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縣試
被迫女扮男裝,我參加科考做首輔 作者:黃豆生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良佐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
不過片刻,就有兩位衙役合力高舉一大塊木板在巡迴展示,本場考試題目就貼在這張大板子上。
第一場正試,題為四書文二篇,五經義一篇,試帖詩一首。
其中四書一題為默寫《論語.雍也篇》,這對熟背論語的宋良佐的來說不難。
不難歸不難,他卻異常認真,先在稿草紙上默寫,默寫好再檢查一遍。
他隻要在考試結束前交卷即可,所以他並不著急。
要是因為自己的一點的粗心大意汙了試卷,那他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
容不得絲毫馬虎不得啊。
這才把試卷在桌上鋪好,他定了定神,開始認真的往考卷上謄抄。
第一題寫好,他開始著手一題,另一題是製義,為: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語出《論語.裏仁篇》,意思是:孔子對學生的教誨,強調一個真正的君子在處理人和事的時候,不應有固定的的親疏遠近之分,也不應有特定的好惡偏好,而應該以“義”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義”還體現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即避免極端,追求平衡和諧。
此題在於:義之與比。
世間的任何事情都存在著一種恰如其分的分寸和度,都需要理性對待,那麽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義”字一解太多,宋良佐直接從忘卻私心,放下私情,秉義而行開始......
中午頭,他已經把四書兩題做完。
他的要感謝之前寫小說時對自己的鍛煉,板板正正坐了一上午,竟然也不覺得累。
不累歸不累,他還是選擇休息,一來放空下腦袋,二來把開始咕咕叫的肚子給打發上。
看著娘給他帶來的餅子切成小塊,就知道她娘和奶沒少費心思。
因為他沒和娘說過餅是要整張的還是切碎的,眼下餅子切碎肯定是昨天下午他去參加詩會時,娘和奶從別人那邊聽說的。
就像今早吃的狀元粥。
吃了些餅子,又吃了一個涼雞蛋,雞蛋隻要不皮殼 ,是允許帶進考場的。
跟著把手上的油在衣服上蹭去,著手開始寫五經。
詩經題出:樂隻君子,民之父母。
這道題難是不難,甚至算的上是縣試的入門級別,但不得不讓人去深究謝大人出這題的目的。
或者說出題者想看到什麽答案。
因為這句話在《禮記.大學》中有出現,全句是:樂隻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大致意思是:和樂的君子,他是民之父母。民眾所喜愛的東西你也喜愛,民眾所厭惡的東西你也厭惡,與民眾融城一體,這才叫做是天下民眾的父母。
倒是可以用“絜矩之道”來破題。
但這話在《詩經.小雅.南山有台》中也出現,: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隻君子,民之父母。樂隻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台》為一首招待賓客用的宴飲詩,單單這一句可以是歌頌君子祝壽張本。
但若是反扣《南山有台》全詩,‘樂隻君子’在詩中反複出現,可以著重去解‘民之父母’,怎麽樣才是‘民之父母’?
思路可以從:君子不隻要作百姓父母,更是作邦家之基,以朝中君子角度,從更高的位置看待百姓。
為民父母者,惟不以民視民而已......
這兩題區別在,前一題用“絜矩之道”去破,主張內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是以推己度人為標尺的人際關係處理法則。
後一題用‘為民父母者,惟不以民視民而已’去破,強調的是為官者應當真正地關心和愛護人民,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對待他們。
到這個時候就不得不說夫子對謝知縣為人分析了。
知縣謝潤,字念之。
彰德府湯陰縣人,早年屬於落魄書生懷才不遇,直到三十歲才過秀才並接連中舉,在三十三歲中乙科進士。
他經常與人說起的一句話就是“無父母倚仗,無以成今日之我”,此人極重孝道。
之前沈連樓去參加縣試時,範夫子曾說過“押題”一詞,後來夫子沒對他再多說。
今年輪到他縣試,夫子從新提說起這件事,他這才知道,夫子不單單是“押題”,他還押人。
用他的話說到了考場上你知道撞上主考官的喜好,閉著眼也能過。
撞不上,就老老實實答題,成敗在自己學問。
宋良佐幾乎是不假思索,以《南山有台》篇為題去破,因為用這題往大的寫是歌頌朝廷,但初衷還是‘民之父母’為基礎。
謝大人是極重孝道之人呐!
馬屁都露出來了,你不拍?
出題不詳,強者自強!
灑灑洋洋寫了草稿,謄抄了三張紙。
就在宋良佐剛放下筆,注視試卷時,忽然有一股風刮過,他眼疾手快按住試卷一角,任由風過,這才險些沒有釀成汙穢試卷的大禍。
那知他這邊剛送一口氣,和他同一排,以及後一排考棚裏突然傳出兩聲驚唿,跟著就是一陣哭聲,“完了完了,我的卷子汙了。啊!”
一聲慘叫後卻是突然沒有了聲響。
跟著就是一聲“有人暈過去了”。
不過片刻他就看見衙役拖著一個人從自己考棚前麵過去,聽他們的意思好像是剛剛那陣風刮過,考生的卷子被風刮起,手上激動導致毛筆出現一頓,墨汁汙了試卷。
宋良佐應該高興的,這個時候少了兩人他就少兩個對手。
他卻也為他們感到惋惜,剛剛被拖出去的一人,看起來已經有三十出頭,錯過了今年,他又要等一年。
世事無常!
