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人性本善?
又是一年春來,觀音婢已是兩歲。
女孩說話早,兩歲的觀音婢已經學會說很多話。在簡單的事情上,已可以和大人進行基本的交流,整日問些奇奇怪怪的問題。
孩子還小沒有到讀書認字的年齡。
春暖花開時節,高秋娘照例要帶觀音婢到花園去玩,讓她在大自然之中展示一下天性,認識一些花鳥魚蟲。
丁娘子和奉書、執棋領著觀音婢在園子裏玩。
高秋娘坐在澄心湖西的仙雨亭一邊和玉菡、書香說著閑話,一邊關注著觀音婢在玩些什麽。
這時觀音婢她們四人正在湖邊一株桃樹前。
桃花已經盛開,一樹的芬芳,點綴在湖邊,給花園增色不少。
看觀音婢好像在要求些什麽,丁娘子蹲下身子,雙手扶著觀音婢的肩膀像是在解釋,也像是在勸說。
觀音婢晃動雙肩,擺動著胳膊,好像不同意丁娘子的意見。
這樣僵持了一小會,丁娘子對奉書說了幾句話。
奉書走到桃樹下折了一枝桃花下來,送到觀音婢手中。
觀音婢臉上露出笑容,接著又向桃樹指了指。
奉書望了望丁娘子,像是在征求她的意見,然後又去樹上折了一支桃花交給觀音婢。
一手拿著一枝桃花的觀音婢好像要求得到了滿足,雙手舉著桃枝高興地向仙雨亭這邊跑過來。
丁娘子緊緊在後麵跟著,生怕不小心摔著。
跑到亭子前,丁娘子扶著上了台階,觀音婢舉著手裏的桃花,對高秋娘說:“阿娘,好看。”
------
兩歲的觀音婢越發可愛了。
頭上紮著朝天鬏,經撲撲的小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黑白分明,望著高秋娘一眨不眨,清澈而純淨。
嘴角微微上揚露出甜甜的笑,眼睛也帶著笑意。
高秋娘把觀音婢攬在懷裏,用手指了指湖邊的桃樹,柔聲說道:
“嗯,好看。那你說是桃樹的花好看呢?還是你手裏的桃枝好看呢?”
觀音婢看了看手中的桃枝,又看了看湖邊的桃樹,說道:
“樹上花多,樹好看。”
高秋娘接著說道:
“要是人人都去折桃枝,樹上桃枝都沒有了,還會好看嗎?”
觀音婢好像不能理解沒有桃枝的桃樹是個什麽樣子,迷惑地望著高秋娘不知該怎麽迴答。
丁娘子道:“主母,三娘還小,等到再大些給她講道理她才會懂。”
高秋娘好像不願放棄,繼續問道:“你說桃樹沒開花之前好看嗎?”
觀音婢答道:“不好看,上麵沒花。”
高秋娘說:“你如果再折桃花,它就會像以前一樣不開花了,就不會再好看了。你想讓桃樹變得不好看嗎?”
觀音婢說:“不想。”
高秋娘趁機問道:“那阿婢以後還折桃枝嗎?”
觀音婢答道:“不折了。”
高秋娘臉上露出會心的微笑,好像打了個大勝仗,滿滿的成就感,摟緊觀音婢,在她小臉上親了一下,誇道:
“阿婢真聽話,是個好孩子,以後不折桃枝了。”
然後對書香道:“你領她們一塊去玩吧,我和丁娘子說會話。”
------
書香應諾領了觀音婢去玩。
高秋娘指著石案對麵的石墩讓丁娘子坐下。
丁娘子連忙施禮迴道:“奴婢不敢。”
高秋娘微笑著說道:“無妨,坐下才好說話,讓你坐你就坐吧。”
丁娘子這才依言小心坐下,身下隻占了半個石墩。
見丁娘子坐好,高秋娘道:“近段時間,我看阿婢好像有點任性,是不是啥事都要依著她才行?”
