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都沒有活路了,還怕什麽殺頭?
我家大樹通古今,救了個流放王爺 作者:曦月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放肆,你可知,這話要是傳出去了,可是要殺頭的。”
“還有,大將軍何時成了他們當中的一員了?”
寧二倒是很佩服眼前的青年,但是這話哪能亂說,不是給自己招來禍患嗎?
隻不過,說他祖父卻不行,他祖父是什麽人,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另外幾個將軍聽到周永的話同樣震驚不已,也佩服他的膽量。
簡直就是不要命的膽量。
不過話又說迴來,周永說的也沒錯啊,他們守護邊疆保家衛國,為的就是家人能生活安穩。
可如果家人生活的並不安穩,甚至威脅到了生命,那他們保家衛國的意義何在?
還有如今的朝廷真的值得他們效忠嗎,秦王殿下說的又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那....
再往下想,他們都怕自己會大逆不道。
至於大將軍的為人,他們根本就不擔心。
“殺頭有何懼,都沒有活路了,還怕什麽殺頭?”
周永絲毫不畏懼,反倒是很認真的看著寧老將軍:
“草民是來投靠涼州,那個恩人說過,隻要我們想都可以來涼州。”
“不僅給我等提供住處,還會分發土地,大將軍可否放行。”
周永也沒有想到會在這裏遇見寧老將軍等人。
但是他們一路走來早就聽聞了,皇上要攻打涼州的傳言。
自從他心裏猜測到了恩人是誰後就決定了要來涼州,哪怕得知要打仗,他也沒有放棄過來。
而他們身後的這些人都是從荊州益州各個地方過來的人,跟他的經曆一樣。
都是被恩人救下,提點過。
原本前來的人不止2000人,之前人數起碼接近一萬多,但是聽聞涼州有戰事後,其他人怕死都沒過來了。
隻剩他們。
不,應該說當初恩人讓他們救下的何止萬人,數十萬百姓都有。
隻不過那些人拿了糧食就走了。
最後義無反顧堅持到了涼州的就隻有2000人。
這些人裏大多都是老人小孩和女人,壯勞力反而隻有三分之一。
“哈哈哈哈,好好好,你們那個恩人確實是個愛民如子的人,既然你們決定了,那就走吧,趁著天黑應該能進城。”
一直沉默不語的寧老將軍突然大笑出聲,心裏那點子猶豫瞬間也消失不見。
一揮手,讓士兵們讓開道路,讓他們離開。
弄的所有人不解急了,但是周永也不含糊,帶著2000人朝著武都郡的方向而去。
等到他們離開後,寧二不解的看著老將軍:“祖父,你剛才笑什麽?”
“是啊,大將軍看起來心情不錯。”
其他幾個將軍也同樣疑惑。
“高興,自然高興。”寧老將軍笑的臉上褶子都出來了。
隨後見大家不解,好心的提醒:“秦王殿下當初流放之地就是黔州。”
這沒頭沒尾的一句話,沒頭腦的武夫之人不懂,但是長了腦子的卻瞬間明白過來。
秦王流放黔州,那個地方就是荊州和益州交接之地。
而剛才那些人就是來自那邊。
幾月前南方大旱,百姓顆粒無收,官府不作為,但是突然出現一個神秘恩人,卻救了這麽多百姓。
那個時候出現在那一片的人,隻有秦王。
從黔州穿過益州,來到武都郡,剛好對上了。
可是,那個時候秦王哪來的銀子,哪來的糧食?
“祖父,他們說的糧食從何而來?”
寧二唯一想不明白的就隻有這一點。
大旱年間,就算有銀子都不一定買得到糧食,一個流放的王爺,還在被人追殺途中,卻能弄來糧食。
這,本就很可疑。
“好了,此事不用再議,你們心裏知道就好。”
寧老將軍自然也疑惑,但是如今也不是細說的時候。
還不如晚上親自問一問。
另一邊。
申時一刻左右,武都郡城門外,周永帶著2000人朝著城門這邊走來。
這個時候的武都郡早就封城,根本就沒有人進出。
城牆上巡邏士兵見此立馬大聲喝道:“爾等何人,為何來此?”
