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市長把彩電和洗衣機送到,隨即告辭。


    看熱鬧的人群也漸漸散去。


    小院裏的人也沒覺得意外。


    再好的鄰居,臉也不可能那麽大,何況還是個外甥?


    東廂房裏,莊超英輕輕關上了門。


    黃玲低聲說道。


    “我知道你想說什麽,超英。但我不埋怨棟博。鵬飛沒那本事,就別走歪門邪道。”


    莊超英點點頭。


    “我也是這個意思,所以,咱跟宋瑩林工還是親熱的鄰居。”


    鵬飛也表示理解。


    “大舅舅大舅媽,我就不是讀書那塊料,我也不怨棟博哥。”


    黃玲拿了幾件衣服走出去,朝著西廂房喊。


    “宋瑩啊,我想用用你這個全自動洗衣機。”


    宋瑩衝了出來。


    “好呀,玲姐,隻管用,隻管用。”


    黃玲捂著嘴笑。


    “先講好了哦,我出電費。”


    “哎呀,玲姐,咱兩家就別再客氣了。”


    ……


    八月份,林棟博搞好了棉紡五廠的工廠車間,接收了原棉紡廠的工人。


    經過夜以繼日的努力,林棟博終於研發出來了國內第一條彩電顯像管自動生產線。


    大功告成這一天,段市長親自帶人過來參觀。


    棉紡五廠的工作車間,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煥然一新。


    林棟博把這幾年賺的十幾萬塊錢全部投入了進去。


    1984年的十幾萬身價,足夠上電視被宣傳了。


    畢竟那時候萬元戶都很稀少。


    但林武鋒說,樹大招風,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段市長,歡迎歡迎。”


    林棟博帶領自己的員工在門外迎到了段市長。


    同行的還有三位其他市領導。


    蘇州日報蘇州電視台的記者都來到了現場,攝影師在一旁端著攝像機。


    “段市長,這些人………”


    段市長朝日報社記者蘇州電視台記者揮了揮手,低聲解釋道。


    “小林同學,你研發出彩電生產線,這可是咱華夏國頭一個。”


    “宣揚出去,有利於你的企業發展,咱蘇州臉上也有光啊。”


    這是免費幫他廠宣傳。


    也行。


    林棟博生產的彩電顯像管往外銷售,正愁沒有宣傳渠道。


    這是想瞌睡,就有人遞過來枕頭。


    “還有這位老同誌,是我們蘇州大學物理係的張教授。”


    麵前站著一位白發蒼蒼,戴著老花鏡的老者,眼神散發出熠熠的光彩。


    “張教授您好!歡迎參觀我的彩色顯像管生產線。”


    林棟博緊緊握住了老先生的手。


    老教授仔細打量著林棟博,神色很驚喜。


    “這就是咱們去年考上清華的青年吧?”


    15歲上大學,在這個年代已經是很逆天的存在。


    張教授拍著他的肩膀,很是欣慰。


    “後生可畏啊,這麽年輕就研發出彩色顯像管自動生產線了。”


    “小夥子,以後大有可為呀。”


    段市長也很欣慰。


    “張教授,在蘇州您是最專業的。”


    “這不是請您過來把把關,張教授這邊請。”


    段市長此舉完全就是及時雨啊。


    攝像機對準了林棟博,跟隨林棟博來到了林棟博的實驗室。


    一邊走張教授一邊介紹著彩色顯像管具體生產的過程。


    “國人對於玻璃的認識通常不足,總覺得這東西都是石灰石矽壓縮出來的。”


    “看似沒什麽高科技,其實難度極大。”


    “就算能研發出生產線,要完整生產出來符合要求的彩色顯像管,難度很大。”


    “玻屏是一個精密度非常高的光學玻璃,並且還要大批量生產。屏幕的尺寸達到2000多平方毫米。”


    “這麽大平麵,光潔度和平整度要求極高。”


    “而且是直接從礦物原料經過溶解之後壓製成型,大批走生產線,難度更大。”


    “這必須得結合計算機控製應用,對設計者計算機水平有很高的要求。”


    短短一番話,讓在場的人對彩色顯像管的生產有了大致了解。


    “張教授,照您的意思說,彩色顯像管的生產工藝要求極高。”


    “看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啊。”


    張老點了點頭。


    隨著攝像機對準了生產線,眾人的目光也聚焦到了生產線上。


    各種傳送帶,精密的儀器,壓縮壓製的機器全部到位。


    “這機器生產線,還真像那麽一迴事兒。”


    “小林啊,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簡單了。”


    “不愧是清華的大學生啊。”


    一邊走張教授一邊繼續說。


    “壓製光學玻璃,對溫度溫度的分布,以及玻璃的粘度,要求也非常高。”


    “溶解不充分,各個地方比重或者折射率達不到要求,就會功虧一簣。”


    “還要經過攪拌,中間還有氣泡產生,要把氣泡排出達到光學過濾,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彩色顯像管比四川省那個黑白顯像管要求更高……”


    聽著張教授的介紹,段市長臉上的神情越來越緊張。


    蘇州日報,蘇州電視台的記者都請到了現場。


    若是生產線達不到要求,他這個市長的臉麵往哪擱呀?


    林棟博輕輕咳嗽了一聲。


    “張教授,您說的這些問題,我事先已經預料到了。”


    “我研發的這條彩色顯像管生產線,已經完全符合要求。”


    “要不,我們現場試驗一下吧。”


    張教授也很期待。


    “好啊,小林,我也想大開眼界。”


    這是客氣的說法。


    若是失敗,他會有另一套說辭,這就是老年人經過歲月沉澱,所形成的人情世故。


    人情練達即文章。


    “開動機器吧。”


    林棟博對著一個工人說道。


    “好的。”


    隨著工人搬下了生產線的開關,隻見攪拌器攪拌著玻璃溶液。


    然後送入到壓縮板中,壓縮成型,後麵還有精密的儀器嚴格控製溫度,玻璃的厚薄程度,確保折射率符合要求。


    甚至中間還有專門排放氣泡的裝置,一切都是全自動化的。


    當第一塊成品的彩色顯像管從生產線中緩緩運送到眾人麵前時。


    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唿吸。


    隨後,這塊彩色顯像管被當場安裝到了一個彩電中。


    當彩電正常顯示並流暢地播放節目那一刻,全場發出了一聲驚唿。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今天狀態好,爆更5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巷人家:八歲學霸,全民愛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年代文六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年代文六六並收藏小巷人家:八歲學霸,全民愛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