丁娘子聞聽,連忙又站起身來,歉聲道:
“奴婢該死,沒有把三娘帶好。”
高秋娘又笑著說道:“丁娘子不要自責,這事不怨你,我知道你們做下人的遇到阿婢耍脾氣也不敢硬管,不敢吵,也不敢打,隻好慣著她。”
看到丁娘子還在站著,高秋娘道:“坐吧。今天沒那麽多規矩,有啥都坐著說。”
丁娘子才又重新坐下,迴道:“確實如主母所說,碰到三娘任性,奴婢真是束手無策。”
高秋娘笑了笑,問道:“丁娘子可不可以試一下給阿婢講道理?就如我剛才一樣。”
丁娘子道:“我原來以為與這麽大的孩子講不通道理,剛才看主母的做法,看來講道理還是可行的,以後我會耐心一些。”
高秋娘點了點頭道:“給小孩子講道理,首先要讓她知道好壞、美醜、善惡、對錯、利害。”
“讚頌好的、美的、善的;蔑視壞的、醜的、惡的。”
“做對了要表揚鼓勵,即使是小孩子也是有榮譽心的,喜歡聽好聽的,喜歡得到稱讚,讓她知道這樣做有什麽利。”
“做錯了要勸阻,讓她知道會有什麽害。讓她從小就有趁利避害的意識。”
丁娘子認真聽著,覺著說得很有道理,說道:
“主母不指點,奴婢還真不知道這些,你這一說我有了茅塞頓開的感覺。”
------
高秋娘又問道:“丁娘子對孟夫子‘人性本善’之說怎麽看?”
丁娘子說道:“奴婢在這方麵還真沒有仔細考慮過,隻是認為孟夫子說的肯定沒錯。”
高秋娘笑道:“我則不認為‘人性本善’。”
“我認為‘人性本貪’。”
“人性的貪婪,來自於與生俱來的欲望。人一生下來就有欲望,有欲望就有貪念。”
丁娘子聽高秋娘說不同意孟子這位聖人的說法,很是驚異。她想聽聽主人到底怎麽說。說道:“主母說得有理。”
高秋娘道:“你有沒有發現,剛生下來的孩子餓了會哭、尿了會哭、不舒服了會哭;有好吃的、好玩的會笑。”
“他會渴望舒適與滿足。”
“把吃的、玩的從他手中搶走,正抱著的時候把他放下,他都會哭鬧,因為他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
“再大一些他會護食、爭東西、鬧著要東西。”
丁娘子點頭稱是:“還真是主母說的這樣,原來見到從來沒有往深處想。”
高秋娘繼續說道:
“佛家說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有‘六根’就有‘六欲’。”
“想飽眼、耳、口福,想吃香喝辣,想身處溫柔之鄉,想前唿後擁,想名垂青史。”
“要滿足‘六欲’,就需要得到相應的物質、財富來實現。想得到物質和財富就會起貪念。”
------
說到這裏,高秋娘提出了一個問題:
“你說古往今來,誰人不貪,帝王不貪?宗宰大臣不貪?還是市井小民不貪?”
丁娘子仔細想了想,這不貪的人還真不好找出來,靈機一動想出來一個,說道:
“那些舍身取義者是否不貪?”
高秋娘道:“這個例子好。但是舍生取義者也貪。”
“他們貪的是名,想名垂青史,這是‘六根’中的‘意’所產生的欲望。”
“這些人其實是被所謂的聖賢之書和仁義道德所蠱惑,他們實則是可憐之人。”
丁娘子聽了高秋娘所說,深以為然,心中很是佩服,暗暗讚歎高秋娘知識淵博,思想睿智。
高秋娘見丁娘子對自己的說法表露出讚佩之色,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慰,勾起了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衝動。
這也許就是她自己所說的欲望之一吧。
每個人都渴望被認可、被尊重、被讚許,這也是‘意’根誘發的一種欲望。
------
在丁娘子讚許的目光下,高秋娘思緒如江水濤濤不絕,有如潮水般噴湧而出,再也打不出自己的話頭。甚至沒有顧及到她說的許多話有大逆不道之嫌。
高秋娘接著自己的思路往下說。
她說道,人們往往不願將自己自比於畜牲,但人又與畜牲何異?
都是被貪婪和欲望所驅使。
狼有頭狼,帶領群狼獵殺其它動物和人畜。
猴有猴王,擁有眾多嬪妃,號令群猴供其驅使。
人不也是和狼、猴一樣嗎?
