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妄想破碎
網遊:穿越歐陸當主人 作者:奧爾加大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關於法蘭西的請求,奧地利是能理解的。同時考慮到法蘭西的需求,奧地利也能作出一定讓步。畢竟自己確實是那個摘桃子的人。
可是這並不是法蘭西能獅子大開口的理由。仔細看這份條約就能發現,法蘭西不僅想要統一法蘭西大區,還想要進軍低地和神聖羅馬帝國!
更別說賠款了,法蘭西並沒有說是要勃艮第的戰爭賠款,因為他也知道勃艮第現在根本賠不起。從弗朗什孔泰的四級堡壘就可以看出端倪。
也就是法蘭西竟然還要奧地利的25分錢(五筆貸款,根據國家經濟實力變動)和10年的戰爭賠款!
可是奧地利根本就不想給,或者說,憑什麽給。
在奧地利的認知裏,法蘭西隻是出了大力,但是並沒有打敗奧地利,這錢也無從說起。
想到這奧地利還是辱罵了幾句法蘭西後還是趕緊把自己與法蘭西的戰爭狀態給消除,誰叫一旁的匈牙利一直在催自己出兵對付奧斯曼呢。
奧地利向法蘭西主動提出了一份停戰協定,內容如下:
1.奧地利將割讓東勃艮第地區,西勃艮第地區和皮卡第大區。如果法蘭西接受將獲得53.2的侵略擴張。
2.奧地利向法蘭西支付50金幣作為戰爭賠款。
3.奧地利承認戰敗。法蘭西將獲得10的永久力量投射。
法蘭西點開了條約,隻是大致的掃了一眼就拒絕了奧地利提出的停戰協定。
“奧地利這是把我當傻子嗎?這些原本都是我應得的,而不是他施舍的!”法蘭西越想越氣,隨後又去戰爭會議裏給小弟們做戰爭動員。
“奧地利無視了我方的意見,我們應該用自己手上的劍,去獲得我們應得的土地!”
一旁的波旁看著法蘭西欲求不滿的樣子,又看了看法蘭西截圖過來的停戰協議,有些想笑。
人家奧地利已經給足麵子了,是法蘭西一直在挑刺。
客觀上,波旁是不願意繼續打下去的,畢竟隻要打仗就一定會有損失,直到現在波旁已經貸了3筆款了,可自己想要的土地遙遙無期。
主觀上,波旁又想法蘭西繼續打下去。作為其封邑,他大概猜到了法蘭西現在的情況。完全就是依靠公益同盟給的大量收入進行戰爭,可現在繼續打奧地利無非就是法蘭西想要完全畢其功於一役。
可是,曆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人一口一個大粑粑最後卻下場淒慘。
無非就是看不清楚形勢,而法蘭西現在就是這樣。
不滿足於法蘭西地區的領土,那想要的什麽顯而易見了。
沒錯,法蘭西想要阿爾薩斯洛林,低地甚至萊茵河!
波旁看著眼前不斷給自己畫大餅的法蘭西,感到搞笑的同時也有些悲哀。
這地,究竟要擴張到多大呢?
……
另一邊,奧地利在得到法蘭西拒絕自己的消息後馬上聯係了低地國家的荷蘭,布拉邦特;阿爾薩斯洛林的斯特拉斯堡,巴登等甚至還有一些萊茵蘭國家。
和法蘭西做的一樣,奧地利也在不斷給他們宣揚法蘭西威脅論。
“朋友們,法蘭西的野心不止於勃艮第,還有低地和神聖羅馬帝國!我們應該組成一個牢不可破的聯盟來共同對抗法蘭西。”
響應者卻寥寥無幾。
就連最靠近法蘭西領土的荷蘭和布拉邦特都不願意出兵幫助奧地利。因為他們相信戰爭即將過去,隻是奧地利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不願意與法蘭西簽署停戰協定。
“這幫鼠目寸光的小國!”奧地利恨鐵不成鋼。如果帝國內都是這種貨色,怎麽能麵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強國呢?
