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禍相依,不期而至。
再次安排整頓好眾人,已經到了後半夜,李際遇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帶著武器又出了帳篷。
“誒,還沒睡呢?”正在巡夜的李善長看見了在火堆旁坐著的李際遇,因為晚上的情況,巡夜的又增加了幾人。
“村長啊,睡不著就找點事兒做做。”李際遇身邊放了好多細長的木棍,有幾根的頭已經被削尖了。
“欸,現在還什麽村長啊,跟小時候一樣叫叔就行,以後叔也得聽你的嘞。”李善長擺擺手笑了,眼角的皺紋好像黃土高原的溝壑一樣。
“想啥嘞,甭想嫩些,咱老李家祖上至少也出過唐太祖一般的人物,現在當過土匪有啥難的,說不定以後也能當個啥將啥候呢。”李善長笑著拍了拍李際遇的肩,便又轉身巡夜去了。
李際遇停下了手裏的活,癡癡地望著天上的月亮,忽然自顧自地笑了起來。
“枉我還以現代人自居,現在卻像小腳女人走路一樣,邁不開步子,想些有的沒的,罪過,罪過。”忽然想通了什麽的李際遇在心裏自嘲道。
人啊,總是有太多的念想,太多的顧慮,太多的亂七八糟,如此種種倒不如埋頭做好眼前,其他的就隨他去吧。
天為被,地為床,一覺到天亮,身邊的火堆早已熄滅,雖然地麵冰涼,但李際遇可以肯定這是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睡得最舒坦的一覺。
周圍已經有村民將火架了起來準備做飯,雖然天氣陰沉沉的,但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容。
吃完飯,放鬆的時間便結束了,現實世界可沒有新手保護期,這麽多人也不可能一直靠那些糧食活下去。
今天起來李際遇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糧食的分配方法定好,防止再發生昨天的惡性搶糧事件,定下的規矩裏最重要的就一句話就是“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其他的賞罰也按照糧食,勞動進行。不論在之後的實行中會發生什麽問題,至少目前這是最適合的分配方法,畢竟政策要能實行才有意義。
之後李際遇就開始指揮著眾人把整個寨子的基礎搭起來,未來很長時間他們都要呆在這裏,一切都馬虎不得。
大家都是農民,雖然不會什麽技藝,但修牆,建房,挖坑什麽的都不在話下,一群人在李際遇的指揮下幹的熱火朝天,一個上午便初具雛形。
當然,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麽順利,本來按照的李際遇的規劃,先在半山腰把圍牆立起來無論是防人也好還是野獸也好,哪怕很粗糙也聊勝於無,但村民們都傾向於先搭房子,而且還有搶位置的,霸占麵積的,甚至又要發生類似昨晚的惡性衝突,最後還是在李善長的幫助下才平息下來,這也讓李際遇意識到自己的權利之路還有好長一段要走,哪怕隻是幾百號村民也絕對不是自己想象得那麽容易的。
暫時解決了衝突之後,在食物的加持下村民們幹活都還是很積極的,房子也都采用了李際遇建議的地穴式,建造方便,到了冬天也容易保暖。
看著大家忙碌的身影,李際遇甚是滿意。
“嗯,不錯,這都是朕的江山啊。”當然這些現在還隻能心裏自己說說。
不過一切都是有平衡的,李際遇這裏欣欣向榮,就意味著一定有人要吃癟。
此時,登封城。
知縣府邸下人們也正在上下忙碌,平常囂張跋扈的知縣現在竟然畢恭畢敬站在一個老者身邊賠笑。
