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台山某座孤峰,有一個老舊的寺廟。
名叫萬善寺。
這幾日登山的遊人極多,連帶著破廟的香火也比以往更盛。
廟裏隻有兩個和尚。
一個青年光頭,一個七八歲的小光頭。
很多香客見了都會在心底疑惑,年紀輕輕的幹什麽不好?
怎麽出家當和尚?
對於偶爾路過的遊人來說。
燒香理佛與他們鄙夷年輕人懶散度日,並不衝突。
廟裏的方丈和住持自然都是同一人。
彌生。
眼看快到正午,彌生喊來了自己前幾年收的小徒弟。
小和尚名叫戒嗔,此刻他正好奇的看著自己的師父在佛像後麵掏著什麽東西。
小家夥生的白白胖胖,一看就知道廟裏的夥食不錯。
他脖子掛著一串掛珠。
通常出家人中,隻有主持長老才能掛珠子。
亦或者出家受戒十年以上的和尚,可以在師父的主持下帶上珠子。
但是萬善寺隻有這麽兩個和尚,也隻有這麽兩串珠子,便沒了那麽多講究。
一人一串,剛好。
此時,年輕的方丈從佛像身後的夾縫裏,摸出了一大貫銅錢。
小和尚發問:“師父?”
彌生想了想說。
“這是師父這些年來省吃儉用攢下的。”
他伸手摘下了戒嗔脖子的掛珠,隨手丟在了佛像腳下。
然後把整串銅錢掛在了小和尚的脖子上。
說道:“你下山期間,趕路的時候,這就是掛珠。修行的時候,這就是持珠。”
“以後不用數珠子了,數銅錢吧。”
小和尚疑惑。
“師父此舉何解?”
彌生想了想迴答道:“你修行趕路,都要背誦往生咒,可以給這些銅錢也加持一下,以後有大用。”
片刻後,彌生又不知從哪裏摸出了一塊銀子。
足足有三兩之多。
說道:“這是你的盤纏,想吃什麽就買點什麽。我們萬善寺的弟子,不化緣,化緣牽扯因果,以後是要償還的。”
戒嗔也是慧心天成之人,他覺得師父說的不對。
反問道:“師父,你一直都在山上,哪來的銀子,還不是香客給的?這和化緣有什麽區別嗎?”
彌生沒有說話,他看向雲層間,那裏的城郭已經徹底消散了。
“行了行了,快走吧。”
小和尚拿起了師父給他準備的包袱,又問:“師父,你讓我去順天府幹什麽啊?”
彌生有些氣急敗壞,再次重申。“幽州是幽州,順天府是順天府!”
小和尚看著師父惱怒的樣子,有些懷疑這自己的名字或許更適合他的師父。
殊不知,他的師父當年也有同樣的疑惑。
他沒有像以往一樣頂嘴。而是問道:“那我去幽州做什麽?”
……
“渡亡魂,入修羅。”
“等你一步一步走到幽州之後,自然就知道了。”
小和尚戒嗔背著包袱下山了,脖子掛著一大串銅錢,像是絲毫不怕有匪徒起歹心。
彌生盤坐在佛像下,似乎有些不放心,他追出寺廟,在小家夥的身後高喊了一句:“不許去尼姑庵!”
·
陳欣悅拆下帳子,收起了散落在地的枯骨。
跟著李觀棋走在茱萸峰的棧道上。
她疑惑開口:“季先生,你認識我師父?”
李觀棋腳步一頓,沉思片刻。“你師父認識我,我不認識她。”
“我師父說她要托人帶我出來,現在看來,應該是你。好巧啊!”
李觀棋:……
是啊,麥芒掉進針眼裏,太巧了。
我怎麽知道你師父會出現在那座樓裏?
李觀棋心裏有諸多疑惑,但是他沒有對少女說。
自己剛到異界的時候,是一顆黃豆。
而陳欣悅的師父,是十二樓之一監天樓的主人。
她不可能不懂得循序漸進的道理。
為什麽要在陳欣悅還是個菜鳥的時候,就每天教他撒豆成兵這種道陷神通呢?
而且……
我剛好來。
她剛好走。
就像是完成了什麽交接儀式……
同樣是那一天,陳欣悅第一次施展出了撒豆成兵。
是因為我的關係嗎?
還有在雲海小樓中也是,自己剛到,她就把陳欣悅托給自己,然後第一個就開溜了。
而且最後那小樓中的相會,很明顯就是一種神秘的繼承儀式。
除了自己和那個神秘的短衫青年,其餘的老輩全都消散了……跟徐虎差不多。
可她師父卻沒有消散,反倒直接跳入了雲海。
想到此處,他詢問少女。
“你師父有跟你說什麽嗎?”