沒錯,奧地利一開始本來也是衝著統一德意誌去的,不過看著南德意誌地區大量的小國望而卻步。
麵對大量的虎視眈眈的強敵,奧地利隻能暗中與匈牙利報團,這不僅是帝國的利益,也是自己的生存所需。
所以在奧地利選擇了帝國線路後,就更加注重於與周邊國家的外交。但問題是奧地利不可能四處替小國們擦屁股。
於是奧地利就想到了一個“強國培養方案”,顧名思義,奧地利將用這個方案在帝國內部選擇一些有潛力的國家培養,然後幫奧地利處理部分地區的矛盾。
這無異於是自毀長城,但是奧地利也清楚不得不這麽做。現在大國們尚還有方向可以擴張,等到大國們解決了各自的問題,毫無疑問的會把矛頭一起指向帝國。
到那時就更無力迴天了。
所以奧地利才會在北德意誌選擇有潛力的勃蘭登堡,呂貝克和布倫維克,在南德意誌選擇慕尼黑,巴登和普爾法茨作為自己的扶助對象。
這些國家之前在曆史上有不錯的高光出現。
特別是勃蘭登堡,他後來成立的普魯士成為了奧地利,法蘭西和俄羅斯的強敵。
不管怎麽說,現在的勃蘭登堡和呂貝克被卷入了北方戰爭,慕尼黑還在致力於統一巴伐利亞,剩下的小國暫時都看不到一點希望。
“哎,勃艮第真是給我甩了一個大爛攤子啊。”
沒辦法,奧地利隻能將自己的20k緊急從盧森堡運往阿爾薩斯地區,並出錢在通往蒂羅爾的門戶-鬆得高上修一級堡壘。以防止法蘭西圍下弗朗什孔泰後從瑞士地區長驅直入奧地利統治的核心腹地。
不過此時突然來自巴爾幹的消息讓奧地利的目光不得不重迴了巴爾幹。
“什麽?……威尼斯熱亞那匈牙利聯軍(後麵簡稱巴爾幹聯軍)在奧斯曼領土上的科索沃上遭受潰敗!巴爾幹聯軍主力因過於深入導致被封鎖後全殲?通往匈牙利的門戶大開了?”
沒錯,在奧地利還在一心一意處理法蘭西問題時,奧斯曼以難以言說的實力擊敗了聯軍,引起了天主教世界的恐慌。
……
讓我們把時間和視角都往前調,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
由於奧地利於1449年徹底擊碎了波西米亞獨立勢力,奧地利再也沒後顧之憂,於是馬上將自己的兵力派往匈牙利地區去鎮壓當地貴族對於奧地利繼承人感到不滿的叛軍。
同時奧地利對匈牙利的每月3塊錢補助,加上時不時在巴爾幹問題上支持匈牙利,幾年過後使得匈牙利逐漸放棄了與奧地利對陣的心思,不再排斥奧地利繼承人。同意與奧地利結成牢不可破的同盟,並且承諾將在未來等匈雅提死去後與奧地利組成共治邦聯。
1451年,奧斯曼對匈牙利宣戰,匈牙利大公催促奧地利大公進行“偉大的巴爾幹戰爭”,可是奧地利大公卻因勃艮第危機暫時推脫了。於是匈牙利大公也隻能逼迫奧地利要給予匈牙利大量的經濟援助。奧地利也同意了。
於是匈牙利自己貸款加上整個帝國主義財政補助,爆出了123k!
隨後就與威尼斯熱亞那一起組成了聯軍共同防禦奧斯曼入侵。
在奧地利大公尚未加入防禦戰爭的1451年,匈牙利主動出擊,率領20k餘圍攻奧斯曼的科索沃堡壘,而後方波斯尼亞和克羅地亞行省駐紮著100k有餘,隨時準備馳援戰場,與此同時威尼斯將土雞在阿爾巴尼亞的領土給全境占領。
而後土軍增援趕到,與巴爾幹聯軍交戰與科索沃,土軍憑借強大的兵種優勢以少數的兵力亦能抗衡住匈牙利的多數的兵力,熱亞那率領30k由於其腿腳不便(將領0機動)未能在第一次科索沃會戰中及時趕到。土軍在以微弱的士氣領先贏下了這次戰役,並成功擊潰遲到的熱亞那。巴爾幹聯軍被迫退迴匈牙利首都佩斯。
為了拖累土軍進攻速度和給聯軍恢複的時間,威尼斯和熱亞那毅然決然的在小亞細亞上實施登陸作戰。作戰部隊大部分為威尼斯的海軍陸戰隊。
