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湊近人群,隻見那和尚身披袈裟,雙目微閉,手中佛珠緩緩轉動,周身似有一種寧靜祥和之氣散發開來。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身上,光影斑駁,仿佛為其鍍上了一層神聖的光暈。


    “施主,看你滿臉困惑,可是有心事難解?”和尚突然睜開眼睛,目光落在林羽身上,那眼神深邃而平靜,仿若能洞悉他內心的一切波瀾。


    林羽有些窘迫,微微躬身行禮,恭敬地說道:“大師,晚輩確實心有迷茫。方才聽聞大師所言貪嗔癡為煩惱之源,隻是不知如何才能放下這些執念?如今我為科舉功名所累,滿心焦慮與不甘,還望大師能為我指點迷津。”


    和尚雙手合十,念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放下執念,並非易事,需從心開始修行。佛門修行,講究持戒、修定、生慧。持戒能約束自身行為,不被欲望驅使;修定則可讓內心平靜,不為外界所擾;而生慧便能洞察世事,明悟本心。就如這腳下之路,雖有萬千行人走過,然每人所感所悟皆不同,皆因心境有別。”


    和尚微微頓了頓,抬手指向街邊的一棵大樹,繼續說道:“施主請看,那棵樹曆經風雨,卻依然紮根大地,枝繁葉茂。它從不會因過往的疾風驟雨而自怨自艾,也不會因一時的陽光明媚而得意忘形。這便是自然之道,亦是我們修行可借鑒之處。”


    林羽若有所思,迴想起自己一心求功名,在備考過程中,時而嫉妒同窗學問精進,時而嗔怒自己不夠聰慧,這些情緒確實讓他痛苦不堪。“大師,那依您看,我當如何邁出這修行的第一步?”


    “阿彌陀佛,你可先從日常行止做起,嚐試摒棄雜念,專注於當下之事。比如讀書時便一心沉浸書中之理,而非心係功名利祿;行走時感受腳下土地,留意身邊花草樹木,莫要總是匆匆而過,忽略了這世間諸多美好。”和尚微笑著說道,臉上的皺紋仿佛也在訴說著歲月沉澱下來的智慧。


    林羽謝過和尚,轉身欲走,卻見不遠處有一書攤。攤主是一位中年儒生,正與旁人談論著儒家經典,其言辭懇切,神情專注。林羽心中一動,便走了過去。


    儒生見林羽走來,便停下話頭,打量著他:“這位公子,看你神情,可是對儒家學說感興趣?”


    林羽拱手道:“學生確實想請教先生,儒家所講修身,在這塵世之中該如何踐行?學生自覺讀了許多聖賢之書,卻難以在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如今科舉受挫,更覺前路迷茫。”


    儒生拿起一本《論語》,輕輕翻開:“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修身便是從這每日的自省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符合仁道。公子科舉未中便心灰意冷,這豈是儒家堅毅之精神?應振作起來,從失敗中汲取教訓,不斷完善自身品德與學識,這才是儒家修身之要義。”


    儒生放下書,目光堅定地看著林羽:“就如同這書中的道理,需反複琢磨、踐行。如曾子之孝,盡心盡力侍奉父母,這便是在生活中落實儒家之仁。公子不妨從身邊小事做起,對父母盡孝,對朋友守信,於學問上勤勉,日積月累,必能有所進益。”


    林羽聽著儒生的講解,心中漸漸明晰,原來儒釋兩家雖理念有別,但都在教人如何在這世間更好地生活與成長。他決定迴去後,便開始嚐試按照兩位先生所說去做,探索屬於自己的修行之路。


    此時,夕陽西下,餘暉灑在林羽身上,拉長了他的身影。他帶著對未來的一絲期許,緩緩朝家走去,而在他的前方,修行的道路正徐徐展開,充滿了未知與可能。隨著故事的推進,林羽將在儒釋道的修行之路上遇到更多的人和事,不斷成長與蛻變。各位讀者敬請期待,跟隨林羽一同開啟這場奇妙的修行之旅,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與智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問道心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盛麒老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盛麒老師並收藏問道心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