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滿三月之後,悅然孕吐的反應就消失了,飯量明顯增長,且餓得很快一日能吃四五頓。
但為了生產時容易些,她堅持少食多餐,免得胎兒長的過大,每日早晚還要堅持散步半個小時。
轉眼,肚裏的孩子已懷胎十月,到了瓜熟蒂落的時候。
悅然很順利地誕下了一個六斤四兩重的男嬰。
莊子上的下人們歡天喜地,吳管事當即就親自迴京,給吳家老爺與夫人報喜。
那邊讓帶迴來了一車東西與兩個奶娘,還讓悅然滿月後帶著孩子搬迴府裏住。
吳管事說這話的時候,悅然隻是笑笑,壓根沒當迴事。
見此,吳管事不由頭疼,大少夫人怎麽就不肯迴府呢,住在莊子上也不是長久之計啊!
想著迴府後聽到的消息,他又道:“府裏晴姨娘與那個通房肚裏的孩子都沒保住,老爺與夫人可稀罕咱們小少爺了,要不是顧及著孩子還小見不了風,立時就要接迴去呢。”
“行了,跑了這一趟你也辛苦了,下去歇著吧。”
吳管事嘴裏應著“是”,眼睛卻瞅了眼一旁的徐嬤嬤,示意她勸勸勸少夫人,這才離開。
徐嬤嬤自然領會到了他的意思,心裏不由苦笑,她來悅然身邊伺候快一年了,多少也摸著一些這位主子的脾氣,一旦拿定了主意,誰勸都沒用。
不過,她徐嬤嬤也知道,小少爺可是吳家的嫡長孫,總不能一輩子住在這裏,遲早都要迴去的,所以勸還是要勸的,但也隻能找機會委婉地勸。
出了月子正好是五月份,天氣逐漸熱了起來,悅然不由慶幸坐月子沒怎麽受罪。
每日上午,她都要抱著孩子在院裏曬會太陽。
不放心兩個奶娘,悅然都是親自帶孩子的,有徐嬤嬤與兩個丫鬟替手,倒也沒覺得多累。
她的奶水也很充足,就自己喂孩子,徐嬤嬤雖不讚成,但也沒敢攔著。
故此兩個奶娘沒了用武之地,悅然就讓吳管事把人送迴去了,宅子本來就比較小,現有的這些人勉強塞下,實在沒地方安置新人了。
至於吳家人會怎麽想,會不會覺得她不識好歹,或是覺得她親自喂養孩子太小家子氣了,悅然才懶得理會呢。
她奉行的原則是怎麽舒服怎麽來,才不會刻板地死守著規矩呢。
再說了,她本就是鄉下人,理解不了大戶人家的奇葩規矩。
滿月這日,燕王府也派人給孩子送來了賀禮,一個金燦燦的金鎖項圈,一對金手鐲,以及一對狀元及第的金錁子。
這一份滿月禮不可謂不貴重。
悅然沒打算辦滿月宴,但吳管事與徐嬤嬤這兩位對這事卻極為重視,說什麽“這要是在府裏老爺肯定要大辦的,如今已經委屈了小少爺,滿月宴肯定是不能省的。”
悅然想想也是,滿月宴不能少,也就隨他們去操辦了。
村長與村裏的佃戶都送了賀禮過來,也該款待一下他們。
……
時光如白駒過隙,眨眼間三年時光恍然而過了。
“大少夫人,大公子要迴來了!”吳管事興衝衝地來悅然跟前報喜。
“是嗎?”悅然正跟安哥兒在屋裏玩耍,不走心地迴了一句。
她隻是感慨,轉眼四年都過去了,時間過的還挺快的。
“娘親,是爹爹要迴來了嗎?”三歲的安哥兒抱著娘親的胳膊,揚起小臉好奇地詢問。
這一世,村裏再也沒人在孩子麵前亂嚼舌根,說他是被拋棄的野孩子。
悅然幾乎從不主動在孩子麵前提起吳衡這個父親,但徐嬤嬤與吳管事不知處於什麽目的,不時在他耳邊提起吳衡這個親爹,講他如何英武不凡,如何在邊關殺敵報國。
故此,安哥兒自幼就對從未謀麵的父親懷著些些許孺慕之情。
但他聰慧敏銳,能感覺到娘親對父親的生分與不喜,跟娘親親的他,自然也對隻存在於傳說中的父親不太熱絡。
這一世,他沒吃過沒爹的苦,也就對親爹談不上有多怨恨,更多的是好奇。
“是呀,小少爺,大公子再有半個月就能迴京了,小少爺很快就能見到父親了!”吳管事笑眯眯地搶答。
徐嬤嬤也在一旁笑著湊趣:“大公子一迴京,就會來看望少夫人與小少爺,小少爺高不高興啊?”
