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離去之後,劉備的心中仿佛缺了一塊重要的拚圖,那種失落與空虛感如影隨形,對諸葛亮的渴慕與期待更是與日俱增。他深知,若要在這波譎雲詭、紛亂不堪的亂世之中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大業,非得有超凡脫俗的大賢輔佐不可。於是,劉備下定決心,帶著關羽和張飛,毅然踏上了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的艱難路途。


    關羽騎著赤兔馬,身姿挺拔如鬆,丹鳳眼微眯,眼神中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傲氣與沉穩。他那修長的手指輕輕撫弄著下巴的長須,心中暗自思忖:“這諸葛亮究竟是何等人物,竟能得元直如此不遺餘力地舉薦,且看他是否真有傳聞中那般經天緯地之才,能解我等目前之困局。”關羽的神情莊重而嚴肅,仿佛在思考著關乎天下存亡的大事。


    張飛則是一臉的不耐煩,豹眼圓睜,那瞪大的眼睛裏仿佛要噴出火來,嘴裏不停地嘟囔著:“大哥,俺就不信這諸葛亮有多大本事,還得咱跑這麽遠來請。俺老張的丈八蛇矛可不服!”他手中緊緊握著丈八蛇矛,那鋒利的矛尖在陽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寒芒,似在彰顯著主人的勇猛與急切。張飛的性子急躁如雷,恨不得立刻就衝上前去,把那傳說中的諸葛亮揪出來,看看他到底有何能耐。


    劉備則神色凝重,目光中滿是虔誠與堅定。他那緊鎖的眉頭仿佛承載著天下的重擔,而那明亮的眼眸中卻閃爍著希望的火花。他深知此次拜訪的重要性,仿佛這是他走向興複漢室之路的關鍵一步,是決定命運的生死抉擇。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艱難前行,周圍的景色雖如詩如畫,美不勝收,但劉備卻無心欣賞。山林間,鳥兒歡快地鳴叫著,那清脆的啼聲在山穀中迴蕩,似乎在嘲笑他們的不辭辛勞,笑他們的執著與癡傻;微風輕輕拂過,樹葉沙沙作響,像是在低語著未知的命運,訴說著前途的迷茫與坎坷。


    行至隆中,劉備等人首先見到了崔州平。崔州平麵容清秀,眼神深邃而寧靜,宛如一泓深不見底的幽潭,讓人難以捉摸。他身著一襲長衫,那長衫在微風中隨風飄動,頗有幾分雅士風範,仿佛是從畫中走出來的仙人。他靜靜地站在路邊,看著劉備等人風塵仆仆地前來,微微拱手行禮,動作優雅而從容。劉備急忙下馬,還禮道:“敢問先生可是諸葛孔明?”他的聲音中帶著急切與期待,眼神中滿是渴望。崔州平輕輕搖頭,微笑著說:“劉皇叔,孔明先生不在,我乃崔州平。”那微笑中帶著一絲歉意,卻又透著幾分超脫塵世的灑脫。劉備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失望,那失望如流星劃過夜空,瞬間即逝,但仍客氣地說道:“久聞先生大名,今日有幸相見。不知先生可知孔明先生去向?”他的語氣中充滿了尊敬與期待,希望能從崔州平的口中得到一絲線索。崔州平抬頭望著天空,那湛藍的天空中白雲悠悠,緩緩說道:“孔明先生心懷天下,常雲遊四方,或訪名山,或會摯友,行蹤不定。”他的聲音悠揚而深遠,仿佛來自遙遠的天際。劉備心中悵然若失,仿佛失去了最珍貴的寶物,但仍與崔州平交談片刻後,才帶著滿心的失落告辭離去。


    第一次拜訪無果,劉備並未氣餒,他那堅定的信念如同燃燒的烈火,越燒越旺。不久之後,他們再次踏上前往隆中的路途。這一次,他們的心情更加急切,步伐更加堅定。一路上,他們翻山越嶺,馬不停蹄。


    這一次,他們遇到了石廣元和孟公威。石廣元身形消瘦,卻透著一股儒雅之氣,仿佛一位飽讀詩書的學者。他的眼神中透著一股睿智,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的奧秘。孟公威則身材魁梧,麵容剛毅,那寬闊的胸膛和粗壯的臂膀彰顯著他的力量與豪邁。劉備迫不及待地上前詢問諸葛亮的消息,石廣元說道:“皇叔,孔明兄昨日與友人外出,尚未歸來。”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與惋惜。劉備的臉上露出一絲無奈,那無奈如陰霾籠罩心頭,但仍恭敬地說道:“多謝二位先生告知,備改日再來。”他的聲音中沒有絲毫的抱怨,隻有堅定不移的決心。張飛在一旁早已按捺不住,他大聲吼道:“這諸葛亮也太傲氣了,讓俺們跑兩趟都見不著人。”他的聲音如炸雷般響起,震得周圍的樹葉紛紛落下。劉備迴頭瞪了張飛一眼,那眼神中帶著責備與警示,示意他莫要無禮。張飛見狀,雖然心中不滿,但也隻能閉上嘴巴,不再吭聲。


    兩次拜訪皆未見到諸葛亮,關羽心中也有些疑慮:“大哥,這諸葛亮如此難見,會不會是故意避而不見?”關羽的聲音低沉而沉穩,帶著一絲擔憂。劉備卻堅定地說:“不會,我相信孔明先生定是有非凡之事在忙。他若輕易可得,又怎會有經天緯地之才。”劉備的聲音鏗鏘有力,充滿了信任與期待。


