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好人有好報
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種 作者:慢慢同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們車站算是偏遠地區,補助多,家裏孩子多,負擔重的,肯定願意換。要是咱公社的車站沒有合適的人,多倒換兩次,總能換迴來。
這樣街麵上一東一西,從咱家來迴上下班,騎自行車就是二十分鍾的事兒。
我跟你媽都能搭把手兒。”
沈默的假期沒有幾天了,家裏商量著,他迴部隊以後,怎麽照顧洛清微。
沈雲和沈蓮都說能照看,可是她倆都大了,沈寶倉年底跑了一個多月,找了許多關係,給沈蓮安排到縣醫院的藥房,先幹臨時工,慢慢再轉正。沈雲去縣浴池上班,有人要拔罐,刮痧,就是她的活兒,雖然不如縣醫院體麵,但是正式工。
這大伯當的,也算是盡可能的一碗水端平了。
倆姑娘上班後,單位不提供住宿,一個月給兩塊錢住房補貼。得自己添幾塊錢在縣裏租個房子,姐倆一起住著做伴。不能天天迴家了。
這樣一來,照顧洛清微的活兒,就得落到三個兒媳婦和馮寧的身上,她們忙的時候,老太太幫著打下手。
話是這樣說,可自家的兄弟媳婦,再怎麽著也是隔著房,事實上就得老二沈河媳婦挑大頭兒。
當公婆的,不能就那麽看著。
沈金庫王喜芬兩口子就是站務員崗,沈金庫打零,有啥活都幹,檢票,接車,打掃衛生。王喜芬主要售票,其他活兒也幹。反正一個車站總共五個人,多少活兒都是這五個人幹。
到哪個站都是幹差不多的活兒。
要是調動,自己私下裏協調好,上麵領導不會為難,誰幹都一樣發工資嘛。
沈寶倉吧嗒吧嗒抽煙,“行,迴來就迴來吧。少掙點就少掙點,孩子們都有工資,能養活自己了。四媳婦有單位管著,每月發補助,也不用咱搭什麽。
二弟妹在家,是更方便些,婆婆照看兒媳婦,合適。”
比嫂子照看弟媳婦,合適。
馮寧是內當家的,不能這麽聽著,“要是為了離家近一點,二弟和二弟妹也四十多了,迴來我不反對。一家子有疼有熱的,不差那十塊八塊的補助。
可要是為了專門迴來照看四媳婦的,我不同意。咋還非得喜芬迴來照看了?我這大伯母就不是婆婆?怎麽就不能照看了?
媽幫著出個眼睛,有事兒叫我,換洗一下十分鍾八分鍾的,不耽誤幹外頭的活兒。
有啥的。”
照看不能動但是清醒的病人,不好照看,這裏不好那裏不合適的,病久了脾氣還怪,磨人。
這沒知沒覺的病人,就是良心活兒。勤著給換洗點,別躺出褥瘡,就是好照顧了。
要是傳出去,讓人說她連個活死人都不樂意照看,把妯娌和小叔子從外麵調迴來,一年少掙一兩百,那她成什麽人了?
她閨女還得嫁人呢。
可不能落這麽個名聲。
王喜芬拉著大嫂的手,眼淚都要下來了,“這些年,我倆就沒咋在家,仨孩子都是哥嫂跟前兒長起來了,全靠著嫂子教養,我這心裏都有數呢。
嫂子也是快當奶奶的人了,哪天侄媳婦生了孫子,你不得給看孩子呀?家裏家外的,還能把你劈成兩半用?
