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比武結束,雲定興號令全軍,就地設帳,全軍休息,待各項軍需、輜重等籌備完畢後,於明日祭旗誓師,然後開拔起程。


    到了晚間,李世民來到中軍大帳,單獨求見左屯衛大將軍雲定興。


    雲定興聽說李世民求見,立即讓守衛軍士將他領入帳中。


    李世民進帳,按照軍中規矩,向雲定興拱手施禮。


    雲定興含笑點頭,讓他在旁邊胡床上就坐。


    ------


    一般情況下,一個正七品的武衛,見到正三品的大將軍,簡直是敬若天神,膽小的會兩腿發顫,話都不知該如何說。


    而李世民則不同,他見雲定興則沒有太多的拘束。


    一則他是正一品國公李淵的兒子,是皇親國戚。


    再加上雲定興曾任衛尉少卿,是李淵的前任和世交好友,李世民將其視作世伯,雲定興將李世民當作世侄。


    因此,雲定興才對李世民另眼相看,不將其當作一般部屬。.


    李世民和雲定興在一起,就如同與自家長輩交談。


    ------


    兩人先是說起今日校場比武的情況,雲定興又將李世民誇讚了一番。


    談起這次雁門救駕之事,雲定興麵現憂慮之色,歎道:


    「軍情緊急,整軍時間太短,士卒軍容不整,而且多是步卒,戰力明顯不足,以這樣的軍隊去麵對突厥騎兵,實在是無望建立奇功。」


    李世民站起身,向雲定興拱手道,「末將有一計,可以不用打仗,即可為此次雁門救駕立下奇功。」


    ------


    不用打仗,還可以建立奇功,這樣的話雲定興起初不信。


    他心暗想,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沒有經過刀槍戰陣,能會有何奇妙之計?


    但想到李世民今日出人意料的表現,雲定興又覺得李世民並非平常少年,或許也會有出人意料的想法,反正如今這個狀況,真正和突厥騎兵對上陣,是必敗無疑,不如死馬當成活馬醫,聽他說一說也無妨。


    ------


    雲定興半信半疑,微笑看著李世民,「賢侄,你有何妙計,說出來讓我聽聽。」


    李世民道,「大將軍,末將也是淺陋之見,能不能用,望大將軍裁奪。如不能用,還望大將軍饒恕末將妄言之罪。」


    雲定興語氣溫和地鼓勵李世民,「賢侄獻計驅敵,何罪之有?盡你心中所想,但說無妨。」


    李世民又向雲定興拱了拱手,說道:「那麽,末將就不揣譾陋,直抒拙見了。」


    ------


    李世民認為,突厥隻所以圍困雁門,是想湊奇襲之效,始畢可汗以為雁門守備不足,大隋援軍倉促之間無法快速救援。


    但雁門軍民在至尊皇帝楊廣鼓舞激勵下誓死抵抗,已堅守將近二十日。突厥人精於騎射,卻不善攻城,圍困雁門這麽多日卻沒有將城池攻下,如今突厥軍隊銳氣已失,失去奇襲之效,即使再繼續攻城,也難破雁門。


