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人心
網遊:穿越歐陸當主人 作者:奧爾加大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491年末,隨著丹麥軍隊在西蘭被漢薩同盟的雇傭兵徹底擊潰,這場戰爭也隨之落下了帷幕,以漢薩同盟的勝利告終。
不過由於丹麥找上了英格蘭,英格蘭開始對漢薩同盟和瑞典施壓,並要求其退出丹麥領土,並承諾在付出一定利益的同時與兩國重修於好。
英格蘭這麽做也是有原因的。自己的大部隊主力在新大陸與一些部落聯邦幹起來了,其中他們強大的原住民理念讓英格蘭一再吃癟,更不用說新大陸雜七雜八的遷移部落和時不時瞬移在紐芬蘭旁邊的土著了。
由於新大陸的補給很差,英格蘭的士兵一直都因此而得上了許多負麵buff,比如劣質的製服(-5%士氣),缺席的商人和保存農民製度(-10%士氣)等等。
以至於紐芬蘭的港口還出現了流感,可謂是一團糟。
由於土著吃的太快,大量的土著形成了包圍網包圍了英格蘭,而英格蘭為此防止土著用可恥敗類的理由宣上來,也考慮到紐芬蘭的消化能力,正好此時收到丹麥的求援,於是英格蘭準備暫時停止在新大陸的擴張,將重心轉移到歐陸。
視角轉移到談判上,英格蘭首先發言:
“我方要求貴方退出丹麥領土,為了歐陸的穩定,我方承諾丹麥將為自己的失敗負責,但請考慮到大英帝國在丹麥的利益!”
英格蘭也不打算與這兩彎彎繞繞,直接報出來了自己的價格。
也就是在保持現有丹麥領土不變的情況下,其他的利益隨便你們怎麽提。
當然,英格蘭也不打算讓別人就“歐陸均衡”這個政策來隨意拉攏自己,雖然英格蘭在大陸上有大陸均衡的利益,但這不是別人白嫖自己的理由。這麽吃力不討好的活沒有利益誰幹啊。
所以英格蘭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想要丹麥同尼德蘭一樣,保持一定的領土然後轉移貿易競爭力給自己,通過從呂貝克節點導出更多的貿易份額來增加自己在英吉利海峽的收入。
所以說隻要漢薩同盟不要求徹底肢解丹麥或者要求轉移貿易競爭力,英格蘭都會答應其條件。
至於瑞典,挪威給就給了,還能讓挪威想辦法提高自己在北海節點的競爭力,以此產生更多錢來讓英格蘭導到英吉利海峽。
大陸均勢,海峽貿易,這是英格蘭做事的兩個絕對核心的國策。
“廢除通行稅,賠償金幣和戰爭賠款,羞辱展現力量,並要求丹麥永不禁運漢薩同盟!”
經過眾人的商討後,決定最終就為此作為戰爭條約,丹麥的地拿不了也不想用,轉移貿易競爭力還防止之後停戰期到了漢薩同盟揍丹麥提點數呢。
說到提點數,漢薩同盟也是彼此都有的點數,也就是呂貝克,漢堡,施塔德等等各300點點數,漢薩同盟邦聯上也有300到賬。這直接讓原本不缺點數的大家直接有能力去發展自己的科技理念組了。
所以哪怕是之後提點數,漢薩同盟都不能在停戰期上限製自己。
“挪威作為我方的聯統國,戰爭賠款,羞辱。就這些吧。”
瑞典也不想吃丹麥的地,倒不是對丹麥的地沒有需求,隻是眼下這種情況,如果表露出來一點想要吞並丹麥的野心,自己很快就會被周圍國家聯合出兵自己。
一個15世紀末的斯堪的納維亞,你要幹什麽?
到時別說波蘭莫斯科這些國家了,可能連漢薩同盟,勃蘭登堡都會加入包圍網。
所以瑞典想要慢慢的來,畢竟之後有的是機會。畢竟丹麥不可能隨時叫英格蘭,英格蘭也不可能一直有兵在歐陸威脅自己。
“那好,就這樣吧。我會通知丹麥的。”
英格蘭剛鬆一口氣,隨後就被其他人的消息給打斷了。
“不過我請問貴國,有能力讓丹麥答應這些條款嗎?”
