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都的規模很大,城牆周圍三十餘裏,城牆四周開著八孔高大的城門,城門一般為兩門墩,三門道。八孔高大的城門之中,有一孔名“棘門”,這是郢都的特色,為天下其他任何都城所不具。屈原來到棘門之前,佇立瞻仰,心潮激蕩。他知道,楚都之所以要設棘門,是為不忘先人創業之艱難。西周時,楚人立國於山林之中,連城池也沒有,隻有由荊棘圍繞的寨子,“荊”由此而得名,故世稱“荊國”、“荊人”。
“荊”和“棘”雖是兩種不同的植物,但它們卻總是雜生而競長。楚之先人曾長期生息於荊棘叢生之地,被後人奉為楷模。後世有書記載道:“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蓽露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由此屈原猜想,楚都設棘門,也許是為了禳災。桃弧棘矢,即以桃木為弓,以棘枝為箭。在古人看來,棘是一種神物,將國都的一個城門命為棘門,似有借以禳災避禍之意。荊也是一種神物,故重要的旗幟,多以荊為柄。諸夏也有這個風俗。
棘門之外還有“茅門”,因其以靈茅苫頂而得名。茅門之內是祭祀先祖之靈和社稷之神的場所,它是聖地,因此不得驅車過其門。屈原來到門前,彈衣正冠,十分虔誠地行三拜九叩之大禮,招來觀者若堵。行禮間,屈原麵前浮現出了莊王執法如山的一幕。
當親自見證2300年前這個地方的盛況,再聯想起曾經繁華都城在2000年後曆盡朝代更迭化為荒丘,雜草叢生,墓地縱橫。
楚國800年曆史裏曾經多次遷都,熊繹始居於丹陽(湖北襄陽老河口),後楚文王(一說楚武王)自丹陽遷郢都(湖北荊州),楚昭王自郢遷鄀都(湖北襄陽宜城東南),楚惠王曾居於鄢都(湖北襄陽市宜城),直到公元前278年白起攻破郢都楚頃襄王遷都於陳都(河南淮陽),後還有:楚考烈王遷都於巨陽和壽春(安徽省)
自楚文王從丹陽遷到這裏,郢都成為國都曆時了400餘年。晏子見的是楚靈王,楚靈王在位時間為公元前541一529年,當時的國都正是郢都。由此可見,當年山東漢子晏嬰作為齊國大使應該來過這裏。不覺間思古幽情油然而生。
突然昭月撞進了某人的胸膛,前麵的屈原不知什麽時候停了下來,還轉了過來,又意識到自己走神了,猛的後退還沒站穩險些摔倒被屈原拉住了手臂。“靈均,怎麽了?略有些尷尬,道了聲謝”
穿過繁華的街道看到城門。《哀郢》中提到“過夏首而西浮兮,顧龍門而不見。”當然這是後話,屈原被放逐時走的水路迴顧的龍門應是紀南城的東水門,可通長湖、通長江,過夏首。郢都是靈均追憶一生的地方,流放至江南後至死未能迴到郢都。昭月看著屈原的背影,不覺擔憂起眼前的這個人,如今的靈均意氣風發,誌向遠大,現在有多少期盼,將來就有多絕望!
