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現狀
網遊:穿越歐陸當主人 作者:奧爾加大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卡斯蒂利亞和英格蘭帶領神羅聯軍一起對大胃王法蘭西略施懲戒時,葡萄牙王國已經開始了新大陸的偉大征服。
在新大陸,葡萄牙的偉大征服者哥倫布帶領1萬軍隊踏上了這個由國王命名的島嶼——卡伊拉八。在島上,由於大量的情報工作得當,哥倫布帶著大軍進行係統性清理原始人部落,隨即由國家出麵帶來了第一批定居者。
而這個定居者又稱殖民者,由國家大力扶植在島上,意圖控製整個卡伊拉八群島。
終於,在1462年,葡萄牙終於在卡伊拉八上建立了第一個城市,該城市擁有1000殖民者,這塊地將作為跳板,讓葡萄牙國王的野心直指群島西部。
葡萄牙國王相信,在群島西部後一定有傳說中的黃金之地。
……
從葡萄牙傳來的新大陸消息震驚了整個歐洲,所有人都對葡萄牙國王即將獲得的大量財富眼紅不已。
特別是卡斯蒂利亞和英格蘭,他們原本也是一個殖民大國,不過由於戰略問題,目前還沒有開啟理念組,也就沒有探索新大陸的科技支持。現在聽聞葡萄牙已經發現了新大陸,那麽他們自然而然的要考慮自己的殖民戰略了。
由於英格蘭和葡萄牙是同盟關係,所以英格蘭就迅速找到葡萄牙國王,希望能夠分享新大陸的消息和視野給自己,作為迴報,英格蘭將承認葡萄牙在新大陸的利益。
葡萄牙國王很痛快的簽署了這份條約,在他看來,英格蘭雖然不靠譜但還是有點實力,特別是在變身成大不列顛之後。而自己雖然捷足先登,但是自己旁邊的卡斯蒂利亞一直對自己的領土抱有吞並之心。所以自己必須依靠英格蘭。
同意的,新大陸的利益太大了,葡萄牙可不認為自己可以守住這潑天的富貴,必須將利益讓渡出去,然後形成殖民大國的圈子,用來排斥其他國家。
很快,葡萄牙也找到了卡斯蒂利亞,希望能夠簽署同盟條約或者是互不侵犯條約。自己將作為迴報將分享新大陸的利益。
收到消息的卡斯蒂利亞也猶豫了一會,最終還是答應了。他害怕自己如果與葡萄牙打起來,不說葡萄牙會爆種,就說他的盟友英格蘭和已經結仇的法蘭西肯定不會坐視不管,這樣即便是成立了西班牙也難以打過。
最重要的是自己還沒有新大陸的加成,殖民新大陸一個區域超過5塊地就可以在當地成立殖民領,相當於一個有自主權的王冠領地,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殖民領帶來的巨額財富和大量關稅,能讓殖民宗主國獲得巨額的發展度,軍事上限和財政支持。
等擁有了大量的殖民領,卡斯蒂利亞就能在本土建立大量工廠軍營,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國家實力。
不僅如此,暫時與葡萄牙結盟還可以讓葡萄牙國王為自己打工,等到他成立殖民領的時候,就可以狠狠找個理由敲打他,讓他爆金幣或者直接轉讓他的殖民領給自己。
不管在什麽角度上看,卡斯蒂利亞都是不虧的。你要發育,我也要發育,但是我體量比你大,就證明你注定發育不過我。
於是在共同的利益需求下,卡斯蒂利亞與葡萄牙簽訂了同盟,雙方摒棄前嫌,共同為了新大陸的財富而奮鬥。
……
法蘭西作為上次戰爭的勝利者,不僅被套上“過量侵略擴張”的debuff,還有不穩定的社會秩序。
過量擴張就不用說,被包圍網給宣了,自己也無法抵抗;就說這個不穩定的社會秩序,原本法蘭西已經通過了外交,利益的雙重手段把自己所有的封邑全部拉到了自己這一邊。
而現在,因為法蘭西的野心和激進,導致了整個法蘭西大區產生了人為的災難。在包圍網入侵之後,由於兵力不足再加上財政虧空,使得整個法蘭西大區都養不起60k的部隊,所以讓聯軍一衝就直接撞碎被全殲了。
在之後,災難就發生了。大量的神羅小國開始占領地塊,掠奪法蘭西的財富,不僅剝削發展度,還要在當地進行“零元購”,法蘭西根本就不能組成有力的抵抗,隻能任由他們繼續掠奪。
封邑們也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流失,經營快20年的地盤一朝迴到解放前了,他們不僅要為法蘭西的野心買單,還要繼續重建自己的國家。
就為了一個勃艮第!
