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在觀音婢的開導下,晴虹已經想通。
她不再執著於,將來也成為李建成的一名侍妾。
晴虹對觀音婢生出崇敬之情,不免羨慕起奉書、執棋等人。
------
晴虹發自內心地對觀音婢道,
「長孫娘子,我要是和奉書執棋阿姊一樣,從小跟著你多好。」
觀音婢笑著責怪,
「又在瞎想,我看你家七娘才是這世上最好之人。」
晴虹誠心誠意地對觀音婢道,
「長孫娘子不要責怪奴婢忘本。」
「從為人上來說,我們家七娘的確是好人。」
「她是真心對我們這些奴婢們好,但好心不一定就有好的結果。」
「就像她認為,選作侍妾是我們一生最好的去處。」
「她也認為,那是在好心為我們考慮。」
------
觀音婢不好當著晴虹的麵,說鄭觀音的不是。
她不好說鄭觀音這樣做對還是不對。
她隻有勸慰晴虹,「作為奴婢,這輩子能有你們七娘這樣的主人,也是一種榮幸。」
「你再看看秋縭,隻要不讓她跟著四郎君,她就心滿意足。」
晴虹想想觀音婢所說的話,也深有感觸,不好意思地朝觀音婢笑了笑。
自己開始說自己的不是,「人心真是奇怪,啥時候都不知道滿足。」
------
她接著敬佩地問觀音婢,「長孫娘子,為何你說話總是在理,而且能說到人的心裏。」
觀音婢淺笑莞爾,指點晴虹,「想多懂些事理,就要多看些書。」
晴虹不好意思地說道,「我字都不認識幾個,哪裏看得懂書?」
觀音婢忽然想起丁娘子,對晴虹道,
「等忙過這段時間,我看看還有沒有其它人想認字。」
「要是人多的話,我就讓丁娘子教你們。」
睛虹顯得有點急不可待,「到時候如果丁娘子真要教人認字,一定不要把奴婢忘了。」
觀音婢笑著答應,「好吧,一定忘不了你。」
------
處理完李建成院裏選侍妾的風波,四月已經過去。
河東唐國公府李氏莊園,仍未收到李淵夫婦和李世民的消息。
到了五月上旬,李世民派人騎快馬送迴書信。
信中說,皇帝車駕四月下旬已到涿州。
父親李淵不日將隨皇帝楊廣赴遼東。.
母親竇氏夫人行軍途中即染上疫病,現在涿州調養。
五月下旬,李世民從涿州傳迴兇信,母親竇氏夫人因病不治,於五月中旬去世。
李淵赴懷遠催集糧草,無法撥冗歸家。
李世民將扶柩自涿州,經晉陽返迴河東。
歸期預計在七月上旬。
--------
收到母親竇氏夫人病故的消息,李建成捶胸痛哭,後悔自已沒有隨行去遼東。
母親病重之時,未能床前盡孝,李建成視為終生遺憾。
他命人在東院上房搭設靈堂,擺設竇氏夫人靈位,全府舉哀,對東方遙祭。
觀音婢也無比悲痛,是竇氏夫人對她青眼相看,才有幸嫁給世民阿兄。
但兩人隻有十幾日的姑婦緣分。
觀音婢還未及在堂前侍奉,而今竇氏夫人卻已赴青冥。
------
到了七月,李世民尚在返家途中,黃河南岸傳來了楊玄感起兵造反的消息。
楊玄感是原司徒楊素之子,現為禮部尚書。
六月,他與李密共謀,於黎陽起兵,征集災民、丁夫入伍,不日便聚起數萬大軍。
現正圍困東都洛陽。
當年楊玄感的父親楊素權傾朝野。
楊廣爭立太子之時,楊素協助楊廣先後除去故太子楊勇、秦王楊俊、蜀王楊秀等障礙。
楊廣登基之後,楊素又領兵剿滅漢王楊諒叛軍。
楊素功勞卓著,楊家數人位列公卿,引起楊廣疑懼。
所幸楊素早死,楊家才免滅門之禍。
