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極小型斷路器全自動生產線
小巷人家:八歲學霸,全民愛戴 作者:年代文六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後,日子有條不紊來到春節,置辦年貨,串親戚,看春節晚會。
吳家莊家和林家在一起拜年,時間很快來到了大年初三。
宋瑩收拾好了行李,依依不舍地送別父子三個。
林武鋒帶著兩個孩子提著帆布包,跟安廠長會合。
“安廠長,不好意思,兩個孩子非要跟著我去。他們的食宿我來負責。”
林武鋒是高級工程師,沒有他幫忙,電冰箱廠的零件就不能湊齊。安廠長麵帶笑容,哪敢說一個不字?
“哎喲,林工,你說這話就見怪了。大年初三,你陪著我跑溫州,我已經很感激得嘞。”
“帶著孩子我更歡迎啊。這個是大的吧,個子很高哦。”
兩個人寒暄著,踏入了南下的列車。這一路,又是火車又是拖拉機,林棟博和林棟哲大開眼界。
“安廠長,咱們這次南下溫州,你有沒有具體目標?”
在車上,林棟博看安廠長像個無頭蒼蠅一樣到處打聽,不斷改變行程,隨口問道。
“棟博啊,哪有什麽具體地方,我也是聽說柳市生產電器配件,所以來碰碰運氣。”
林棟博脫口而出。
“那你要是沒目標的話就去柳市通用電器廠,在他那裏,什麽東西都能買到。”
安廠長很意外。
“怎麽說?”
“怎麽?安廠長不了解柳市的龍頭電器生產商吧?”
“柳市通用電器廠以低壓電器為主要產品囊括了各種業務。其實,石錦寬建立的這個柳州通用電器廠,雖然打著集體企業的名頭,實際卻是典型的股份合作企業。”
“他的前身叫反修工藝社,是為了解決知青就業務而建立的一個企業。”
“八大王就來自於他的旗下,不少個體戶都掛靠在他的工藝社旗下,他們按照投資分紅。好在得到了樂清財政稅務分局的支持,給他們開具活動發票。”
“他創造了一種掛戶經營的方式,細化部門分工,打造出來了電氣製造業的產業鏈。”
“對外共用一個共同的牌子,實際上各個門市部和車間都是獨立經營,每個門市部或車間每月向電器廠繳納30元管理費,剩餘的歸自己。”
一連串的專業術語,從一個稚氣未退的青年嘴裏說出。
安廠長對他刮目相看。
“林工哦,你這個兒子好有見識喲。”
林棟哲眉毛都生動起來。
“那當然啦,安廠長沒聽說過我哥吧。他是咱們蘇州今年唯一一個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
安廠長忽然想起來了。
“哎喲,林棟博,是吧?你看看我這腦殼是糊塗了。”
“清華的學生可真不一般喲。”
林棟哲補充。
“我哥是在物理電子工程係,也算是子承父業吧,但比我爸要高上很多檔次。”
安廠長驚歎道。
“林工啊,你是大學生,兒子又是清華大學的學生,未來不可限量喲。”
然而,在他們找到柳州通用電器廠之前,在一個小吃攤跟一個叫胡成中的年輕人遇上了。
“林工啊,今天真是感謝你大過年的陪我來這裏跑一趟。”
“明年咱們的產品就爭取出口,攢夠了外匯,咱就買生產線。”
小吃攤的老板嗤之以鼻。
“牛皮吹多了也不怕炸嘍。眼大肚皮小,當心撐破肚皮。”
安廠長差點跟他吵起來。
林棟博對路邊攤老板說了一句。
“人是要有夢想的,萬一給實現了呢?”