封邑們對法蘭西大失所望,特別是波旁,這個原本特別親近法蘭西的公爵現在卻成了法蘭西的頭號反骨仔。他認為隻有法蘭西真正成為“法蘭西島公爵”才能算是真正的法蘭西國王,必須要把自己吃掉的勃艮第和其他地區都給吐出來才能保證法蘭西大區的永久和平。
對此他甚至去聯係了英格蘭和卡斯蒂利亞,卡斯蒂利亞倒是非常讚同波旁的主張,他也認為小小的法蘭西才是最好的的法蘭西。
而英格蘭的態度就有些微妙了。一方麵,他需要法蘭西的低地地區,不過他也知道,自己敢真的要自己也會像法蘭西一樣被群毆;另一方麵,他不希望法蘭西虛弱的太快,不然無法在大陸上給予卡斯蒂利亞壓力,而自己就要麵對和自己全力爭搶新大陸的卡斯蒂利亞,那後果無疑是災難性的。
在陸地上,英格蘭打不過任何列強,在海洋上,英格蘭還沒變身不列顛之前軍隊數量上不去,也打不過卡斯蒂利亞。
英格蘭可不想自己直接麵對完整狀態的卡斯蒂利亞。
所以對於英格蘭來說,大陸均勢永遠都是自己的國策。而現在的狀況,應當暫時扶持法蘭西一點就好。
很快,法蘭西和他的封邑就被全境了。英格蘭和卡斯蒂利亞一直在爭吵對法蘭西的停戰協議。經過大量的扯皮和交涉,最終決定停戰協議如下:
1.法蘭西釋放荷蘭,布拉班特,佛蘭德和盧森堡思個低地小國獨立。
2.法蘭西需要支付一共3500金幣給聯軍,依靠戰爭分數計算,其中卡斯蒂利亞獲得1100,英格蘭獲得900,剩下的由其餘參加的小國自行分配。
3.卡斯蒂利亞,英格蘭侮辱法蘭西,獲得300點點數。
4.法蘭西終止英格蘭為自己的宿敵。
5.卡斯蒂利亞警告法蘭西,法蘭西將在未來15年內不可發動侵略戰爭。
很快,法蘭西就接受了這份條約。還好,畢竟沒有把所有的戰利品給吐出去,自己手上還有皮卡第大區和勃艮第地區。
而英格蘭和卡斯蒂利亞雙方都對這份戰爭條約不滿。說實話,卡斯蒂利亞不滿英格蘭自己當方麵結束了與法蘭西的宿敵關係。英格蘭不滿卡斯蒂利亞限製了法蘭西的擴張。因為停戰協議有10年,而警告有15年!
