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說到金國和偽齊兩路人馬圍剿梁山泊,被眾好漢殺退,正在完顏理進退兩難時,忽地一支人馬殺入,徑直殺開一條路,李奕恆見旗號卻是“楚”,正在疑惑,忽地想起史斌之事,便領周鵬程、宋正廷、黃一銘、高嘉康、關太平引兵下關廝殺接應。


    此路人馬正是川地逃迴的葉從龍、景臣豹、張應高、寇猛、卓茂五人,那日曲端擒了史斌領兵轉迴關中廝殺,吳階、沈洋二將開路,葉從龍與眾人相會領著人馬棄城而逃,卻被關中並西路軍包圍,魯成死於亂軍,呂成能和孫捉虎為了掩護大軍斷後血戰至死,餘下人馬領著殘兵敗將往梁山泊而去,卻正是前後夾擊。


    金兵人馬被兩路瞬間打亂陣腳,王燮正要逃走,迎頭撞著卓茂被一劍打翻擒了,完顏理領軍鏖戰,葉從龍揮動蛇矛鬥住完顏理,戰不過二十餘合,完顏理手忙腳亂,被寇猛背後一斧劈作兩半,張仲熊領著兩萬金兵殘軍飛也似地逃了。


    李奕恆與葉從龍一幹人相會,兩邊皆是歡喜不已,訴說戰況,各有喜憂,便由李奕恆帶著往忠義堂而去。


    過了三關,葉從龍一幹人照例祭拜了宋江等人,到忠義堂上在招賢堂坐定,兩邊把酒言歡,慶賀不已,李奕恆亦獎賞阮良等人水戰立功


    席間卓茂押上王燮,眾人無不冷笑,王燮磕頭道:“小人知錯,還請各位義士開恩放小的迴去。”李奕恆道:“入了山寨,還想迴去?”便叫將他押到二關。


    李奕恆道:“若非汝等如何有數萬士卒殞命沙場,妻離子散。”王燮隻是磕頭求饒命,早有陳天樂和黃亞希兩個上前按住王燮,將其碎剮一百二十刀而死,就祭奠陣亡兒郎,屍首挖了兩個大坑於後山埋葬了。


    卻說張仲熊領著殘敗人馬不敢走大路沿小路而行,兵馬多有潰逃者,仲熊想起昔日與父兄兵敗之景,落淚道:“某有何孽,如此不公。”


    隻聽得一聲冷喝道:“此是汝自找。”隻見前邊林子中一隊人馬走出,領頭兩將正是王梓燁、王文浩,仲熊手下人馬如驚弓之鳥般亂竄。


    文浩喝道:“張仲熊,那日我等念及九天玄女娘娘之命,饒了汝父子三人性命,汝父兄皆亡於番奴手中,汝何故投降。”,揮槍鬥仲熊,梓燁領著人馬殺來,仲熊麾下人馬大多戰死,有逃出去的不敢迴金國,便往南徐州等城池而去,文浩戰仲熊,單槍敵雙刀,文浩念張叔夜、張伯奮之事,惱怒不已,張仲熊更是愧於此事,手中刀法遠不如昔日穩健戰過二十合,被文浩擋開雙刀抓住戰甲提過馬去,擲於地上,手下綁了,二王掃清殘卒,詢問得知山寨之圍已解鬆了口氣,領著大隊人馬返迴山寨。


    待到寨中,風地悍、樓滿風兩個將幾人迎入,見擒了張仲熊亦是喜悅,梓燁、文浩與新來葉從龍等人相見,各自欣喜唱諾,便將張仲熊先押進牢中。


    半日後各路人馬迴山,仇嘉豪與幾個新來頭領見麵,兩邊各自通了姓名把酒言歡,仇嘉豪聞說守寨戰績,不由讚歎。


    文浩道:“小弟已生擒那張仲熊,還請兄長發落。”仇嘉豪點頭,便派小嘍囉去提張仲熊出來。


    無一時,小嘍囉跌跌撞撞闖來道:“不好,寨主,那張仲熊撞牆自殺了。”眾人俱是一驚,小嘍囉拿出一張紙道:“這是張仲熊問看守的弟兄借後所寫絕筆。”眾人看時,上麵道:


    不孝子張仲熊拜至眾義士:


    前蒙天恩,得眾位好漢寬釋迴京,仲熊感激不盡。


    熊既得寬恕,理應匡正輔國,忠心為民,昨京都淪陷,雄並父親哥哥共戰金兵,父兄亡於趙氏,熊本應同隨父兄而去,卻為張氏香火將斷屈服降賊。


    熊雖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卻苟且偷生,甘願屈服於番奴手中,可謂丟盡臉麵,罪該萬誅。


