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試結束,一眾考生離開皇宮,薛虹也徑直迴家等待消息。
可對於群臣而言,折磨才剛剛開始。
殿內隆慶帝、太上皇兩位並坐,看似如同平常父子一樣嘮著家常,可隻要不是傻子就知道,太上皇明顯在意這屆科舉的結果。
搞不好一會兒還會幹預名次。
黃錦捋了捋胡須,也不管天家那爺倆在那嘀咕啥,直接糊名閱卷!
“讓老夫看看,這屆的水平怎麽樣。唔……吹牛逼的?直接末等!
還以德服人,感化蠻夷,說的好!讓老夫偷偷瞄一眼名字……等以後和北邊開戰,老夫舉薦讓你全家當先登!
tm……咳咳,真是無稽之談。”
黃錦老爺子咂吧著嘴,一連過目了三十幾道卷子,結果沒有一個能在他手裏逃脫末等的命運。
因為這些卷子無一例外,通篇不是引經據典的歌功頌德,要麽就是假大空,光吹牛逼,不辦實事。
“輕刑法重禮樂……哈哈哈哈!你也滾!本來貪官抓都抓不完,再放開限製那還得了!
老夫就不信了,六百多張卷子,就沒有一張答的像個人樣!”
在黃錦老大人努力的批閱下,終於看到了一份字跡工整清雋,但作答卻隻能算是中規中矩的卷子。
“唉!給個乙等,算是鼓勵吧。”
……
隆慶帝和太上皇正有說有笑的展現著天家父慈子孝的精神風貌,突然聽到了什麽動靜,轉頭往下麵一看。
隻見黃錦老爺子頭頂的冠帽已經不知道飛到哪裏去了,擼著袖子,手臂上青筋暴起的將一張張試卷拍在桌子上。
砰砰砰的響聲在殿內響起,黃錦的動作也越發的狂躁。
甚至眾人懷疑,要是寫這些卷子的考生就在麵前,這老頭會毫不遲疑操起拳頭就上!
太上皇用一種怪異的眼神看向隆慶帝:這老頭歲數和我差不多,別再被氣死在殿內。
隆慶帝也擦了擦鬢角的冷汗:光記得黃錦老大人公正,卻忘記這老爺子是個暴脾氣了。
隆慶帝連忙下旨:“安排禦膳房賜宴,在座眾愛卿皆國之棟梁,這閱卷之事也不急於一時。暫且封卷,飯後再閱。”
“臣等謝過陛下!”
隆慶帝看見黃錦把帽子撿起來,重新戴了迴去,然後翹著胡子一屁股坐到旁邊這才放下心來。
媽呀!這要是禮部尚書,內閣閣臣在殿試上被考生的卷子氣死了,那也是古往今來頭一份兒了。
他隆慶帝估計會和黃錦一塊出大名的。
太上皇同樣也鬆了一口氣:那是光你們倆出名嗎?咱們整個大明朝都得在曆史上火一把!
終於,在經曆了一些小插曲後,終於十份評級最高的試卷,被拆掉了糊名,送到了隆慶帝和太上皇麵前。
這十張試卷,放在第一的,便是群臣認為最好的,也就是狀元。
可最終解釋權在皇帝手裏,隆慶帝不點頭,文曲星下凡也做不了狀元。
隆慶帝拿起一份份試卷查看,忽然,在翻到倒數第三張卷子的時候他在右上角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薛虹。
隆慶帝眼底斂下一道光彩,說實話,隆慶帝其實沒指望薛虹能進一甲和二甲前七。
因為薛虹的年紀擺在那裏,加上又是半路拜師林如海的,對於官場上的事,還有一些忌諱恐怕不是那麽了解,這點就吃了大虧。
所以薛虹的卷子能出現在前十中,哪怕是倒數的,在隆慶帝看來那也是他走運的表現,這妥妥要抓到個野生幼年名臣的節奏啊!!
帶領群臣閱卷的,是朝廷裏出了名的強種,文官中戰鬥第一人黃錦,那這公平性自然是不需要懷疑的。
隆慶帝心中大概有了盤算,於是主動將試卷推向太上皇:“父皇,這便是本場殿試中的佼佼者,請父皇過目。”
太上皇也不推辭,拿過卷子後翻了翻,便將其放下:“皇帝心中可有前三甲的人選了?”