他稍微歇息片刻,便開始做最後一道題,最後一道是試貼詩。
夫子說過,試貼詩隻要不求寫出光彩,隻要不出錯就好,他想了片刻便按著題詩寫了一首。
至此,他的試卷全部答完。
不過片刻,就有兩位衙役合力高舉一大塊木板在巡迴展示,本場考試題目就貼在這張大板子上。
第一場正試,題為四書文二篇,五經義一篇,試帖詩一首。
其中四書一題為默寫《論語.雍也篇》,這對熟背論語的宋良佐的來說不難。
不難歸不難,他卻異常認真,先在稿草紙上默寫,默寫好再檢查一遍。
他隻要在考試結束前交卷即可,所以他並不著急。
要是因為自己的一點的粗心大意汙了試卷,那他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
容不得絲毫馬虎不得啊。
這才把試卷在桌上鋪好,他定了定神,開始認真的往考卷上謄抄。
第一題寫好,他開始著手一題,另一題是製義,為: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語出《論語.裏仁篇》,意思是:孔子對學生的教誨,強調一個真正的君子在處理人和事的時候,不應有固定的的親疏遠近之分,也不應有特定的好惡偏好,而應該以“義”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義”還體現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即避免極端,追求平衡和諧。
此題在於:義之與比。
世間的任何事情都存在著一種恰如其分的分寸和度,都需要理性對待,那麽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義”字一解太多,宋良佐直接從忘卻私心,放下私情,秉義而行開始......
中午頭,他已經把四書兩題做完。
他的要感謝之前寫小說時對自己的鍛煉,板板正正坐了一上午,竟然也不覺得累。
不累歸不累,他還是選擇休息,一來放空下腦袋,二來把開始咕咕叫的肚子給打發上。
看著娘給他帶來的餅子切成小塊,就知道她娘和奶沒少費心思。
因為他沒和娘說過餅是要整張的還是切碎的,眼下餅子切碎肯定是昨天下午他去參加詩會時,娘和奶從別人那邊聽說的。
就像今早吃的狀元粥。
吃了些餅子,又吃了一個涼雞蛋,雞蛋隻要不皮殼 ,是允許帶進考場的。
跟著把手上的油在衣服上蹭去,著手開始寫五經。
詩經題出:樂隻君子,民之父母。
這道題難是不難,甚至算的上是縣試的入門級別,但不得不讓人去深究謝大人出這題的目的。
或者說出題者想看到什麽答案。
因為這句話在《禮記.大學》中有出現,全句是:樂隻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大致意思是:和樂的君子,他是民之父母。民眾所喜愛的東西你也喜愛,民眾所厭惡的東西你也厭惡,與民眾融城一體,這才叫做是天下民眾的父母。
倒是可以用“絜矩之道”來破題。
但這話在《詩經.小雅.南山有台》中也出現,: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隻君子,民之父母。樂隻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台》為一首招待賓客用的宴飲詩,單單這一句可以是歌頌君子祝壽張本。
但若是反扣《南山有台》全詩,‘樂隻君子’在詩中反複出現,可以著重去解‘民之父母’,怎麽樣才是‘民之父母’?
思路可以從:君子不隻要作百姓父母,更是作邦家之基,以朝中君子角度,從更高的位置看待百姓。
為民父母者,惟不以民視民而已......
這兩題區別在,前一題用“絜矩之道”去破,主張內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是以推己度人為標尺的人際關係處理法則。
後一題用‘為民父母者,惟不以民視民而已’去破,強調的是為官者應當真正地關心和愛護人民,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對待他們。
到這個時候就不得不說夫子對謝知縣為人分析了。
知縣謝潤,字念之。
彰德府湯陰縣人,早年屬於落魄書生懷才不遇,直到三十歲才過秀才並接連中舉,在三十三歲中乙科進士。
他經常與人說起的一句話就是“無父母倚仗,無以成今日之我”,此人極重孝道。
之前沈連樓去參加縣試時,範夫子曾說過“押題”一詞,後來夫子沒對他再多說。
今年輪到他縣試,夫子從新提說起這件事,他這才知道,夫子不單單是“押題”,他還押人。
用他的話說到了考場上你知道撞上主考官的喜好,閉著眼也能過。
撞不上,就老老實實答題,成敗在自己學問。
宋良佐幾乎是不假思索,以《南山有台》篇為題去破,因為用這題往大的寫是歌頌朝廷,但初衷還是‘民之父母’為基礎。
謝大人是極重孝道之人呐!
馬屁都露出來了,你不拍?
出題不詳,強者自強!
灑灑洋洋寫了草稿,謄抄了三張紙。
就在宋良佐剛放下筆,注視試卷時,忽然有一股風刮過,他眼疾手快按住試卷一角,任由風過,這才險些沒有釀成汙穢試卷的大禍。
那知他這邊剛送一口氣,和他同一排,以及後一排考棚裏突然傳出兩聲驚唿,跟著就是一陣哭聲,“完了完了,我的卷子汙了。啊!”
一聲慘叫後卻是突然沒有了聲響。
跟著就是一聲“有人暈過去了”。
不過片刻他就看見衙役拖著一個人從自己考棚前麵過去,聽他們的意思好像是剛剛那陣風刮過,考生的卷子被風刮起,手上激動導致毛筆出現一頓,墨汁汙了試卷。
宋良佐應該高興的,這個時候少了兩人他就少兩個對手。
他卻也為他們感到惋惜,剛剛被拖出去的一人,看起來已經有三十出頭,錯過了今年,他又要等一年。
世事無常!
他稍微歇息片刻,便開始做最後一道題,最後一道是試貼詩。
夫子說過,試貼詩隻要不求寫出光彩,隻要不出錯就好,他想了片刻便按著題詩寫了一首。
至此,他的試卷全部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