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新幹涉者
網遊:穿越歐陸當主人 作者:奧爾加大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經過短暫思考後,威尼斯總督不得不開始試著去相信法蘭西國王的話,可是越想越覺得這裏麵似乎有些問題。
最大的疑點就是法蘭西發現自己被奧地利背叛了,那麽完全可以和自己白和然後再和自己說話,你一邊打陰謀論一邊還不願意停戰是什麽迴事?
還是說就想提我一筆錢?
再說了,奧地利想要吃自己的話很可能是空穴來風,別的不說,奧地利大公難道對曾經賣頭援助自己的盟友下死手嗎?
退一萬步來講,就算奧地利覬覦威尼斯的貿易,完全可以通過更好的方法搞定自己。比如奧地利同意自己小吃兩口教宗國,威尼斯總督也不是不會給奧地利一些威尼斯節點的貿易份額。
反正怎麽想怎麽詭異。
威尼斯總督隻能理解為法蘭西國王想分化自己和奧地利,讓奧地利先下手意大利,自己就好名正言順的入侵意大利了,再順路提自己一筆錢。
“算了,不管怎麽說留個心眼子就好,無論是奧地利還是托斯卡納,眼前打自己的就是法蘭西,除非他不要錢白和,不然我可不會白白坐以待斃。”
威尼斯總督懶得思考那麽多了,無論如何,奧地利不可能主動下手自己,這就足夠了。
想到這裏,威尼斯總督200k大軍壓境法蘭西,趁勢向想快速下城米蘭的法蘭西軍隊發起進攻。
眼見威尼斯總督不願意主動上供金幣與法蘭西合作,法蘭西國王隻能無奈的歎一口氣爆250k士兵源源不斷的馳援米蘭,雙方就此打算首戰即決戰。
1526年中旬,威尼斯軍隊100k率先向米蘭的60k法蘭西軍隊發起進攻,威尼斯軍隊以4.5的士氣暫時低於法蘭西的4.65士氣,115傭兵訓練度也和法蘭西的115%訓練度差不多,雙方於米蘭殺得昏天暗地,雖然威尼斯有米蘭的堡壘加持,但由於自己沒注意跨河進攻導致吃了懲罰,原本可憐的優勢也逐漸減少,更難受的是威尼斯無法再征募更多的雇傭兵來提高戰力了,麵對人數落差威尼斯軍隊已經開始節節敗退了。
即使威尼斯總督不甘心,但也無濟於事了,自己麵對的法蘭西軍隊基本滿操練60%陸軍職業度,自己的精銳基本在之前打光了,人力也沒有了。
9月,戰爭活下來的法蘭西軍隊200k正式下城米蘭,進攻曼托瓦堡壘,威尼斯軍隊隻能待在島上慢慢恢複士氣,無奈再戰。
“我同意法蘭西提款。”
威尼斯總督認清了現實,沒辦法,自己打之前人力就差不多空了,再打下去沒意義了,麵對隻想提自己錢的法蘭西自己似乎也沒有什麽理由繼續戰鬥下去了,不如及時止損,防止托斯卡納或奧地利進攻自己。
隨後威尼斯總督主動發送了35分錢的戰爭合約,隻不過等待了好久法蘭西國王卻沒有接受。
“這托斯卡納還不進攻威尼斯嗎?讓瑞士再去催一催。”
法蘭西國王的目的隻達到了一半,自然不甘心。在他的想法下,托斯卡納和瑞士發起進攻,搶占倫巴第的地盤,然後自己斷盟瑞士吸引托斯卡納主動打瑞士,這樣自己在暗中大力支持瑞士……
然後就和計劃一樣可以光明正大的動手托斯卡納了。
至於為什麽不直接動手托斯卡納嘛,法蘭西國王現在又有了自己的考量。
一個勃艮第問題有點幹係但不多,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法蘭西要給列強們一種虛弱的感覺。
打個比方,就像被凡爾賽條約的德國,總不能麵對勉強對自己放鬆了一點的英法就開始大吃特吃了吧,吃奧地利,吃捷克等等。