我在外頭也是夠夠的,主要也是想迴來了。
像嫂子說的,一家子在一起,有疼有熱的,比在外頭熬著強。”
兒媳婦們怕婆婆,但是這會兒也都說,能幫著照看。
要這麽推來推去的,沒完了。
老太太一錘定音,“行了,別推來推去的。老二兩口子迴來吧。不為別的,這二十多年,家裏家外就指著你大嫂,我這老婆子手笨,啥針線活不會,飯也做不明白,都是你大嫂管著。
老二媳婦迴來,也管我幾年,讓你大嫂歇歇。”
其實王喜芬並沒有不管,每個月五塊錢的養老費從來沒晚過。每年秋收,兩口子請假迴來幫著收地,王喜芬都會給老太太把棉衣拆洗了,每年給棉衣添新棉花再做起來。
這是老太太捧著老大媳婦這麽說。
把人捧在前頭,哄死人不償命嘛。
誰在家裏誰操心多,別說三個孩子都幫著照看大了,人家馮寧做的本來也不少。
這事情辦得很快,前後也就是半個月,沈默前腳剛迴部隊,後腳沈金庫兩口子就調迴金家園子車站了。
沈蓮是臨時工,請假晚去報到一星期,縣醫院的藥房本來就有兩個抓藥的了,換著班上班,她晚去幾天不怕沒人幹活。
她媽調迴來了,才去報到去。
孟大夫每星期坐火車過來,給針灸兩次。
農場衛生院的李院長按月來給送工資和工傷補助,洛清微是救人昏迷的,是見義勇為,算的工傷。
三個嫂子都識字有文化。沈雲沈蓮在家給按摩的時候,都在旁邊跟著看了,有空的時候,幫著按。
老太太也不是隻看著,別人沒空的時候,她就到老四屋裏炕上坐著,反正她常年的盤腿在炕上坐著,下地的時候少,在哪坐著都是坐著。
有時候當活動自己的胳膊腿了,幫著她四孫媳婦動一動,按一按頭。老太太厲害著,腦子特別好用,孫媳婦們學著認穴位都沒她學得快。人家就是在邊兒上看著,不言語而已。
就這麽照看著,村裏的人開始傳得沸沸揚揚,有些人說沈家知恩圖報,有人說沈家圖洛大夫的工資和補助,還有人說沈家買名聲。
貓冬本來閑的時候就多,三不五時的,有人到沈家串門子,也有看他們家到底能把一個活死人照看成什麽樣兒,監督,看熱鬧,幸災樂禍的心思都有。
可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一轉眼,半年了,天氣轉熱,蓋不住被子,誰來沈家,見到人,都是幹幹淨淨的穿著花裙子半截袖,一天一換。
一點也看不出來是病人,就像躺著睡著了一樣。
誰都不瞎,照顧得好不好,明擺著呢。
都服氣了。
特別是孟大夫,感激得無以複加,卻又不能明著表達,到底是放下麵子,寫了封信送出去,沒幾天,沈家老大沈江就被特招進了縣裏的農業局,分配到鎮上的獸醫站。
他本來就是獸醫,以前是接零活掙錢,本職還是農民。這一下子就是農轉非,在村裏看來,一步登天的好運氣。
沈江媳婦原本是村小的民辦教師,調到公社的中心校,調動過程當中,教育局的人寫檔案時寫錯了,檔案裏是正式教師編。當然,這個誰都不知道,她本人都不知道。犯的錯誤嘛,不到下一次調檔案的時候,誰都發現不了。
老二沈山學的木匠,二媳婦是沈金庫兩口子同事的女兒,之前沒工作,在家務農,但她是初中畢業。供銷社的會計退休了,要招會計,她也報名去了,十幾個人報名,不是公社領導的兒女就是縣裏領導親戚,都以為是走個過程,看誰關係硬。但就把她招上了。
