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三兄弟載譽迴京後,給二公子與三公子上門提親的官媒都要把吳家的門檻踩斷了。


    吳衡便把兩個弟弟的親事交給悅然這個長嫂。


    為了日後家宅安寧,悅然不得不打起精神認真應對,先挑選了幾個性情溫和品性不錯的人選,再跟榮華郡主打聽了這幾家閨秀的詳細情況。


    最後把各人的品性家世逐一記錄下來,讓那二人自行挑選喜歡的。


    省得他們夫妻將來過的不好,再把錯處都算在她頭上,埋怨她這個大嫂亂點鴛鴦譜。


    吳家兩位公子成親不久,吳衡的調令就下來了。


    得知悅然會跟著大兒子一起赴任,吳老夫人心裏一喜,想著這迴她就能拿迴府裏的中饋權了,可沒等她開口呢,大兒媳就把中饋交給了新進門老二媳婦。


    她被氣得夠嗆,當即就叫來了二媳婦。


    她惹不起大兒媳,就不信還壓製不住一個剛進門的新媳婦了?


    悅然聽人稟報了也沒去管,顧自看著徐嬤嬤與丫鬟們收拾箱籠,甘州地處偏僻,幹燥少雨,貧窮落後,這一去還不知多久才能迴來,還是盡量多帶一些東西。


    掌家權已經交出去了,至於老二媳婦能不能接住,就是她自己的事了,悅然才不會瞎摻和呢。


    最後還是吳衡發話:“家裏以後就由老二媳婦掌管,母親年紀大了,該以保養身體為重,就不必為這些瑣事費神了。”


    老太婆這才消停。


    就在悅然跟著吳衡離京之際,弟弟周大寶帶著一家人來投奔她這個大姐了。


    悅然這下就更不想跟著吳衡一起去赴任了。


    她本就不想去那麽偏僻的地方吃沙子,更別說還要帶著八歲的安哥兒一起去吃沙子了,但吳衡說安哥兒有習武的天分,他要帶在身邊好好教導,把兒子培養成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安哥兒也確實展現出了武學方麵的天賦。


    他雖然對這個父親喜歡不起來,卻喜歡看他打拳練劍,自己也會一招一式跟著比劃,且模仿的有模有樣。


    吳衡見他熱衷武學,天賦不俗,就教他從基本功練起,安哥兒別扭了兩天就跟著父親認真學了起來。


    學武可不輕鬆,但孩子卻咬著牙堅持了下來,且一教就會,吳衡欣喜不已,覺得吳家後繼有人了,好好培養一下,兒子的成就肯定在他之上。


    這下,他教的就更賣力了。


    悅然雖然心疼,但也不忍打擊安哥兒對武學的熱情,隻能全力支持,私下又給他吃了強健身骨的丹藥,讓兒子學起武來事半功倍。


    現在安哥兒正學得起勁,要是中斷肯定很失落。


    悅然作為後世人,自然清楚孩子最好還是跟著父母一起生活,且父親這一角色對男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上一世,孩子會形成那種偏激暴戾的性情,很大的一個誘因就是缺失父親的關愛。


    故此,為了安哥兒有個健全的人格,悅然才會選擇跟吳衡一起上任。


    否則,她鐵定不肯離開繁華的京城去那麽偏遠的地方吃沙子。


    得知娘家人這趟是賣了田地房屋來投奔她的,悅然就把一家人安置到了自己的那個小莊子上。


    跟娘家人短暫的相聚後,她就匆匆忙忙地帶著兒子隨吳衡赴任去了,臨走還把周大寶這個大弟帶在了身邊,打算讓他出來曆練一番。


    在悅然眼裏,這個大弟這些年雖然成長了一些,但還很稚嫩,想要撐起整個周家還需要多加磨煉。


    畢竟,周家不再是以前那個普通的農戶之家了,但想要實現真正的階層跨越,還要他們自己立得起來才行。


    周家父母還舍不得大兒子去那麽遠的地方,卻不敢違抗身為官夫人的大閨女。


    幾年沒見,這個大閨女給他們的感覺很是陌生,她身上的那股氣勢簡直太嚇人了,兩人哪敢說半個“不”字。


    能跟在大姐身邊,周大寶顯得很興奮,悅然一提,他就喜不自勝地滿口答應下來。


    ……


    十二年後,已經身經百戰的吳淮安成為一方主將,令塞外的胡人聞風喪膽,草原上的部落紛紛遷徙到更遠的地方,才得以苟延殘喘。


    吳淮安,也就是安哥兒,憑著一己之力,硬生生地把本國的版圖朝外擴張了數百裏,為朝廷立下了莫大的功勳。


    新帝才成為本朝第一個開疆擴土的皇帝,看到八百裏加急的戰報後,當即就興奮的手舞足蹈,一會讓大臣擬旨趕緊把這個好消息昭告天下,與民同樂,一會又要去京郊的皇陵焚香祭祖。