    現在的突厥軍隊處於進退兩難之地,如果就這樣撤走,心有不甘,但繼續圍困下去,隻會空耗其力。


    假使隋朝援救大軍到達,突厥軍隊就隻有撤軍一條路可走。


    雲定興認真聽李世民分析雁門的戰局,有理有據,條理清晰,句句切合實際。


    他不禁頻頻點頭,對李世民投以讚許的眼神,鼓勵李世民繼續說下去。


    ------


    分析完突厥軍隊的形勢,李世民接著談左屯衛府所屬軍隊的情況。


    在見雲定興之前,李世民已經過深思熟慮,他十分有把握地斷言,「我們此去,能夠參加戰鬥的機會幾乎沒有。」


    聽到李世民這樣說,雲定興有些奇怪,他問李世民,「何以見得?」


    李世民據實分析,「長安距雁門一千五百裏,騎兵晝夜兼程五日可到。我部多是步卒,即使晝夜急行軍,到達雁門最少也需半月。」


    「我部軍隊到時,如突厥已退,雁門之圍已解,則沒有奇功可建。但是大將軍已用實際行動,向至尊皇帝顯示了自已的忠君之心。雖然無功,卻贏得了陛下的信任。」


    雲定興點頭,「如那時至尊皇帝被困之難已解,我等雖然無功,亦當歡欣鼓舞。」


    ------


    李世民接下來說出自己的重點,「如若我部軍隊到時,雁門之圍未解,大將軍就可不戰,而立下奇功一件。」


    李世民的話引起雲定興的極大興趣。


    他迫不及待地問李世民,「不參戰,如何可以建立奇功?世侄有何奇計?」


    李世民稟道,「大將軍可讓人多準備鉦、鼓、旗幟,按十萬大軍的數量配備。」


    雲定興不解,「我部才一萬多人,要這麽多鉦、鼓、旗幟有何用?」


    李世民向雲定興解釋,「十日之後,突厥軍隊已圍城一月有餘,那時已成疲憊之師。」


    「大將軍準備這些東西,到時就可用疑兵之計,製造援救大軍到達的假相。突厥軍隊聽說我部大軍來援,必不敢應戰撤圍而去。」


    ------


    雲定興以為此計可行,邊聽邊頻頻點頭。


    李世民見雲定興讚許的神情,接著說道,


    「鉦、鼓、旗幟備齊之後,大將軍可命全軍將士輕裝前行,加快行軍速度,以求早日到達雁門,也可派人乘快馬先到太原,在太原準備鉦、鼓、旗幟,等待大將軍到來。」


    「大將軍率軍到達太原之後,即將鉦、鼓、旗幟發放給士卒,大造聲勢。」


    「白天,讓騎兵在前,路上卷起滾滾煙塵,展開旌旗,拉開行軍隊伍的距離,幾十裏連綿不斷。夜裏,則鉦、鼓相聞,響聲震天,可傳十幾裏。突厥人定以為隋朝馳援大軍已到,心中恐懼,認為再攻雁門已無勝算,必會撤圍而去。」


    雲定興聽完李世民所獻疑兵之計,決定依計而行,他連夜安排人員盡可能多準備鉦、鼓、旗幟,不足部分派快馬前往太原購置。


    ------


    第二日,左屯衛大軍祭旗誓師後,開拔起程。


    雲定興命全軍輕裝急行。


    大軍九月初一離開長安,九月十二日到達太原。


    從太原向北,騎兵在前,步卒在後,一路旌旗招展,隊伍綿延幾十裏,蕩起滾滾煙塵,造起隋朝援救大軍到來的聲勢。


    兩日後雲定興所部到達忻州。


    楊廣探知大軍將到的消息,暗中派使者去見義成公主。義成公主派人警告始畢可汗,「大隋諸郡援兵已至忻口,想破雁門已是無望,不如撤圍而去。」


    九月十五日,突厥始畢可汗見已無勝算,解去雁門之圍。楊廣派人出雁門城偵探,見山穀皆空,再無突厥一兵一卒。他派遣二千騎追擊,追至馬邑,俘獲突厥老弱二千餘人而還。


    楊廣見到隨後趕到的左屯衛大將軍雲定興,才知道他所用的是疑兵之計,讚賞雲定興,忠心可嘉,有勇有謀。從此之後楊廣對雲定興益發信任。


    眾位大臣怕突厥人探出虛實,去而複返,都勸楊廣即刻離開雁門城。楊廣聽從眾位大臣的建議,當日離開雁門,三日後到達太原郡。


    ------


    大隋至尊皇帝楊廣,雁門脫困後,未到長安,從太原郡直接駕臨東都洛陽。


    雁門守軍一萬七千人,有一千五百人受到封賞。赴雁門救援的軍隊,因未與突厥人謀麵,未建軍功,楊廣也不曾提及對赴援將士的獎勵。


    十月,李世民隨左屯衛大將軍雲定興返迴長安。此次隨左屯衛大將軍到雁門救駕,李世民獻下奇計,卻寸功未立,一切的努力都為別人做了嫁衣。


    皇帝吝嗇,李世民卻不惜金,對跟隨自己出征的二百多名士卒、親隨,為了表示慰勞,李世民每人賞錢十緡。


    ------


    月餘未見,觀音婢見李世民安全返家,心中歡喜萬分,互訴離別之情之後,觀音婢取出李淵送來的書信。


    李淵在信中告訴李世民,剿匪軍隊組建之後,他於七月率軍至龍門縣圍剿盜賊母端兒,初戰告捷,大獲全勝,他讓李世民接到信後,盡快到河東與他會合。


    李淵從河東派人向李世民送信時,他並不知道李世民已隨雲定興出征救援雁門。如今時過境遷,李淵已離開河東郡,迴到太原郡晉陽官署。


    李世民和觀音婢商量,近日就去晉陽和父親李淵會合,但時間並不用趕得太急。


    ------


    歇息數日,李世民和觀音準備起程去晉陽。因奉書、執棋年齡已大,不便隨行,觀音婢就委托母親高秋娘,讓她替自己做主,在陪嫁給自己的城西二十裏鋪別院,為奉書、執棋選個好人家。


    行前,李世民到左屯衛將軍府向雲定興告假,告訴他李淵在河東、山西剿匪相招之事。


    隋朝時的府兵,都是戰時征召,戰後各迴各處。雲定興也沒有理由將李世民留在長安,就欣然同意他的請求。


    告別雲定興,迴到唐國公府,李世民又讓陸崢重新召集二百名騎兵,作為去晉陽保護唐國公府家眷的扈從。


    觀音婢帶上丁娘子和覃蘭、侍琴、新竹、展畫四個貼身奴婢,以及侍奉李淵的兩個婢女紫芙、青雁,另外又挑選三四十名家仆奴婢隨行。


    一行人十月中旬從長安出發,十月底到達晉陽城河東、山西尉撫大使官署。


    ------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從此,李世民、觀音婢這一對愛侶,才真正開始夫妻攜手共謀天下。


    為您提供大神複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一三八章疑兵之計免費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遊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複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複冰並收藏春遊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