“娘親,你高興嗎?”
“嬤嬤不是在問你嗎?你怎麽問起了娘親?”
“娘親高興兒子就高興,娘親要是不高興兒子也不高興!”
“哈哈哈……”這句童言稚語把一屋子人都逗笑了。
悅然心說這個兒子沒白養,跟上輩子一樣跟娘親,嘴上卻笑問:“你個小家夥,誰教你這麽說的?”
“沒人教兒子,兒子心裏這麽想的 就這麽說了。”小家夥笑嘻嘻地道。
“真是娘親的好兒子!”悅然笑著在兒子滑滑嫩嫩的臉蛋上香了一口。
笑鬧著就把那句話給混了過去。
要說對於吳衡的迴京,悅然是何反應,那就是愛迴不迴,關她何事?反正兩人名為夫妻,實則比陌生人還不如,別說琴瑟和鳴了,就是相敬如賓也做不到。
不過,這家夥一迴來,估計又要舊事重提,想想就覺得煩人。
要不是他搗亂,悅然這會早就帶著兒子遠走高飛了,想起這茬她就氣得牙根癢。
午睡起來後。
“娘,我帶大黃出去玩了!”小家夥跟悅然交待了一聲,就不見了身影。
悅然就曉得,他這是又尋村裏的小夥伴去玩了。
小孩子精力旺盛,自從能跑會跳後,安哥兒就不肯老實在家待著,整日帶著旺財在外麵招貓逗狗,村裏的小孩子很喜歡跟在他屁股後麵,把他當成了老大。
這一世小家夥被嬌寵著長大,更加調皮搗蛋,儼然成了村裏一霸,沒少禍害村裏人。
這要是換做別人家小孩,村裏人早就打到門上要賠償了,但村裏那些人,要麽是佃了吳家田的佃戶不敢惹主家少爺,要麽是懼怕吳家門第沒有底氣鬧上門,吃了虧隻能自認倒黴。
沒人在悅然跟前說起,她也就無從曉得兒子在外麵的“惡行”。
在她眼裏,兒子始終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直到某日有人找上了門,才打碎了她對自家兒子的濾鏡。
但為了生產時容易些,她堅持少食多餐,免得胎兒長的過大,每日早晚還要堅持散步半個小時。
轉眼,肚裏的孩子已懷胎十月,到了瓜熟蒂落的時候。
悅然很順利地誕下了一個六斤四兩重的男嬰。
莊子上的下人們歡天喜地,吳管事當即就親自迴京,給吳家老爺與夫人報喜。
那邊讓帶迴來了一車東西與兩個奶娘,還讓悅然滿月後帶著孩子搬迴府裏住。
吳管事說這話的時候,悅然隻是笑笑,壓根沒當迴事。
見此,吳管事不由頭疼,大少夫人怎麽就不肯迴府呢,住在莊子上也不是長久之計啊!
想著迴府後聽到的消息,他又道:“府裏晴姨娘與那個通房肚裏的孩子都沒保住,老爺與夫人可稀罕咱們小少爺了,要不是顧及著孩子還小見不了風,立時就要接迴去呢。”
“行了,跑了這一趟你也辛苦了,下去歇著吧。”
吳管事嘴裏應著“是”,眼睛卻瞅了眼一旁的徐嬤嬤,示意她勸勸勸少夫人,這才離開。
徐嬤嬤自然領會到了他的意思,心裏不由苦笑,她來悅然身邊伺候快一年了,多少也摸著一些這位主子的脾氣,一旦拿定了主意,誰勸都沒用。
不過,她徐嬤嬤也知道,小少爺可是吳家的嫡長孫,總不能一輩子住在這裏,遲早都要迴去的,所以勸還是要勸的,但也隻能找機會委婉地勸。
出了月子正好是五月份,天氣逐漸熱了起來,悅然不由慶幸坐月子沒怎麽受罪。
每日上午,她都要抱著孩子在院裏曬會太陽。
不放心兩個奶娘,悅然都是親自帶孩子的,有徐嬤嬤與兩個丫鬟替手,倒也沒覺得多累。
她的奶水也很充足,就自己喂孩子,徐嬤嬤雖不讚成,但也沒敢攔著。
故此兩個奶娘沒了用武之地,悅然就讓吳管事把人送迴去了,宅子本來就比較小,現有的這些人勉強塞下,實在沒地方安置新人了。
至於吳家人會怎麽想,會不會覺得她不識好歹,或是覺得她親自喂養孩子太小家子氣了,悅然才懶得理會呢。