至少怎麽說要得到諒解“進軍萊茵蘭”和“德奧合並”之後才行吧。
就和眼下的法蘭西差不多。
要先讓英西放鬆警惕,自己“提錢威尼斯”或者“代理米蘭”以後再“法勃合並”,這樣才有底氣去吃吃意大利。
到時候才有機會正式登上歐洲大陸的牌桌。
“陛下,托斯卡納似乎不願意出兵。”
隨著瑞士的通報,法蘭西國王隻能無奈的選擇了提一筆錢走人,“羈縻意大利”再加上威尼斯政府的35分錢,雖說不賺,但至少能把貸的市民貸給還完,之後就用整個意大利持續不斷的賠款來配合法蘭西本土鋪一下建築,也算是不虧了。
“想不到第一步就失敗了啊。”
法蘭西國王苦笑,看著肥美的米蘭流下了口水,這裏有整個意大利最好的農田,是所有法蘭西國王的夢想之地,可惜威尼斯隻知道掠奪,到處荒廢。
“陛下,接下來我們該怎麽辦?直接動手托斯卡納?我看托斯卡納國內一共就30k常備軍,還沒什麽堡壘,隻要我們用閃電戰……”
“不行!時機還不到,現在貿然出手不僅無法得到想要的,還可能會引起別人警覺。”
法蘭西國王意有所指,目前來看隻能繼續加強與西班牙和大不列顛的聯係了,希望剛剛提款的事他們不會有所顧忌。
見法蘭西失敗了,奧地利大公隻能繼續該幹嘛幹嘛,對自己來說威尼斯節點下手不了的話自己隻能繼續進行帝國改革了,用次要改革的方式提高皇帝的收入補貼。
“帝國次級改革:戰爭稅製度。增加皇帝36的年度稅收。”
“帝國次級改革:征募農民稅。增加皇帝每一點生產發展度帶來的收入+0.05,德意誌地區叛亂度+1。”
“帝國主要改革:絕對帝國穩定。意在保持帝國穩定,帝國省份獲得直屬州維護費-25%,可以獲得強迫非帝國成員進入帝國的宣戰理由。”
一口氣用完攢的100帝國權威後奧地利大公就繼續去帝國小賣部買點東西,拿些buff,然後投資影響力去搶這個改革部長的職位,有10%士氣和10%點數花費呢,相當於一個小黃金時代,隻要搶到了配合創新度,黃金時代和自己疊的理念,奧地利就可以迅速升級科技理念,為之後的對抗奧斯曼帝國的戰爭繼續準備。
當然,奧地利大公終於可以重啟對歐洲國家的外交了,之前一直被奧斯曼威脅無力進行外交行動,現在也是終於可以放下心來關注帝國內外了。
“漢薩同盟,普魯士,巴伐利亞,法蘭克尼亞,漢諾威,想不到我沒關注的日子裏新興國家已經有這麽多了啊。”
奧地利大公感慨道,現在想要像之前一樣做到對地區的控製是不可能了,帝國內部已經分裂成了幾個派係,這幾個國家各自對自己所處的區域進行了強大的控製力影響,奧地利的手再也沒可能繼續插進去了。
不過也好,隻要交涉一下這幾個大諸侯,讓他們勾一下帝國改革及其分權,還是可以保持帝國權威上升的。
目前看帝國內部,花花綠綠的,什麽改革宗,新教多的是,要不是有buff還不一定跟得上帝國權威的減少。
“陛下,大事不好了,英國人和瑞典人要求我們支付報酬!”
旁邊的侍衛神色緊張的看著奧地利大公,而奧地利大公也眉頭緊鎖,隨後把目光看向北德意誌地區。
支付報酬,這是在奧地利第一次抵禦奧斯曼帝國擴張時為了拉攏英國人和瑞典許諾出去的好處,那時候歐洲列強普遍希望奧地利與奧斯曼兩敗俱傷,因此綏靖。奧地利大公不得不出賣帝國利益為了生存,雖然後麵歐洲列強基本都來幫助奧地利了,但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完全無法收迴。
更何況奧地利是一個大國,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如果此次失信,下次誰還願意幫助奧地利?