再往前走豪華且巍峨堪比章華台楚王宮殿。台高十丈,寬十五丈,周圍是人工湖,湖岸綠樹成蔭。綠蔭映於湖水,千姿百態;湖水清澈照人,碧波蕩漾。附近的每個角落,湖濱與路旁,到處栽種著奇花異卉,在微風中傾吐著醉人的芬芳。
楚國為向列國彰顯榮華富貴,經常邀請各國諸侯或文武百官來此飲酒作樂,登上宮殿高台能高瞻遠矚,客人們自然也斷不了隨聲附和地誇獎讚美。可惜沒有出入的令牌隻能在宮外看看,宮殿建築被城牆圍繞,高大的城牆掩住了楚王宮的一切。
公元前689年,楚文王熊貲“始都郢”,開掘基業,勵精圖治,國勢日益興隆,400年興衰變遷的楚王宮殿曆經滄桑。之前來過楚都遺址,原來公元前278年秦人攻破郢後楚王宮殿付之一炬。千年前這裏是世界第一大國的繁華中心隨著楚國勢微秦國統一六國的雄心沒入了曆史年輪。
千年之後隻剩斷壁殘垣,楚都時築的土牆延伸東西長9裏,南北寬7裏,總麵積比現在的荊州大兩倍。四周開城門7座,西垣北段城門有3個門道,兩側建築類似門房;南垣及北垣古河道出口處,為門水兩座。城內夯土建築台基密集,有的高達6米,氣勢巍峨;古井、密址遍布;簡瓦、析瓦等建築材料及東周文化遺物,俯拾皆是,還發現有鑄銅作坊。在城內東南部發掘的東周時期的房屋牆基長60米,寬14米,規模較大,為當時宮殿建築的組成部分。城外尚有三大墓區,保存著當年王公貴族的大、中型墓穴塚700餘座,城周發掘墓地20餘處,清理小型楚墓數以千計。台高33米,基廣50餘米,豪華壯麗,靈王於此“設長夜之盛宴,作北裏之新聲”。
作為楚國國都,現在和屈原所處的這個時間這個地界是我國南方最大的城市。站在都城最北邊登上紀山定可以眺望到整個王宮,都城的繁華盡收眼底。
屈原見昭月表情異樣略有擔憂:“小月,你怎麽了,你是不是身體哪裏不舒服?”
聽到屈原的關心,昭月趕忙解釋“不是,我身體很好,隻是看到這盛況有些震撼。夢澤悲風動自茅,楚王葬盡滿城嬌,未知歌舞能多少,虛減宮廚為細腰。”
見昭月沒事屈原放心了,昭月繼續提問:“靈均,如今楚國百姓過得怎樣,但我見上層的統治者王公貴族這樣的生活這般奢華,消耗了多少楚國的財力,百姓過得不好,我們的國力不強,秦國日益強大一統天下的野心人人皆知,秦楚必有一戰,而楚國做好準備了嗎”
微風拂過,昭月額前碎發淩亂,昭月抬手捋了捋,屈原看到昭月身子單薄,站在風中望下山下的盛景,峨眉顰蹙,似在想什麽。其實當自己每次來到這裏也是震撼的,確實是極盡奢華,而百姓生活可以更好,我一定要改變楚國現在的局勢……“這些靈均都明白,所以我想入朝為官,小月,你今後有何打算?還要離開郢都嗎”
聽到屈原這麽問,昭月也有些遲疑不知如何迴答。自己意外來到這裏,本以為既來之則安之,可隨著與屈原的相處,屈原並不是後人以為的他是因為人緣不好不會處事,處理不好人際關係,才會招人陷害……所有關於屈原不好的言論,在見到他的那一刻便都已明了了,他溫文爾雅,待人和善,為人心善,而這份對楚國的依戀與生俱來。
屈原見昭月猶豫了一會,也沒繼續追問,昭月還是開口了。“我也說不上來今後有何打算,一個人漂泊久了四海為家,但是能在郢都結識靈均實乃大幸。如果有一天小月離開了這裏也沒有什麽遺憾…”
“荊”和“棘”雖是兩種不同的植物,但它們卻總是雜生而競長。楚之先人曾長期生息於荊棘叢生之地,被後人奉為楷模。後世有書記載道:“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蓽露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由此屈原猜想,楚都設棘門,也許是為了禳災。桃弧棘矢,即以桃木為弓,以棘枝為箭。在古人看來,棘是一種神物,將國都的一個城門命為棘門,似有借以禳災避禍之意。荊也是一種神物,故重要的旗幟,多以荊為柄。諸夏也有這個風俗。
棘門之外還有“茅門”,因其以靈茅苫頂而得名。茅門之內是祭祀先祖之靈和社稷之神的場所,它是聖地,因此不得驅車過其門。屈原來到門前,彈衣正冠,十分虔誠地行三拜九叩之大禮,招來觀者若堵。行禮間,屈原麵前浮現出了莊王執法如山的一幕。
當親自見證2300年前這個地方的盛況,再聯想起曾經繁華都城在2000年後曆盡朝代更迭化為荒丘,雜草叢生,墓地縱橫。
楚國800年曆史裏曾經多次遷都,熊繹始居於丹陽(湖北襄陽老河口),後楚文王(一說楚武王)自丹陽遷郢都(湖北荊州),楚昭王自郢遷鄀都(湖北襄陽宜城東南),楚惠王曾居於鄢都(湖北襄陽市宜城),直到公元前278年白起攻破郢都楚頃襄王遷都於陳都(河南淮陽),後還有:楚考烈王遷都於巨陽和壽春(安徽省)
自楚文王從丹陽遷到這裏,郢都成為國都曆時了400餘年。晏子見的是楚靈王,楚靈王在位時間為公元前541一529年,當時的國都正是郢都。由此可見,當年山東漢子晏嬰作為齊國大使應該來過這裏。不覺間思古幽情油然而生。
突然昭月撞進了某人的胸膛,前麵的屈原不知什麽時候停了下來,還轉了過來,又意識到自己走神了,猛的後退還沒站穩險些摔倒被屈原拉住了手臂。“靈均,怎麽了?略有些尷尬,道了聲謝”
穿過繁華的街道看到城門。《哀郢》中提到“過夏首而西浮兮,顧龍門而不見。”當然這是後話,屈原被放逐時走的水路迴顧的龍門應是紀南城的東水門,可通長湖、通長江,過夏首。郢都是靈均追憶一生的地方,流放至江南後至死未能迴到郢都。昭月看著屈原的背影,不覺擔憂起眼前的這個人,如今的靈均意氣風發,誌向遠大,現在有多少期盼,將來就有多絕望!
