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宋晚清和蕭墨寒的計劃
我家大樹通古今,救了個流放王爺 作者:曦月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大發明分別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
造紙術和指南針這個時代早就有了,隻不過現代將這兩樣技術加以改進,自然不是大祁國能比的。
也不是說大祁東造紙術不好,而是製作最好的紙所需要的代價很高。
一般人根本用不起。
而老百姓,就連最差的紙都用不起,可見這紙張製作有多不容易了。
有些窮苦人家怕是一輩子都用不起。
宋晚清所說的造紙技術是用最簡單的方法,用最小的代價而製作出來的紙。
這樣老百姓也能用得起。
這樣才能更好的為掃盲和選拔人才做準備。
而指南針,現代用的都是高科技產品,自然不適合古代。
可是最接近現代的清末年間的指南針技術卻可以借鑒。
她可以把相關的技術記下來,然後抄給蕭墨寒,這樣不管是行軍打仗,還是野外迷路,都能用得上。
再一個就是印刷術,活字印刷才是文人改革的關鍵。
全國掃盲的重中之重。
有了紙,當然要有配套的印刷技術,不然都讓人來抄寫,那要抄多少年?
可有了活字印刷術就不一樣了。
隻要將所需要的字按照不同的話語排列整齊,然後隻直接沾墨,蓋上白紙印刷就行了。
十本百本比手抄省時又省力。
最後就是火藥了。
這也算是古代最危險的武器了,利用的好,敵國再不敢侵犯。
但是要管控好,不然很容易出現亂臣賊子。
這種黑火藥的技術現代多的是,原理就跟煙花炮竹一樣,隻不過技術程度有高低而已。
所造成的效果也一樣。
宋晚清將這些話一一跟蕭墨寒講解了一遍,聽的對方雙眼亮的不行。
他在現代確實關注了很多的東西,但是那都是現代高科技產品,和農業。
對於古老一些的技術他確實沒太在意。
或許就是先入為主的原因吧。
可經過宋晚清的話後,再來看待問題,確實變得更加簡單了。
“哈哈哈哈,還是卿卿看的通透,知道什麽樣的東西適合這裏,以前是我狹隘了。”
蕭墨寒激動的來到宋晚清身邊,也不管小五還在場,直接抱著宋晚清轉了好幾圈。
以示他此刻激動的心情。
“哎呀,快放我下來,小五還在呢。”宋晚清這麽大了還是第一次被人抱著轉圈圈,瞬間羞紅了臉。
聽到旁邊小五的偷笑聲,整個人更加不好意思了。
雙手微微推著對方。
“我這是高興,遇到卿卿實乃我之幸也。”
蕭墨寒雖然放下了宋晚清,但是依舊摟著她,滿眼深情的看這種對方,臉上的冰冷早不知道被他丟哪去了。
要是熟悉他的人看見了,一定會瞪大雙眼。
“咳咳,好了,咱們先說正事,這個活字印刷術簡單,找幾個木匠就能搞定,造紙術和火藥還有指南針的技術,我一會兒去查資料,然後記下來,到了這邊在寫下來。
然後你讓工部之人去研究就好。
還有你說的工業問題,我覺得可行,還能提高女性的收入和地位。
隻要路修好了,那麽跟大月,匈奴,西域那邊的商業往來就能開通,到時候用他們沒有的東西去交換咱們需要的東西。
還能提高國人的經濟水平。”
宋晚清說到這裏,簡直就是侃侃而談。
畢竟是一個純粹的現代人,思想並沒有被禁錮。
“那這件事情就交給卿卿了可好,需要什麽盡管讓蕭大處理。”
蕭墨寒也覺得有宋晚清盯著會更好,沒有人比她更加合適。
於是,宋晚清就接下了這個活。
當天她就被蕭墨寒親自送到了商部,成了最大的指揮官。
被未來皇帝親自送過來的人,商部那十個官員自然不敢怠慢。
而且他們都是人精,自然看得宋晚清和蕭墨寒之間的出門道。
如今的商部都是原本的商人,自然沒有其他官員的那種驕傲,不許女人加入進來這種觀念。
在他們看來,宋婉清就是蕭墨寒的女人。
隻要有宋晚清在,那麽他們的背後就站著未來皇帝。地位可想而知。
怎麽會嫌棄宋晚清呢?怕不是把她供起來都行。
“你們以後就聽宋大人的差遣,把商部做大做強,本王看好你們,有不懂的多問宋大人。”
蕭墨寒說完,把空間留給了宋晚清他們,而他自己則返迴了禦書房處理政務。
商部的10個官員,每一個都能當宋晚清他爹了。
年紀最輕的也都快四十了,最大的都六十了。
在古代,算是長壽了。
可此刻他們臉上全都是一種想要大幹一番的表情。
“宋大人,你說,下官要做什麽?”