“那就讓他們自己去拿吧。”
奧地利大公歎了一口氣,他又何嚐不知道這就是出賣了漢薩同盟和普魯士呢?隻能希望於他們自己能夠抵抗一陣子吧。
至於法國和意大利的事嘛,奧地利想了想還是隨局勢伺機而動吧,之前沒太管意大利導致現在托斯卡納和威尼斯在北意大利徹底做大,想動手也不是之前了。
飼料少了,大家都開始去盯著其他人的飼料了,特別是自己還有能力輻射到那個區域。現在放眼望去,除了特別的一地小國,如漢薩同盟的小國機製,帕爾馬被列強保護,還有自由市小國以外,基本上其他的一地或兩地小國要麽擴張,要麽已經成飼料了。
兼並加劇的結果是這樣的,而未來會更加嚴峻。
……
與此同時,大不列顛也在從虛弱中恢複過來,他恢複過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奧地利需求呂貝克貿易中心,這倒不是他立刻就想對漢薩同盟動手,隻是想試探之前奧地利做出來的承諾到底是不是有用的。
畢竟那段同甘共苦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大不列顛自認為已經足夠對得起奧地利了,好處當然少不了。
“既然奧地利不打算賴賬的話,那我就暫時不動手。”
大不列顛還是打算先把精力放在美洲和西歐,美洲則不用說,十三州殖民地和紐芬蘭殖民地的西進擴張是必要的,隻是目前為止美洲出現的易洛魁土著聯盟打斷了十三州殖民地的擴張,大不列顛打算好好的治理一下,不讓十三州殖民地繼續擴張。
至於為什麽不讓十三州殖民地擴張呢?想必原因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十三州殖民地比起紐芬蘭太大太強了,其自建成起就狂殺土著,加上自己的幾塊錢殖民援助,加上自己之前沒怎麽注意,現在他已經推進到了密西西比河沿岸了。
這讓大不列顛極為忌憚,他知道隨著十三州殖民地的越來越大,獨立傾向是會越來越強的,所以之前默許了易洛魁聯盟的組建,意在用土著的手壓製一下十三州殖民地。
可惜土著先天落後的原因,沒能起到作用。
“報告,發現東方的大明人在新大陸西海岸擴張!”
什麽?這麽快嗎?
大不列顛心中大駭,他視野開的差不多了,但大明的領土到底在那裏有還是有些不清楚,現在可以知道了,大明已經改革海禁推動殖民計劃了。
“西海岸隻有3塊嗎?殖民地還沒出來?”
大不列顛拉過去視野,看到結果還能接受,反正自己是不可能像曆史的英國一樣統治世界了。一開始,大不列顛就知道了,隻是之前沒遇到的時候還抱有幻想。
“發送外交訪問請求,同時帶1000金幣前往朝貢,希望能保持英明兩國友好,同時商討新大陸邊界問題,希望按按照勢力劃分地盤。”
大不列顛隻能希望於大明天子不那麽具有侵略性,這樣子還能在談判桌上談談。大不列顛也不認為自己能夠從大明手上得到什麽,隻是單純希望劃分勢力互不幹涉,哪怕之後大明實力遠超自己撕毀條約,那也是之後的事情了。
現在大不列顛唯一希望的是大明能夠與易洛魁聯盟劃山脈而治,到時候大明殖民地,土著和十三州殖民地三分美洲,有著土著的隔開,隻要好好說話,大不列顛還是能玩的。
誰叫目前的大不列顛的收入來自於北美洲的貿易導向呢?通過貿易保持經濟上的優勢來保證自己大陸均勢政策的持續性。
“國王陛下,大明天子不但同意了我們的要求,還希望能夠資助我們,其目的恐怕是歐洲大陸啊!”
隨著侍衛驚恐的匯報結果,大不列顛國王沒有多大意外,大明的幹涉歐洲來得比想象中來的快,其行為沒問題,畢竟自己玩的時候肯定是順手幹涉一下歐洲的。
“不過現在還是算了吧。”
大不列顛集結歸理解,他可不願意把大明白白放進來打亂自己的歐陸步伐,至少目前不會。
或許隻有等到自己徹底衰弱了才有可能和大明報團吧,前提是大明不吃自己。
最大的疑點就是法蘭西發現自己被奧地利背叛了,那麽完全可以和自己白和然後再和自己說話,你一邊打陰謀論一邊還不願意停戰是什麽迴事?