這說明卡斯蒂利亞完全不想讓法蘭西在短時間內進行實力迴複的舉措,自己好安心遲北非和新大陸。
而法蘭西雖然戰敗,但吐出去呃都是自己管不到的,鞭長莫及的無法核心化的地區。自己的國力依舊是實打實的上漲了的。
於是法蘭西決定直接再放兩個封邑出來,一個弗朗什孔泰伯國,一個皮卡第公國,又獲得了10點中央集權度。
現在法蘭西一共攢了40點中央集權度了,差不多可以進行改革了。法蘭西決定首先先把地區所有的debuff給消除掉,用5點中央集權度降低地區10的最低自治度要求。法蘭西一共花了30點,把地區發展度的debuff給全部消除了。
剩下的中央集權度法蘭西打算攢著,既不用來無條件吞並封邑也不用來增加軍隊戰鬥力。打算繼續安穩的過日子,爭取早日把自己欠的25筆貸款給還上。而至於卡斯蒂利亞的警告就當放屁吧。
總之法蘭西現在要以經濟發展為中心,落實安撫封邑的綱領,在外交上進行保守發展。等到自己實力恢複過來就去找布列塔尼和普羅旺斯去揍他們一頓。
……
在另一邊,東歐的領土上,波蘭強行帶上立陶宛大公的頭銜,將兩國首次聯合在一起,建立了聯統關係。使得波蘭統治者成功變成了(5\/5\/6)的明君,威震羅斯。
對內,波蘭力圖想要擺脫“波蘭選王製”和“大莊園貴族議會”的影響,建立中央集權,選擇帶領新來的立陶宛勢力和普魯士騎士團的人打壓波蘭境內的貴族們。
然而貴族們不會被所謂的明君所打敗,他們隻會要求國王繼續遵守這個流傳千年的傳統。於是,在波蘭境內,大批貴族準備起義扞衛自己的權力。
“波蘭貴族農民大起義”的災難在波蘭境內爆發了,與此同時立陶宛內部也爆發大量的宗教叛軍。大約有超過70多k的叛軍在波蘭地區起義,這些叛軍軍備完整,後勤補給充足,很快就將國王得力的近衛隊翼騎兵給打敗了。
造成這個場麵主要還是因為這個新的災難,它能夠讓波蘭國王完全從貴族封地上收不上來稅收,直接導致了波蘭國王的財政危機。失去了貴族們的稅收,波蘭根本養不起50k的龐大軍隊,隻能借用立陶宛的兵力。
可是立陶宛的財政早已經在連年鎮壓叛亂中虧損殆盡了,不然也不會指望波蘭來解放自己。
波蘭國王無奈,隻能選擇集中優勢兵力對開始圍攻首都的叛軍們進行突破,然後由50k對陣30k,竟然打輸了!
波蘭國王不可置信,早知道自己這可是有波蘭翼騎兵啊,結果看向屏幕板上,發現自己早已破產了。再打下去,自己的這50k部隊遲早原地解散。
在現實麵前,看著叛軍快下城了克拉科夫,波蘭國王選擇了退讓。
再次召開的貴族議會,貴族們要求國王必須放棄境外勢力的支持,同時遵守波蘭傳統,否則將繼續進攻。
波蘭國王同意了,將支持自己的普魯士貴族,羅馬尼亞貴族,立陶宛貴族全部給拋棄了,而在此之中,普魯士貴族對波蘭的體製感到失望,決定前往東普魯士地區建國,重現普魯士榮光。剩下的羅馬尼亞貴族和立陶宛貴族選擇了屈服,他們畢竟沒有普魯士的條件能夠自己單幹。
於是在幾天過後,傳來了一陣消息:
普魯士公國成立!波蘭對普魯士宣戰!
話雖然是這麽說,但是波蘭國內仍然處於破產狀態,波蘭國王想要收複東普魯士地區,可是貴族們卻冷眼旁觀,不願意交稅。
“為什麽要為普魯士而死?”一位不知名的波蘭大貴族在攝像機麵前吐槽到。“就讓那些日耳曼人玩去吧,反正東普魯士已經不是我們的同胞了。”
沒錯,在千年的神聖羅馬帝國的緩慢入侵下,東普魯士地區大部分都變成了所謂的波羅的海德意誌人,而不是真正的普魯士居民,在波蘭貴族看來,這塊地既沒有什麽貿易價值也沒有肥沃的土地。那要著有何用呢?
於是在貴族們的施壓下,加上自己主動丟棄了自己的羽翼,導致一代神君波蘭國王就此沉默,換來了對波蘭貴族的妥協。
在東普魯士,為了保證自己的獨立地位,大量的貴族選擇了全麵軍事化社會,為了防止波蘭入侵。
與此同時,由於害怕波蘭緩慢滲透東普魯士,大量的貴族們唿聲呐喊需要一個能夠保衛自己的國家,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君主,需要一個不那麽強的,能夠讓普魯士貴族也能夠進入中央樞紐的開明的國家。
很快,就有一個自告奮勇的國家報名了。不同於波蘭,這個國家很讓普魯士貴族滿意。
他們同意保留普魯士地區的文化傳統,並希望能借用普魯士貴族的力量推動當地社會軍事化,他們也擁有共同的文化基礎,也在血緣上有不錯的關係。
這讓普魯士貴族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這個國家——勃蘭登堡!