由於情報不足已及奧斯曼蘇丹的忽視,聯軍在安納托利亞的內部不斷滲透,支持土匪和一些獨立勢力。為了防止帝國後方起火,土軍不得不放棄追擊巴爾幹半島的敵軍而迴去鎮壓叛亂。
不過等土軍趕到時,威尼斯人早就跑不見了影子。
不出半年,巴爾幹聯軍便重整了軍隊,再度進攻科索沃。土軍不得不再次迴援巴爾幹,此次匈牙利大公吸取了第一次會戰的教訓,將軍隊分成了2支各30餘k部署在科索沃前線,後兩格也有威尼斯和熱亞那助陣。
於是土軍再次與聯軍在科索沃交戰,巴爾幹聯軍憑借數量上的絕對碾壓獲得了第二次科索沃會戰的勝利,隨後威尼斯軍隊圍攻馬其頓要塞,而其餘的巴爾幹聯軍則劍指君堡。
不料奧斯曼蘇丹藏了一手,提前關閉了君士坦丁堡門戶的普羅夫迪夫堡壘,想要把聯軍主力給引進來再打開,想要一舉殲滅聯軍部隊。
匈牙利大公果然中計推進過深,被土軍抓到機會擊潰,熱亞那見勢不妙,便指揮大軍趕緊坐船重迴馬其頓,但由於已經潰退的匈牙利士兵搶先占領了大量運輸船,致使熱亞那隻能無奈讓自己的部隊給匈牙利讓路並且殿後,使得熱亞那18k被土軍全殲於君士坦丁堡。
同樣的,威尼斯為了掩護匈牙利部隊安全迴來,出動大量的槳帆船主動決戰奧斯曼海軍,最終成功掩護匈牙利撤退。而此時聯軍也在等待匈牙利的恢複,隻能進行第二次登陸作戰。
又過了幾個月,匈牙利大公重整隊伍,迴到戰場,巴爾幹大軍趁土軍南下殲滅海軍陸戰隊時,攻下了普羅夫迪夫堡壘再次抵進君堡。匈牙利大公率30k餘圍困君堡,由於威尼斯熱亞那海軍提前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奧斯曼海軍隻能困死在克裏米亞,巴爾幹土軍也隻得在安納托利亞半島等待援軍的到來。
過了兩月土軍跨過馬爾馬拉海,與聯軍展開戰鬥,聯軍以60k的兵力對抗土雞20k餘卻顯得非常乏力,憑借著數量優勢才打敗了土軍,但土軍的目的已經達到,匈牙利大公缺少增援,迴天乏術。
再過半年,匈牙利不顧國家財政危機,一心隻想打贏這場戰爭,在國家人力全空的情況下召集了大量的雇傭兵,帶著聯軍又殺迴了普羅夫迪夫,此時遠在埃及的馬穆魯克蘇丹卻突然放棄為聯軍提供軍事通行權,導致大量隱藏在敘利亞的登陸聯軍被土軍發現並及時殲滅。
土軍得以擱置南線戰事全力對付來自歐洲的遠征軍。而在歐洲戰場,土軍與聯軍交戰於三處,馬其頓的威尼斯軍隊在兵力對等的情況下根本不是土軍的對手,被擊潰退迴佩斯。
而在普羅夫迪夫戰役中熱亞那雇傭軍及時趕到馳援匈牙利,眼看就要勝利,匈牙利大公卻因為來自馬其頓的壓力被迫撤出了戰場,獨留熱亞那軍隊於普羅夫迪夫。
熱亞那誤判匈牙利要退迴瓦拉幾亞再做圖謀,便將軍隊撤與久爾久(瓦拉幾亞直屬州最靠近君堡的省份),不料匈牙利的軍隊隻是退到了布爾加斯(君堡北方的省份),此時土軍在巴爾幹中部集結軍隊往君堡疾馳,熱亞那軍隊因為戰略誤判撤迴了瓦拉幾亞一時無法支援匈牙利在君堡的部隊。匈牙利隻能選擇繼續撤退到科索沃地區。
然而土軍因為將領因素加上保加利亞地區設置的移動法令,使得匈牙利軍隊撤退遭到毀滅性打擊,損失大部後潰退到科索沃。
而此時沒有了匈牙利軍隊掩護的瓦拉幾亞熱亞那部隊也很快被打敗,徹底潰退到了自己國內。
由於威尼斯在之前的敘利亞和馬其頓被賣兩次,背上大量貸款,加上國內閑人議會逼宮,使得總督心灰意冷,打碎了自己對東地中海貿易的野心,喪失了繼續戰鬥的信心,主動將自己除了達爾馬提亞以外的巴爾幹領土全部送給了奧斯曼,並沒有再通知兩國的情況下私自退出了戰爭。
可是這並不是法蘭西能獅子大開口的理由。仔細看這份條約就能發現,法蘭西不僅想要統一法蘭西大區,還想要進軍低地和神聖羅馬帝國!