“是啊,宋大人,可有計劃,咱們幾個老家夥還能動,大人盡管吩咐。”
“不錯,好不容易商人的地位能上升,咱們可要好好幹。”
你一言我一語討論的都是接下來要如何如何一展拳腳,讓世人看看,他們商人也是很厲害的。
唯獨沒有對宋晚清女子身份的介意。
在他們看來女子從商的也很多,而且做的並不比男子差。
這群叔叔,伯伯,爺爺們她很喜歡。
看得出他們的心很純粹。
百年難遇的機會被他們遇到了,自然要珍惜。
這可是唯一能夠改變商人地位的機會啊。
做的好了,還能名留青史。
他們可是商部開創第一人。
“各位大人稍安勿躁,我已經有了計劃,這就與各位合計合計。”
宋晚清也沒有托詞,而是跟大家一起討論。
從選址建廠房,到招工要求,再到產品的選擇和製作,都一一提了出來。
這是兩個時代的碰撞,交流是必要的。
這些人又是一族之長,並且都是幾十年的從商經驗。
一聽宋晚清的建議,立馬就能從中得到答案,那反應不可謂不快啊。
很快,十一人立馬就有了計劃。
第一個就是招人,先給他們在自己手底下招有能力的人幹活。
宋晚清直接提議,他們一起去京城大街找個空曠的地方,來個公開招聘。
反正蕭墨寒給了她權利,朝堂上那些迂腐的老頑固就交給蕭墨寒去處理。
造紙術和指南針這個時代早就有了,隻不過現代將這兩樣技術加以改進,自然不是大祁國能比的。
也不是說大祁東造紙術不好,而是製作最好的紙所需要的代價很高。
一般人根本用不起。
而老百姓,就連最差的紙都用不起,可見這紙張製作有多不容易了。
有些窮苦人家怕是一輩子都用不起。
宋晚清所說的造紙技術是用最簡單的方法,用最小的代價而製作出來的紙。
這樣老百姓也能用得起。
這樣才能更好的為掃盲和選拔人才做準備。
而指南針,現代用的都是高科技產品,自然不適合古代。
可是最接近現代的清末年間的指南針技術卻可以借鑒。
她可以把相關的技術記下來,然後抄給蕭墨寒,這樣不管是行軍打仗,還是野外迷路,都能用得上。
再一個就是印刷術,活字印刷才是文人改革的關鍵。
全國掃盲的重中之重。
有了紙,當然要有配套的印刷技術,不然都讓人來抄寫,那要抄多少年?