隆慶帝笑著從試卷中抽出來三張,放在太上皇的麵前:“依兒臣之見,此三者可為此次殿試前三甲。”
那三張卷子分別是:高拱、陳辰、薛虹。
第一、第二的卷子正是前兩位高拱、陳辰,算是皇帝和群臣達成了共識。
薛虹的卷子則是隆慶帝拽上來的,還是那句話,薛虹的卷子可能文采行文差了些,但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更何況前十的卷子差距本就在毫厘之間,所以隆慶帝這麽做,也算合情合理。
太上皇隻是垂目一掃,目光在陳辰的卷子上停頓片刻,便將目光轉移向了薛虹的卷子。
殊不知在隆慶帝的眼中,哪怕再微小的動作也被記下,暗自將陳辰這個名字記在心裏。
“揚州薛虹……才不過二十歲,年少得誌恐怕難免輕狂,依朕之見不若壓上一壓。”
當初薛虹進京也算出了一次風頭,太上皇自然知道,薛虹到底是站誰的隊。
“父皇此言原是愛才,兒臣理應遵循,隻是我朝太祖以來,未滿雙十而進士者,也不在少數,這豈不是恰恰說明,我朝文華正盛,乃天佑我朝的證明嗎?”
“科舉取士乃國之大事,倘若取一年少輕狂者於國於民恐怕都不是好事。
若是朕在位之時,此子少不得要壓上一壓,沉澱沉澱。”
聽到太上皇的話,隆慶帝笑了出來:“父皇有父皇的考量,兒臣也有兒臣的思慮。
縱然是父子,也未必會喜歡同一種風格的文章。”
此話一出,下麵所有的大臣一個個立刻眯著眼睛,開始研究起來手裏剩下的卷子。
哎呀,你看這卷子可真卷子啊!還有這字……反正我們啥也沒聽到!
太上皇看了隆慶帝一眼,正要說些什麽,卻猛的咳嗽了起來,最後沉默了片刻:“你是皇帝,你看著辦吧。”
說罷,太上皇便在龍首宮大太監戴權的服侍下起身迴宮。
隆慶帝也一反常態,並未起身相送,而是轉頭看向群臣下旨:“著令,立刻擬定排名,張貼皇榜。”
前三甲中,狀元高拱,算是北方學子,而陳辰、薛虹,則是南方學子。
一北兩南,且北方的還是狀元,這樣張貼出去,也不會引起南北學子的不滿。
但前十中,北方學子本來隻有高拱這位狀元一位。
隆慶帝擔心有人煽動南北學子對立,於是又從後麵的卷子裏挑選了一位最優的北方學子,將二甲第七的南方學子給替換了下去。
隨著朱筆禦批,一甲之名隨即被定下。
一甲第一:河南新鄭高拱!
一甲第二:福建泉州陳辰!
一甲第三:江南揚州薛虹!
而其中又以最年輕的薛虹,最是引人注目。
因為薛虹的老師,是前科探花的消息,也被傳了出去。
成功搏得:“一門兩進士,師徒雙探花”的美名。
可對於群臣而言,折磨才剛剛開始。
殿內隆慶帝、太上皇兩位並坐,看似如同平常父子一樣嘮著家常,可隻要不是傻子就知道,太上皇明顯在意這屆科舉的結果。
搞不好一會兒還會幹預名次。
黃錦捋了捋胡須,也不管天家那爺倆在那嘀咕啥,直接糊名閱卷!
“讓老夫看看,這屆的水平怎麽樣。唔……吹牛逼的?直接末等!
還以德服人,感化蠻夷,說的好!讓老夫偷偷瞄一眼名字……等以後和北邊開戰,老夫舉薦讓你全家當先登!
tm……咳咳,真是無稽之談。”
黃錦老爺子咂吧著嘴,一連過目了三十幾道卷子,結果沒有一個能在他手裏逃脫末等的命運。
因為這些卷子無一例外,通篇不是引經據典的歌功頌德,要麽就是假大空,光吹牛逼,不辦實事。
“輕刑法重禮樂……哈哈哈哈!你也滾!本來貪官抓都抓不完,再放開限製那還得了!
老夫就不信了,六百多張卷子,就沒有一張答的像個人樣!”
在黃錦老大人努力的批閱下,終於看到了一份字跡工整清雋,但作答卻隻能算是中規中矩的卷子。
“唉!給個乙等,算是鼓勵吧。”
……
隆慶帝和太上皇正有說有笑的展現著天家父慈子孝的精神風貌,突然聽到了什麽動靜,轉頭往下麵一看。
隻見黃錦老爺子頭頂的冠帽已經不知道飛到哪裏去了,擼著袖子,手臂上青筋暴起的將一張張試卷拍在桌子上。
砰砰砰的響聲在殿內響起,黃錦的動作也越發的狂躁。
甚至眾人懷疑,要是寫這些卷子的考生就在麵前,這老頭會毫不遲疑操起拳頭就上!
太上皇用一種怪異的眼神看向隆慶帝:這老頭歲數和我差不多,別再被氣死在殿內。
隆慶帝也擦了擦鬢角的冷汗:光記得黃錦老大人公正,卻忘記這老爺子是個暴脾氣了。
隆慶帝連忙下旨:“安排禦膳房賜宴,在座眾愛卿皆國之棟梁,這閱卷之事也不急於一時。暫且封卷,飯後再閱。”
“臣等謝過陛下!”