楊素去世後,楊廣曾對身旁的侍臣說:「假使楊素不死,最終也得被誅滅其九族。」
------
楊玄感知道楊廣對他們家族已生警惕之心。
所以楊玄感倍加小心謹慎,才又得到楊廣重用,被授禮部尚書。
他表麵上順從楊廣,暗地裏卻早有了反叛之心。
楊玄感看到朝政日益混亂,楊廣對他又很猜忌,心裏感到非常不安,就和他的幾個弟弟暗地策劃謀反。
他看重李密才高,就邀其參與謀劃,與其共謀舉事。
舉事之後,叛軍迅速聚起近十萬大軍。
李密建議,沿途不攻取城池,趁長安空虛,直搗皇都。
但楊玄感卻聽從他人建議,先圍困東都洛陽,致使戰事成膠著之勢。
------
收到楊玄感反叛的消息,李建成有些焦慮。
他擔憂叛軍會渡黃河北上,兵進河東。
如果這樣,他隻有殊死抵抗一途。
因為父親李淵正隨楊廣征討遼東,假如李建成被楊玄感裹攜而降,李淵將會受楊廣懲處,有性命不保之憂。
李建成找王珪、韋挺和楊文幹等人商議。
幾人都說楊玄感北上河東的可能性不大,他的目標有可能是長安。
聽過眾人分析,李建成心中稍安。
但他仍不敢懈怠,召集莊園家丁和青壯個戶日夜護衛李氏莊園,以防流民滋擾。
-------
又過幾日,李世民從涿州扶柩而迴。
李建成、李玄霸和李元吉接出三十裏,沿途撫棺痛哭。
迴到莊園,將竇氏夫人的棺槨移入家廟之中。
雖然竇氏夫人遺體已入殮一月有餘,仍照例舉喪三日。
------
觀音婢四個多月未見李世民,見他今日歸來,不禁失聲痛哭。
一是為逝去的竇氏夫人而悲痛,再就是心疼李世民。
如今的李世民已不是離家時的英俊少年。
經過數月的風吹日曬,又加上連日的長途旅行,突然相見,觀音婢簡直不敢相認。
隻見他蓬頭垢麵,一身孝服汙漬斑斑,路上肯定經受了千辛萬苦。
------
李建成兄弟四人正處於悲痛之中。
觀音婢作為孝婦,也需要遵守喪儀的禮節。
兩人重逢之後,竟然沒有說話的機會。
李世民和觀音婢四目默默想對片刻,算是兩人久別重逢之後的寒喧。
不能熱情相擁,不能訴別後之情。
觀音婢隻能在靈堂之內,偶爾偷眼觀看依然忙碌不停的李世民。
看他雖是渾身風塵,滿麵哀傷,但經過這次變故和磨練,李世民已不再如往日青澀稚嫩,變得堅毅沉穩許多。
-------
晚上用過粥飯,觀音婢才走到李世民跟前。
當著眾人的麵,向他叉手屈膝施禮。
然後問道,「郎君,長途跋涉,滿身風塵,是否迴房換身孝服?」
李世民默默點頭,兩人這才出了家廟,沿莊中道路向東,迴到東院自己院中。
一路上兩人無言。
李世民步伐矯健,昂首挺胸走在前麵。
觀音婢垂首無語,跟在身後急行。
------
為了守孝,觀音婢已搬到東耳房。
到了房中,奉書、執棋退出門外。
兩人對麵站立,李世民將觀音婢攬入懷中。
相互之間都有千言萬語要向對方傾訴。
但在此刻,世間最美的情話,也不勝無聲。
相擁多時,觀音婢柔聲說道,
「世民阿兄,還是先去沐浴吧,有話等會再說。」
李世民鬆開雙臂,兩手撫住觀音婢的雙肩,在她額上輕吻一下,癡情地望著觀音婢,才轉身到西邊耳房洗浴。
------
沐浴已畢,李世民換上一身剛做的孝衣。
往觀音婢跟前一站,依然顯得挺拔英武,卓爾不群。
李世民臉上棱角變得更加分明,一雙眸子晶光閃閃,透著剛毅和練達。
兩人到羅漢床上隔案對坐,直到此時,才開始傾訴離別之情。
李世民敘述了這次隨駕出行的經曆。