為了滿足自己無盡的貪欲,就要占有更多的資源、財富。
為了占有資源、財富,人們去偷、去搶、去爭奪、去殺人。
而擁有資源和財富的人為了防止被掠奪,遇到敵人來侵犯,就會奮起反擊,也會去打打殺殺,直至戰鬥到最後一息。
生死搏殺一般情況下總是人多者勝。
所以搶奪者會拉幫結派,形成集團壯大自己的力量。
防守者也會形成集團,有了集團就會有大大小小的頭領。
隨著曆史的發展,這些集團就演變成國家,國家之下有家族、家庭,那些大大小小的頭領就轉變成帝王、官史、族長、家長。
國家之間為爭奪資源和財富,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國家之內也會有爭鬥,甚至發展成戰爭,大到有反叛、有篡位,小到有父子兄弟之爭,有小偷小摸,也有通奸偷情。
國家之內相爭,是因為資源和財富有限,而人的貪欲無窮,沒有止境。
人人都想擁有更多的資源財富。有了更多的資源財富,就有了更大滿足欲望的條件和空間。
帝王們瓊樓玉宇,後宮美女如雲,終日山珍海味,絲竹盈耳,衣著錦繡。
耕奴、佃農甚至上無片瓦,難求一飽。
同樣是人,但所擁有的財富卻有天壤之別,怎不會讓人產生覬覦之心?
如果世人都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這國家豈不日日都處於搶奪和廝殺之中?
於是國家製定律法、禮法,規範人的行為。守禮守法者國家給予褒獎,違禮犯法者予以懲誡,使人不得有非分之念,不敢違規逾矩。
在律法、禮法的束縛下,要獲得更多的財富,滿足個人的欲望,於國就得效命於君王,於家就要擔起維護家庭利益的責任。
但即使有律法、禮法的約束,仍不能遏住人們貪欲的膨脹。
翻開曆史,上下幾千年,殺伐何曾止息?
千萬青壯兒郎戰死沙場,累累白骨不可盡收。
王朝興了又亡,無數家族今日盡享榮華,明日卻老幼婦孺身首異處、曝屍街頭。
在這個貪欲橫流的人世間,如何能夠趨利避害,確保個人功成名就,家族興盛綿延?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探尋其中的奧秘?
“這其中的奧秘:就是子女的教育。”
------
經過一番長篇大論,高秋娘終於引迴到正題。
她說道:“對子女進行教育,事實上就是傳授給他們爭權奪利的本領和技能。”
“同時要傳授給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讓他們能夠在以性命和家族命運相拚的爭奪中,審時度勢,克製欲望,否則就會未獲其利,先蒙其害。”
丁娘子靜心聆聽。
高秋娘的每一句話都切中要害,把人性的貪婪,揭露得毫微盡現。
如將人脫得一絲不掛,裸陳於大庭廣眾之下。
對高秋娘的洞察力,丁娘子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高秋娘繼續說道:“子女教育無方,他們就失去了生存的技能。別說振興家族,連祖先辛苦掙下的家業都保不住。”
“當今至尊隻有五子,如今已是一死兩廢,這其中的根本原因還是教育出了問題。”
說到這裏,高秋娘歎了一聲,“哎,我有點非議國政了。”
說到這裏,高秋娘殷切地注視著丁娘子道:
“說了一大通,我其實隻有一個心願,望丁娘子助我將阿婢教育好。”
丁娘子唯唯答道:“主母放心,奴婢定當盡力。”
高秋娘道:“我相信丁娘子。聽說你有一子一女,今年都多大了。”
丁娘子迴答道:“兒子已有八歲,女兒剛剛三歲。”
高秋娘道:“我有一個想法,過幾日我派人將你女兒接來,這樣阿婢也有一個玩伴,將來大了可以一起讀書。你看怎樣?”
聽高秋娘這樣說,丁娘子出乎意外,這可是她求之不得的事,起身就要叩頭致謝。
高秋娘連忙讓玉菡攔住,說道:“哪能隨隨便便就磕頭?如果你願意,就這樣定了。”
第二天,高秋娘交代總管肖長慶,派人將丁娘子的女兒馨兒接到府中。
</p>
人性本善?