還是說就想提我一筆錢?
再說了,奧地利想要吃自己的話很可能是空穴來風,別的不說,奧地利大公難道對曾經賣頭援助自己的盟友下死手嗎?
退一萬步來講,就算奧地利覬覦威尼斯的貿易,完全可以通過更好的方法搞定自己。比如奧地利同意自己小吃兩口教宗國,威尼斯總督也不是不會給奧地利一些威尼斯節點的貿易份額。
反正怎麽想怎麽詭異。
威尼斯總督隻能理解為法蘭西國王想分化自己和奧地利,讓奧地利先下手意大利,自己就好名正言順的入侵意大利了,再順路提自己一筆錢。
“算了,不管怎麽說留個心眼子就好,無論是奧地利還是托斯卡納,眼前打自己的就是法蘭西,除非他不要錢白和,不然我可不會白白坐以待斃。”
威尼斯總督懶得思考那麽多了,無論如何,奧地利不可能主動下手自己,這就足夠了。
想到這裏,威尼斯總督200k大軍壓境法蘭西,趁勢向想快速下城米蘭的法蘭西軍隊發起進攻。
眼見威尼斯總督不願意主動上供金幣與法蘭西合作,法蘭西國王隻能無奈的歎一口氣爆250k士兵源源不斷的馳援米蘭,雙方就此打算首戰即決戰。
1526年中旬,威尼斯軍隊100k率先向米蘭的60k法蘭西軍隊發起進攻,威尼斯軍隊以4.5的士氣暫時低於法蘭西的4.65士氣,115傭兵訓練度也和法蘭西的115%訓練度差不多,雙方於米蘭殺得昏天暗地,雖然威尼斯有米蘭的堡壘加持,但由於自己沒注意跨河進攻導致吃了懲罰,原本可憐的優勢也逐漸減少,更難受的是威尼斯無法再征募更多的雇傭兵來提高戰力了,麵對人數落差威尼斯軍隊已經開始節節敗退了。
即使威尼斯總督不甘心,但也無濟於事了,自己麵對的法蘭西軍隊基本滿操練60%陸軍職業度,自己的精銳基本在之前打光了,人力也沒有了。
9月,戰爭活下來的法蘭西軍隊200k正式下城米蘭,進攻曼托瓦堡壘,威尼斯軍隊隻能待在島上慢慢恢複士氣,無奈再戰。
“我同意法蘭西提款。”
威尼斯總督認清了現實,沒辦法,自己打之前人力就差不多空了,再打下去沒意義了,麵對隻想提自己錢的法蘭西自己似乎也沒有什麽理由繼續戰鬥下去了,不如及時止損,防止托斯卡納或奧地利進攻自己。
隨後威尼斯總督主動發送了35分錢的戰爭合約,隻不過等待了好久法蘭西國王卻沒有接受。
“這托斯卡納還不進攻威尼斯嗎?讓瑞士再去催一催。”
法蘭西國王的目的隻達到了一半,自然不甘心。在他的想法下,托斯卡納和瑞士發起進攻,搶占倫巴第的地盤,然後自己斷盟瑞士吸引托斯卡納主動打瑞士,這樣自己在暗中大力支持瑞士……
然後就和計劃一樣可以光明正大的動手托斯卡納了。
至於為什麽不直接動手托斯卡納嘛,法蘭西國王現在又有了自己的考量。
一個勃艮第問題有點幹係但不多,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法蘭西要給列強們一種虛弱的感覺。
打個比方,就像被凡爾賽條約的德國,總不能麵對勉強對自己放鬆了一點的英法就開始大吃特吃了吧,吃奧地利,吃捷克等等。
至少怎麽說要得到諒解“進軍萊茵蘭”和“德奧合並”之後才行吧。
就和眼下的法蘭西差不多。
要先讓英西放鬆警惕,自己“提錢威尼斯”或者“代理米蘭”以後再“法勃合並”,這樣才有底氣去吃吃意大利。
到時候才有機會正式登上歐洲大陸的牌桌。
“陛下,托斯卡納似乎不願意出兵。”
