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鈞迴到了機器廠區,但見高大的工廠院牆內,廠房和倉庫比鄰而建,廠區規模比年初擴大了五倍都不止,鐵路鋼軌和路枕在倉庫裏堆積如山。
火車頭和車廂竟然被幾個師傅給複製成功了,因零件靠全手工鑄造和打磨的,工藝上相對稍顯粗糙,但是已經大大超出汪鈞的預計了。
人民群眾的智慧是不可限量的,高手往往都可以在民間,汪鈞對幾個師傅表現出來的聰明才智感到驚訝,正式任命他們為負責火車製造的技術總監,承諾不久會有更好的工具提供給他們。
廠區內也已搭建起了簡易路軌,供車頭實驗和培訓駕駛員使用。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隨著汪鈞一聲令下,兩列雙頭火車各拉著十節裝滿了鐵軌和路枕的車廂,緩緩地駛出了機器廠。
沒有剪彩、沒有爆竹、沒有慶祝儀式,就這麽靜悄悄的,火車第一次出現在了大眾麵前,最吸睛的也隻不過是那偶爾的一聲鳴笛聲。
火車一邊前行一邊鋪著路軌,兩條鐵路複線同時開鋪。
沿途聞訊前來看熱鬧的百姓,比幹活的工人還多,奇貨居幹脆幹起了沿途招工的買賣。
正所謂看熱鬧不嫌事大,看熱鬧能順便找到工作,還吃飯管飽,這誰不喜歡?!
廣告效應迅速擴大,鐵路沿線閑著沒事的人都來了。
亂糟糟的人聲鼎沸,最後都被轉變成整齊有力、秩序井然的施工號子。
全大廈私企裏也隻有奇貨居,有資格又有糧食富餘養得起這麽多人,幹得出這種變禍為福的事。
隨著頭尾兩個兩火車頭輪流拉著車廂在鐵路上來迴運輸鐵軌和路枕,僅一個月時間,黃河南岸的鐵路便已鋪設完畢。
小島上仍在繼續著大橋斜拉索安裝的工程。
當最後一根斜拉索被滑輪和牽引鋼繩拉起。
施工人員忙著用攪盤拉緊到預定張拉力、固定,然後按操作規程做最後的張拉力檢測和調索……
大橋建成通車後黃河南北貫通有效的加快了施工進程。
南北施工隊匯合,使資源得以共享,三萬建設大軍在資源充足的條件下日夜趕工。
工人們在汪鈞的技術支持下,刻意嚐試用水泥在小山丘上構築火車隧道。
這些小隧道的工程量都不大,正好拿來練手,為以後建設由機器廠至糖縣的鐵路,甚至是為未來路況更加複雜的京廣線鍛煉基建狂魔隊伍。
年底,曆時一年零兩個月,蕉作村經雒陽至雒縣西郊機器廠的鐵路全線貫通。
從此,製造氨的原料煤、製造硫酸的硫鐵礦和製造水泥的原料終於都可以大規模運輸了。
接下來要準備謀劃雒河鐵路大橋的建設了。
這將關係到鋪設至糖縣的鐵路建設,是目前最當務之急的事情。
為了保持將來河運的通道暢通,這座洛河大橋汪鈞打算用“ 沉井基礎法 ”打樁,建成中間部分可以雙向開合的吊橋形式。
所謂沉井基礎法就是先預製一個很大的沒有蓋子也沒有底的混凝土“盒子”,
用船運至河中,定位後放至河底,然後把“盒子”裏麵的泥水抽幹,
並逐漸下挖底部土層,使盒子慢慢下沉至岩石位置。
同時將頂部一段一段的拚裝加高。
橋墩建好後,剩下的事情就很簡單了。
之前建斜拉索大橋的時候,已經培養出了一大批有經驗的施工隊伍,
以這些人為核心成立了奇貨居路橋建設公司,由基地出來的嫡係人員郭慶生擔任公司總經理,
汪鈞還專門為其配備了專業電腦和相應的路橋設計軟件。
除此之外,最近還任命了發電公司總經理李升,鐵路運輸公司總經理鬱文博,煉鋼公司總經理則由禿鷹兼任。
這三人也是基地培訓優選出來並經曆了企業建立到運作的全過程的實幹家精英,其中禿鷹原本就是靠蒸汽機和煉鐵廠發家的。