漢堡還是有些不放心,並且由於上次的原因,這次主導談判由自己全權負責,所以還需要謹慎。
“他不答應?他會答應的。我向貴國保證,如果他不答應,那麽就由你們自行處置。”
英格蘭冷笑一聲,如果丹麥不給,那麽自己也會反手加入漢薩同盟與瑞典,一起瓜分丹麥屍體。
畢竟丹麥已經沒有資格和任何人討價還價了。
“怎麽會?我要一次至少出20筆貸款!我會破產的!”
麵對丹麥的咆哮,英格蘭隻是默默的發了一個問號,然後靜靜的等待他的迴複。
哦不對,自己的要求還沒發過去。
……
“該死的英國人!”
丹麥國王看到英國人威脅自己後更是異常憤怒,難道丹麥現在淪落到如此地步了嗎?自己隻是輸了兩場戰爭而已,至少還是一個大國!
之前輸瑞典割走了斯堪納地區,放棄了對瑞典的聯統,這次輸漢薩同盟和瑞典,放棄了通行稅和挪威聯統,還要給英格蘭人轉移貿易競爭力……
如果說他們不對丹麥的貿易動手,那麽丹麥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可是眼下其已經觸動了丹麥的核心利益了,答應了沒有特殊情況的話……
麵對不斷進攻的漢薩同盟軍隊,麵對不斷施壓的英格蘭,麵對不斷看戲的瑞典挪威,丹麥國王終於也是低下了高傲的頭顱,選擇主動投降了。
因為比起遊戲來,生命更重要。而且至少基本盤還在,還有一定能力。
不過,在東山再起之前,恐怕都要依靠英格蘭人了。
丹麥國王很快認清了事實,並趕緊抱緊英格蘭大腿。畢竟以後打瑞典還需要英格蘭的幫助。並且丹麥相信,不需要過多久,瑞典就會在暗中默默違反英格蘭的大陸均勢政策引得英格蘭猜疑,而到那時,就是自己的機會。
不過在此之前,也是要夾起尾巴做人了。
丹麥很痛快的同意了瑞典和漢薩同盟的全部要求,也在戰爭後主動轉移貿易競爭力給英格蘭,對外自稱共軛父子。
瑞典贏,漢薩同盟贏,英格蘭贏!
值得一提的是漢薩同盟就展現實力這個戰爭條約提了一共1500點數,也是賺麻了。並且一口氣把傭兵理念和貿易理念給點到了第5發,還擁有3個8級科技,作為小國之中科技最好的了,比起某些大國來說也毫不遜色。
“接下來我們幹嘛?漢堡。”
呂貝克發話了,他實在佩服漢堡的戰略目光,不僅廢除了通行稅還通過漢薩同盟的機製拿了大量點數和金幣,搞得大家臉上笑容都不少。
“先點下任務吧,看看給什麽獎勵再說。”
漢堡依舊冷靜,他知道這隻是漢薩同盟的開始,矛盾也隻是被勝利給掩蓋下去了,之後他們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於是呂貝克在指揮下點下了“廢除通行稅”的任務。
廢除通行稅:漢薩同盟成員+1(當前為4,最多為5),貿易收入修正+15%,所有成員實施三級政府改革“漢薩同盟邦聯”,永久陸軍士氣+5%。
漢薩同盟邦聯:貿易效率+15%,貿易競爭力+20,行政效率+5%,啟用議會,強化議席效果。啟用漢薩同盟邦聯議會。
議席效果:當地稅收+20%,水手+20%人力+20%,商品產出+20%。
漢薩同盟邦聯議會:每20年可開始一次,一個國家擁有一個議席,強化法案效果,獲得特殊法案。
點擊召開議會:
法案1:強製沒收王冠領地:從其他階層沒收一共5%的領地加到王冠領地。(永久)
法案2:商人團+1,可以無視貿易範圍進行貿易,並修正非貿易本埠的負麵小國,強化貿易競爭力。(持續20年)
法案3:軍備擴張:陸軍士氣+10%,訓練度+5%。(持續20年)
法案4:增加成員:漢薩同盟邦聯成員+1(永久)
法案5:殖民擴張:選定區域殖民地可瞬間成立一塊殖民地(1000人口),並獲得1個殖民隊,無視殖民範圍殖民並且減少殖民花費50%。(持續20年)
注:每一個法案如若連續召開3次以上,那麽漢薩同盟邦聯將獲得其永久修正。
還有一些外交官,減自治度等等法案……
可謂是基本普通議會的強化法案,當然裏麵也有特殊的法案,也有很強的強化。
不過是以時間為代價的。
漢堡把自己國內的操作好後,開始思索起漢薩同盟邦聯的未來。
這些法案確實很強,配合漢薩同盟本身的機製更是逆天的效果,不過還是一個問題——時間。
至少需要60年才能拿到永久修正,可漢薩同盟有這個時間嗎?能保證連續選擇同一個法案嗎?