又是一年春來,觀音婢已是兩歲。
女孩說話早,兩歲的觀音婢已經學會說很多話。在簡單的事情上,已可以和大人進行基本的交流,整日問些奇奇怪怪的問題。
孩子還小沒有到讀書認字的年齡。
春暖花開時節,高秋娘照例要帶觀音婢到花園去玩,讓她在大自然之中展示一下天性,認識一些花鳥魚蟲。
丁娘子和奉書、執棋領著觀音婢在園子裏玩。
高秋娘坐在澄心湖西的仙雨亭一邊和玉菡、書香說著閑話,一邊關注著觀音婢在玩些什麽。
這時觀音婢她們四人正在湖邊一株桃樹前。
桃花已經盛開,一樹的芬芳,點綴在湖邊,給花園增色不少。
看觀音婢好像在要求些什麽,丁娘子蹲下身子,雙手扶著觀音婢的肩膀像是在解釋,也像是在勸說。
觀音婢晃動雙肩,擺動著胳膊,好像不同意丁娘子的意見。
這樣僵持了一小會,丁娘子對奉書說了幾句話。
奉書走到桃樹下折了一枝桃花下來,送到觀音婢手中。
觀音婢臉上露出笑容,接著又向桃樹指了指。
奉書望了望丁娘子,像是在征求她的意見,然後又去樹上折了一支桃花交給觀音婢。
一手拿著一枝桃花的觀音婢好像要求得到了滿足,雙手舉著桃枝高興地向仙雨亭這邊跑過來。
丁娘子緊緊在後麵跟著,生怕不小心摔著。
跑到亭子前,丁娘子扶著上了台階,觀音婢舉著手裏的桃花,對高秋娘說:“阿娘,好看。”
------
兩歲的觀音婢越發可愛了。
頭上紮著朝天鬏,經撲撲的小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黑白分明,望著高秋娘一眨不眨,清澈而純淨。
嘴角微微上揚露出甜甜的笑,眼睛也帶著笑意。
高秋娘把觀音婢攬在懷裏,用手指了指湖邊的桃樹,柔聲說道:
“嗯,好看。那你說是桃樹的花好看呢?還是你手裏的桃枝好看呢?”
觀音婢看了看手中的桃枝,又看了看湖邊的桃樹,說道:
“樹上花多,樹好看。”
高秋娘接著說道:
“要是人人都去折桃枝,樹上桃枝都沒有了,還會好看嗎?”
觀音婢好像不能理解沒有桃枝的桃樹是個什麽樣子,迷惑地望著高秋娘不知該怎麽迴答。
丁娘子道:“主母,三娘還小,等到再大些給她講道理她才會懂。”
高秋娘好像不願放棄,繼續問道:“你說桃樹沒開花之前好看嗎?”
觀音婢答道:“不好看,上麵沒花。”
高秋娘說:“你如果再折桃花,它就會像以前一樣不開花了,就不會再好看了。你想讓桃樹變得不好看嗎?”
觀音婢說:“不想。”
高秋娘趁機問道:“那阿婢以後還折桃枝嗎?”
觀音婢答道:“不折了。”
高秋娘臉上露出會心的微笑,好像打了個大勝仗,滿滿的成就感,摟緊觀音婢,在她小臉上親了一下,誇道:
“阿婢真聽話,是個好孩子,以後不折桃枝了。”
然後對書香道:“你領她們一塊去玩吧,我和丁娘子說會話。”
------
書香應諾領了觀音婢去玩。
高秋娘指著石案對麵的石墩讓丁娘子坐下。
丁娘子連忙施禮迴道:“奴婢不敢。”
高秋娘微笑著說道:“無妨,坐下才好說話,讓你坐你就坐吧。”
丁娘子這才依言小心坐下,身下隻占了半個石墩。
見丁娘子坐好,高秋娘道:“近段時間,我看阿婢好像有點任性,是不是啥事都要依著她才行?”