她奉行的原則是怎麽舒服怎麽來,才不會刻板地死守著規矩呢。
再說了,她本就是鄉下人,理解不了大戶人家的奇葩規矩。
滿月這日,燕王府也派人給孩子送來了賀禮,一個金燦燦的金鎖項圈,一對金手鐲,以及一對狀元及第的金錁子。
這一份滿月禮不可謂不貴重。
悅然沒打算辦滿月宴,但吳管事與徐嬤嬤這兩位對這事卻極為重視,說什麽“這要是在府裏老爺肯定要大辦的,如今已經委屈了小少爺,滿月宴肯定是不能省的。”
悅然想想也是,滿月宴不能少,也就隨他們去操辦了。
村長與村裏的佃戶都送了賀禮過來,也該款待一下他們。
……
時光如白駒過隙,眨眼間三年時光恍然而過了。
“大少夫人,大公子要迴來了!”吳管事興衝衝地來悅然跟前報喜。
“是嗎?”悅然正跟安哥兒在屋裏玩耍,不走心地迴了一句。
她隻是感慨,轉眼四年都過去了,時間過的還挺快的。
“娘親,是爹爹要迴來了嗎?”三歲的安哥兒抱著娘親的胳膊,揚起小臉好奇地詢問。
這一世,村裏再也沒人在孩子麵前亂嚼舌根,說他是被拋棄的野孩子。
悅然幾乎從不主動在孩子麵前提起吳衡這個父親,但徐嬤嬤與吳管事不知處於什麽目的,不時在他耳邊提起吳衡這個親爹,講他如何英武不凡,如何在邊關殺敵報國。
故此,安哥兒自幼就對從未謀麵的父親懷著些些許孺慕之情。
但他聰慧敏銳,能感覺到娘親對父親的生分與不喜,跟娘親親的他,自然也對隻存在於傳說中的父親不太熱絡。
這一世,他沒吃過沒爹的苦,也就對親爹談不上有多怨恨,更多的是好奇。
“是呀,小少爺,大公子再有半個月就能迴京了,小少爺很快就能見到父親了!”吳管事笑眯眯地搶答。
徐嬤嬤也在一旁笑著湊趣:“大公子一迴京,就會來看望少夫人與小少爺,小少爺高不高興啊?”
“娘親,你高興嗎?”
“嬤嬤不是在問你嗎?你怎麽問起了娘親?”
“娘親高興兒子就高興,娘親要是不高興兒子也不高興!”
“哈哈哈……”這句童言稚語把一屋子人都逗笑了。
悅然心說這個兒子沒白養,跟上輩子一樣跟娘親,嘴上卻笑問:“你個小家夥,誰教你這麽說的?”
“沒人教兒子,兒子心裏這麽想的 就這麽說了。”小家夥笑嘻嘻地道。
“真是娘親的好兒子!”悅然笑著在兒子滑滑嫩嫩的臉蛋上香了一口。
笑鬧著就把那句話給混了過去。
要說對於吳衡的迴京,悅然是何反應,那就是愛迴不迴,關她何事?反正兩人名為夫妻,實則比陌生人還不如,別說琴瑟和鳴了,就是相敬如賓也做不到。
不過,這家夥一迴來,估計又要舊事重提,想想就覺得煩人。
要不是他搗亂,悅然這會早就帶著兒子遠走高飛了,想起這茬她就氣得牙根癢。
午睡起來後。
“娘,我帶大黃出去玩了!”小家夥跟悅然交待了一聲,就不見了身影。
悅然就曉得,他這是又尋村裏的小夥伴去玩了。
小孩子精力旺盛,自從能跑會跳後,安哥兒就不肯老實在家待著,整日帶著旺財在外麵招貓逗狗,村裏的小孩子很喜歡跟在他屁股後麵,把他當成了老大。
這一世小家夥被嬌寵著長大,更加調皮搗蛋,儼然成了村裏一霸,沒少禍害村裏人。
這要是換做別人家小孩,村裏人早就打到門上要賠償了,但村裏那些人,要麽是佃了吳家田的佃戶不敢惹主家少爺,要麽是懼怕吳家門第沒有底氣鬧上門,吃了虧隻能自認倒黴。
沒人在悅然跟前說起,她也就無從曉得兒子在外麵的“惡行”。
在她眼裏,兒子始終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直到某日有人找上了門,才打碎了她對自家兒子的濾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