而且就算不提時間,漢薩同盟強大的背後是虛弱。
也就是體量問題。
四個小國再怎麽強大隻要把戰場推進到自己家裏,那麽分分鍾失敗。
大國隻需要堆人數壓都能壓死漢薩同盟,在海上把港口一封鎖經濟就爆炸。
所以……
“要不我們先決定讓誰加入漢薩同盟吧,畢竟有特殊修正。”
漢堡看了一眼下個任務“保證北德意誌商路”,也就是要繼續去征服薩克森-勞恩堡和呂納堡這兩個國家,思考了一下還是優先解決內政問題。
漢薩同盟的修正是每一個成員就有年度收入補貼的,而且多加一個國家他可以吃到漢薩同盟的高科技與理念加成,特別是已經打敗了丹麥,按道理絕對是互惠互利的事。
如果不考慮人心的話……
漢堡看了一下周圍的3個國家,內政財政軍事基本大權都被瓜分完畢了,那加入的那個國家該許諾什麽職位或者權力呢?
還是就是把他晾在那裏?
這是絕對是不平等的,畢竟蛋糕就這麽大。其他人可能不會同意,或者表麵同意背後一套……
漢堡本人是無所謂的,把外交什麽的丟出去就無所謂。原本這個惡人可以不由他當,可是基於漢薩同盟的未來,必須要撐大漢薩同盟的體量,為此加入新成員是迫切的要求。
漢堡所求的是改革,改革眼下權力的遊戲。
聽到漢堡這麽說,大家臉上的喜色都變為沉默。
之前不是沒有提過這個事情,在呂貝克想要放出石勒蘇益格格爾施泰因時就說過,可是當時其他人都反對。
“之前是之前,為了未來,我們必須慎重考慮這件事。”
漢堡深唿一口氣,他知道之前自己因為不信任呂貝克而反對了提案,畢竟當時自己想的是如果呂貝克放出來了兩個小國,那麽這兩個小國肯定是聽呂貝克的,3 v 3,足夠呂貝克架空漢薩同盟了,為了自己的利益是絕對不允許呂貝克放出來的。
同理,漢堡也知道自己說出來肯定會引得別人猜忌,畢竟是自己讓別人加入的話那個國家肯定會天然親近漢堡。
說到底還是權力,行政效率和話語權的鬥爭。
隻不過之前被共同的敵人給掩蓋下去了。
“終於還是到了這一步嗎?”