老三沈海是瓦匠,在省城幫大伯母家一個遠房親戚建房子的時候,被路過的建築隊隊長相中了,給招到建築隊上班,成了正式工人。
沈蓮也轉正了,成了縣醫院的正式工。
半年之內,沈家的孩子,幾乎全都有了正式工作,但凡知道洛清微和沈家的事情的,誰不說,沈家是積了德了,照看恩人照看得好,得了好報。
誰也沒想到,六月的某一天,沈默背著行李迴家,說他退伍了。
迴來照顧他媳婦。
這樣街麵上一東一西,從咱家來迴上下班,騎自行車就是二十分鍾的事兒。
我跟你媽都能搭把手兒。”
沈默的假期沒有幾天了,家裏商量著,他迴部隊以後,怎麽照顧洛清微。
沈雲和沈蓮都說能照看,可是她倆都大了,沈寶倉年底跑了一個多月,找了許多關係,給沈蓮安排到縣醫院的藥房,先幹臨時工,慢慢再轉正。沈雲去縣浴池上班,有人要拔罐,刮痧,就是她的活兒,雖然不如縣醫院體麵,但是正式工。
這大伯當的,也算是盡可能的一碗水端平了。
倆姑娘上班後,單位不提供住宿,一個月給兩塊錢住房補貼。得自己添幾塊錢在縣裏租個房子,姐倆一起住著做伴。不能天天迴家了。
這樣一來,照顧洛清微的活兒,就得落到三個兒媳婦和馮寧的身上,她們忙的時候,老太太幫著打下手。
話是這樣說,可自家的兄弟媳婦,再怎麽著也是隔著房,事實上就得老二沈河媳婦挑大頭兒。
當公婆的,不能就那麽看著。
沈金庫王喜芬兩口子就是站務員崗,沈金庫打零,有啥活都幹,檢票,接車,打掃衛生。王喜芬主要售票,其他活兒也幹。反正一個車站總共五個人,多少活兒都是這五個人幹。
到哪個站都是幹差不多的活兒。
要是調動,自己私下裏協調好,上麵領導不會為難,誰幹都一樣發工資嘛。
沈寶倉吧嗒吧嗒抽煙,“行,迴來就迴來吧。少掙點就少掙點,孩子們都有工資,能養活自己了。四媳婦有單位管著,每月發補助,也不用咱搭什麽。
二弟妹在家,是更方便些,婆婆照看兒媳婦,合適。”
比嫂子照看弟媳婦,合適。
馮寧是內當家的,不能這麽聽著,“要是為了離家近一點,二弟和二弟妹也四十多了,迴來我不反對。一家子有疼有熱的,不差那十塊八塊的補助。
可要是為了專門迴來照看四媳婦的,我不同意。咋還非得喜芬迴來照看了?我這大伯母就不是婆婆?怎麽就不能照看了?
媽幫著出個眼睛,有事兒叫我,換洗一下十分鍾八分鍾的,不耽誤幹外頭的活兒。
有啥的。”
照看不能動但是清醒的病人,不好照看,這裏不好那裏不合適的,病久了脾氣還怪,磨人。
這沒知沒覺的病人,就是良心活兒。勤著給換洗點,別躺出褥瘡,就是好照顧了。
要是傳出去,讓人說她連個活死人都不樂意照看,把妯娌和小叔子從外麵調迴來,一年少掙一兩百,那她成什麽人了?
她閨女還得嫁人呢。
可不能落這麽個名聲。
王喜芬拉著大嫂的手,眼淚都要下來了,“這些年,我倆就沒咋在家,仨孩子都是哥嫂跟前兒長起來了,全靠著嫂子教養,我這心裏都有數呢。
嫂子也是快當奶奶的人了,哪天侄媳婦生了孫子,你不得給看孩子呀?家裏家外的,還能把你劈成兩半用?