隨著瑞士的通報,法蘭西國王隻能無奈的選擇了提一筆錢走人,“羈縻意大利”再加上威尼斯政府的35分錢,雖說不賺,但至少能把貸的市民貸給還完,之後就用整個意大利持續不斷的賠款來配合法蘭西本土鋪一下建築,也算是不虧了。
“想不到第一步就失敗了啊。”
法蘭西國王苦笑,看著肥美的米蘭流下了口水,這裏有整個意大利最好的農田,是所有法蘭西國王的夢想之地,可惜威尼斯隻知道掠奪,到處荒廢。
“陛下,接下來我們該怎麽辦?直接動手托斯卡納?我看托斯卡納國內一共就30k常備軍,還沒什麽堡壘,隻要我們用閃電戰……”
“不行!時機還不到,現在貿然出手不僅無法得到想要的,還可能會引起別人警覺。”
法蘭西國王意有所指,目前來看隻能繼續加強與西班牙和大不列顛的聯係了,希望剛剛提款的事他們不會有所顧忌。
見法蘭西失敗了,奧地利大公隻能繼續該幹嘛幹嘛,對自己來說威尼斯節點下手不了的話自己隻能繼續進行帝國改革了,用次要改革的方式提高皇帝的收入補貼。
“帝國次級改革:戰爭稅製度。增加皇帝36的年度稅收。”
“帝國次級改革:征募農民稅。增加皇帝每一點生產發展度帶來的收入+0.05,德意誌地區叛亂度+1。”
“帝國主要改革:絕對帝國穩定。意在保持帝國穩定,帝國省份獲得直屬州維護費-25%,可以獲得強迫非帝國成員進入帝國的宣戰理由。”
一口氣用完攢的100帝國權威後奧地利大公就繼續去帝國小賣部買點東西,拿些buff,然後投資影響力去搶這個改革部長的職位,有10%士氣和10%點數花費呢,相當於一個小黃金時代,隻要搶到了配合創新度,黃金時代和自己疊的理念,奧地利就可以迅速升級科技理念,為之後的對抗奧斯曼帝國的戰爭繼續準備。
當然,奧地利大公終於可以重啟對歐洲國家的外交了,之前一直被奧斯曼威脅無力進行外交行動,現在也是終於可以放下心來關注帝國內外了。
“漢薩同盟,普魯士,巴伐利亞,法蘭克尼亞,漢諾威,想不到我沒關注的日子裏新興國家已經有這麽多了啊。”
奧地利大公感慨道,現在想要像之前一樣做到對地區的控製是不可能了,帝國內部已經分裂成了幾個派係,這幾個國家各自對自己所處的區域進行了強大的控製力影響,奧地利的手再也沒可能繼續插進去了。
不過也好,隻要交涉一下這幾個大諸侯,讓他們勾一下帝國改革及其分權,還是可以保持帝國權威上升的。
目前看帝國內部,花花綠綠的,什麽改革宗,新教多的是,要不是有buff還不一定跟得上帝國權威的減少。
“陛下,大事不好了,英國人和瑞典人要求我們支付報酬!”
旁邊的侍衛神色緊張的看著奧地利大公,而奧地利大公也眉頭緊鎖,隨後把目光看向北德意誌地區。
支付報酬,這是在奧地利第一次抵禦奧斯曼帝國擴張時為了拉攏英國人和瑞典許諾出去的好處,那時候歐洲列強普遍希望奧地利與奧斯曼兩敗俱傷,因此綏靖。奧地利大公不得不出賣帝國利益為了生存,雖然後麵歐洲列強基本都來幫助奧地利了,但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完全無法收迴。
更何況奧地利是一個大國,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如果此次失信,下次誰還願意幫助奧地利?