更別說賠款了,法蘭西並沒有說是要勃艮第的戰爭賠款,因為他也知道勃艮第現在根本賠不起。從弗朗什孔泰的四級堡壘就可以看出端倪。
也就是法蘭西竟然還要奧地利的25分錢(五筆貸款,根據國家經濟實力變動)和10年的戰爭賠款!
可是奧地利根本就不想給,或者說,憑什麽給。
在奧地利的認知裏,法蘭西隻是出了大力,但是並沒有打敗奧地利,這錢也無從說起。
想到這奧地利還是辱罵了幾句法蘭西後還是趕緊把自己與法蘭西的戰爭狀態給消除,誰叫一旁的匈牙利一直在催自己出兵對付奧斯曼呢。
奧地利向法蘭西主動提出了一份停戰協定,內容如下:
1.奧地利將割讓東勃艮第地區,西勃艮第地區和皮卡第大區。如果法蘭西接受將獲得53.2的侵略擴張。
2.奧地利向法蘭西支付50金幣作為戰爭賠款。
3.奧地利承認戰敗。法蘭西將獲得10的永久力量投射。
法蘭西點開了條約,隻是大致的掃了一眼就拒絕了奧地利提出的停戰協定。
“奧地利這是把我當傻子嗎?這些原本都是我應得的,而不是他施舍的!”法蘭西越想越氣,隨後又去戰爭會議裏給小弟們做戰爭動員。
“奧地利無視了我方的意見,我們應該用自己手上的劍,去獲得我們應得的土地!”
一旁的波旁看著法蘭西欲求不滿的樣子,又看了看法蘭西截圖過來的停戰協議,有些想笑。
人家奧地利已經給足麵子了,是法蘭西一直在挑刺。
客觀上,波旁是不願意繼續打下去的,畢竟隻要打仗就一定會有損失,直到現在波旁已經貸了3筆款了,可自己想要的土地遙遙無期。
主觀上,波旁又想法蘭西繼續打下去。作為其封邑,他大概猜到了法蘭西現在的情況。完全就是依靠公益同盟給的大量收入進行戰爭,可現在繼續打奧地利無非就是法蘭西想要完全畢其功於一役。
可是,曆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人一口一個大粑粑最後卻下場淒慘。
無非就是看不清楚形勢,而法蘭西現在就是這樣。
不滿足於法蘭西地區的領土,那想要的什麽顯而易見了。
沒錯,法蘭西想要阿爾薩斯洛林,低地甚至萊茵河!
波旁看著眼前不斷給自己畫大餅的法蘭西,感到搞笑的同時也有些悲哀。
這地,究竟要擴張到多大呢?
……
另一邊,奧地利在得到法蘭西拒絕自己的消息後馬上聯係了低地國家的荷蘭,布拉邦特;阿爾薩斯洛林的斯特拉斯堡,巴登等甚至還有一些萊茵蘭國家。
和法蘭西做的一樣,奧地利也在不斷給他們宣揚法蘭西威脅論。
“朋友們,法蘭西的野心不止於勃艮第,還有低地和神聖羅馬帝國!我們應該組成一個牢不可破的聯盟來共同對抗法蘭西。”
響應者卻寥寥無幾。
就連最靠近法蘭西領土的荷蘭和布拉邦特都不願意出兵幫助奧地利。因為他們相信戰爭即將過去,隻是奧地利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不願意與法蘭西簽署停戰協定。
“這幫鼠目寸光的小國!”奧地利恨鐵不成鋼。如果帝國內都是這種貨色,怎麽能麵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強國呢?