丁娘子聞聽,連忙又站起身來,歉聲道:
“奴婢該死,沒有把三娘帶好。”
高秋娘又笑著說道:“丁娘子不要自責,這事不怨你,我知道你們做下人的遇到阿婢耍脾氣也不敢硬管,不敢吵,也不敢打,隻好慣著她。”
看到丁娘子還在站著,高秋娘道:“坐吧。今天沒那麽多規矩,有啥都坐著說。”
丁娘子才又重新坐下,迴道:“確實如主母所說,碰到三娘任性,奴婢真是束手無策。”
高秋娘笑了笑,問道:“丁娘子可不可以試一下給阿婢講道理?就如我剛才一樣。”
丁娘子道:“我原來以為與這麽大的孩子講不通道理,剛才看主母的做法,看來講道理還是可行的,以後我會耐心一些。”
高秋娘點了點頭道:“給小孩子講道理,首先要讓她知道好壞、美醜、善惡、對錯、利害。”
“讚頌好的、美的、善的;蔑視壞的、醜的、惡的。”
“做對了要表揚鼓勵,即使是小孩子也是有榮譽心的,喜歡聽好聽的,喜歡得到稱讚,讓她知道這樣做有什麽利。”
“做錯了要勸阻,讓她知道會有什麽害。讓她從小就有趁利避害的意識。”
丁娘子認真聽著,覺著說得很有道理,說道:
“主母不指點,奴婢還真不知道這些,你這一說我有了茅塞頓開的感覺。”
------
高秋娘又問道:“丁娘子對孟夫子‘人性本善’之說怎麽看?”
丁娘子說道:“奴婢在這方麵還真沒有仔細考慮過,隻是認為孟夫子說的肯定沒錯。”
高秋娘笑道:“我則不認為‘人性本善’。”
“我認為‘人性本貪’。”
“人性的貪婪,來自於與生俱來的欲望。人一生下來就有欲望,有欲望就有貪念。”
丁娘子聽高秋娘說不同意孟子這位聖人的說法,很是驚異。她想聽聽主人到底怎麽說。說道:“主母說得有理。”
高秋娘道:“你有沒有發現,剛生下來的孩子餓了會哭、尿了會哭、不舒服了會哭;有好吃的、好玩的會笑。”
“他會渴望舒適與滿足。”
“把吃的、玩的從他手中搶走,正抱著的時候把他放下,他都會哭鬧,因為他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
“再大一些他會護食、爭東西、鬧著要東西。”
丁娘子點頭稱是:“還真是主母說的這樣,原來見到從來沒有往深處想。”
高秋娘繼續說道:
“佛家說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有‘六根’就有‘六欲’。”
“想飽眼、耳、口福,想吃香喝辣,想身處溫柔之鄉,想前唿後擁,想名垂青史。”
“要滿足‘六欲’,就需要得到相應的物質、財富來實現。想得到物質和財富就會起貪念。”
------
說到這裏,高秋娘提出了一個問題:
“你說古往今來,誰人不貪,帝王不貪?宗宰大臣不貪?還是市井小民不貪?”
丁娘子仔細想了想,這不貪的人還真不好找出來,靈機一動想出來一個,說道:
“那些舍身取義者是否不貪?”
高秋娘道:“這個例子好。但是舍生取義者也貪。”
“他們貪的是名,想名垂青史,這是‘六根’中的‘意’所產生的欲望。”
“這些人其實是被所謂的聖賢之書和仁義道德所蠱惑,他們實則是可憐之人。”
丁娘子聽了高秋娘所說,深以為然,心中很是佩服,暗暗讚歎高秋娘知識淵博,思想睿智。
高秋娘見丁娘子對自己的說法表露出讚佩之色,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慰,勾起了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衝動。
這也許就是她自己所說的欲望之一吧。
每個人都渴望被認可、被尊重、被讚許,這也是‘意’根誘發的一種欲望。
------
在丁娘子讚許的目光下,高秋娘思緒如江水濤濤不絕,有如潮水般噴湧而出,再也打不出自己的話頭。甚至沒有顧及到她說的許多話有大逆不道之嫌。
高秋娘接著自己的思路往下說。
她說道,人們往往不願將自己自比於畜牲,但人又與畜牲何異?
都是被貪婪和欲望所驅使。
狼有頭狼,帶領群狼獵殺其它動物和人畜。
猴有猴王,擁有眾多嬪妃,號令群猴供其驅使。
人不也是和狼、猴一樣嗎?