“董老光臨寒舍真是不勝榮幸,有失遠迎啊。”知縣拱手問候到。
“大人說笑了,您是登封城的父母官我不過一個尋常百姓罷了,哪兒擔得起啊。”
那老者低頭抿了口茶,抬起頭來才看清其相貌,雖鶴發但眼不失其神,端坐如鍾,其勢如風,如果有登封城的人在這裏一定會認出來這位是現如今發展正旺的董家的董老爺子。
“董老今天光臨寒舍是要有什麽事情賜教嗎?您隻管說,本官能做到的絕不含糊。”知縣現在也是無奈,按道理自己是登封城的土皇帝但這董府他也不願意招惹,畢竟朝中有人。
“我一個老頭哪兒敢賜教知縣大人啊,不過是看百姓困苦,又遇上土匪橫行,老夫實在是於心不忍,所以鬥膽前來希望大人可以出兵剿匪,為民謀福啊。”說著邊說邊擦拭眼角的淚花,看上去真是情深意切好不感人。
但知縣也是老狐狸,恭維的話好說,真要辦事兒那就另算了。
“董老,不是下官推脫,您也知道,我哪兒有兵剿匪啊,登封城窮這您也是知道的,我連民壯都養不起,手底下也就那麽一點兒衙役,還不夠給土匪塞牙縫的。”
“那大人的意思是不願為民解憂了?”董老爺子的臉稍微沉了點。
“下官絕不是這個意思,隻是這窮啊,要是有人能支援一點錢糧,下官也好召集一些民壯,那對付土匪便差不多了,就是......”知縣說的好像很糾結一樣。
“那無妨,大人若是願意出力,老夫便破些家財助大人些錢糧又如何。”話雖這樣說,董老爺子的臉卻是陰沉了不少。
“下官替百姓謝謝董老,不過還得勞煩您能指點一下是哪個地方的土匪?”知縣小心翼翼地問道。
“出登封城西北十五裏,大人去了便知,還望早做打算。”董老說完甩袖便走,知縣慌忙跟在後麵將其送了出去,拿了好處總得照顧一下別人的情緒。
等董老爺子走了之後,知縣一邊往迴走一邊笑著跟旁邊的典史王大壁說道:“跑我這兒占便宜來了,想的到好,他兒子雖在朝廷做官,但離得這麽遠,皇帝老子我也少怕他三分,還想拿我當槍使,想多了。”
“嘿嘿,就是說嘛,大人英明。”王大壁附和道。
知縣是樂了,董老爺子這邊可是憋了一肚子的氣。
迴到府裏,一大家子的人便圍了過來,問著問那的,嘰嘰喳喳吵個不停。
“夠了,還嫌我不夠煩嗎?就沒讓我消停過,什麽事兒都辦不好,要你們有什麽用。”董老爺子正在氣頭上,被這麽一吵,火氣直接爆發了出來,眾人嚇得直接禁了聲。
“景昌呢?”老爺看了看周圍的人,沒找的自己要找的人。
“昌兒他出去了,還沒迴來。”董老爺的二夫人迴道。
“你啊,就一天天慣著他吧,不成事情,讓他立刻迴來跪祠堂去,另外聽說京城現在也不太平,寫信給景星讓他看看能不能迴來做官,還有讓玉兒也趕緊迴來。”說完便獨自到後院去了。
眾人看老爺正在氣頭上,誰也不願意招惹,也都該幹什麽幹什麽去了。
另一邊,昨天在李際遇手下吃癟的範遷信守承諾地帶著一群人去李際遇他們村子找迴麵子,但李際遇他們早已離開,隻能是撲了個空。
當然這些李際遇都不知道。
現在山上的勞動正進行的火熱,按照李際遇的計劃,先把圍牆修起來保障安全是擺在第一位的,所以青壯年都被李際遇安排去修圍牆,其他的人則去修建房屋。
李際遇之前選擇的地穴式的房屋好處便顯現了出來,一來結構簡單建設時間得以大大縮減,而挖坑產生的泥土又可以用於修建的圍牆,可以說是一勞多得。
按照李際遇的安排,圍牆的修建按照長度計算勞動量,製定一定的標準,一邊修建一邊驗收統計,憑借勞動量換取糧食,這樣百姓不用餓肚子幹起來也賣力,半山腰的圍牆很快便立了起來,雖然看起來還是很潦草,有樹的,有石頭的,有土的不過李際遇已經很滿意了,按照這個速度要不了幾天一個初具規模的寨子估計就成了。
“我這可比那些穿越前輩爽多了,特別是肛裂那貨,咦~!”想著這些,李際遇賤賤的笑了笑。
“奇怪,我右眼皮怎麽老是跳,有什麽事兒要發生嗎?”李際遇揉揉眼睛嘀咕道。
“哎呀,瞎想什麽,封建迷信的。”