    皇帝高興的昏了頭。


    底下的臣子也沒好到哪裏去,各個喜氣洋洋,朝會上一個勁奉承新帝如何英明神武,如何知人善用……好聽話跟不要錢似的往外蹦。


    而作為最大功臣的吳淮安,在班師迴朝後,就被封為了定西侯,享一等侯爵,還賞賜了一座府邸,與兩個皇莊。


    作為安哥兒母親的悅然,高興歸高興,卻不勝其苦,都被各家夫人太太的熱情嚇得不敢出門了。


    隻是她不出去,卻依然阻擋不了人家上門推銷自家閨女,與絡繹不絕的媒婆。


    沒錯,因為一直在邊關打仗,周淮安的婚事被耽擱了下來,如今功成名就,人又在京城,他的婚事自然也就提上了日程。


    三年前吳家老夫妻相繼離世,吳衡迴京為父母守孝時,就上交了兵權,隻保留了一個總兵的榮譽頭銜,此後就一直處於半退隱的狀態。


    現在悉心栽培的兒子青出於藍,他比吃了開心果還高興,直誇兒子有“乃父之風”,硬往自己臉上貼金。


    深藏功與名的悅然聽的在心裏直撇嘴,轉頭就操心起了兒子的婚事。


    迴京後,在出門赴宴時,她就有暗中留意與兒子年齡相仿的閨秀,所以眼下她並不慌。


    笑著把那些夫人與媒婆打發走後,她就拿出一遝早就準備好的議親對象資料,打算跟上次替小叔子說親一樣,等兒子迴來後讓他選合心意的。


    她隻負責把關就行。


    周淮安卻推開那遝紙,笑嘻嘻地說:“娘,兒子已經有自己想娶的姑娘了,正要跟您說呢。”


    悅然一陣錯愕,忙問:“是誰啊?娘認識嗎?”


    “自然認識,就是榮華郡主的長女,兒子剛在街上見過她。”兩人小時候就見過,那時那丫頭還是個愛吃糖的小屁孩,這次再見卻是一眼萬年,覺得這就是自己想娶迴家的姑娘。


    這樁婚事,兩家娘親肯定樂見其成。


    周淮安猜的沒錯,其實悅然給兒子的那些資料裏就有榮華郡主的大女兒,且尤為喜歡這個愛笑的姑娘。


    沒想到娘倆心有靈犀,真不愧是她親兒子。


    榮華郡主也正有此意,現在安哥兒可是京裏權貴之家的乘龍快婿,她哪能不動心,隻是還沒好意思跟悅然提呢。


    於是婚事很快就敲定了。


    燕王妃得知兩個女兒家結親後,笑得更是合不攏嘴,隻盼著自己兒子也快點長大,給他娶個媳婦迴來接手中饋,再生個孫子,自己就能過上含飴弄孫的悠閑日子了。


    是的,悅然最終還是暗自給這位義母服下了一顆生子丸,幫她誕下了一個兒子。


    也算了卻了她心中的一大憾事。


    燕王很重視這個嫡子,一生下來就派了專人在身邊保護,並重點敲打了柳側妃與兩個庶子。


    待嫡子滿五歲後,就上書為他請立了世子。


    這孩子是吳家被抄家次年生下的。


    當年,悅然不知該如何感激燕王一家對她的愛護,義父義母別的都不缺,唯獨缺一個兒子,於是她就索性當了一迴送子觀音。


    有了這個兒子後,燕王夫婦喜極而泣,兩人的夫妻感情也越發好起來。


    榮華郡主也很開心。


    ……


    操辦完安哥兒的婚事後,悅然的任務也算完成了,不由鬆了一口氣。


    婚後在老宅住滿一個月,周淮安就帶著新媳婦搬去了侯府居住,過起了自家的小日子,令京裏無數閨秀與丈母娘眼紅不已。


    此後,悅然就搬去了當初的小莊子上,頤養天年,不時上外麵溜達一圈,順手往空間裏囤點貨。


    狗皮膏藥似的吳衡也跟了過去。


    不過他因舊疾複發,不久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至於周家,早就在京城買了一處三進的宅子,搬去城裏住了。


    周大寶跟在大姐夫身邊曆練了幾年,成熟穩重了許多,現在於軍中掛了一個職位。


    閑暇時間,他就用心培養周家下一輩,喜歡耍棍棒的就送去習武,喜歡念書的就送去私塾,對賺錢有興趣的就在自家鋪子從店小二做起。


    大姐已經把他們扶上馬,接下來就要靠自家奮鬥了。


    [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從建國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斯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斯蘊並收藏快穿:從建國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