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臣都閉嘴以後,慶帝又把陸粥放了出來,甚至還允許她以女子身份上朝。
這又引起來百官的反對,不過在慶帝的鐵血手腕下,反對的聲音又被壓了下去。
大臣們算是看出來了,慶帝是鐵了心。
慶帝根本就不在意他們的死活,甚至還巴不得他們作死,好找機會抄他們的家。
大臣:“……”
毋庸置疑,慶帝是一個明君。
登基數十載,從來沒有濫殺無辜,但是為了昭王,簡直不惜一切代價,根本就不考慮自己的名聲會怎麽樣。
其他皇子公主嫉妒的眼睛都紅了。
憑什麽啊,大家都是父皇的孩子,憑什麽昭王有這個待遇。
原本以為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九皇子,再也笑不出來了。
他沒有想到,慶帝居然會冒天下大不韙,忍著天下文人的口誅筆伐,為那個他嫉妒了這麽多年的四皇兄鋪路。
就算他這個四皇兄是女子,也絲毫沒有影響慶帝的喜愛。
……
陸粥穿女裝上朝那天,很多百姓一大早就爬起來,站在街道兩旁,想看看這位傳奇人物。
人群中各個頭戴麵紗的女子,目光落在中間那人身上。
陸粥並沒有坐馬車,而是一步步走去上朝。
王府離皇宮並不遠,可是這段路對於天下女子來說意義非凡。
陸粥身上好像有一股魔力,讓她們移不開眼。
南宮清姿眼底知曉陸粥是女子的落寞,已悉數變成了震驚,漸漸的變成了癡迷和崇拜。
她想,這就是所謂人中龍鳳。
即便以女子之身,也能站在朝堂上。
陸粥身上穿的服飾很繁華,起來十分隆重,滿頭的發飾壓得她腦袋有點沉,可是她的腳步卻很穩,不快不慢,一步一步朝前走。
這是陸粥來這個世界後,第一次穿女裝,也是她第一次以女子之身直麵男權社會,正式開始用女子這個弱勢群體和男性爭權奪利。
“宣昭王覲見。”
陸粥就這樣,踩著太監特有的聲調走進金鑾殿,文武百官順著迴頭望去,恰見曦光初落,少女身穿羅裙,風姿綽約。
而她身後,朝陽永遠璀璨。
文武百官皆凜凜不敢正目而視,
周遭喧囂忽停,好似一切都失了顏色,隻有少女正風華正茂。
“臣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百官紛紛收斂的目光,隻覺得胸膛裏似乎在劇烈的震蕩。
陸粥的聲音還帶著些許低沉沙啞,顯然有些不太習慣,卻是讓人瞬間就能聽出說話之人是男是女。
她的衣服上繡著的,是扶搖直上九萬裏的鯤鵬,行走間栩栩如生,好似要乘風而上。
這釵裙,和大殿顯得格格不入。
大臣們麵麵相覷,開始抨擊陸粥的穿著打扮。
陸粥微微一笑:“我為女子,如何不能穿這身衣服,誰規定穿著這身衣服,就必須待在後院中操持家務,相夫教子。”
她不願,自己明明已經以女子之身站在這裏,還要穿上男人的衣服。
這大概就是人的劣根性,似乎陸粥穿上了簡便的男裝,他們受挫的自尊心就被挽迴了一點,心安理得的自欺欺人。
整個早朝,無論是誰的針對,陸粥遊刃有餘,輕而易舉的化解了各種難題。
在某些問題上,她態度強硬,步步不退,讓一些還在嘲諷她會有婦人之仁的大臣,聽得眼前一黑差點暈了過去。
誰知道,陸粥是嫌他們太保守了。
與外國貿易當然要加強經濟來往,但是陸粥劍指某些附屬國,解決這筆不必要的開銷。
“他們每年來朝貢,送來的那三瓜兩棗,根本沒什麽用,咱們還要賞賜他們很多東西,白白浪費了一大筆錢,還不如直接滅了,納入大慶的版圖。”
陸粥冷靜的開口道:“打下來的那些地,都可以種糧食。”
最重要的是,這個國家真的很惡心。
陸粥不是個好戰分子,可是也願意滅掉一些根上就發著惡臭味的國家。
陸粥不覺得,對方要是比自己國家強大,還會想著和平相處,他們隻會用武器打開大門,搶劫金銀珠寶。
陸粥針對的,永遠不會是平民百姓。
她說,平民百姓可以慢慢教化,思想融合,幾代人後,便是大慶的子民。
還有一點,作為種花家,種地這種事已經深入靈魂。
陸粥,完全拒絕不了這種誘惑。
就連他們人一聽可以種地,莫名的心動了,就連慶帝也眼睛微微一亮。
百官糾結:“人家對咱們恭恭敬敬,認大慶做大哥,我們還去打他們,實在師出無名,而且我國以和為貴……”
陸粥:“大慶丟了一個百姓,咱們去找找,沒毛病吧?”