沒錯,奧地利一開始本來也是衝著統一德意誌去的,不過看著南德意誌地區大量的小國望而卻步。
麵對大量的虎視眈眈的強敵,奧地利隻能暗中與匈牙利報團,這不僅是帝國的利益,也是自己的生存所需。
所以在奧地利選擇了帝國線路後,就更加注重於與周邊國家的外交。但問題是奧地利不可能四處替小國們擦屁股。
於是奧地利就想到了一個“強國培養方案”,顧名思義,奧地利將用這個方案在帝國內部選擇一些有潛力的國家培養,然後幫奧地利處理部分地區的矛盾。
這無異於是自毀長城,但是奧地利也清楚不得不這麽做。現在大國們尚還有方向可以擴張,等到大國們解決了各自的問題,毫無疑問的會把矛頭一起指向帝國。
到那時就更無力迴天了。
所以奧地利才會在北德意誌選擇有潛力的勃蘭登堡,呂貝克和布倫維克,在南德意誌選擇慕尼黑,巴登和普爾法茨作為自己的扶助對象。
這些國家之前在曆史上有不錯的高光出現。
特別是勃蘭登堡,他後來成立的普魯士成為了奧地利,法蘭西和俄羅斯的強敵。
不管怎麽說,現在的勃蘭登堡和呂貝克被卷入了北方戰爭,慕尼黑還在致力於統一巴伐利亞,剩下的小國暫時都看不到一點希望。
“哎,勃艮第真是給我甩了一個大爛攤子啊。”
沒辦法,奧地利隻能將自己的20k緊急從盧森堡運往阿爾薩斯地區,並出錢在通往蒂羅爾的門戶-鬆得高上修一級堡壘。以防止法蘭西圍下弗朗什孔泰後從瑞士地區長驅直入奧地利統治的核心腹地。
不過此時突然來自巴爾幹的消息讓奧地利的目光不得不重迴了巴爾幹。
“什麽?……威尼斯熱亞那匈牙利聯軍(後麵簡稱巴爾幹聯軍)在奧斯曼領土上的科索沃上遭受潰敗!巴爾幹聯軍主力因過於深入導致被封鎖後全殲?通往匈牙利的門戶大開了?”
沒錯,在奧地利還在一心一意處理法蘭西問題時,奧斯曼以難以言說的實力擊敗了聯軍,引起了天主教世界的恐慌。
……
讓我們把時間和視角都往前調,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
由於奧地利於1449年徹底擊碎了波西米亞獨立勢力,奧地利再也沒後顧之憂,於是馬上將自己的兵力派往匈牙利地區去鎮壓當地貴族對於奧地利繼承人感到不滿的叛軍。
同時奧地利對匈牙利的每月3塊錢補助,加上時不時在巴爾幹問題上支持匈牙利,幾年過後使得匈牙利逐漸放棄了與奧地利對陣的心思,不再排斥奧地利繼承人。同意與奧地利結成牢不可破的同盟,並且承諾將在未來等匈雅提死去後與奧地利組成共治邦聯。
1451年,奧斯曼對匈牙利宣戰,匈牙利大公催促奧地利大公進行“偉大的巴爾幹戰爭”,可是奧地利大公卻因勃艮第危機暫時推脫了。於是匈牙利大公也隻能逼迫奧地利要給予匈牙利大量的經濟援助。奧地利也同意了。
於是匈牙利自己貸款加上整個帝國主義財政補助,爆出了123k!
隨後就與威尼斯熱亞那一起組成了聯軍共同防禦奧斯曼入侵。
在奧地利大公尚未加入防禦戰爭的1451年,匈牙利主動出擊,率領20k餘圍攻奧斯曼的科索沃堡壘,而後方波斯尼亞和克羅地亞行省駐紮著100k有餘,隨時準備馳援戰場,與此同時威尼斯將土雞在阿爾巴尼亞的領土給全境占領。
而後土軍增援趕到,與巴爾幹聯軍交戰與科索沃,土軍憑借強大的兵種優勢以少數的兵力亦能抗衡住匈牙利的多數的兵力,熱亞那率領30k由於其腿腳不便(將領0機動)未能在第一次科索沃會戰中及時趕到。土軍在以微弱的士氣領先贏下了這次戰役,並成功擊潰遲到的熱亞那。巴爾幹聯軍被迫退迴匈牙利首都佩斯。
為了拖累土軍進攻速度和給聯軍恢複的時間,威尼斯和熱亞那毅然決然的在小亞細亞上實施登陸作戰。作戰部隊大部分為威尼斯的海軍陸戰隊。