少年意氣風發的模樣,引起了攤上一個人的注意。
這人20多歲年紀,意氣風發。
“我剛才也被這老板搶白了幾句,實話實說,這老板真不會做生意。”
青年名叫胡成中,正準備成立一個電器公司,來溫州勘察項目。
路邊攤老板哪裏知道,這個青年就是未來大名鼎鼎的德力西電氣有限公司總裁。
2019年福布斯400富豪榜排名349位,財富值78.5億元。
林武鋒見對方有意搭話,便攀談了起來。
“同誌,那不介意的話可以坐過來咱們聊聊。”
安廠長也朝著人點頭。
“聊聊就聊聊,聽你們口音是外地人吧?我也是外地的。”
“也怨不得老板會這樣反應,整個柳市每天有數以萬計的人做著發財夢,說大話空話的人太多了。”
林棟博點了點頭。
“是啊,這年頭誰不想發財?政策沒徹底放開是一方麵。國家嚴控物資的背景下,創業極其艱難。”
林棟博的話,引起了胡成中的注意。
“看你年紀不大啊,見解倒是深刻。其實,我也打算辦個廠。剛才老哥說的生產線,我做夢都想擁有。”
“但一條生產線動輒好幾百萬美元,說實話,這不是個小數目。”
“要是咱們國家能研發出自己的生產線,就不用攢外匯買國外的生產線了。”
這也是胡成中創辦公司所麵臨的最大問題。
說到這個,林棟博就有發言權了。
“不用羨慕國外,咱們國內科技迅猛發展,研發出生產線也不是沒可能。”
林武鋒一個勁兒的朝他使眼色,暗中拉著他的褲腿。
“棟博啊,安廠長那可是能人,你就別關公麵前耍大刀了。”
胡成中卻感了興趣,拉住了林武鋒。
“別呀,你讓這個小兄弟說下去。隻要有夢想,那就是好事兒啊。”
林棟博大膽說出自己的計劃。
“我們係的教授正帶領我們研發極小型短路器生產線。”
“將來若是成功,便能夠從185個零部件中自動抓取,定位和組裝。然後再到絕緣電阻、耐壓溫度、以及通斷能力等各項性能指標快速檢測。”
“整個過程隻需要1.7秒。”
“24小時不間斷生產,每天可以生產300萬隻斷路器。”
在座的三個大人一個小孩兒,全部都震驚了。
“從生產到檢測隻需要1.7秒?這不是做夢吧?”
胡成中做夢都不敢這麽想。
這條生產線若是能研發成功了,直接將企業的生產速度拉滿。
別說是一年賺十幾萬了,就是上億都能達到。
“不是做夢,這種生產線研發出來也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喜歡本書的大佬,請投點免費的小禮物,這樣可以激發小作者的創作熱情。已經發了三章了,12點再發兩章,今天就五章了,小作者說到做到】
吳家莊家和林家在一起拜年,時間很快來到了大年初三。
宋瑩收拾好了行李,依依不舍地送別父子三個。
林武鋒帶著兩個孩子提著帆布包,跟安廠長會合。
“安廠長,不好意思,兩個孩子非要跟著我去。他們的食宿我來負責。”
林武鋒是高級工程師,沒有他幫忙,電冰箱廠的零件就不能湊齊。安廠長麵帶笑容,哪敢說一個不字?
“哎喲,林工,你說這話就見怪了。大年初三,你陪著我跑溫州,我已經很感激得嘞。”
“帶著孩子我更歡迎啊。這個是大的吧,個子很高哦。”
兩個人寒暄著,踏入了南下的列車。這一路,又是火車又是拖拉機,林棟博和林棟哲大開眼界。
“安廠長,咱們這次南下溫州,你有沒有具體目標?”
在車上,林棟博看安廠長像個無頭蒼蠅一樣到處打聽,不斷改變行程,隨口問道。
“棟博啊,哪有什麽具體地方,我也是聽說柳市生產電器配件,所以來碰碰運氣。”
林棟博脫口而出。
“那你要是沒目標的話就去柳市通用電器廠,在他那裏,什麽東西都能買到。”
安廠長很意外。
“怎麽說?”
“怎麽?安廠長不了解柳市的龍頭電器生產商吧?”