陳欣悅雙手捧著小貓的骨頭,迴答:“說了很多啊,還說讓我繼承她那個樓,不過我沒同意。”
李觀棋:?
“為什麽不同意?”
少女秀眉一挑,小嘴兒開合之間,得啵得啵說了一大堆。
“我師父說讓我守一座樓,我能同意嗎?”
“我父母帶著弟弟出遠門,唯獨不帶我,我本來就守家夠辛苦了!”
“我不想守著什麽東西,很簡單啊!”
“所以她要去再給我找個師弟,傳下她那個樓……”
李觀棋:……
你好有個性。
“那好吧。”
李觀棋內視己身,丹田中那充裕的靈氣已經不見了,但是那座阻斷百會的山峰還在。
還有手機和其他雜物,也是和靈氣一同隨著雲海樓消散了。
自己帶出來的唯有腦海中的一道鎮北城虛影,再有就是腰間的酒壺。
想到此處,他又摘下酒壺,抿了一口。
身上一暖,周身經脈傳來陣陣刺痛,但是身體卻仿佛更輕盈了一些。
腦海中,鎮北城。
李觀棋出現在城門外,天地間依舊風雪飄搖。
石碑上寫著“鎮北城”三個字。
但是其上纏繞的小龍卻消失了,連帶著那杆螭槍,還有那枚長命鎖。
向小北最後出了雲海樓嗎?
李觀棋猜測應該是成功了,否則這座城不會像現在這般完好。
小女孩是鎮北城的守城靈,而李觀棋則是城主。
自然能從其中感受到一些微妙的聯係。
他邁步之間,移形換景,來到了城中心的小樓裏。
雲海樓裏也有個小樓閣。
這點是相同的。
但不同的是,他環顧四周,總是看不真切樓閣中的擺設。
隻有桌角下的四本舊書可以走近。
《通幽》《驅神》《擔山》《禁水》
他再次拿起書冊隨手翻閱起來。
也能感覺到,在北方,有一座真正的鎮北城佇立在風雪中,等待著自己接引。
他有一種直覺,似是自己越向北行,越接近城池,這座樓閣中的景象會隨之更加清晰。
這也不難驗證。
自己隻需迴到彰德府便有分曉了。
正午時分,陽光直射山頂。
李觀棋的意識從城池的虛影中跌落出來,周圍模糊了一瞬……
穿越了。
名叫萬善寺。
這幾日登山的遊人極多,連帶著破廟的香火也比以往更盛。
廟裏隻有兩個和尚。
一個青年光頭,一個七八歲的小光頭。
很多香客見了都會在心底疑惑,年紀輕輕的幹什麽不好?
怎麽出家當和尚?
對於偶爾路過的遊人來說。
燒香理佛與他們鄙夷年輕人懶散度日,並不衝突。
廟裏的方丈和住持自然都是同一人。
彌生。
眼看快到正午,彌生喊來了自己前幾年收的小徒弟。
小和尚名叫戒嗔,此刻他正好奇的看著自己的師父在佛像後麵掏著什麽東西。
小家夥生的白白胖胖,一看就知道廟裏的夥食不錯。
他脖子掛著一串掛珠。
通常出家人中,隻有主持長老才能掛珠子。
亦或者出家受戒十年以上的和尚,可以在師父的主持下帶上珠子。
但是萬善寺隻有這麽兩個和尚,也隻有這麽兩串珠子,便沒了那麽多講究。
一人一串,剛好。
此時,年輕的方丈從佛像身後的夾縫裏,摸出了一大貫銅錢。
小和尚發問:“師父?”
彌生想了想說。
“這是師父這些年來省吃儉用攢下的。”
他伸手摘下了戒嗔脖子的掛珠,隨手丟在了佛像腳下。
然後把整串銅錢掛在了小和尚的脖子上。
說道:“你下山期間,趕路的時候,這就是掛珠。修行的時候,這就是持珠。”
“以後不用數珠子了,數銅錢吧。”
小和尚疑惑。
“師父此舉何解?”
彌生想了想迴答道:“你修行趕路,都要背誦往生咒,可以給這些銅錢也加持一下,以後有大用。”
片刻後,彌生又不知從哪裏摸出了一塊銀子。
足足有三兩之多。
說道:“這是你的盤纏,想吃什麽就買點什麽。我們萬善寺的弟子,不化緣,化緣牽扯因果,以後是要償還的。”
戒嗔也是慧心天成之人,他覺得師父說的不對。
反問道:“師父,你一直都在山上,哪來的銀子,還不是香客給的?這和化緣有什麽區別嗎?”