在新大陸,葡萄牙的偉大征服者哥倫布帶領1萬軍隊踏上了這個由國王命名的島嶼——卡伊拉八。在島上,由於大量的情報工作得當,哥倫布帶著大軍進行係統性清理原始人部落,隨即由國家出麵帶來了第一批定居者。
而這個定居者又稱殖民者,由國家大力扶植在島上,意圖控製整個卡伊拉八群島。
終於,在1462年,葡萄牙終於在卡伊拉八上建立了第一個城市,該城市擁有1000殖民者,這塊地將作為跳板,讓葡萄牙國王的野心直指群島西部。
葡萄牙國王相信,在群島西部後一定有傳說中的黃金之地。
……
從葡萄牙傳來的新大陸消息震驚了整個歐洲,所有人都對葡萄牙國王即將獲得的大量財富眼紅不已。
特別是卡斯蒂利亞和英格蘭,他們原本也是一個殖民大國,不過由於戰略問題,目前還沒有開啟理念組,也就沒有探索新大陸的科技支持。現在聽聞葡萄牙已經發現了新大陸,那麽他們自然而然的要考慮自己的殖民戰略了。
由於英格蘭和葡萄牙是同盟關係,所以英格蘭就迅速找到葡萄牙國王,希望能夠分享新大陸的消息和視野給自己,作為迴報,英格蘭將承認葡萄牙在新大陸的利益。
葡萄牙國王很痛快的簽署了這份條約,在他看來,英格蘭雖然不靠譜但還是有點實力,特別是在變身成大不列顛之後。而自己雖然捷足先登,但是自己旁邊的卡斯蒂利亞一直對自己的領土抱有吞並之心。所以自己必須依靠英格蘭。
同意的,新大陸的利益太大了,葡萄牙可不認為自己可以守住這潑天的富貴,必須將利益讓渡出去,然後形成殖民大國的圈子,用來排斥其他國家。
很快,葡萄牙也找到了卡斯蒂利亞,希望能夠簽署同盟條約或者是互不侵犯條約。自己將作為迴報將分享新大陸的利益。
收到消息的卡斯蒂利亞也猶豫了一會,最終還是答應了。他害怕自己如果與葡萄牙打起來,不說葡萄牙會爆種,就說他的盟友英格蘭和已經結仇的法蘭西肯定不會坐視不管,這樣即便是成立了西班牙也難以打過。
最重要的是自己還沒有新大陸的加成,殖民新大陸一個區域超過5塊地就可以在當地成立殖民領,相當於一個有自主權的王冠領地,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殖民領帶來的巨額財富和大量關稅,能讓殖民宗主國獲得巨額的發展度,軍事上限和財政支持。
等擁有了大量的殖民領,卡斯蒂利亞就能在本土建立大量工廠軍營,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國家實力。
不僅如此,暫時與葡萄牙結盟還可以讓葡萄牙國王為自己打工,等到他成立殖民領的時候,就可以狠狠找個理由敲打他,讓他爆金幣或者直接轉讓他的殖民領給自己。
不管在什麽角度上看,卡斯蒂利亞都是不虧的。你要發育,我也要發育,但是我體量比你大,就證明你注定發育不過我。
於是在共同的利益需求下,卡斯蒂利亞與葡萄牙簽訂了同盟,雙方摒棄前嫌,共同為了新大陸的財富而奮鬥。
……
法蘭西作為上次戰爭的勝利者,不僅被套上“過量侵略擴張”的debuff,還有不穩定的社會秩序。
過量擴張就不用說,被包圍網給宣了,自己也無法抵抗;就說這個不穩定的社會秩序,原本法蘭西已經通過了外交,利益的雙重手段把自己所有的封邑全部拉到了自己這一邊。
而現在,因為法蘭西的野心和激進,導致了整個法蘭西大區產生了人為的災難。在包圍網入侵之後,由於兵力不足再加上財政虧空,使得整個法蘭西大區都養不起60k的部隊,所以讓聯軍一衝就直接撞碎被全殲了。
在之後,災難就發生了。大量的神羅小國開始占領地塊,掠奪法蘭西的財富,不僅剝削發展度,還要在當地進行“零元購”,法蘭西根本就不能組成有力的抵抗,隻能任由他們繼續掠奪。
封邑們也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流失,經營快20年的地盤一朝迴到解放前了,他們不僅要為法蘭西的野心買單,還要繼續重建自己的國家。
就為了一個勃艮第!