觀音婢說了李世民走後家中發生的一些事情。
說了將近有一個時辰,兩人才又迴到家廟,為竇氏夫人守靈。
---------
到了家廟,李世民向三位兄弟,依然講述了這次隨駕出行的經曆。
並轉述了竇氏夫人的臨終遺言,
竇氏夫人臨終前交代李世民,說父親李淵健在,四個兒子無須在墳前守孝,讓他們一心侍奉父親。
四人都同意母親的決定。雖不用在竇氏夫人墳前搭棚居住,但仍然要遵守三年的孝期。
三日舉喪過後,竇氏夫人棺槨暫時寄放家廟之中,要等到李淵遼東事了返迴河東,再擇期安葬。
接下來,便是守孝的日子。
因為竇氏夫人五月去世,孝期要到後年的七月。
李建成、李世民和李玄霸各自在花園中找了一處院子,在院中搭棚而居。
李元吉則仍住在客舍之中練武、讀書。
每逢初一、十五,兒子、兒婦到竇氏夫人靈前祭奠。
-------
竇氏夫人的故去,給整個唐國公府帶來極大的哀痛。
但李世民和觀音婢這對小夫妻,剛成婚便承受別離之苦。
在莊園中一起守孝的日子,卻讓他們擁有了一段難得的長相聚守的時光。
李世民的武功還沒有完全練成,長孫晟留給他的書還一直沒讀。
如今他可以靜下心來,利用這兩年的時間練武、讀書。
為您提供大神複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一一三章竇氏病故免費閱讀.
</p>
在觀音婢的開導下,晴虹已經想通。
她不再執著於,將來也成為李建成的一名侍妾。
晴虹對觀音婢生出崇敬之情,不免羨慕起奉書、執棋等人。
------
晴虹發自內心地對觀音婢道,
「長孫娘子,我要是和奉書執棋阿姊一樣,從小跟著你多好。」
觀音婢笑著責怪,
「又在瞎想,我看你家七娘才是這世上最好之人。」
晴虹誠心誠意地對觀音婢道,
「長孫娘子不要責怪奴婢忘本。」
「從為人上來說,我們家七娘的確是好人。」
「她是真心對我們這些奴婢們好,但好心不一定就有好的結果。」
「就像她認為,選作侍妾是我們一生最好的去處。」
「她也認為,那是在好心為我們考慮。」
------
觀音婢不好當著晴虹的麵,說鄭觀音的不是。
她不好說鄭觀音這樣做對還是不對。
她隻有勸慰晴虹,「作為奴婢,這輩子能有你們七娘這樣的主人,也是一種榮幸。」
「你再看看秋縭,隻要不讓她跟著四郎君,她就心滿意足。」
晴虹想想觀音婢所說的話,也深有感觸,不好意思地朝觀音婢笑了笑。
自己開始說自己的不是,「人心真是奇怪,啥時候都不知道滿足。」
------
她接著敬佩地問觀音婢,「長孫娘子,為何你說話總是在理,而且能說到人的心裏。」
觀音婢淺笑莞爾,指點晴虹,「想多懂些事理,就要多看些書。」
晴虹不好意思地說道,「我字都不認識幾個,哪裏看得懂書?」
觀音婢忽然想起丁娘子,對晴虹道,
「等忙過這段時間,我看看還有沒有其它人想認字。」
「要是人多的話,我就讓丁娘子教你們。」
睛虹顯得有點急不可待,「到時候如果丁娘子真要教人認字,一定不要把奴婢忘了。」
觀音婢笑著答應,「好吧,一定忘不了你。」
------
處理完李建成院裏選侍妾的風波,四月已經過去。
河東唐國公府李氏莊園,仍未收到李淵夫婦和李世民的消息。
到了五月上旬,李世民派人騎快馬送迴書信。
信中說,皇帝車駕四月下旬已到涿州。
父親李淵不日將隨皇帝楊廣赴遼東。.
