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大不列顛並不想參與到歐陸這兩大軍事集團的爭鬥中,因為大不列顛在歐洲大陸上並沒有利益,就算有也隻是貿易的問題,貿易問題大不列顛並不想用吃地來解決,而隻是想讓別的國家轉移貿易競爭力罷了。


    歐洲大陸上的土地對於自己完全是累贅,自己不想也不要派兵駐守這裏。


    再說了,加入某一個軍事集團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將被限製,自己可不想無緣無故被別人給限製住。


    況且,這還有違大不列顛的歐陸均勢政策。奧地利一方勢弱,大不列顛還是更傾向於加入奧地利一方平衡雙方的實力。


    當然,主要的還是大不列顛覺得英吉利海峽的貿易份額不多了。


    奧地利聯統下的低地三小國,還有尼德蘭剩餘的貿易份額,都是大不列顛所需求的。


    雖然尼德蘭獨立的時候轉移了50%貿易競爭力,但隨著雙方的發展雙方都覺得貿易對自己之重,特別是大不列顛需要大量金幣鋪建築,就非常缺錢。


    所以比起呂貝克貿易聯盟搶錢的問題,英吉利海峽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問題。畢竟漢薩同盟打一頓就行,而尼德蘭給自己轉貿易還沒有理由。自己貿然動手恐怕會引起法蘭西的忌憚和幹涉。


    當奧地利找上門來時,大不列顛就侵略漢薩同盟一事做出了一份交易。


    “如果貴國願意在英吉利海峽和呂貝克貿易節點上讓步,我方可以考慮與貴方的合作。”


    奧地利大公聽懂了,眼前這位感情還是放不下法蘭西啊,還是不想坐視法蘭西繼續擴張啊,隻是被迫與法蘭西的表麵盟友的關係。


    “如果我方能做到,那麽我們將竭盡全力。”


    奧地利大公如此迴答,他願意就這兩個條件進行談判,哪怕是削弱漢薩同盟的利益,不說讓大不列顛加入自己,也要讓其看上去偏向法蘭西卻實際上中立。


    大不列顛很滿意,並在談判幾輪後雙方簽下了《英奧貿易協定》。


    1.奧地利將自己的聯統國低地三國所有的貿易競爭力轉讓給大不列顛,並滿足大不列顛在呂貝克貿易節點的利益。


    2.作為迴報,大不列顛將在未來的軍事鬥爭中保持中立,並在必要時刻與奧地利一方進行有條件談和。


    3.奧地利與大不列顛簽訂秘密協定,雙方共同承諾保護對方的勢力和利益,互相作保。


    就這樣,奧地利基於這份條約,向漢薩同盟提出來了上一次的劃入薩克森貿易節點的要求,盡快結束戰爭。而大不列顛在麵對法蘭西大使的疑問時隻是讓其繼續幫助自己,並承諾自己已經與奧地利達成了協議,雙方不就這一次發生大規模戰爭。


    法蘭西國王有些狐疑,但為了集團團結還是讓步了,不過他也強硬要求大不列顛必須在此戰後加入瀆聖同盟,且必須尊重瀆聖同盟內各個國家的請求。


    大不列顛國王連連答應,隻讓法蘭西快速入戰。而得到了大不列顛的承諾後法蘭西也暫時放下了心中的怒火,開始加入大不列顛對漢薩同盟的戰爭。


    畢竟這事已經過去了,再怎麽樣也隻能幫著大不列顛打下去了。隻要不現在爆發與奧地利的戰爭就行。


    至於大不列顛到底和奧地利談了些什麽,法蘭西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畢竟,有的時候盟友之間還是彼此尊重的好。


    雖然猜也猜得到大不列顛很可能是在為自己留後路,但怎麽說呢,隻要不損害大家的利益就行。


    法蘭西國王很清楚,畢竟如果不是奧地利奧斯曼,法蘭西西班牙的敵對,歐陸的局勢遠遠不會像現在這樣。


    現在大部分國家都是被列強們的野心給裹挾了,讓他們留點後路也不是不行。


    “總而言之,還是趕緊備戰吧。”


    法蘭西最理想的狀態是暫時能夠把全國的軍營(陸軍上限+1)暫時給鋪起來,小攢一些金幣和人力,在不落後軍科的情況下配合法令市民階層繁榮還有任務給的一些種地buff種下人力,盡量擴大後備役。


    不過估計等法蘭西做好準備大家都做好了準備吧。


    在這個經濟還沒有自由的情況下,破產的概率還是需要充分考慮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網遊:穿越歐陸當主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奧爾加大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奧爾加大佐並收藏網遊:穿越歐陸當主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