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剿扶並用的政策之下,叛軍的根基發生了動搖。逃兵日益增多,情報獲取愈發艱難,後勤補給也漸趨緊張。清軍在明瑞的指揮下,成功完成對敵人的戰略合圍。烏什叛軍名義上的首領賴和木圖拉本已打算投降,然而紗布勒極力反對,因其雙手沾滿清軍鮮血,深知投降亦是絕路,於是殺掉賴和木圖拉,自立為主,他固守大本營,妄圖作困獸之鬥。


    轉瞬之間,決戰的時刻已然來臨。清軍在明瑞的精心部署下,排出“天地人三才”陣。


    大陣前鋒由綠營長槍兵與刀牌兵構成。刀牌手一手擎盾牌,一手持刀,盾牌可有效抵禦敵方箭矢與刀槍的侵襲,為己方鑄就一道防護壁壘。他們借盾牌掩護接近敵人,以靈動多變的刀法與敵展開近身搏殺。少量長槍兵則在刀牌手開辟出一定空間後,憑借長槍的長度優勢,對敵人實施突刺,主要用於輔助攻擊與防禦,比如抵禦敵方騎兵衝擊。


    中軍作為三才陣的核心力量,兵力最為雄厚。其間布有大量長槍兵以及部分鳥銃手。長槍兵陣列緊密,長槍如林。依仗長槍的長度優勢,在戰場上與敵人保持安全距離,進而對敵方造成殺傷。鳥銃手則隱匿於長槍兵之間,待時機成熟便施以致命一擊。當敵方靠近時,長槍兵可阻敵於前,為鳥銃手裝填彈藥贏取寶貴時間;當敵方稍遠時,鳥銃手便能發揮其火力優勢,對敵人實施遠程打擊。


    後軍主要由弓箭手和部分刀牌手組成。弓箭手於後方憑借射程優勢,對敵方進行遠距離襲擾。戰鬥伊始,他們可對敵方實施火力壓製,亦能在戰鬥進程中依據戰場形勢,對敵方薄弱環節予以精準打擊。刀牌手則肩負守護弓箭手之重任,謹防敵人從後方偷襲。他們能夠迅速結成盾牆,抵禦來自後方的攻擊,確保後方陣地的安全無虞。此外,還有數門神威大將軍炮巍然聳立。這些巨型火炮仿若戰爭之神,散發著令人膽寒的強大威懾力。炮手們在火炮周遭忙碌穿梭,緊張卻又有條不紊,隻待明瑞一聲令下,那洶湧的炮火便會如雷霆萬鈞般傾瀉於敵軍陣營,將敵軍陣型與士氣徹底擊垮。


    這三才陣係戚繼光所創,其著作《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中有詳盡記載。清軍在研習並繼承此陣法的基礎上,為彰顯自身騎兵的強大威力,於陣型兩側增添了精銳八旗騎兵。他們威風凜凜,駿馬長嘶,騎士們身披五色棉甲,背負硬弓,手持馬刀。他們仿若清軍的銳利刀鋒,時刻準備在關鍵時刻如疾風般發起迅猛衝鋒,為中央的步兵部隊提供堅實有力的掩護。


    整個清軍陣型嚴整有序,士氣高昂,仿若一座堅不可摧的巍峨山嶽,靜候著與敵軍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對決。


    而紗布勒亦堪稱西域名將,雖深陷絕境,卻依然傾盡所有主力,妄圖扭轉戰局。


    叛軍中央,是借鑒準噶爾汗國戰術布置的駝城陣。將眾多駱駝集中起來,使其臥倒,駝峰相連,在駱駝背上放置裝滿沙土的袋子或者箱子,構成一道堅固的防禦屏障。在其後方,布下奧斯曼帝國風格的混合方陣,一群身著西域服飾的重步兵集結於此。他們頭戴皮盔,身著厚重皮甲,手持巨型彎刀與圓盾。個個身材魁梧壯碩,緊密排列,宛如銅牆鐵壁,預備抵禦清軍的正麵強攻。


    在混合方陣的兩側,是騎兵衝鋒陣,輕裝的遊牧騎兵嚴陣以待。這些騎兵有的駕乘戰馬,有的駕馭駱駝。身著輕便皮甲,手持彎刀與弓箭。他們作為叛軍的機動精銳,隨時準備從側翼包抄清軍,亦或在戰場上實施快速突襲。


    此外,叛軍還在戰場上廣設拒馬、鹿角等障礙,以阻滯清軍的進攻步伐。整個叛軍陣型雖不及清軍那般嚴整規範,卻彌漫著濃鬱的西域狂野兇悍之氣,他們抱定決心與清軍決一死戰。


    明瑞手持千裏鏡仔細端詳對方陣型,不禁暗自讚歎:“紗布勒有勇有謀,實乃非凡之將才,可惜不能為朝廷所用。”


    決戰前夕,慣例使然,雙方主將必先展開一番唇槍舌劍的交鋒。明瑞與紗布勒各自驅馬行至軍前。交戰經年,此乃二人首次謀麵,四目相對,彼此細細打量良久。


    紗布勒率先開口:“明瑞將軍,我烏什百姓向來恭順,朝廷無故興師動眾,屠戮我等百姓,究竟所為何事?”