母親竇氏夫人行軍途中即染上疫病,現在涿州調養。
五月下旬,李世民從涿州傳迴兇信,母親竇氏夫人因病不治,於五月中旬去世。
李淵赴懷遠催集糧草,無法撥冗歸家。
李世民將扶柩自涿州,經晉陽返迴河東。
歸期預計在七月上旬。
--------
收到母親竇氏夫人病故的消息,李建成捶胸痛哭,後悔自已沒有隨行去遼東。
母親病重之時,未能床前盡孝,李建成視為終生遺憾。
他命人在東院上房搭設靈堂,擺設竇氏夫人靈位,全府舉哀,對東方遙祭。
觀音婢也無比悲痛,是竇氏夫人對她青眼相看,才有幸嫁給世民阿兄。
但兩人隻有十幾日的姑婦緣分。
觀音婢還未及在堂前侍奉,而今竇氏夫人卻已赴青冥。
------
到了七月,李世民尚在返家途中,黃河南岸傳來了楊玄感起兵造反的消息。
楊玄感是原司徒楊素之子,現為禮部尚書。
六月,他與李密共謀,於黎陽起兵,征集災民、丁夫入伍,不日便聚起數萬大軍。
現正圍困東都洛陽。
當年楊玄感的父親楊素權傾朝野。
楊廣爭立太子之時,楊素協助楊廣先後除去故太子楊勇、秦王楊俊、蜀王楊秀等障礙。
楊廣登基之後,楊素又領兵剿滅漢王楊諒叛軍。
楊素功勞卓著,楊家數人位列公卿,引起楊廣疑懼。
所幸楊素早死,楊家才免滅門之禍。
楊素去世後,楊廣曾對身旁的侍臣說:「假使楊素不死,最終也得被誅滅其九族。」
------
楊玄感知道楊廣對他們家族已生警惕之心。
所以楊玄感倍加小心謹慎,才又得到楊廣重用,被授禮部尚書。
他表麵上順從楊廣,暗地裏卻早有了反叛之心。
楊玄感看到朝政日益混亂,楊廣對他又很猜忌,心裏感到非常不安,就和他的幾個弟弟暗地策劃謀反。
他看重李密才高,就邀其參與謀劃,與其共謀舉事。
舉事之後,叛軍迅速聚起近十萬大軍。
李密建議,沿途不攻取城池,趁長安空虛,直搗皇都。
但楊玄感卻聽從他人建議,先圍困東都洛陽,致使戰事成膠著之勢。
------
收到楊玄感反叛的消息,李建成有些焦慮。
他擔憂叛軍會渡黃河北上,兵進河東。
如果這樣,他隻有殊死抵抗一途。
因為父親李淵正隨楊廣征討遼東,假如李建成被楊玄感裹攜而降,李淵將會受楊廣懲處,有性命不保之憂。
李建成找王珪、韋挺和楊文幹等人商議。
幾人都說楊玄感北上河東的可能性不大,他的目標有可能是長安。
聽過眾人分析,李建成心中稍安。
但他仍不敢懈怠,召集莊園家丁和青壯個戶日夜護衛李氏莊園,以防流民滋擾。
-------
又過幾日,李世民從涿州扶柩而迴。
李建成、李玄霸和李元吉接出三十裏,沿途撫棺痛哭。
迴到莊園,將竇氏夫人的棺槨移入家廟之中。
雖然竇氏夫人遺體已入殮一月有餘,仍照例舉喪三日。
------
觀音婢四個多月未見李世民,見他今日歸來,不禁失聲痛哭。
一是為逝去的竇氏夫人而悲痛,再就是心疼李世民。
如今的李世民已不是離家時的英俊少年。
經過數月的風吹日曬,又加上連日的長途旅行,突然相見,觀音婢簡直不敢相認。
隻見他蓬頭垢麵,一身孝服汙漬斑斑,路上肯定經受了千辛萬苦。
------
李建成兄弟四人正處於悲痛之中。