施塔德看著沉默的大家,自己很想說話配合漢堡,可是不行。
這很可能會讓呂貝克和不萊梅誤會到漢堡和自己已經自行成立了一派,出於對話語權的爭奪,對方就算不想,也不得不報團在其中與漢堡自己對立。
這可以說是漢薩同盟邦聯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弊端。
畢竟大家都是有各自的利益的。不可能你順啥就是啥,不可能每個時候都能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就像之前為什麽漢薩同盟差點因為呂貝克吞石勒蘇益格格爾施泰因而解散。
“黨派,邦聯。嗬嗬嗬……”
施塔德還是準備出口幫助漢堡打破眼下這種大家都有自己的小99的局麵。
他既然一開局就決心加入,那麽就要做一點什麽東西。
如果這讓他們誤以為是黨派鬥爭的話,那就來吧。
漢薩同盟邦聯必須要有新鮮血液,必須撐大自己的體量,必須要走正道。畢竟跟旁邊的尼德蘭和勃蘭登堡比起來,漢薩同盟已經沒有任何時間走彎路了。
不過由於丹麥找上了英格蘭,英格蘭開始對漢薩同盟和瑞典施壓,並要求其退出丹麥領土,並承諾在付出一定利益的同時與兩國重修於好。
英格蘭這麽做也是有原因的。自己的大部隊主力在新大陸與一些部落聯邦幹起來了,其中他們強大的原住民理念讓英格蘭一再吃癟,更不用說新大陸雜七雜八的遷移部落和時不時瞬移在紐芬蘭旁邊的土著了。
由於新大陸的補給很差,英格蘭的士兵一直都因此而得上了許多負麵buff,比如劣質的製服(-5%士氣),缺席的商人和保存農民製度(-10%士氣)等等。
以至於紐芬蘭的港口還出現了流感,可謂是一團糟。
由於土著吃的太快,大量的土著形成了包圍網包圍了英格蘭,而英格蘭為此防止土著用可恥敗類的理由宣上來,也考慮到紐芬蘭的消化能力,正好此時收到丹麥的求援,於是英格蘭準備暫時停止在新大陸的擴張,將重心轉移到歐陸。
視角轉移到談判上,英格蘭首先發言:
“我方要求貴方退出丹麥領土,為了歐陸的穩定,我方承諾丹麥將為自己的失敗負責,但請考慮到大英帝國在丹麥的利益!”
英格蘭也不打算與這兩彎彎繞繞,直接報出來了自己的價格。
也就是在保持現有丹麥領土不變的情況下,其他的利益隨便你們怎麽提。
當然,英格蘭也不打算讓別人就“歐陸均衡”這個政策來隨意拉攏自己,雖然英格蘭在大陸上有大陸均衡的利益,但這不是別人白嫖自己的理由。這麽吃力不討好的活沒有利益誰幹啊。
所以英格蘭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想要丹麥同尼德蘭一樣,保持一定的領土然後轉移貿易競爭力給自己,通過從呂貝克節點導出更多的貿易份額來增加自己在英吉利海峽的收入。
所以說隻要漢薩同盟不要求徹底肢解丹麥或者要求轉移貿易競爭力,英格蘭都會答應其條件。
至於瑞典,挪威給就給了,還能讓挪威想辦法提高自己在北海節點的競爭力,以此產生更多錢來讓英格蘭導到英吉利海峽。
大陸均勢,海峽貿易,這是英格蘭做事的兩個絕對核心的國策。
“廢除通行稅,賠償金幣和戰爭賠款,羞辱展現力量,並要求丹麥永不禁運漢薩同盟!”
經過眾人的商討後,決定最終就為此作為戰爭條約,丹麥的地拿不了也不想用,轉移貿易競爭力還防止之後停戰期到了漢薩同盟揍丹麥提點數呢。
說到提點數,漢薩同盟也是彼此都有的點數,也就是呂貝克,漢堡,施塔德等等各300點點數,漢薩同盟邦聯上也有300到賬。這直接讓原本不缺點數的大家直接有能力去發展自己的科技理念組了。
所以哪怕是之後提點數,漢薩同盟都不能在停戰期上限製自己。
“挪威作為我方的聯統國,戰爭賠款,羞辱。就這些吧。”
瑞典也不想吃丹麥的地,倒不是對丹麥的地沒有需求,隻是眼下這種情況,如果表露出來一點想要吞並丹麥的野心,自己很快就會被周圍國家聯合出兵自己。
一個15世紀末的斯堪的納維亞,你要幹什麽?
到時別說波蘭莫斯科這些國家了,可能連漢薩同盟,勃蘭登堡都會加入包圍網。
所以瑞典想要慢慢的來,畢竟之後有的是機會。畢竟丹麥不可能隨時叫英格蘭,英格蘭也不可能一直有兵在歐陸威脅自己。
“那好,就這樣吧。我會通知丹麥的。”
英格蘭剛鬆一口氣,隨後就被其他人的消息給打斷了。
“不過我請問貴國,有能力讓丹麥答應這些條款嗎?”