封邑們對法蘭西大失所望,特別是波旁,這個原本特別親近法蘭西的公爵現在卻成了法蘭西的頭號反骨仔。他認為隻有法蘭西真正成為“法蘭西島公爵”才能算是真正的法蘭西國王,必須要把自己吃掉的勃艮第和其他地區都給吐出來才能保證法蘭西大區的永久和平。
對此他甚至去聯係了英格蘭和卡斯蒂利亞,卡斯蒂利亞倒是非常讚同波旁的主張,他也認為小小的法蘭西才是最好的的法蘭西。
而英格蘭的態度就有些微妙了。一方麵,他需要法蘭西的低地地區,不過他也知道,自己敢真的要自己也會像法蘭西一樣被群毆;另一方麵,他不希望法蘭西虛弱的太快,不然無法在大陸上給予卡斯蒂利亞壓力,而自己就要麵對和自己全力爭搶新大陸的卡斯蒂利亞,那後果無疑是災難性的。
在陸地上,英格蘭打不過任何列強,在海洋上,英格蘭還沒變身不列顛之前軍隊數量上不去,也打不過卡斯蒂利亞。
英格蘭可不想自己直接麵對完整狀態的卡斯蒂利亞。
所以對於英格蘭來說,大陸均勢永遠都是自己的國策。而現在的狀況,應當暫時扶持法蘭西一點就好。
很快,法蘭西和他的封邑就被全境了。英格蘭和卡斯蒂利亞一直在爭吵對法蘭西的停戰協議。經過大量的扯皮和交涉,最終決定停戰協議如下:
1.法蘭西釋放荷蘭,布拉班特,佛蘭德和盧森堡思個低地小國獨立。
2.法蘭西需要支付一共3500金幣給聯軍,依靠戰爭分數計算,其中卡斯蒂利亞獲得1100,英格蘭獲得900,剩下的由其餘參加的小國自行分配。
3.卡斯蒂利亞,英格蘭侮辱法蘭西,獲得300點點數。
4.法蘭西終止英格蘭為自己的宿敵。
5.卡斯蒂利亞警告法蘭西,法蘭西將在未來15年內不可發動侵略戰爭。
很快,法蘭西就接受了這份條約。還好,畢竟沒有把所有的戰利品給吐出去,自己手上還有皮卡第大區和勃艮第地區。
而英格蘭和卡斯蒂利亞雙方都對這份戰爭條約不滿。說實話,卡斯蒂利亞不滿英格蘭自己當方麵結束了與法蘭西的宿敵關係。英格蘭不滿卡斯蒂利亞限製了法蘭西的擴張。因為停戰協議有10年,而警告有15年!