再次安排整頓好眾人,已經到了後半夜,李際遇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帶著武器又出了帳篷。
“誒,還沒睡呢?”正在巡夜的李善長看見了在火堆旁坐著的李際遇,因為晚上的情況,巡夜的又增加了幾人。
“村長啊,睡不著就找點事兒做做。”李際遇身邊放了好多細長的木棍,有幾根的頭已經被削尖了。
“欸,現在還什麽村長啊,跟小時候一樣叫叔就行,以後叔也得聽你的嘞。”李善長擺擺手笑了,眼角的皺紋好像黃土高原的溝壑一樣。
“想啥嘞,甭想嫩些,咱老李家祖上至少也出過唐太祖一般的人物,現在當過土匪有啥難的,說不定以後也能當個啥將啥候呢。”李善長笑著拍了拍李際遇的肩,便又轉身巡夜去了。
李際遇停下了手裏的活,癡癡地望著天上的月亮,忽然自顧自地笑了起來。
“枉我還以現代人自居,現在卻像小腳女人走路一樣,邁不開步子,想些有的沒的,罪過,罪過。”忽然想通了什麽的李際遇在心裏自嘲道。
人啊,總是有太多的念想,太多的顧慮,太多的亂七八糟,如此種種倒不如埋頭做好眼前,其他的就隨他去吧。
天為被,地為床,一覺到天亮,身邊的火堆早已熄滅,雖然地麵冰涼,但李際遇可以肯定這是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睡得最舒坦的一覺。
周圍已經有村民將火架了起來準備做飯,雖然天氣陰沉沉的,但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容。
吃完飯,放鬆的時間便結束了,現實世界可沒有新手保護期,這麽多人也不可能一直靠那些糧食活下去。
今天起來李際遇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糧食的分配方法定好,防止再發生昨天的惡性搶糧事件,定下的規矩裏最重要的就一句話就是“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其他的賞罰也按照糧食,勞動進行。不論在之後的實行中會發生什麽問題,至少目前這是最適合的分配方法,畢竟政策要能實行才有意義。
之後李際遇就開始指揮著眾人把整個寨子的基礎搭起來,未來很長時間他們都要呆在這裏,一切都馬虎不得。
大家都是農民,雖然不會什麽技藝,但修牆,建房,挖坑什麽的都不在話下,一群人在李際遇的指揮下幹的熱火朝天,一個上午便初具雛形。
當然,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麽順利,本來按照的李際遇的規劃,先在半山腰把圍牆立起來無論是防人也好還是野獸也好,哪怕很粗糙也聊勝於無,但村民們都傾向於先搭房子,而且還有搶位置的,霸占麵積的,甚至又要發生類似昨晚的惡性衝突,最後還是在李善長的幫助下才平息下來,這也讓李際遇意識到自己的權利之路還有好長一段要走,哪怕隻是幾百號村民也絕對不是自己想象得那麽容易的。
暫時解決了衝突之後,在食物的加持下村民們幹活都還是很積極的,房子也都采用了李際遇建議的地穴式,建造方便,到了冬天也容易保暖。
看著大家忙碌的身影,李際遇甚是滿意。
“嗯,不錯,這都是朕的江山啊。”當然這些現在還隻能心裏自己說說。
不過一切都是有平衡的,李際遇這裏欣欣向榮,就意味著一定有人要吃癟。
此時,登封城。
知縣府邸下人們也正在上下忙碌,平常囂張跋扈的知縣現在竟然畢恭畢敬站在一個老者身邊賠笑。
“董老光臨寒舍真是不勝榮幸,有失遠迎啊。”知縣拱手問候到。
“大人說笑了,您是登封城的父母官我不過一個尋常百姓罷了,哪兒擔得起啊。”