“那就讓他們自己去拿吧。”
奧地利大公歎了一口氣,他又何嚐不知道這就是出賣了漢薩同盟和普魯士呢?隻能希望於他們自己能夠抵抗一陣子吧。
至於法國和意大利的事嘛,奧地利想了想還是隨局勢伺機而動吧,之前沒太管意大利導致現在托斯卡納和威尼斯在北意大利徹底做大,想動手也不是之前了。
飼料少了,大家都開始去盯著其他人的飼料了,特別是自己還有能力輻射到那個區域。現在放眼望去,除了特別的一地小國,如漢薩同盟的小國機製,帕爾馬被列強保護,還有自由市小國以外,基本上其他的一地或兩地小國要麽擴張,要麽已經成飼料了。
兼並加劇的結果是這樣的,而未來會更加嚴峻。
……
與此同時,大不列顛也在從虛弱中恢複過來,他恢複過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奧地利需求呂貝克貿易中心,這倒不是他立刻就想對漢薩同盟動手,隻是想試探之前奧地利做出來的承諾到底是不是有用的。
畢竟那段同甘共苦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大不列顛自認為已經足夠對得起奧地利了,好處當然少不了。
“既然奧地利不打算賴賬的話,那我就暫時不動手。”
大不列顛還是打算先把精力放在美洲和西歐,美洲則不用說,十三州殖民地和紐芬蘭殖民地的西進擴張是必要的,隻是目前為止美洲出現的易洛魁土著聯盟打斷了十三州殖民地的擴張,大不列顛打算好好的治理一下,不讓十三州殖民地繼續擴張。
至於為什麽不讓十三州殖民地擴張呢?想必原因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十三州殖民地比起紐芬蘭太大太強了,其自建成起就狂殺土著,加上自己的幾塊錢殖民援助,加上自己之前沒怎麽注意,現在他已經推進到了密西西比河沿岸了。
這讓大不列顛極為忌憚,他知道隨著十三州殖民地的越來越大,獨立傾向是會越來越強的,所以之前默許了易洛魁聯盟的組建,意在用土著的手壓製一下十三州殖民地。
可惜土著先天落後的原因,沒能起到作用。
“報告,發現東方的大明人在新大陸西海岸擴張!”
什麽?這麽快嗎?
大不列顛心中大駭,他視野開的差不多了,但大明的領土到底在那裏有還是有些不清楚,現在可以知道了,大明已經改革海禁推動殖民計劃了。
“西海岸隻有3塊嗎?殖民地還沒出來?”
大不列顛拉過去視野,看到結果還能接受,反正自己是不可能像曆史的英國一樣統治世界了。一開始,大不列顛就知道了,隻是之前沒遇到的時候還抱有幻想。
“發送外交訪問請求,同時帶1000金幣前往朝貢,希望能保持英明兩國友好,同時商討新大陸邊界問題,希望按按照勢力劃分地盤。”
大不列顛隻能希望於大明天子不那麽具有侵略性,這樣子還能在談判桌上談談。大不列顛也不認為自己能夠從大明手上得到什麽,隻是單純希望劃分勢力互不幹涉,哪怕之後大明實力遠超自己撕毀條約,那也是之後的事情了。
現在大不列顛唯一希望的是大明能夠與易洛魁聯盟劃山脈而治,到時候大明殖民地,土著和十三州殖民地三分美洲,有著土著的隔開,隻要好好說話,大不列顛還是能玩的。
誰叫目前的大不列顛的收入來自於北美洲的貿易導向呢?通過貿易保持經濟上的優勢來保證自己大陸均勢政策的持續性。
“國王陛下,大明天子不但同意了我們的要求,還希望能夠資助我們,其目的恐怕是歐洲大陸啊!”
隨著侍衛驚恐的匯報結果,大不列顛國王沒有多大意外,大明的幹涉歐洲來得比想象中來的快,其行為沒問題,畢竟自己玩的時候肯定是順手幹涉一下歐洲的。
“不過現在還是算了吧。”
大不列顛集結歸理解,他可不願意把大明白白放進來打亂自己的歐陸步伐,至少目前不會。
或許隻有等到自己徹底衰弱了才有可能和大明報團吧,前提是大明不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