這說明卡斯蒂利亞完全不想讓法蘭西在短時間內進行實力迴複的舉措,自己好安心遲北非和新大陸。
而法蘭西雖然戰敗,但吐出去呃都是自己管不到的,鞭長莫及的無法核心化的地區。自己的國力依舊是實打實的上漲了的。
於是法蘭西決定直接再放兩個封邑出來,一個弗朗什孔泰伯國,一個皮卡第公國,又獲得了10點中央集權度。
現在法蘭西一共攢了40點中央集權度了,差不多可以進行改革了。法蘭西決定首先先把地區所有的debuff給消除掉,用5點中央集權度降低地區10的最低自治度要求。法蘭西一共花了30點,把地區發展度的debuff給全部消除了。
剩下的中央集權度法蘭西打算攢著,既不用來無條件吞並封邑也不用來增加軍隊戰鬥力。打算繼續安穩的過日子,爭取早日把自己欠的25筆貸款給還上。而至於卡斯蒂利亞的警告就當放屁吧。
總之法蘭西現在要以經濟發展為中心,落實安撫封邑的綱領,在外交上進行保守發展。等到自己實力恢複過來就去找布列塔尼和普羅旺斯去揍他們一頓。
……
在另一邊,東歐的領土上,波蘭強行帶上立陶宛大公的頭銜,將兩國首次聯合在一起,建立了聯統關係。使得波蘭統治者成功變成了(5\/5\/6)的明君,威震羅斯。
對內,波蘭力圖想要擺脫“波蘭選王製”和“大莊園貴族議會”的影響,建立中央集權,選擇帶領新來的立陶宛勢力和普魯士騎士團的人打壓波蘭境內的貴族們。
然而貴族們不會被所謂的明君所打敗,他們隻會要求國王繼續遵守這個流傳千年的傳統。於是,在波蘭境內,大批貴族準備起義扞衛自己的權力。
“波蘭貴族農民大起義”的災難在波蘭境內爆發了,與此同時立陶宛內部也爆發大量的宗教叛軍。大約有超過70多k的叛軍在波蘭地區起義,這些叛軍軍備完整,後勤補給充足,很快就將國王得力的近衛隊翼騎兵給打敗了。
造成這個場麵主要還是因為這個新的災難,它能夠讓波蘭國王完全從貴族封地上收不上來稅收,直接導致了波蘭國王的財政危機。失去了貴族們的稅收,波蘭根本養不起50k的龐大軍隊,隻能借用立陶宛的兵力。
可是立陶宛的財政早已經在連年鎮壓叛亂中虧損殆盡了,不然也不會指望波蘭來解放自己。
波蘭國王無奈,隻能選擇集中優勢兵力對開始圍攻首都的叛軍們進行突破,然後由50k對陣30k,竟然打輸了!
波蘭國王不可置信,早知道自己這可是有波蘭翼騎兵啊,結果看向屏幕板上,發現自己早已破產了。再打下去,自己的這50k部隊遲早原地解散。
在現實麵前,看著叛軍快下城了克拉科夫,波蘭國王選擇了退讓。
再次召開的貴族議會,貴族們要求國王必須放棄境外勢力的支持,同時遵守波蘭傳統,否則將繼續進攻。
波蘭國王同意了,將支持自己的普魯士貴族,羅馬尼亞貴族,立陶宛貴族全部給拋棄了,而在此之中,普魯士貴族對波蘭的體製感到失望,決定前往東普魯士地區建國,重現普魯士榮光。剩下的羅馬尼亞貴族和立陶宛貴族選擇了屈服,他們畢竟沒有普魯士的條件能夠自己單幹。
於是在幾天過後,傳來了一陣消息:
普魯士公國成立!波蘭對普魯士宣戰!
話雖然是這麽說,但是波蘭國內仍然處於破產狀態,波蘭國王想要收複東普魯士地區,可是貴族們卻冷眼旁觀,不願意交稅。
“為什麽要為普魯士而死?”一位不知名的波蘭大貴族在攝像機麵前吐槽到。“就讓那些日耳曼人玩去吧,反正東普魯士已經不是我們的同胞了。”
沒錯,在千年的神聖羅馬帝國的緩慢入侵下,東普魯士地區大部分都變成了所謂的波羅的海德意誌人,而不是真正的普魯士居民,在波蘭貴族看來,這塊地既沒有什麽貿易價值也沒有肥沃的土地。那要著有何用呢?
於是在貴族們的施壓下,加上自己主動丟棄了自己的羽翼,導致一代神君波蘭國王就此沉默,換來了對波蘭貴族的妥協。
在東普魯士,為了保證自己的獨立地位,大量的貴族選擇了全麵軍事化社會,為了防止波蘭入侵。
與此同時,由於害怕波蘭緩慢滲透東普魯士,大量的貴族們唿聲呐喊需要一個能夠保衛自己的國家,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君主,需要一個不那麽強的,能夠讓普魯士貴族也能夠進入中央樞紐的開明的國家。
很快,就有一個自告奮勇的國家報名了。不同於波蘭,這個國家很讓普魯士貴族滿意。
他們同意保留普魯士地區的文化傳統,並希望能借用普魯士貴族的力量推動當地社會軍事化,他們也擁有共同的文化基礎,也在血緣上有不錯的關係。
這讓普魯士貴族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這個國家——勃蘭登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