按汪鈞的設想,這些經驗豐富的總經理們將同時成為基地內相應專科的教授。
形成產學研一體、以點帶麵的教育體係,以此完善基地內的教育機製。
通過嫡係人員的精英教育牢牢地把握住核心技術,以形成奇貨居對高科技的壟斷。
至於那些從小便在基地長大並受教育的孩子們,未來將是奇貨居皇冠上的明珠,科技金字塔的塔尖。
現在做的一切都是為全力培育他們創造條件,等再過一二十年後,汪鈞要靠他們來幫助自己實現那個終極夢想。
廈曆142年三月,蕉作建立起火力發電廠和大型幹法水泥廠。
潘達任水泥廠廠長。同月奇貨居房屋建築公司成立,由趙廷芝任總經理,張黑塔任施工總指揮。
四月,洛河大橋通車。
五月,奇貨居的技術研發機構——奇貨居成套設備公司成立,負責所有生產設備的研製和安裝,由秦裕伯任總經理,火車製造部門也並入成套設備公司。
六月,礦業公司成立,湯右曾任總經理,緊接著蕉作地區煤礦和鐵礦展開大規模升級改造,新技術新設備將陸續在礦區全麵啟用,煤、鐵礦產量即將暴漲。
廈朝的煤礦原本開采技術很落後,多數仍然是延續幾百年來的表層開采,深層采煤需用豎井。
所以排水便成嚴重問題。
煤窯雖然備有水工,南方乃至有專營此業的”水承行”。
但他們隻是用柳鬥淘水,頂多用普通水車,排水量有限,對深井更是無能為力,一旦遇到地下滲水不用多久礦井便被廢棄掉了。
加上其時煤的價值很低,使用又不廣泛,所以很少有人願意花大成本去挖深層的煤。
現在新技術的采用將徹底改變這種情況,煤礦的可開采量和成本大幅降低。
曆來“吃陽間飯,幹陰間活”的礦工安全也得到了極大的保障。
與此同時蕉作地區的煤、鐵礦開采業因為奇貨居的強勢介入而格局大變,大肚成借機大肆收購各類民間礦山,初步形成區域礦業壟斷的格局。
奇貨居名下的所有廠礦企業現在有近四萬名員工,他們發的工資都是奇貨居內部印製的防偽“糧票”。
這種“糧票”是由麥塊基地內部印製出來的,基地內的造紙加工廠被汪鈞升級改造成了防偽紙張生產暨糧票印刷廠,由楊景山兼任廠長。
該廠專門負責印刷“糧票”,成為了奇貨居實質上的印鈔廠。
憑著這種“糧票”,奇貨居員工可以在奇貨居的各個廠區專設商鋪內任意采購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
麥塊基地內現有的四千畝竹米稻能年產近二千五百萬斤的糧食,但這也差不多是基地能提供糧食的上限了。
因為基地附近適合耕種的穀底平原幾近開墾完了。
而山地,並不適於機械化耕作,所以不打算開墾。
火車頭和車廂竟然被幾個師傅給複製成功了,因零件靠全手工鑄造和打磨的,工藝上相對稍顯粗糙,但是已經大大超出汪鈞的預計了。
人民群眾的智慧是不可限量的,高手往往都可以在民間,汪鈞對幾個師傅表現出來的聰明才智感到驚訝,正式任命他們為負責火車製造的技術總監,承諾不久會有更好的工具提供給他們。
廠區內也已搭建起了簡易路軌,供車頭實驗和培訓駕駛員使用。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隨著汪鈞一聲令下,兩列雙頭火車各拉著十節裝滿了鐵軌和路枕的車廂,緩緩地駛出了機器廠。
沒有剪彩、沒有爆竹、沒有慶祝儀式,就這麽靜悄悄的,火車第一次出現在了大眾麵前,最吸睛的也隻不過是那偶爾的一聲鳴笛聲。
火車一邊前行一邊鋪著路軌,兩條鐵路複線同時開鋪。
沿途聞訊前來看熱鬧的百姓,比幹活的工人還多,奇貨居幹脆幹起了沿途招工的買賣。
正所謂看熱鬧不嫌事大,看熱鬧能順便找到工作,還吃飯管飽,這誰不喜歡?!
