冷哼了一聲。
朱慈燦揮了揮手,一個被明軍士兵用刀架過來的書生,哆哆嗦嗦的走了上來,他拿著一張白紙,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後緩緩打開,大聲的念了起來,“張振東,崇禎十二年舉人,原為翰林院候補執事,闖軍圍城,不死報國報君,卻夥同……滿清圍城,再次獻城而降,為求上位,不惜將自己的原配妻子獻出去……數月前,張振東先是殺了晉王派來的說客,之後帶兵燒毀了晉王糧草,致使晉王……種種罪行,令人發指,故判其水煮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