由於情報不足已及奧斯曼蘇丹的忽視,聯軍在安納托利亞的內部不斷滲透,支持土匪和一些獨立勢力。為了防止帝國後方起火,土軍不得不放棄追擊巴爾幹半島的敵軍而迴去鎮壓叛亂。
不過等土軍趕到時,威尼斯人早就跑不見了影子。
不出半年,巴爾幹聯軍便重整了軍隊,再度進攻科索沃。土軍不得不再次迴援巴爾幹,此次匈牙利大公吸取了第一次會戰的教訓,將軍隊分成了2支各30餘k部署在科索沃前線,後兩格也有威尼斯和熱亞那助陣。
於是土軍再次與聯軍在科索沃交戰,巴爾幹聯軍憑借數量上的絕對碾壓獲得了第二次科索沃會戰的勝利,隨後威尼斯軍隊圍攻馬其頓要塞,而其餘的巴爾幹聯軍則劍指君堡。
不料奧斯曼蘇丹藏了一手,提前關閉了君士坦丁堡門戶的普羅夫迪夫堡壘,想要把聯軍主力給引進來再打開,想要一舉殲滅聯軍部隊。
匈牙利大公果然中計推進過深,被土軍抓到機會擊潰,熱亞那見勢不妙,便指揮大軍趕緊坐船重迴馬其頓,但由於已經潰退的匈牙利士兵搶先占領了大量運輸船,致使熱亞那隻能無奈讓自己的部隊給匈牙利讓路並且殿後,使得熱亞那18k被土軍全殲於君士坦丁堡。
同樣的,威尼斯為了掩護匈牙利部隊安全迴來,出動大量的槳帆船主動決戰奧斯曼海軍,最終成功掩護匈牙利撤退。而此時聯軍也在等待匈牙利的恢複,隻能進行第二次登陸作戰。
又過了幾個月,匈牙利大公重整隊伍,迴到戰場,巴爾幹大軍趁土軍南下殲滅海軍陸戰隊時,攻下了普羅夫迪夫堡壘再次抵進君堡。匈牙利大公率30k餘圍困君堡,由於威尼斯熱亞那海軍提前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奧斯曼海軍隻能困死在克裏米亞,巴爾幹土軍也隻得在安納托利亞半島等待援軍的到來。
過了兩月土軍跨過馬爾馬拉海,與聯軍展開戰鬥,聯軍以60k的兵力對抗土雞20k餘卻顯得非常乏力,憑借著數量優勢才打敗了土軍,但土軍的目的已經達到,匈牙利大公缺少增援,迴天乏術。
再過半年,匈牙利不顧國家財政危機,一心隻想打贏這場戰爭,在國家人力全空的情況下召集了大量的雇傭兵,帶著聯軍又殺迴了普羅夫迪夫,此時遠在埃及的馬穆魯克蘇丹卻突然放棄為聯軍提供軍事通行權,導致大量隱藏在敘利亞的登陸聯軍被土軍發現並及時殲滅。
土軍得以擱置南線戰事全力對付來自歐洲的遠征軍。而在歐洲戰場,土軍與聯軍交戰於三處,馬其頓的威尼斯軍隊在兵力對等的情況下根本不是土軍的對手,被擊潰退迴佩斯。
而在普羅夫迪夫戰役中熱亞那雇傭軍及時趕到馳援匈牙利,眼看就要勝利,匈牙利大公卻因為來自馬其頓的壓力被迫撤出了戰場,獨留熱亞那軍隊於普羅夫迪夫。
熱亞那誤判匈牙利要退迴瓦拉幾亞再做圖謀,便將軍隊撤與久爾久(瓦拉幾亞直屬州最靠近君堡的省份),不料匈牙利的軍隊隻是退到了布爾加斯(君堡北方的省份),此時土軍在巴爾幹中部集結軍隊往君堡疾馳,熱亞那軍隊因為戰略誤判撤迴了瓦拉幾亞一時無法支援匈牙利在君堡的部隊。匈牙利隻能選擇繼續撤退到科索沃地區。
然而土軍因為將領因素加上保加利亞地區設置的移動法令,使得匈牙利軍隊撤退遭到毀滅性打擊,損失大部後潰退到科索沃。
而此時沒有了匈牙利軍隊掩護的瓦拉幾亞熱亞那部隊也很快被打敗,徹底潰退到了自己國內。
由於威尼斯在之前的敘利亞和馬其頓被賣兩次,背上大量貸款,加上國內閑人議會逼宮,使得總督心灰意冷,打碎了自己對東地中海貿易的野心,喪失了繼續戰鬥的信心,主動將自己除了達爾馬提亞以外的巴爾幹領土全部送給了奧斯曼,並沒有再通知兩國的情況下私自退出了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