廣告效應迅速擴大,鐵路沿線閑著沒事的人都來了。
亂糟糟的人聲鼎沸,最後都被轉變成整齊有力、秩序井然的施工號子。
全大廈私企裏也隻有奇貨居,有資格又有糧食富餘養得起這麽多人,幹得出這種變禍為福的事。
隨著頭尾兩個兩火車頭輪流拉著車廂在鐵路上來迴運輸鐵軌和路枕,僅一個月時間,黃河南岸的鐵路便已鋪設完畢。
小島上仍在繼續著大橋斜拉索安裝的工程。
當最後一根斜拉索被滑輪和牽引鋼繩拉起。
施工人員忙著用攪盤拉緊到預定張拉力、固定,然後按操作規程做最後的張拉力檢測和調索……
大橋建成通車後黃河南北貫通有效的加快了施工進程。
南北施工隊匯合,使資源得以共享,三萬建設大軍在資源充足的條件下日夜趕工。
工人們在汪鈞的技術支持下,刻意嚐試用水泥在小山丘上構築火車隧道。
這些小隧道的工程量都不大,正好拿來練手,為以後建設由機器廠至糖縣的鐵路,甚至是為未來路況更加複雜的京廣線鍛煉基建狂魔隊伍。
年底,曆時一年零兩個月,蕉作村經雒陽至雒縣西郊機器廠的鐵路全線貫通。
從此,製造氨的原料煤、製造硫酸的硫鐵礦和製造水泥的原料終於都可以大規模運輸了。
接下來要準備謀劃雒河鐵路大橋的建設了。
這將關係到鋪設至糖縣的鐵路建設,是目前最當務之急的事情。
為了保持將來河運的通道暢通,這座洛河大橋汪鈞打算用“ 沉井基礎法 ”打樁,建成中間部分可以雙向開合的吊橋形式。
所謂沉井基礎法就是先預製一個很大的沒有蓋子也沒有底的混凝土“盒子”,
用船運至河中,定位後放至河底,然後把“盒子”裏麵的泥水抽幹,
並逐漸下挖底部土層,使盒子慢慢下沉至岩石位置。
同時將頂部一段一段的拚裝加高。
橋墩建好後,剩下的事情就很簡單了。
之前建斜拉索大橋的時候,已經培養出了一大批有經驗的施工隊伍,
以這些人為核心成立了奇貨居路橋建設公司,由基地出來的嫡係人員郭慶生擔任公司總經理,
汪鈞還專門為其配備了專業電腦和相應的路橋設計軟件。
除此之外,最近還任命了發電公司總經理李升,鐵路運輸公司總經理鬱文博,煉鋼公司總經理則由禿鷹兼任。
這三人也是基地培訓優選出來並經曆了企業建立到運作的全過程的實幹家精英,其中禿鷹原本就是靠蒸汽機和煉鐵廠發家的。
按汪鈞的設想,這些經驗豐富的總經理們將同時成為基地內相應專科的教授。
形成產學研一體、以點帶麵的教育體係,以此完善基地內的教育機製。
通過嫡係人員的精英教育牢牢地把握住核心技術,以形成奇貨居對高科技的壟斷。
至於那些從小便在基地長大並受教育的孩子們,未來將是奇貨居皇冠上的明珠,科技金字塔的塔尖。
現在做的一切都是為全力培育他們創造條件,等再過一二十年後,汪鈞要靠他們來幫助自己實現那個終極夢想。
廈曆142年三月,蕉作建立起火力發電廠和大型幹法水泥廠。
潘達任水泥廠廠長。同月奇貨居房屋建築公司成立,由趙廷芝任總經理,張黑塔任施工總指揮。
四月,洛河大橋通車。
五月,奇貨居的技術研發機構——奇貨居成套設備公司成立,負責所有生產設備的研製和安裝,由秦裕伯任總經理,火車製造部門也並入成套設備公司。
六月,礦業公司成立,湯右曾任總經理,緊接著蕉作地區煤礦和鐵礦展開大規模升級改造,新技術新設備將陸續在礦區全麵啟用,煤、鐵礦產量即將暴漲。
廈朝的煤礦原本開采技術很落後,多數仍然是延續幾百年來的表層開采,深層采煤需用豎井。
所以排水便成嚴重問題。
煤窯雖然備有水工,南方乃至有專營此業的”水承行”。
但他們隻是用柳鬥淘水,頂多用普通水車,排水量有限,對深井更是無能為力,一旦遇到地下滲水不用多久礦井便被廢棄掉了。
加上其時煤的價值很低,使用又不廣泛,所以很少有人願意花大成本去挖深層的煤。
現在新技術的采用將徹底改變這種情況,煤礦的可開采量和成本大幅降低。
曆來“吃陽間飯,幹陰間活”的礦工安全也得到了極大的保障。
與此同時蕉作地區的煤、鐵礦開采業因為奇貨居的強勢介入而格局大變,大肚成借機大肆收購各類民間礦山,初步形成區域礦業壟斷的格局。
奇貨居名下的所有廠礦企業現在有近四萬名員工,他們發的工資都是奇貨居內部印製的防偽“糧票”。
這種“糧票”是由麥塊基地內部印製出來的,基地內的造紙加工廠被汪鈞升級改造成了防偽紙張生產暨糧票印刷廠,由楊景山兼任廠長。
該廠專門負責印刷“糧票”,成為了奇貨居實質上的印鈔廠。
憑著這種“糧票”,奇貨居員工可以在奇貨居的各個廠區專設商鋪內任意采購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
麥塊基地內現有的四千畝竹米稻能年產近二千五百萬斤的糧食,但這也差不多是基地能提供糧食的上限了。
因為基地附近適合耕種的穀底平原幾近開墾完了。
而山地,並不適於機械化耕作,所以不打算開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