可有了活字印刷術就不一樣了。
隻要將所需要的字按照不同的話語排列整齊,然後隻直接沾墨,蓋上白紙印刷就行了。
十本百本比手抄省時又省力。
最後就是火藥了。
這也算是古代最危險的武器了,利用的好,敵國再不敢侵犯。
但是要管控好,不然很容易出現亂臣賊子。
這種黑火藥的技術現代多的是,原理就跟煙花炮竹一樣,隻不過技術程度有高低而已。
所造成的效果也一樣。
宋晚清將這些話一一跟蕭墨寒講解了一遍,聽的對方雙眼亮的不行。
他在現代確實關注了很多的東西,但是那都是現代高科技產品,和農業。
對於古老一些的技術他確實沒太在意。
或許就是先入為主的原因吧。
可經過宋晚清的話後,再來看待問題,確實變得更加簡單了。
“哈哈哈哈,還是卿卿看的通透,知道什麽樣的東西適合這裏,以前是我狹隘了。”
蕭墨寒激動的來到宋晚清身邊,也不管小五還在場,直接抱著宋晚清轉了好幾圈。
以示他此刻激動的心情。
“哎呀,快放我下來,小五還在呢。”宋晚清這麽大了還是第一次被人抱著轉圈圈,瞬間羞紅了臉。
聽到旁邊小五的偷笑聲,整個人更加不好意思了。
雙手微微推著對方。
“我這是高興,遇到卿卿實乃我之幸也。”
蕭墨寒雖然放下了宋晚清,但是依舊摟著她,滿眼深情的看這種對方,臉上的冰冷早不知道被他丟哪去了。
要是熟悉他的人看見了,一定會瞪大雙眼。
“咳咳,好了,咱們先說正事,這個活字印刷術簡單,找幾個木匠就能搞定,造紙術和火藥還有指南針的技術,我一會兒去查資料,然後記下來,到了這邊在寫下來。
然後你讓工部之人去研究就好。
還有你說的工業問題,我覺得可行,還能提高女性的收入和地位。
隻要路修好了,那麽跟大月,匈奴,西域那邊的商業往來就能開通,到時候用他們沒有的東西去交換咱們需要的東西。
還能提高國人的經濟水平。”
宋晚清說到這裏,簡直就是侃侃而談。
畢竟是一個純粹的現代人,思想並沒有被禁錮。
“那這件事情就交給卿卿了可好,需要什麽盡管讓蕭大處理。”
蕭墨寒也覺得有宋晚清盯著會更好,沒有人比她更加合適。
於是,宋晚清就接下了這個活。
當天她就被蕭墨寒親自送到了商部,成了最大的指揮官。
被未來皇帝親自送過來的人,商部那十個官員自然不敢怠慢。
而且他們都是人精,自然看得宋晚清和蕭墨寒之間的出門道。
如今的商部都是原本的商人,自然沒有其他官員的那種驕傲,不許女人加入進來這種觀念。
在他們看來,宋婉清就是蕭墨寒的女人。
隻要有宋晚清在,那麽他們的背後就站著未來皇帝。地位可想而知。
怎麽會嫌棄宋晚清呢?怕不是把她供起來都行。
“你們以後就聽宋大人的差遣,把商部做大做強,本王看好你們,有不懂的多問宋大人。”
蕭墨寒說完,把空間留給了宋晚清他們,而他自己則返迴了禦書房處理政務。
商部的10個官員,每一個都能當宋晚清他爹了。
年紀最輕的也都快四十了,最大的都六十了。
在古代,算是長壽了。
可此刻他們臉上全都是一種想要大幹一番的表情。
“宋大人,你說,下官要做什麽?”
“是啊,宋大人,可有計劃,咱們幾個老家夥還能動,大人盡管吩咐。”
“不錯,好不容易商人的地位能上升,咱們可要好好幹。”
你一言我一語討論的都是接下來要如何如何一展拳腳,讓世人看看,他們商人也是很厲害的。
唯獨沒有對宋晚清女子身份的介意。
在他們看來女子從商的也很多,而且做的並不比男子差。
這群叔叔,伯伯,爺爺們她很喜歡。
看得出他們的心很純粹。
百年難遇的機會被他們遇到了,自然要珍惜。
這可是唯一能夠改變商人地位的機會啊。
做的好了,還能名留青史。
他們可是商部開創第一人。
“各位大人稍安勿躁,我已經有了計劃,這就與各位合計合計。”
宋晚清也沒有托詞,而是跟大家一起討論。
從選址建廠房,到招工要求,再到產品的選擇和製作,都一一提了出來。
這是兩個時代的碰撞,交流是必要的。
這些人又是一族之長,並且都是幾十年的從商經驗。
一聽宋晚清的建議,立馬就能從中得到答案,那反應不可謂不快啊。
很快,十一人立馬就有了計劃。
第一個就是招人,先給他們在自己手底下招有能力的人幹活。
宋晚清直接提議,他們一起去京城大街找個空曠的地方,來個公開招聘。
反正蕭墨寒給了她權利,朝堂上那些迂腐的老頑固就交給蕭墨寒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