為了滿足自己無盡的貪欲,就要占有更多的資源、財富。
為了占有資源、財富,人們去偷、去搶、去爭奪、去殺人。
而擁有資源和財富的人為了防止被掠奪,遇到敵人來侵犯,就會奮起反擊,也會去打打殺殺,直至戰鬥到最後一息。
生死搏殺一般情況下總是人多者勝。
所以搶奪者會拉幫結派,形成集團壯大自己的力量。
防守者也會形成集團,有了集團就會有大大小小的頭領。
隨著曆史的發展,這些集團就演變成國家,國家之下有家族、家庭,那些大大小小的頭領就轉變成帝王、官史、族長、家長。
國家之間為爭奪資源和財富,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國家之內也會有爭鬥,甚至發展成戰爭,大到有反叛、有篡位,小到有父子兄弟之爭,有小偷小摸,也有通奸偷情。
國家之內相爭,是因為資源和財富有限,而人的貪欲無窮,沒有止境。
人人都想擁有更多的資源財富。有了更多的資源財富,就有了更大滿足欲望的條件和空間。
帝王們瓊樓玉宇,後宮美女如雲,終日山珍海味,絲竹盈耳,衣著錦繡。
耕奴、佃農甚至上無片瓦,難求一飽。
同樣是人,但所擁有的財富卻有天壤之別,怎不會讓人產生覬覦之心?
如果世人都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這國家豈不日日都處於搶奪和廝殺之中?
於是國家製定律法、禮法,規範人的行為。守禮守法者國家給予褒獎,違禮犯法者予以懲誡,使人不得有非分之念,不敢違規逾矩。
在律法、禮法的束縛下,要獲得更多的財富,滿足個人的欲望,於國就得效命於君王,於家就要擔起維護家庭利益的責任。
但即使有律法、禮法的約束,仍不能遏住人們貪欲的膨脹。
翻開曆史,上下幾千年,殺伐何曾止息?
千萬青壯兒郎戰死沙場,累累白骨不可盡收。
王朝興了又亡,無數家族今日盡享榮華,明日卻老幼婦孺身首異處、曝屍街頭。
在這個貪欲橫流的人世間,如何能夠趨利避害,確保個人功成名就,家族興盛綿延?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探尋其中的奧秘?
“這其中的奧秘:就是子女的教育。”
------
經過一番長篇大論,高秋娘終於引迴到正題。
她說道:“對子女進行教育,事實上就是傳授給他們爭權奪利的本領和技能。”
“同時要傳授給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讓他們能夠在以性命和家族命運相拚的爭奪中,審時度勢,克製欲望,否則就會未獲其利,先蒙其害。”
丁娘子靜心聆聽。
高秋娘的每一句話都切中要害,把人性的貪婪,揭露得毫微盡現。
如將人脫得一絲不掛,裸陳於大庭廣眾之下。
對高秋娘的洞察力,丁娘子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高秋娘繼續說道:“子女教育無方,他們就失去了生存的技能。別說振興家族,連祖先辛苦掙下的家業都保不住。”
“當今至尊隻有五子,如今已是一死兩廢,這其中的根本原因還是教育出了問題。”
說到這裏,高秋娘歎了一聲,“哎,我有點非議國政了。”
說到這裏,高秋娘殷切地注視著丁娘子道:
“說了一大通,我其實隻有一個心願,望丁娘子助我將阿婢教育好。”
丁娘子唯唯答道:“主母放心,奴婢定當盡力。”
高秋娘道:“我相信丁娘子。聽說你有一子一女,今年都多大了。”
丁娘子迴答道:“兒子已有八歲,女兒剛剛三歲。”
高秋娘道:“我有一個想法,過幾日我派人將你女兒接來,這樣阿婢也有一個玩伴,將來大了可以一起讀書。你看怎樣?”
聽高秋娘這樣說,丁娘子出乎意外,這可是她求之不得的事,起身就要叩頭致謝。
高秋娘連忙讓玉菡攔住,說道:“哪能隨隨便便就磕頭?如果你願意,就這樣定了。”
第二天,高秋娘交代總管肖長慶,派人將丁娘子的女兒馨兒接到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