    今日為義士所擒獲,弟可於九泉之下拜見父兄,還謝各位義士成全,罪人張仲熊血書。


    張仲熊被擒後,自知難逃一死的他問小嘍囉要了紙筆卸下絕命信又拿出先前所備毒藥,吃下自盡,亡年三十五歲,有詩歎道:


    滿門皆忠烈,如何卻屈賊。


    若知今日事,何苦當初時。


    仇嘉豪歎息不已,念及與張叔夜情分,終是將張仲熊葬在山上,眾人無不唏噓。


    卻說嶽飛自在北伐正與韓世忠商議進軍,紹興三年四月忽地接到朝廷報,洞庭湖楊幺勢大,朝廷用李綱為帥,征剿洞庭湖,令嶽飛、韓世忠領兵相助,嶽飛、韓世忠雖無奈,然朝廷之令如何敢違背,隻得留將守把已複城池,二人領兵往洞庭湖去。


    原來,楊幺在洞庭湖仗著地形優勢抗拒官兵,越發壯大,李綱上奏道:“楊幺廁金人、偽齊之末”“據重湖之險”,故“此賊不可輕”。更有江西方疇聽說此事,上書宋廷方:“方今之大患有三:曰金寇、曰偽齊、曰楊幺。而楊幺正在腹內,不可不深慮之,若久不平滅,必滋難圖。”故宋高宗啟用李綱為帥,領兵征剿楊幺,並調嶽飛、韓世忠相助。


    李綱領著大軍聲勢浩大的來到洞庭湖,楊幺卻不慌,他命手下水軍在洞庭湖一帶駐紮了七十多個寨子,抗衡李綱,李綱與嶽飛、韓世忠計議,派了幾路水軍同時攻打,怎奈洞庭湖港汊頗多,楊幺用車船之法來鬥水軍,李綱三人部下水軍戰船皆難擋楊幺戰船,或潰敗或逃迴,隻得領兵迴到洞庭湖外對抗。


    三年四月,楊幺自號大聖天王,立鍾相少子鍾子義為太子,重建楚政權,控製北及公安.,西至鼎澧,與官府抗衡。宋高宗驚恐不安,視義軍為腹心大患,遂再度遣軍往討。六月,命王躞為荊南、潭鼎澧嶽置製使,統領所部3萬禁兵及禦前統製崔增、神武後軍統製高進部5000人;又調韓世忠等部舟船500隻、攜5月糧從行,並節製荊潭製置司水軍統製吳全所部戰船數百、兵萬餘,前往鎮壓。三年十月,王躞領兵指揮,王率水軍至嶽州,自水路下遊進兵;先遣統製官右世達率2000兵趨鼎州,會程昌寓於上遊,兩麵夾擊。


    二十九日,王躞率軍出擊,卻正遇著楊幺精銳水軍,隻得楊幺車船水軍激戰,王部下舟船矮小不敵車船,隻得敗退橋口後自率神武前軍萬餘人,陸行趨鼎州,意圖在上遊進剿,卻留崔增、吳全等設伏嶽州蝙山、洞庭湖口、牌口等處,令以待候上遊逼逐,攔截掩殺潰退義軍。楊幺心思縝密,如何不知此計,所幸將計就計,將上遊諸寨民眾、牲畜轉移至酉港隱蔽;以部分水軍牽製上遊宋軍,又遣數千人潛乘車船數隻,偃旗息鼓,放流東下,引誘下遊宋軍。


    待到十一月十二日,王躞、程昌寓率3萬步騎及鼎州水軍,出下讓江口,水陸並進,對沿湖義軍水寨逐個圍剿,所至卻皆為空寨。那崔增、吳全伏兵待候日久,遣人探望,忽地見湖中飄流數隻車船,料為義軍潰敗,即率所部乘舟船數百,爭相入湖,蜂踴而進。至陽武口,水麵寬闊,楊幺突然擂鼓呐喊,踏車迴旋,橫衝直撞,宋軍措手不及,楊幺部下水軍將宋軍舟船全部撞沉,盡殲崔增、吳全及屬下萬餘人。旋班師酉港,隨後大敗王躞等軍。


    紹興四年元月,嶽飛與韓世忠計議,上奏宋高宗,留下李綱防禦洞庭湖軍隊,又蔥西路掉沈洋過來共同防守洞庭湖一帶,宋高宗恩準,嶽飛、韓世忠發信給梁山寨,再次邀請出兵。


    不知仇嘉豪是否發兵,且聽下迴分解。


    此迴內折損雷將一員:


    張仲熊


    此迴內折損官軍將領三員:


    王燮、崔增、吳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雷複義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滅雷平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滅雷平散並收藏平雷複義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