“再不行,找個想青史留名的大臣,跑到他們的國家,脖子一抹。”
大臣們:“……”
四皇子還是那個四皇子
根本不會因為恢複了女子之身,而顧忌什麽,反而行事越發的無所忌憚。
看著陸粥在朝堂上的表現,其他皇子派的大臣心情越發的複雜。
但凡長了眼睛,都可以看得出來其他皇子與陸粥之間的差距,壓根就不隻是一星半點。
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選擇那幾個皇子,要才華沒才華,要能力沒能力,就連外貌也趕不上。
平庸無能,自以為是,天天就隻知道罵他們。
不少大臣蠢蠢欲動。
昭王除了是女子外,其他的簡直完美。
在慶帝的示意下,開始有大臣上書請求立太子。
看著朝中一半的官員都站在陸粥那邊,幾個皇子放下了彼此的恩怨,決定一致對付陸粥。
九皇子厲聲道:“那個皇位咱們幾兄弟誰都可以做,唯獨李璽歡不可以。”
三皇子也砸了一套茶杯。
“我看父皇真的是老糊塗了, 讓一個女人上朝也就罷了,如今居然還想把她立為太子,要是傳了出去,豈不是讓我大慶淪為天底下的笑話。”
“她身為一個女子不安心等嫁,以後相夫教子,非要和我們男子爭,離經叛道,忘恩負義的東西,就等著遺臭萬年吧。”
任憑他們再怎麽反對,慶帝依然沒有改變想法。
這又引起來百官的反對,不過在慶帝的鐵血手腕下,反對的聲音又被壓了下去。
大臣們算是看出來了,慶帝是鐵了心。
慶帝根本就不在意他們的死活,甚至還巴不得他們作死,好找機會抄他們的家。
大臣:“……”
毋庸置疑,慶帝是一個明君。
登基數十載,從來沒有濫殺無辜,但是為了昭王,簡直不惜一切代價,根本就不考慮自己的名聲會怎麽樣。
其他皇子公主嫉妒的眼睛都紅了。
憑什麽啊,大家都是父皇的孩子,憑什麽昭王有這個待遇。
原本以為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九皇子,再也笑不出來了。
他沒有想到,慶帝居然會冒天下大不韙,忍著天下文人的口誅筆伐,為那個他嫉妒了這麽多年的四皇兄鋪路。
就算他這個四皇兄是女子,也絲毫沒有影響慶帝的喜愛。
……
陸粥穿女裝上朝那天,很多百姓一大早就爬起來,站在街道兩旁,想看看這位傳奇人物。
人群中各個頭戴麵紗的女子,目光落在中間那人身上。
陸粥並沒有坐馬車,而是一步步走去上朝。
王府離皇宮並不遠,可是這段路對於天下女子來說意義非凡。
陸粥身上好像有一股魔力,讓她們移不開眼。
南宮清姿眼底知曉陸粥是女子的落寞,已悉數變成了震驚,漸漸的變成了癡迷和崇拜。
她想,這就是所謂人中龍鳳。
即便以女子之身,也能站在朝堂上。
陸粥身上穿的服飾很繁華,起來十分隆重,滿頭的發飾壓得她腦袋有點沉,可是她的腳步卻很穩,不快不慢,一步一步朝前走。
這是陸粥來這個世界後,第一次穿女裝,也是她第一次以女子之身直麵男權社會,正式開始用女子這個弱勢群體和男性爭權奪利。
“宣昭王覲見。”
陸粥就這樣,踩著太監特有的聲調走進金鑾殿,文武百官順著迴頭望去,恰見曦光初落,少女身穿羅裙,風姿綽約。
而她身後,朝陽永遠璀璨。
文武百官皆凜凜不敢正目而視,
周遭喧囂忽停,好似一切都失了顏色,隻有少女正風華正茂。
“臣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百官紛紛收斂的目光,隻覺得胸膛裏似乎在劇烈的震蕩。