漢堡還是有些不放心,並且由於上次的原因,這次主導談判由自己全權負責,所以還需要謹慎。
“他不答應?他會答應的。我向貴國保證,如果他不答應,那麽就由你們自行處置。”
英格蘭冷笑一聲,如果丹麥不給,那麽自己也會反手加入漢薩同盟與瑞典,一起瓜分丹麥屍體。
畢竟丹麥已經沒有資格和任何人討價還價了。
“怎麽會?我要一次至少出20筆貸款!我會破產的!”
麵對丹麥的咆哮,英格蘭隻是默默的發了一個問號,然後靜靜的等待他的迴複。
哦不對,自己的要求還沒發過去。
……
“該死的英國人!”
丹麥國王看到英國人威脅自己後更是異常憤怒,難道丹麥現在淪落到如此地步了嗎?自己隻是輸了兩場戰爭而已,至少還是一個大國!
之前輸瑞典割走了斯堪納地區,放棄了對瑞典的聯統,這次輸漢薩同盟和瑞典,放棄了通行稅和挪威聯統,還要給英格蘭人轉移貿易競爭力……
如果說他們不對丹麥的貿易動手,那麽丹麥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可是眼下其已經觸動了丹麥的核心利益了,答應了沒有特殊情況的話……
麵對不斷進攻的漢薩同盟軍隊,麵對不斷施壓的英格蘭,麵對不斷看戲的瑞典挪威,丹麥國王終於也是低下了高傲的頭顱,選擇主動投降了。
因為比起遊戲來,生命更重要。而且至少基本盤還在,還有一定能力。
不過,在東山再起之前,恐怕都要依靠英格蘭人了。
丹麥國王很快認清了事實,並趕緊抱緊英格蘭大腿。畢竟以後打瑞典還需要英格蘭的幫助。並且丹麥相信,不需要過多久,瑞典就會在暗中默默違反英格蘭的大陸均勢政策引得英格蘭猜疑,而到那時,就是自己的機會。
不過在此之前,也是要夾起尾巴做人了。
丹麥很痛快的同意了瑞典和漢薩同盟的全部要求,也在戰爭後主動轉移貿易競爭力給英格蘭,對外自稱共軛父子。
瑞典贏,漢薩同盟贏,英格蘭贏!
值得一提的是漢薩同盟就展現實力這個戰爭條約提了一共1500點數,也是賺麻了。並且一口氣把傭兵理念和貿易理念給點到了第5發,還擁有3個8級科技,作為小國之中科技最好的了,比起某些大國來說也毫不遜色。
“接下來我們幹嘛?漢堡。”
呂貝克發話了,他實在佩服漢堡的戰略目光,不僅廢除了通行稅還通過漢薩同盟的機製拿了大量點數和金幣,搞得大家臉上笑容都不少。
“先點下任務吧,看看給什麽獎勵再說。”
漢堡依舊冷靜,他知道這隻是漢薩同盟的開始,矛盾也隻是被勝利給掩蓋下去了,之後他們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於是呂貝克在指揮下點下了“廢除通行稅”的任務。
廢除通行稅:漢薩同盟成員+1(當前為4,最多為5),貿易收入修正+15%,所有成員實施三級政府改革“漢薩同盟邦聯”,永久陸軍士氣+5%。
漢薩同盟邦聯:貿易效率+15%,貿易競爭力+20,行政效率+5%,啟用議會,強化議席效果。啟用漢薩同盟邦聯議會。
議席效果:當地稅收+20%,水手+20%人力+20%,商品產出+20%。
漢薩同盟邦聯議會:每20年可開始一次,一個國家擁有一個議席,強化法案效果,獲得特殊法案。
點擊召開議會:
法案1:強製沒收王冠領地:從其他階層沒收一共5%的領地加到王冠領地。(永久)
法案2:商人團+1,可以無視貿易範圍進行貿易,並修正非貿易本埠的負麵小國,強化貿易競爭力。(持續20年)
法案3:軍備擴張:陸軍士氣+10%,訓練度+5%。(持續20年)
法案4:增加成員:漢薩同盟邦聯成員+1(永久)
法案5:殖民擴張:選定區域殖民地可瞬間成立一塊殖民地(1000人口),並獲得1個殖民隊,無視殖民範圍殖民並且減少殖民花費50%。(持續20年)
注:每一個法案如若連續召開3次以上,那麽漢薩同盟邦聯將獲得其永久修正。
還有一些外交官,減自治度等等法案……
可謂是基本普通議會的強化法案,當然裏麵也有特殊的法案,也有很強的強化。
不過是以時間為代價的。
漢堡把自己國內的操作好後,開始思索起漢薩同盟邦聯的未來。
這些法案確實很強,配合漢薩同盟本身的機製更是逆天的效果,不過還是一個問題——時間。
至少需要60年才能拿到永久修正,可漢薩同盟有這個時間嗎?能保證連續選擇同一個法案嗎?