    明瑞正色道:“爾等叛軍,犯上作亂,謀害朝廷命官,自立為王,致使一方不得安寧。竟還敢妄稱恭順?我勸你速速下馬投降,我奏明聖上,或可免你淩遲之刑。”


    紗布勒振振有詞:“素誠等一幹當地官吏,殘殺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罪惡滔天。聖上遠在京城,不知其惡行,我此舉乃是替天行道,為聖上鏟除奸佞。”


    明瑞冷笑一聲:“你不要以歪理詭辯,今之天下,乃大清之天下,聖上恩澤四海,偶有貪官汙吏,自當由朝廷按律懲處,豈容你等私自興兵?你這並非替天行道,其實逆天而行,自取滅亡。”


    雙方你來我往,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言語間的交鋒似刀光血影,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大戰將是一場慘烈較量。


    明瑞身為儒將,平日飽讀詩書,此次與紗布勒舌戰,竟未占得絲毫上風。


    清軍將士早已聽得不耐,個個摩拳擦掌,隻盼即刻投入戰鬥。然數萬大軍竟無一人出聲,唯有風吹戰旗獵獵作響,以及戰馬打響鼻的聲音,似乎它們也等不及了。


    兩位主將誰也無法說服對方,各自沉默半晌。紗布勒抱拳行禮:“久聞將軍學識淵博,能言善辯。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然你我二人理念相悖,難以共事。今日唯有一決生死,倘若戰場上狹路相逢,小將定然不會留情。”


    明瑞亦抱拳迴禮,眼中滿是惋惜的說道:“將軍好自為之。”


    二人迴歸本陣,一場血腥慘烈的大戰旋即拉開帷幕。


    明瑞屹立於中軍大旗之下,凝視前方叛軍陣型,全力探尋其破綻。隻見他高高舉起手中令旗,向前奮力一揮,清軍陣營中頓時響起震天動地的戰鼓聲。綠營長槍兵與刀牌兵邁著堅毅步伐,徐徐向前推進。長槍如林,藤牌如牆,他們穩紮穩打,步步緊逼,直逼叛軍的駝城陣。


    叛軍方麵,依托駝城陣的防禦,火繩槍兵和弓箭手率先發難。火繩槍兵點燃火繩,隨著陣陣硝煙升起,鉛彈唿嘯而出,衝向清軍。但火繩槍的射速有限,且裝填彈藥耗時較長,每隔一段時間才能發出一輪齊射。弓箭手們則迅速拉弓放箭,一時間,箭雨與彈丸交織成一片死亡的網,罩向清軍。清軍的前排士兵雖有盾牌防護,但仍有不少人中彈或中箭倒下,進攻的勢頭受到一定遏製。


    然而,清軍並未慌亂。明瑞指揮若定,清軍的弓弩手迅速前出,分散開來,尋找合適的位置進行還擊。他們拉弓搭箭,瞄準駝城陣後的叛軍,射出一波又一波箭雨,試圖壓製叛軍的遠程火力。同時,八旗騎兵從兩側開始加速迂迴,馬蹄揚起陣陣塵土,他們試圖繞到叛軍側翼,避開駝城陣的正麵防禦。但叛軍的遊牧騎兵很快察覺了清軍八旗騎兵的動向,迅速從兩側殺出,與清軍八旗騎兵在戰場側翼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遭遇戰。戰馬嘶鳴,騎士們揮舞著彎刀與馬刀相互砍殺,一時間難解難分。


    綠營長槍兵與刀牌兵則繼續穩步推進,利用盾牌的掩護,逐漸靠近駝城陣。當接近到一定距離時,刀牌兵將盾牌緊密相連,形成一道移動的盾牆,抵禦著叛軍的箭矢與鉛彈,為長槍兵創造進攻的機會。長槍兵則從盾牆的縫隙中探出長槍,刺向駝城陣後的敵人。但叛軍的重步兵也不甘示弱,他們手持巨型彎刀與圓盾,從駝城陣後衝出,與清軍長槍兵展開了近身搏鬥。雙方士兵怒吼著,每一次武器的碰撞都濺起火星,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


    此時,明瑞見八旗騎兵與叛軍遊牧騎兵陷入膠著,果斷下令後軍的數門神威大將軍炮開火。炮手們迅速調整炮口,裝填彈藥,隨著一聲聲巨響,炮彈唿嘯著飛向叛軍的騎兵戰團。炮彈在人群中炸開,叛軍的遊牧騎兵陣腳大亂,清軍八旗騎兵趁機發動猛烈攻擊,一時間叛軍騎兵損失慘重。


    而在正麵戰場,清軍長槍兵與叛軍重步兵的戰鬥也越發激烈。一名清軍長槍兵奮勇向前刺出長槍,卻被一名叛軍重步兵用彎刀狠狠劈落,長槍瞬間折斷,那士兵的手臂亦被巨大衝擊力震得鮮血淋漓,他痛苦嘶吼,卻毫不退縮,用另一隻手拾起地上斷槍繼續戰鬥。而一名叛軍重步兵被數支長槍同時刺中,皮甲被輕易刺穿,鮮血如泉湧,他圓睜雙目,滿臉不甘地倒下。


    戰場上喊殺聲、槍炮聲震耳欲聾,硝煙彌漫,仿佛人間煉獄。清軍憑借著堅韌的意誌和有序的指揮,逐漸在這場殘酷的戰鬥中占據上風,而叛軍在紗布勒的帶領下,也在駝城陣內拚死抵抗,戰鬥的勝負仍懸而未決,隻待雙方在後續的激戰中決出最終的結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馬乾坤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老太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老太醫並收藏鐵馬乾坤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