彌生沒有說話,他看向雲層間,那裏的城郭已經徹底消散了。
“行了行了,快走吧。”
小和尚拿起了師父給他準備的包袱,又問:“師父,你讓我去順天府幹什麽啊?”
彌生有些氣急敗壞,再次重申。“幽州是幽州,順天府是順天府!”
小和尚看著師父惱怒的樣子,有些懷疑這自己的名字或許更適合他的師父。
殊不知,他的師父當年也有同樣的疑惑。
他沒有像以往一樣頂嘴。而是問道:“那我去幽州做什麽?”
……
“渡亡魂,入修羅。”
“等你一步一步走到幽州之後,自然就知道了。”
小和尚戒嗔背著包袱下山了,脖子掛著一大串銅錢,像是絲毫不怕有匪徒起歹心。
彌生盤坐在佛像下,似乎有些不放心,他追出寺廟,在小家夥的身後高喊了一句:“不許去尼姑庵!”
·
陳欣悅拆下帳子,收起了散落在地的枯骨。
跟著李觀棋走在茱萸峰的棧道上。
她疑惑開口:“季先生,你認識我師父?”
李觀棋腳步一頓,沉思片刻。“你師父認識我,我不認識她。”
“我師父說她要托人帶我出來,現在看來,應該是你。好巧啊!”
李觀棋:……
是啊,麥芒掉進針眼裏,太巧了。
我怎麽知道你師父會出現在那座樓裏?
李觀棋心裏有諸多疑惑,但是他沒有對少女說。
自己剛到異界的時候,是一顆黃豆。
而陳欣悅的師父,是十二樓之一監天樓的主人。
她不可能不懂得循序漸進的道理。
為什麽要在陳欣悅還是個菜鳥的時候,就每天教他撒豆成兵這種道陷神通呢?
而且……
我剛好來。
她剛好走。
就像是完成了什麽交接儀式……
同樣是那一天,陳欣悅第一次施展出了撒豆成兵。
是因為我的關係嗎?
還有在雲海小樓中也是,自己剛到,她就把陳欣悅托給自己,然後第一個就開溜了。
而且最後那小樓中的相會,很明顯就是一種神秘的繼承儀式。
除了自己和那個神秘的短衫青年,其餘的老輩全都消散了……跟徐虎差不多。
可她師父卻沒有消散,反倒直接跳入了雲海。
想到此處,他詢問少女。
“你師父有跟你說什麽嗎?”
陳欣悅雙手捧著小貓的骨頭,迴答:“說了很多啊,還說讓我繼承她那個樓,不過我沒同意。”
李觀棋:?
“為什麽不同意?”
少女秀眉一挑,小嘴兒開合之間,得啵得啵說了一大堆。
“我師父說讓我守一座樓,我能同意嗎?”
“我父母帶著弟弟出遠門,唯獨不帶我,我本來就守家夠辛苦了!”
“我不想守著什麽東西,很簡單啊!”
“所以她要去再給我找個師弟,傳下她那個樓……”
李觀棋:……
你好有個性。
“那好吧。”
李觀棋內視己身,丹田中那充裕的靈氣已經不見了,但是那座阻斷百會的山峰還在。
還有手機和其他雜物,也是和靈氣一同隨著雲海樓消散了。
自己帶出來的唯有腦海中的一道鎮北城虛影,再有就是腰間的酒壺。
想到此處,他又摘下酒壺,抿了一口。
身上一暖,周身經脈傳來陣陣刺痛,但是身體卻仿佛更輕盈了一些。
腦海中,鎮北城。
李觀棋出現在城門外,天地間依舊風雪飄搖。
石碑上寫著“鎮北城”三個字。
但是其上纏繞的小龍卻消失了,連帶著那杆螭槍,還有那枚長命鎖。
向小北最後出了雲海樓嗎?
李觀棋猜測應該是成功了,否則這座城不會像現在這般完好。
小女孩是鎮北城的守城靈,而李觀棋則是城主。
自然能從其中感受到一些微妙的聯係。
他邁步之間,移形換景,來到了城中心的小樓裏。
雲海樓裏也有個小樓閣。
這點是相同的。
但不同的是,他環顧四周,總是看不真切樓閣中的擺設。
隻有桌角下的四本舊書可以走近。
《通幽》《驅神》《擔山》《禁水》
他再次拿起書冊隨手翻閱起來。
也能感覺到,在北方,有一座真正的鎮北城佇立在風雪中,等待著自己接引。
他有一種直覺,似是自己越向北行,越接近城池,這座樓閣中的景象會隨之更加清晰。
這也不難驗證。
自己隻需迴到彰德府便有分曉了。
正午時分,陽光直射山頂。
李觀棋的意識從城池的虛影中跌落出來,周圍模糊了一瞬……
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