我在外頭也是夠夠的,主要也是想迴來了。
像嫂子說的,一家子在一起,有疼有熱的,比在外頭熬著強。”
兒媳婦們怕婆婆,但是這會兒也都說,能幫著照看。
要這麽推來推去的,沒完了。
老太太一錘定音,“行了,別推來推去的。老二兩口子迴來吧。不為別的,這二十多年,家裏家外就指著你大嫂,我這老婆子手笨,啥針線活不會,飯也做不明白,都是你大嫂管著。
老二媳婦迴來,也管我幾年,讓你大嫂歇歇。”
其實王喜芬並沒有不管,每個月五塊錢的養老費從來沒晚過。每年秋收,兩口子請假迴來幫著收地,王喜芬都會給老太太把棉衣拆洗了,每年給棉衣添新棉花再做起來。
這是老太太捧著老大媳婦這麽說。
把人捧在前頭,哄死人不償命嘛。
誰在家裏誰操心多,別說三個孩子都幫著照看大了,人家馮寧做的本來也不少。
這事情辦得很快,前後也就是半個月,沈默前腳剛迴部隊,後腳沈金庫兩口子就調迴金家園子車站了。
沈蓮是臨時工,請假晚去報到一星期,縣醫院的藥房本來就有兩個抓藥的了,換著班上班,她晚去幾天不怕沒人幹活。
她媽調迴來了,才去報到去。
孟大夫每星期坐火車過來,給針灸兩次。
農場衛生院的李院長按月來給送工資和工傷補助,洛清微是救人昏迷的,是見義勇為,算的工傷。
三個嫂子都識字有文化。沈雲沈蓮在家給按摩的時候,都在旁邊跟著看了,有空的時候,幫著按。
老太太也不是隻看著,別人沒空的時候,她就到老四屋裏炕上坐著,反正她常年的盤腿在炕上坐著,下地的時候少,在哪坐著都是坐著。
有時候當活動自己的胳膊腿了,幫著她四孫媳婦動一動,按一按頭。老太太厲害著,腦子特別好用,孫媳婦們學著認穴位都沒她學得快。人家就是在邊兒上看著,不言語而已。
就這麽照看著,村裏的人開始傳得沸沸揚揚,有些人說沈家知恩圖報,有人說沈家圖洛大夫的工資和補助,還有人說沈家買名聲。
貓冬本來閑的時候就多,三不五時的,有人到沈家串門子,也有看他們家到底能把一個活死人照看成什麽樣兒,監督,看熱鬧,幸災樂禍的心思都有。
可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一轉眼,半年了,天氣轉熱,蓋不住被子,誰來沈家,見到人,都是幹幹淨淨的穿著花裙子半截袖,一天一換。
一點也看不出來是病人,就像躺著睡著了一樣。
誰都不瞎,照顧得好不好,明擺著呢。
都服氣了。
特別是孟大夫,感激得無以複加,卻又不能明著表達,到底是放下麵子,寫了封信送出去,沒幾天,沈家老大沈江就被特招進了縣裏的農業局,分配到鎮上的獸醫站。
他本來就是獸醫,以前是接零活掙錢,本職還是農民。這一下子就是農轉非,在村裏看來,一步登天的好運氣。
沈江媳婦原本是村小的民辦教師,調到公社的中心校,調動過程當中,教育局的人寫檔案時寫錯了,檔案裏是正式教師編。當然,這個誰都不知道,她本人都不知道。犯的錯誤嘛,不到下一次調檔案的時候,誰都發現不了。
老二沈山學的木匠,二媳婦是沈金庫兩口子同事的女兒,之前沒工作,在家務農,但她是初中畢業。供銷社的會計退休了,要招會計,她也報名去了,十幾個人報名,不是公社領導的兒女就是縣裏領導親戚,都以為是走個過程,看誰關係硬。但就把她招上了。
老三沈海是瓦匠,在省城幫大伯母家一個遠房親戚建房子的時候,被路過的建築隊隊長相中了,給招到建築隊上班,成了正式工人。
沈蓮也轉正了,成了縣醫院的正式工。
半年之內,沈家的孩子,幾乎全都有了正式工作,但凡知道洛清微和沈家的事情的,誰不說,沈家是積了德了,照看恩人照看得好,得了好報。
誰也沒想到,六月的某一天,沈默背著行李迴家,說他退伍了。
迴來照顧他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