而且就算不提時間,漢薩同盟強大的背後是虛弱。
也就是體量問題。
四個小國再怎麽強大隻要把戰場推進到自己家裏,那麽分分鍾失敗。
大國隻需要堆人數壓都能壓死漢薩同盟,在海上把港口一封鎖經濟就爆炸。
所以……
“要不我們先決定讓誰加入漢薩同盟吧,畢竟有特殊修正。”
漢堡看了一眼下個任務“保證北德意誌商路”,也就是要繼續去征服薩克森-勞恩堡和呂納堡這兩個國家,思考了一下還是優先解決內政問題。
漢薩同盟的修正是每一個成員就有年度收入補貼的,而且多加一個國家他可以吃到漢薩同盟的高科技與理念加成,特別是已經打敗了丹麥,按道理絕對是互惠互利的事。
如果不考慮人心的話……
漢堡看了一下周圍的3個國家,內政財政軍事基本大權都被瓜分完畢了,那加入的那個國家該許諾什麽職位或者權力呢?
還是就是把他晾在那裏?
這是絕對是不平等的,畢竟蛋糕就這麽大。其他人可能不會同意,或者表麵同意背後一套……
漢堡本人是無所謂的,把外交什麽的丟出去就無所謂。原本這個惡人可以不由他當,可是基於漢薩同盟的未來,必須要撐大漢薩同盟的體量,為此加入新成員是迫切的要求。
漢堡所求的是改革,改革眼下權力的遊戲。
聽到漢堡這麽說,大家臉上的喜色都變為沉默。
之前不是沒有提過這個事情,在呂貝克想要放出石勒蘇益格格爾施泰因時就說過,可是當時其他人都反對。
“之前是之前,為了未來,我們必須慎重考慮這件事。”
漢堡深唿一口氣,他知道之前自己因為不信任呂貝克而反對了提案,畢竟當時自己想的是如果呂貝克放出來了兩個小國,那麽這兩個小國肯定是聽呂貝克的,3 v 3,足夠呂貝克架空漢薩同盟了,為了自己的利益是絕對不允許呂貝克放出來的。
同理,漢堡也知道自己說出來肯定會引得別人猜忌,畢竟是自己讓別人加入的話那個國家肯定會天然親近漢堡。
說到底還是權力,行政效率和話語權的鬥爭。
隻不過之前被共同的敵人給掩蓋下去了。
“終於還是到了這一步嗎?”
施塔德看著沉默的大家,自己很想說話配合漢堡,可是不行。
這很可能會讓呂貝克和不萊梅誤會到漢堡和自己已經自行成立了一派,出於對話語權的爭奪,對方就算不想,也不得不報團在其中與漢堡自己對立。
這可以說是漢薩同盟邦聯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弊端。
畢竟大家都是有各自的利益的。不可能你順啥就是啥,不可能每個時候都能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就像之前為什麽漢薩同盟差點因為呂貝克吞石勒蘇益格格爾施泰因而解散。
“黨派,邦聯。嗬嗬嗬……”
施塔德還是準備出口幫助漢堡打破眼下這種大家都有自己的小99的局麵。
他既然一開局就決心加入,那麽就要做一點什麽東西。
如果這讓他們誤以為是黨派鬥爭的話,那就來吧。
漢薩同盟邦聯必須要有新鮮血液,必須撐大自己的體量,必須要走正道。畢竟跟旁邊的尼德蘭和勃蘭登堡比起來,漢薩同盟已經沒有任何時間走彎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