    終於,劉備決定第三次前往隆中。這一次,他們懷著破釜沉舟的決心,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們沿著熟悉的道路前行,心中充滿了期待與緊張。


    這一次,他們來到諸葛亮的草廬前,隻見草廬周圍環境清幽,翠竹環繞,猶如一片綠色的海洋,將草廬輕輕擁在懷中。那翠綠的竹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一位童子正在門前掃地,那童子麵容稚嫩,眼神清澈,透著一股天真無邪的氣息。劉備上前輕聲問道:“童子,請問諸葛先生在否?”他的聲音輕柔而恭敬,生怕驚擾了這片寧靜。童子抬起頭,看了看劉備等人,說道:“先生正在午睡,吩咐過不見任何人。”那童子的聲音清脆悅耳,如同山間的清泉。劉備心中一喜,心想終於能見到諸葛亮了,同時又有些猶豫,生怕驚擾了先生的清夢。他轉頭對關羽和張飛說:“二位兄弟,我等在此等候,切勿喧嘩。”他的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關羽和張飛點頭稱是。


    劉備輕手輕腳地走到草廬階下,靜靜地站在那裏。陽光灑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那略顯疲憊的身影,但他的眼神卻無比堅定,猶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他望著草廬的門,心中思緒萬千:“孔明先生,備久仰您的大名,如今天下大亂,百姓受苦。備雖不才,但一心想要興複漢室,拯救蒼生。若能得先生相助,備定當如魚得水,成就大業有望。”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仿佛看到了漢室複興的曙光。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劉備的雙腿漸漸發酸,但他依然紋絲不動,仿佛一座雕像。他的額頭沁出細密的汗珠,但他毫不在意,心中隻有對見到諸葛亮的渴望。


    張飛在一旁,早已等得不耐煩。他的臉漲得通紅,像熟透的番茄,額頭上青筋暴起,活像一條條蚯蚓在蠕動。他幾次想要發作,但看到劉備那堅定的眼神,又把話咽了迴去。他隻能在原地不停地踱步,每一步都踏得地麵微微顫抖,手中的丈八蛇矛也隨著他的動作晃來晃去,矛尖劃過空氣,發出“唿唿”的聲響,似在宣泄著主人的焦躁。


    關羽則相對沉穩,他站在一旁,如同一棵蒼鬆,靜靜地凝視著草廬。但他的內心也並非毫無波瀾,丹鳳眼不時地瞟向草廬門口,長須在微風中輕輕擺動。他心中暗自思量著諸葛亮的種種傳聞,對即將見到的這位大賢既充滿期待,又帶著一絲審視。


    諸葛亮在草廬中,正酣然入睡。他麵容安詳,仿佛在夢中也在思索著天下大勢,尋找著拯救蒼生的良方。他的唿吸均勻而平穩,如同山間的清風。


    許久之後,諸葛亮緩緩醒來,伸了個懶腰。他起身走出草廬,看到階下站著的劉備,心中微微一動。劉備見諸葛亮出來,急忙上前躬身行禮:“諸葛先生,劉備久仰大名,特來拜見。如今天下紛爭不斷,漢室衰微,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備懇請先生出山,助我一臂之力。”劉備的聲音中充滿了誠懇與急切,仿佛一位迷失在黑暗中的旅人終於找到了希望的燈塔。


    諸葛亮打量著劉備,隻見他麵容憔悴卻透著一股堅毅,眼神中滿是真誠與渴望。諸葛亮心中暗自思忖:“劉備此人,雖曆經磨難,卻始終不忘初心,心懷天下。或許,他正是我一直在等待的明主。”諸葛亮微微一笑,說道:“劉皇叔,且進草廬一敘。”他的聲音溫和而醇厚,如同陳年的美酒。


    劉備隨諸葛亮走進草廬,屋內陳設簡單卻不失雅致。一張木桌,幾把竹椅,幾卷書籍,卻營造出一種寧靜而高遠的氛圍。諸葛亮請劉備坐下,然後緩緩說道:“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天下紛爭不斷。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諸葛亮的聲音抑揚頓挫,充滿了智慧與謀略,仿佛一幅宏偉的藍圖在劉備眼前徐徐展開。


    劉備聽著諸葛亮的話,心中如撥雲見日,豁然開朗。他的眼神中滿是驚喜與敬佩:“先生所言,令備茅塞頓開。先生真乃大賢,備懇請先生出山,共創大業。”劉備的聲音激動得微微顫抖,仿佛看到了光明的未來。


    諸葛亮看著劉備,眼中閃過一絲決然:“皇叔如此誠意,亮願效犬馬之勞。”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如同誓言。


    關羽和張飛在一旁,也被諸葛亮的才華所折服。關羽微微點頭,心中對諸葛亮的疑慮早已煙消雲散,那丹鳳眼中流露出敬佩之色;張飛則咧嘴笑道:“哈哈,俺老張就知道,大哥請來的定是了不起的人物。”張飛的笑聲爽朗而豪放,充滿了喜悅。


    此時,在草廬外,陽光透過竹林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如同碎金鋪滿了地麵。微風拂過,翠竹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似在為這曆史性的一刻吟唱讚歌。一隻彩蝶翩翩飛來,在劉備等人身邊盤旋,仿佛也被這即將展開的宏偉藍圖所吸引。


    劉備深知,從此刻起,自己的身邊有了一位能為他指引方向的賢才。他們將攜手共進,麵對未來的重重挑戰,書寫屬於他們的傳奇篇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群英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名一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名一品並收藏三國群英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