周永看著緊閉的城門心裏猜測已經證實,果然封城了,是因為要打仗了吧。
“迴大人,草民都是從荊州和益州過來的災民,有位貴人指點,讓草民等人投奔涼州。”
他雖然猜測到了秦王的身份,但是也不能直接說。
而且還是在這個時候,他自己都不確定王爺是否真的還記得他們。
或者說,王爺當真相信他們會過來涼州?
到這裏周永才有些忐忑起來。
“大哥,我們是不是進不去城內,那怎麽辦?帶來的糧食已經吃完了。”
周易滿臉焦急。
“別擔心,就算進不去,也隻是一時的,隻要有人將我們的消息報給王爺,咱們就能進城。”
周永對於這一點倒是很堅信。
“可是,要是那個人不是秦王殿下呢?”周易年歲太小,沉不住氣,根本沒有被安慰到。
“沒有可是,相信大哥就好。”
周永堅定的迴答。
也就在這個時候,城牆上的士兵再次喊道:“你們當中可有叫周永、戚星宇、聶安寧、杜五、徐雪風的人。”
此話一出,不僅周永雙眼一亮,跟在他後麵的另外幾人同樣雙眼亮的驚人。
被點到名字的人就是當初蕭墨寒看中的那幾個帶頭的人。
沒想到這幾個人都來了。
“我是周永。”
“戚星宇。”
“聶安寧。”
“杜五。”
“徐雪風。”
被叫到名字的五人紛紛上前一步,抬頭看著城牆上的士兵。
沒多久就有士兵將城門打開,一隊士兵朝著周永他們走了過來:
“王爺早就吩咐過,若是有荊州和益州人前來投奔,便將你們放進城,不過你們五個得跟我們去一趟王府。”
士兵很客氣的將上頭的命令解釋一遍。
這可是王爺親自要見的人,自然不能怠慢。
“放心吧,他們會有人安排妥當。”
似乎是看出來周永等人的顧慮,再次解釋。
“那就有勞官爺了。”周永拱手行禮,帶著眾人進了城。
而他們無人則跟著一隊士兵來到了武都郡的秦王府。
蕭大接到消息後,立馬來到書房稟報:
“王爺,當初在荊州和益州那邊遇到的難民過來了,聽說來的有2000人。”
“還有,大將軍何時成了他們當中的一員了?”
寧二倒是很佩服眼前的青年,但是這話哪能亂說,不是給自己招來禍患嗎?
隻不過,說他祖父卻不行,他祖父是什麽人,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另外幾個將軍聽到周永的話同樣震驚不已,也佩服他的膽量。
簡直就是不要命的膽量。
不過話又說迴來,周永說的也沒錯啊,他們守護邊疆保家衛國,為的就是家人能生活安穩。
可如果家人生活的並不安穩,甚至威脅到了生命,那他們保家衛國的意義何在?
還有如今的朝廷真的值得他們效忠嗎,秦王殿下說的又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那....
再往下想,他們都怕自己會大逆不道。
至於大將軍的為人,他們根本就不擔心。
“殺頭有何懼,都沒有活路了,還怕什麽殺頭?”
周永絲毫不畏懼,反倒是很認真的看著寧老將軍:
“草民是來投靠涼州,那個恩人說過,隻要我們想都可以來涼州。”
“不僅給我等提供住處,還會分發土地,大將軍可否放行。”
周永也沒有想到會在這裏遇見寧老將軍等人。
但是他們一路走來早就聽聞了,皇上要攻打涼州的傳言。
自從他心裏猜測到了恩人是誰後就決定了要來涼州,哪怕得知要打仗,他也沒有放棄過來。
而他們身後的這些人都是從荊州益州各個地方過來的人,跟他的經曆一樣。
都是被恩人救下,提點過。
原本前來的人不止2000人,之前人數起碼接近一萬多,但是聽聞涼州有戰事後,其他人怕死都沒過來了。
隻剩他們。
不,應該說當初恩人讓他們救下的何止萬人,數十萬百姓都有。
隻不過那些人拿了糧食就走了。
最後義無反顧堅持到了涼州的就隻有2000人。
這些人裏大多都是老人小孩和女人,壯勞力反而隻有三分之一。
“哈哈哈哈,好好好,你們那個恩人確實是個愛民如子的人,既然你們決定了,那就走吧,趁著天黑應該能進城。”
一直沉默不語的寧老將軍突然大笑出聲,心裏那點子猶豫瞬間也消失不見。
一揮手,讓士兵們讓開道路,讓他們離開。
弄的所有人不解急了,但是周永也不含糊,帶著2000人朝著武都郡的方向而去。
等到他們離開後,寧二不解的看著老將軍:“祖父,你剛才笑什麽?”
