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這你可抬舉我了。我哪能跟你這個大主任比呀?您是太陽,我充其量也就是一顆小星星。”


    林棟博嬉皮笑臉地說道,跟他以往的形象出入很大。以前的他年紀輕輕總是一副小大人,臉上時常帶著嚴謹的神色。


    研究所的同事背後都都懷疑,林棟博年輕的身體裏是不是駐紮了一個成熟的靈魂。


    “好了好了,不跟你說笑了,那你趕緊過去吧。小平同誌在等著呢。”


    林棟博馬不停蹄拿著自己的佳能eos係列單反相機,坐上科研所裏的車就直奔南海。


    簡樸整潔的辦公室裏,林棟博終於見到了小平同誌。他比電視上還更加有風采。


    此時的小平同誌已經有83歲高齡,但臉上神采奕奕,完全不像上了歲數的老人。


    “小林同誌,你好啊。”


    見到林棟博到來,小平同誌立馬站起身,上前來跟他握手。


    林棟博也連忙伸出了手。


    “小平同誌,您好!”


    林棟博激動地手心都出汗了,長這麽大,還沒見過這麽大的領導。


    “不要緊張嘛,這邊坐。”


    小平同誌察覺出來了林棟博的情緒,溫和地說道。並且示意旁邊的助手給林棟博倒茶。


    “小林同誌,果然長得一表人才呀,還這麽年輕有為。咱們華夏國就靠你們這些年輕同誌了。”


    剛開始交談,小平同誌就給林棟博戴了一頂高帽。


    “不不不,您太高看我了,我就是一個普通人而已。”


    雙方客套寒暄了一陣之後,小平同誌就立馬切入正題。


    “這次啊,調你去上海,我們也是經過慎重考慮。聽說,你建了好幾個電器廠,帶動了咱華夏國的彩電行業的發展。還做出了流水生產線……”


    說這些的時候,小平同誌兩眼緊盯著林棟博,眼神很激動。


    “啊?這個確實有……”


    林棟博都承認了這些事實,擺在明麵上的事,想謙虛也不成。


    “真厲害呀,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成就。小林呢,不知道,你在光學上有過多少研究?”


    聽話聽音兒,林棟博一下就明白了小平同誌的意圖。神光高功率激光項目最考驗的就是光學功底。


    要當這個項目的總工程師,那必須得有過硬的自身本事。王大珩推薦上去時,由於太匆忙,林棟博都沒來得及補充上這方麵的成就。


    林棟博點了點頭。


    “不瞞小平同誌您說,我的專業確實跟光學相差很多。我主攻的是電子工程。但這並不妨礙我對光學的研究。”


    “我想一想哈,我在物理這本雜誌上發表過光學研究成果一共有20篇吧。具體名字我不記得了。”


    物理雜誌是1972年創刊,在國內很有影響力的物理學術雜誌。80年代,雜誌社的編輯有趙凱華,曹澤賢,戴念祖等人。


    其中趙凱華1930年出生於美國紐約,祖籍浙江杭州,是有名的物理學家和教育家,北京大學的教授,著作有《定性與半定量物理學》《新概念物理教程》。


    曹澤賢和戴念祖則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都是物理界的知名人物。


    小平同誌聽了林棟博的敘述,更是激動地很,往前傾了傾身。


    “20篇?厲害,厲害啊。小林同誌,您喝茶。這茶相一會兒就淡了。”


    林棟博端起來了茶水,喝了一口之後繼續說道。


    “此外,我的生產線公司從設備的組裝到技術突破,幾乎都是我一個人。”


    “還有關於神光激光高功率項目目前出現的困難,我有幾條解決方案。它們分別是………對了,這些我還形成了文字性說明。”


    林棟博說著,就從隨身帶的公文包裏,拿出來了厚厚的一遝稿紙。


    小平同誌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棟博同誌,你這是什麽時候寫出來的?”


    林棟博想了想。


    “就是前幾天吧,當時通知我去擔任總指揮,我連夜進行了研究。”


    小平同誌更是震驚不已,隨手從打開了稿紙,那上麵的字密密麻麻,但卻蒼勁有力。


    別說是思考了,就是寫下來這些字也費不少時間。這小夥子今天來見自己,帶著稿紙。


    足以說明了,他有先見之明,預判了自己今天是來考驗他的。這一招實在是高啊。


    誇完了林棟博之後,小平同誌把稿紙給了助手,並且作出明確指示。


    “快速傳給林尊琪院士。”


    林尊琪就是這次項目的總指揮,國家國寶級的院士,863主題專家組成員,高功率激光物理國家實驗室總工程師。


    “好的,小平同誌。”


    助手二話沒說,把厚厚的一遝稿紙拿走了,準備傳真給上海的專家林尊琪。


    上海,高功率激光物理國家實驗室。


    林尊琪得到了一個好消息。


    “林同誌,小平同誌命人傳過來了傳真,說是讓你看看這些建議是否有用?”


    國家高功率激光物理實驗室,遇到難以跨越的困難,正難與不知如何突破。


    聽到這個消息,林尊琪眼前一亮,快速地站了起來。


    “快拿過來我看看。”


    他已經是國內光學激光學科的頂級院士了,國內水平能比他高的估計不多。


    本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態度,林尊琪看了那邊傳來的傳真。越看心裏越激動,越看眼珠子瞪得越圓。到最後他一拍大腿,驚喜的問人家。


    “好哇,這建議太好了,正好解決了我們目前的難題啊。這是誰寫的建議?”


    按照林尊琪的了解,這稿子上麵所提的建議牽涉到的光學理論知識很深入,問題的角度很新穎。


    肯定是一個物理學上的老教授提出來的。


    對方卻迴答道。


    “我沒仔細問,但據小平同誌的助手說,對方是一個年輕人。”


    林尊琪更奇怪了。


    “年輕人?這怎麽可能?年輕人怎麽可能對光學有這麽深入的研究。”


    “我們這群國家科學院的人那豈不是吃幹飯的了?”


    他的助手搖了搖頭。


    “林教授,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您要想了解的話,就給小平同誌打個電話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巷人家:八歲學霸,全民愛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年代文六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年代文六六並收藏小巷人家:八歲學霸,全民愛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