隆慶帝看見黃錦把帽子撿起來,重新戴了迴去,然後翹著胡子一屁股坐到旁邊這才放下心來。
媽呀!這要是禮部尚書,內閣閣臣在殿試上被考生的卷子氣死了,那也是古往今來頭一份兒了。
他隆慶帝估計會和黃錦一塊出大名的。
太上皇同樣也鬆了一口氣:那是光你們倆出名嗎?咱們整個大明朝都得在曆史上火一把!
終於,在經曆了一些小插曲後,終於十份評級最高的試卷,被拆掉了糊名,送到了隆慶帝和太上皇麵前。
這十張試卷,放在第一的,便是群臣認為最好的,也就是狀元。
可最終解釋權在皇帝手裏,隆慶帝不點頭,文曲星下凡也做不了狀元。
隆慶帝拿起一份份試卷查看,忽然,在翻到倒數第三張卷子的時候他在右上角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薛虹。
隆慶帝眼底斂下一道光彩,說實話,隆慶帝其實沒指望薛虹能進一甲和二甲前七。
因為薛虹的年紀擺在那裏,加上又是半路拜師林如海的,對於官場上的事,還有一些忌諱恐怕不是那麽了解,這點就吃了大虧。
所以薛虹的卷子能出現在前十中,哪怕是倒數的,在隆慶帝看來那也是他走運的表現,這妥妥要抓到個野生幼年名臣的節奏啊!!
帶領群臣閱卷的,是朝廷裏出了名的強種,文官中戰鬥第一人黃錦,那這公平性自然是不需要懷疑的。
隆慶帝心中大概有了盤算,於是主動將試卷推向太上皇:“父皇,這便是本場殿試中的佼佼者,請父皇過目。”
太上皇也不推辭,拿過卷子後翻了翻,便將其放下:“皇帝心中可有前三甲的人選了?”
隆慶帝笑著從試卷中抽出來三張,放在太上皇的麵前:“依兒臣之見,此三者可為此次殿試前三甲。”
那三張卷子分別是:高拱、陳辰、薛虹。
第一、第二的卷子正是前兩位高拱、陳辰,算是皇帝和群臣達成了共識。
薛虹的卷子則是隆慶帝拽上來的,還是那句話,薛虹的卷子可能文采行文差了些,但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更何況前十的卷子差距本就在毫厘之間,所以隆慶帝這麽做,也算合情合理。
太上皇隻是垂目一掃,目光在陳辰的卷子上停頓片刻,便將目光轉移向了薛虹的卷子。
殊不知在隆慶帝的眼中,哪怕再微小的動作也被記下,暗自將陳辰這個名字記在心裏。
“揚州薛虹……才不過二十歲,年少得誌恐怕難免輕狂,依朕之見不若壓上一壓。”
當初薛虹進京也算出了一次風頭,太上皇自然知道,薛虹到底是站誰的隊。
“父皇此言原是愛才,兒臣理應遵循,隻是我朝太祖以來,未滿雙十而進士者,也不在少數,這豈不是恰恰說明,我朝文華正盛,乃天佑我朝的證明嗎?”
“科舉取士乃國之大事,倘若取一年少輕狂者於國於民恐怕都不是好事。
若是朕在位之時,此子少不得要壓上一壓,沉澱沉澱。”
聽到太上皇的話,隆慶帝笑了出來:“父皇有父皇的考量,兒臣也有兒臣的思慮。
縱然是父子,也未必會喜歡同一種風格的文章。”
此話一出,下麵所有的大臣一個個立刻眯著眼睛,開始研究起來手裏剩下的卷子。
哎呀,你看這卷子可真卷子啊!還有這字……反正我們啥也沒聽到!
太上皇看了隆慶帝一眼,正要說些什麽,卻猛的咳嗽了起來,最後沉默了片刻:“你是皇帝,你看著辦吧。”
說罷,太上皇便在龍首宮大太監戴權的服侍下起身迴宮。
隆慶帝也一反常態,並未起身相送,而是轉頭看向群臣下旨:“著令,立刻擬定排名,張貼皇榜。”
前三甲中,狀元高拱,算是北方學子,而陳辰、薛虹,則是南方學子。
一北兩南,且北方的還是狀元,這樣張貼出去,也不會引起南北學子的不滿。
但前十中,北方學子本來隻有高拱這位狀元一位。
隆慶帝擔心有人煽動南北學子對立,於是又從後麵的卷子裏挑選了一位最優的北方學子,將二甲第七的南方學子給替換了下去。
隨著朱筆禦批,一甲之名隨即被定下。
一甲第一:河南新鄭高拱!
一甲第二:福建泉州陳辰!
一甲第三:江南揚州薛虹!
而其中又以最年輕的薛虹,最是引人注目。
因為薛虹的老師,是前科探花的消息,也被傳了出去。
成功搏得:“一門兩進士,師徒雙探花”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