“是啊,大將軍看起來心情不錯。”
其他幾個將軍也同樣疑惑。
“高興,自然高興。”寧老將軍笑的臉上褶子都出來了。
隨後見大家不解,好心的提醒:“秦王殿下當初流放之地就是黔州。”
這沒頭沒尾的一句話,沒頭腦的武夫之人不懂,但是長了腦子的卻瞬間明白過來。
秦王流放黔州,那個地方就是荊州和益州交接之地。
而剛才那些人就是來自那邊。
幾月前南方大旱,百姓顆粒無收,官府不作為,但是突然出現一個神秘恩人,卻救了這麽多百姓。
那個時候出現在那一片的人,隻有秦王。
從黔州穿過益州,來到武都郡,剛好對上了。
可是,那個時候秦王哪來的銀子,哪來的糧食?
“祖父,他們說的糧食從何而來?”
寧二唯一想不明白的就隻有這一點。
大旱年間,就算有銀子都不一定買得到糧食,一個流放的王爺,還在被人追殺途中,卻能弄來糧食。
這,本就很可疑。
“好了,此事不用再議,你們心裏知道就好。”
寧老將軍自然也疑惑,但是如今也不是細說的時候。
還不如晚上親自問一問。
另一邊。
申時一刻左右,武都郡城門外,周永帶著2000人朝著城門這邊走來。
這個時候的武都郡早就封城,根本就沒有人進出。
城牆上巡邏士兵見此立馬大聲喝道:“爾等何人,為何來此?”
周永看著緊閉的城門心裏猜測已經證實,果然封城了,是因為要打仗了吧。
“迴大人,草民都是從荊州和益州過來的災民,有位貴人指點,讓草民等人投奔涼州。”
他雖然猜測到了秦王的身份,但是也不能直接說。
而且還是在這個時候,他自己都不確定王爺是否真的還記得他們。
或者說,王爺當真相信他們會過來涼州?
到這裏周永才有些忐忑起來。
“大哥,我們是不是進不去城內,那怎麽辦?帶來的糧食已經吃完了。”
周易滿臉焦急。
“別擔心,就算進不去,也隻是一時的,隻要有人將我們的消息報給王爺,咱們就能進城。”
周永對於這一點倒是很堅信。
“可是,要是那個人不是秦王殿下呢?”周易年歲太小,沉不住氣,根本沒有被安慰到。
“沒有可是,相信大哥就好。”
周永堅定的迴答。
也就在這個時候,城牆上的士兵再次喊道:“你們當中可有叫周永、戚星宇、聶安寧、杜五、徐雪風的人。”
此話一出,不僅周永雙眼一亮,跟在他後麵的另外幾人同樣雙眼亮的驚人。
被點到名字的人就是當初蕭墨寒看中的那幾個帶頭的人。
沒想到這幾個人都來了。
“我是周永。”
“戚星宇。”
“聶安寧。”
“杜五。”
“徐雪風。”
被叫到名字的五人紛紛上前一步,抬頭看著城牆上的士兵。
沒多久就有士兵將城門打開,一隊士兵朝著周永他們走了過來:
“王爺早就吩咐過,若是有荊州和益州人前來投奔,便將你們放進城,不過你們五個得跟我們去一趟王府。”
士兵很客氣的將上頭的命令解釋一遍。
這可是王爺親自要見的人,自然不能怠慢。
“放心吧,他們會有人安排妥當。”
似乎是看出來周永等人的顧慮,再次解釋。
“那就有勞官爺了。”周永拱手行禮,帶著眾人進了城。
而他們無人則跟著一隊士兵來到了武都郡的秦王府。
蕭大接到消息後,立馬來到書房稟報:
“王爺,當初在荊州和益州那邊遇到的難民過來了,聽說來的有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