觀音婢作為孝婦,也需要遵守喪儀的禮節。
兩人重逢之後,竟然沒有說話的機會。
李世民和觀音婢四目默默想對片刻,算是兩人久別重逢之後的寒喧。
不能熱情相擁,不能訴別後之情。
觀音婢隻能在靈堂之內,偶爾偷眼觀看依然忙碌不停的李世民。
看他雖是渾身風塵,滿麵哀傷,但經過這次變故和磨練,李世民已不再如往日青澀稚嫩,變得堅毅沉穩許多。
-------
晚上用過粥飯,觀音婢才走到李世民跟前。
當著眾人的麵,向他叉手屈膝施禮。
然後問道,「郎君,長途跋涉,滿身風塵,是否迴房換身孝服?」
李世民默默點頭,兩人這才出了家廟,沿莊中道路向東,迴到東院自己院中。
一路上兩人無言。
李世民步伐矯健,昂首挺胸走在前麵。
觀音婢垂首無語,跟在身後急行。
------
為了守孝,觀音婢已搬到東耳房。
到了房中,奉書、執棋退出門外。
兩人對麵站立,李世民將觀音婢攬入懷中。
相互之間都有千言萬語要向對方傾訴。
但在此刻,世間最美的情話,也不勝無聲。
相擁多時,觀音婢柔聲說道,
「世民阿兄,還是先去沐浴吧,有話等會再說。」
李世民鬆開雙臂,兩手撫住觀音婢的雙肩,在她額上輕吻一下,癡情地望著觀音婢,才轉身到西邊耳房洗浴。
------
沐浴已畢,李世民換上一身剛做的孝衣。
往觀音婢跟前一站,依然顯得挺拔英武,卓爾不群。
李世民臉上棱角變得更加分明,一雙眸子晶光閃閃,透著剛毅和練達。
兩人到羅漢床上隔案對坐,直到此時,才開始傾訴離別之情。
李世民敘述了這次隨駕出行的經曆。
觀音婢說了李世民走後家中發生的一些事情。
說了將近有一個時辰,兩人才又迴到家廟,為竇氏夫人守靈。
---------
到了家廟,李世民向三位兄弟,依然講述了這次隨駕出行的經曆。
並轉述了竇氏夫人的臨終遺言,
竇氏夫人臨終前交代李世民,說父親李淵健在,四個兒子無須在墳前守孝,讓他們一心侍奉父親。
四人都同意母親的決定。雖不用在竇氏夫人墳前搭棚居住,但仍然要遵守三年的孝期。
三日舉喪過後,竇氏夫人棺槨暫時寄放家廟之中,要等到李淵遼東事了返迴河東,再擇期安葬。
接下來,便是守孝的日子。
因為竇氏夫人五月去世,孝期要到後年的七月。
李建成、李世民和李玄霸各自在花園中找了一處院子,在院中搭棚而居。
李元吉則仍住在客舍之中練武、讀書。
每逢初一、十五,兒子、兒婦到竇氏夫人靈前祭奠。
-------
竇氏夫人的故去,給整個唐國公府帶來極大的哀痛。
但李世民和觀音婢這對小夫妻,剛成婚便承受別離之苦。
在莊園中一起守孝的日子,卻讓他們擁有了一段難得的長相聚守的時光。
李世民的武功還沒有完全練成,長孫晟留給他的書還一直沒讀。
如今他可以靜下心來,利用這兩年的時間練武、讀書。
為您提供大神複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一一三章竇氏病故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