陸粥的聲音還帶著些許低沉沙啞,顯然有些不太習慣,卻是讓人瞬間就能聽出說話之人是男是女。
她的衣服上繡著的,是扶搖直上九萬裏的鯤鵬,行走間栩栩如生,好似要乘風而上。
這釵裙,和大殿顯得格格不入。
大臣們麵麵相覷,開始抨擊陸粥的穿著打扮。
陸粥微微一笑:“我為女子,如何不能穿這身衣服,誰規定穿著這身衣服,就必須待在後院中操持家務,相夫教子。”
她不願,自己明明已經以女子之身站在這裏,還要穿上男人的衣服。
這大概就是人的劣根性,似乎陸粥穿上了簡便的男裝,他們受挫的自尊心就被挽迴了一點,心安理得的自欺欺人。
整個早朝,無論是誰的針對,陸粥遊刃有餘,輕而易舉的化解了各種難題。
在某些問題上,她態度強硬,步步不退,讓一些還在嘲諷她會有婦人之仁的大臣,聽得眼前一黑差點暈了過去。
誰知道,陸粥是嫌他們太保守了。
與外國貿易當然要加強經濟來往,但是陸粥劍指某些附屬國,解決這筆不必要的開銷。
“他們每年來朝貢,送來的那三瓜兩棗,根本沒什麽用,咱們還要賞賜他們很多東西,白白浪費了一大筆錢,還不如直接滅了,納入大慶的版圖。”
陸粥冷靜的開口道:“打下來的那些地,都可以種糧食。”
最重要的是,這個國家真的很惡心。
陸粥不是個好戰分子,可是也願意滅掉一些根上就發著惡臭味的國家。
陸粥不覺得,對方要是比自己國家強大,還會想著和平相處,他們隻會用武器打開大門,搶劫金銀珠寶。
陸粥針對的,永遠不會是平民百姓。
她說,平民百姓可以慢慢教化,思想融合,幾代人後,便是大慶的子民。
還有一點,作為種花家,種地這種事已經深入靈魂。
陸粥,完全拒絕不了這種誘惑。
就連他們人一聽可以種地,莫名的心動了,就連慶帝也眼睛微微一亮。
百官糾結:“人家對咱們恭恭敬敬,認大慶做大哥,我們還去打他們,實在師出無名,而且我國以和為貴……”
陸粥:“大慶丟了一個百姓,咱們去找找,沒毛病吧?”
“再不行,找個想青史留名的大臣,跑到他們的國家,脖子一抹。”
大臣們:“……”
四皇子還是那個四皇子
根本不會因為恢複了女子之身,而顧忌什麽,反而行事越發的無所忌憚。
看著陸粥在朝堂上的表現,其他皇子派的大臣心情越發的複雜。
但凡長了眼睛,都可以看得出來其他皇子與陸粥之間的差距,壓根就不隻是一星半點。
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選擇那幾個皇子,要才華沒才華,要能力沒能力,就連外貌也趕不上。
平庸無能,自以為是,天天就隻知道罵他們。
不少大臣蠢蠢欲動。
昭王除了是女子外,其他的簡直完美。
在慶帝的示意下,開始有大臣上書請求立太子。
看著朝中一半的官員都站在陸粥那邊,幾個皇子放下了彼此的恩怨,決定一致對付陸粥。
九皇子厲聲道:“那個皇位咱們幾兄弟誰都可以做,唯獨李璽歡不可以。”
三皇子也砸了一套茶杯。
“我看父皇真的是老糊塗了, 讓一個女人上朝也就罷了,如今居然還想把她立為太子,要是傳了出去,豈不是讓我大慶淪為天底下的笑話。”
“她身為一個女子不安心等嫁,以後相夫教子,非要和我們男子爭,離經叛道,忘恩負義的東西,就等著遺臭萬年吧。”
任憑他們再怎麽反對,慶帝依然沒有改變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