那老者低頭抿了口茶,抬起頭來才看清其相貌,雖鶴發但眼不失其神,端坐如鍾,其勢如風,如果有登封城的人在這裏一定會認出來這位是現如今發展正旺的董家的董老爺子。
“董老今天光臨寒舍是要有什麽事情賜教嗎?您隻管說,本官能做到的絕不含糊。”知縣現在也是無奈,按道理自己是登封城的土皇帝但這董府他也不願意招惹,畢竟朝中有人。
“我一個老頭哪兒敢賜教知縣大人啊,不過是看百姓困苦,又遇上土匪橫行,老夫實在是於心不忍,所以鬥膽前來希望大人可以出兵剿匪,為民謀福啊。”說著邊說邊擦拭眼角的淚花,看上去真是情深意切好不感人。
但知縣也是老狐狸,恭維的話好說,真要辦事兒那就另算了。
“董老,不是下官推脫,您也知道,我哪兒有兵剿匪啊,登封城窮這您也是知道的,我連民壯都養不起,手底下也就那麽一點兒衙役,還不夠給土匪塞牙縫的。”
“那大人的意思是不願為民解憂了?”董老爺子的臉稍微沉了點。
“下官絕不是這個意思,隻是這窮啊,要是有人能支援一點錢糧,下官也好召集一些民壯,那對付土匪便差不多了,就是......”知縣說的好像很糾結一樣。
“那無妨,大人若是願意出力,老夫便破些家財助大人些錢糧又如何。”話雖這樣說,董老爺子的臉卻是陰沉了不少。
“下官替百姓謝謝董老,不過還得勞煩您能指點一下是哪個地方的土匪?”知縣小心翼翼地問道。
“出登封城西北十五裏,大人去了便知,還望早做打算。”董老說完甩袖便走,知縣慌忙跟在後麵將其送了出去,拿了好處總得照顧一下別人的情緒。
等董老爺子走了之後,知縣一邊往迴走一邊笑著跟旁邊的典史王大壁說道:“跑我這兒占便宜來了,想的到好,他兒子雖在朝廷做官,但離得這麽遠,皇帝老子我也少怕他三分,還想拿我當槍使,想多了。”
“嘿嘿,就是說嘛,大人英明。”王大壁附和道。
知縣是樂了,董老爺子這邊可是憋了一肚子的氣。
迴到府裏,一大家子的人便圍了過來,問著問那的,嘰嘰喳喳吵個不停。
“夠了,還嫌我不夠煩嗎?就沒讓我消停過,什麽事兒都辦不好,要你們有什麽用。”董老爺子正在氣頭上,被這麽一吵,火氣直接爆發了出來,眾人嚇得直接禁了聲。
“景昌呢?”老爺看了看周圍的人,沒找的自己要找的人。
“昌兒他出去了,還沒迴來。”董老爺的二夫人迴道。
“你啊,就一天天慣著他吧,不成事情,讓他立刻迴來跪祠堂去,另外聽說京城現在也不太平,寫信給景星讓他看看能不能迴來做官,還有讓玉兒也趕緊迴來。”說完便獨自到後院去了。
眾人看老爺正在氣頭上,誰也不願意招惹,也都該幹什麽幹什麽去了。
另一邊,昨天在李際遇手下吃癟的範遷信守承諾地帶著一群人去李際遇他們村子找迴麵子,但李際遇他們早已離開,隻能是撲了個空。
當然這些李際遇都不知道。
現在山上的勞動正進行的火熱,按照李際遇的計劃,先把圍牆修起來保障安全是擺在第一位的,所以青壯年都被李際遇安排去修圍牆,其他的人則去修建房屋。
李際遇之前選擇的地穴式的房屋好處便顯現了出來,一來結構簡單建設時間得以大大縮減,而挖坑產生的泥土又可以用於修建的圍牆,可以說是一勞多得。
按照李際遇的安排,圍牆的修建按照長度計算勞動量,製定一定的標準,一邊修建一邊驗收統計,憑借勞動量換取糧食,這樣百姓不用餓肚子幹起來也賣力,半山腰的圍牆很快便立了起來,雖然看起來還是很潦草,有樹的,有石頭的,有土的不過李際遇已經很滿意了,按照這個速度要不了幾天一個初具規模的寨子估計就成了。
“我這可比那些穿越前輩爽多了,特別是肛裂那貨,咦~!”想著這些,李際遇賤賤的笑了笑。
“奇怪,我右眼皮怎麽老是跳,有什麽事兒要發生嗎?”李際遇揉揉眼睛嘀咕道。
“哎呀,瞎想什麽,封建迷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