“柳市通用電器廠以低壓電器為主要產品囊括了各種業務。其實,石錦寬建立的這個柳州通用電器廠,雖然打著集體企業的名頭,實際卻是典型的股份合作企業。”
“他的前身叫反修工藝社,是為了解決知青就業務而建立的一個企業。”
“八大王就來自於他的旗下,不少個體戶都掛靠在他的工藝社旗下,他們按照投資分紅。好在得到了樂清財政稅務分局的支持,給他們開具活動發票。”
“他創造了一種掛戶經營的方式,細化部門分工,打造出來了電氣製造業的產業鏈。”
“對外共用一個共同的牌子,實際上各個門市部和車間都是獨立經營,每個門市部或車間每月向電器廠繳納30元管理費,剩餘的歸自己。”
一連串的專業術語,從一個稚氣未退的青年嘴裏說出。
安廠長對他刮目相看。
“林工哦,你這個兒子好有見識喲。”
林棟哲眉毛都生動起來。
“那當然啦,安廠長沒聽說過我哥吧。他是咱們蘇州今年唯一一個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
安廠長忽然想起來了。
“哎喲,林棟博,是吧?你看看我這腦殼是糊塗了。”
“清華的學生可真不一般喲。”
林棟哲補充。
“我哥是在物理電子工程係,也算是子承父業吧,但比我爸要高上很多檔次。”
安廠長驚歎道。
“林工啊,你是大學生,兒子又是清華大學的學生,未來不可限量喲。”
然而,在他們找到柳州通用電器廠之前,在一個小吃攤跟一個叫胡成中的年輕人遇上了。
“林工啊,今天真是感謝你大過年的陪我來這裏跑一趟。”
“明年咱們的產品就爭取出口,攢夠了外匯,咱就買生產線。”
小吃攤的老板嗤之以鼻。
“牛皮吹多了也不怕炸嘍。眼大肚皮小,當心撐破肚皮。”
安廠長差點跟他吵起來。
林棟博對路邊攤老板說了一句。
“人是要有夢想的,萬一給實現了呢?”
少年意氣風發的模樣,引起了攤上一個人的注意。
這人20多歲年紀,意氣風發。
“我剛才也被這老板搶白了幾句,實話實說,這老板真不會做生意。”
青年名叫胡成中,正準備成立一個電器公司,來溫州勘察項目。
路邊攤老板哪裏知道,這個青年就是未來大名鼎鼎的德力西電氣有限公司總裁。
2019年福布斯400富豪榜排名349位,財富值78.5億元。
林武鋒見對方有意搭話,便攀談了起來。
“同誌,那不介意的話可以坐過來咱們聊聊。”
安廠長也朝著人點頭。
“聊聊就聊聊,聽你們口音是外地人吧?我也是外地的。”
“也怨不得老板會這樣反應,整個柳市每天有數以萬計的人做著發財夢,說大話空話的人太多了。”
林棟博點了點頭。
“是啊,這年頭誰不想發財?政策沒徹底放開是一方麵。國家嚴控物資的背景下,創業極其艱難。”
林棟博的話,引起了胡成中的注意。
“看你年紀不大啊,見解倒是深刻。其實,我也打算辦個廠。剛才老哥說的生產線,我做夢都想擁有。”
“但一條生產線動輒好幾百萬美元,說實話,這不是個小數目。”
“要是咱們國家能研發出自己的生產線,就不用攢外匯買國外的生產線了。”
這也是胡成中創辦公司所麵臨的最大問題。
說到這個,林棟博就有發言權了。
“不用羨慕國外,咱們國內科技迅猛發展,研發出生產線也不是沒可能。”
林武鋒一個勁兒的朝他使眼色,暗中拉著他的褲腿。
“棟博啊,安廠長那可是能人,你就別關公麵前耍大刀了。”
胡成中卻感了興趣,拉住了林武鋒。
“別呀,你讓這個小兄弟說下去。隻要有夢想,那就是好事兒啊。”
林棟博大膽說出自己的計劃。
“我們係的教授正帶領我們研發極小型短路器生產線。”
“將來若是成功,便能夠從185個零部件中自動抓取,定位和組裝。然後再到絕緣電阻、耐壓溫度、以及通斷能力等各項性能指標快速檢測。”
“整個過程隻需要1.7秒。”
“24小時不間斷生產,每天可以生產300萬隻斷路器。”
在座的三個大人一個小孩兒,全部都震驚了。
“從生產到檢測隻需要1.7秒?這不是做夢吧?”
胡成中做夢都不敢這麽想。
這條生產線若是能研發成功了,直接將企業的生產速度拉滿。
別說是一年賺十幾萬了,就是上億都能達到。
“不是做夢,這種生產線研發出來也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喜歡本書的大佬,請投點免費的小禮物,這樣可以激發小作者的創作熱情。已經發了三章了,12點再發兩章,今天就五章了,小作者說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