再往前走豪華且巍峨堪比章華台楚王宮殿。台高十丈,寬十五丈,周圍是人工湖,湖岸綠樹成蔭。綠蔭映於湖水,千姿百態;湖水清澈照人,碧波蕩漾。附近的每個角落,湖濱與路旁,到處栽種著奇花異卉,在微風中傾吐著醉人的芬芳。
楚國為向列國彰顯榮華富貴,經常邀請各國諸侯或文武百官來此飲酒作樂,登上宮殿高台能高瞻遠矚,客人們自然也斷不了隨聲附和地誇獎讚美。可惜沒有出入的令牌隻能在宮外看看,宮殿建築被城牆圍繞,高大的城牆掩住了楚王宮的一切。
公元前689年,楚文王熊貲“始都郢”,開掘基業,勵精圖治,國勢日益興隆,400年興衰變遷的楚王宮殿曆經滄桑。之前來過楚都遺址,原來公元前278年秦人攻破郢後楚王宮殿付之一炬。千年前這裏是世界第一大國的繁華中心隨著楚國勢微秦國統一六國的雄心沒入了曆史年輪。
千年之後隻剩斷壁殘垣,楚都時築的土牆延伸東西長9裏,南北寬7裏,總麵積比現在的荊州大兩倍。四周開城門7座,西垣北段城門有3個門道,兩側建築類似門房;南垣及北垣古河道出口處,為門水兩座。城內夯土建築台基密集,有的高達6米,氣勢巍峨;古井、密址遍布;簡瓦、析瓦等建築材料及東周文化遺物,俯拾皆是,還發現有鑄銅作坊。在城內東南部發掘的東周時期的房屋牆基長60米,寬14米,規模較大,為當時宮殿建築的組成部分。城外尚有三大墓區,保存著當年王公貴族的大、中型墓穴塚700餘座,城周發掘墓地20餘處,清理小型楚墓數以千計。台高33米,基廣50餘米,豪華壯麗,靈王於此“設長夜之盛宴,作北裏之新聲”。
作為楚國國都,現在和屈原所處的這個時間這個地界是我國南方最大的城市。站在都城最北邊登上紀山定可以眺望到整個王宮,都城的繁華盡收眼底。
屈原見昭月表情異樣略有擔憂:“小月,你怎麽了,你是不是身體哪裏不舒服?”
聽到屈原的關心,昭月趕忙解釋“不是,我身體很好,隻是看到這盛況有些震撼。夢澤悲風動自茅,楚王葬盡滿城嬌,未知歌舞能多少,虛減宮廚為細腰。”
見昭月沒事屈原放心了,昭月繼續提問:“靈均,如今楚國百姓過得怎樣,但我見上層的統治者王公貴族這樣的生活這般奢華,消耗了多少楚國的財力,百姓過得不好,我們的國力不強,秦國日益強大一統天下的野心人人皆知,秦楚必有一戰,而楚國做好準備了嗎”
微風拂過,昭月額前碎發淩亂,昭月抬手捋了捋,屈原看到昭月身子單薄,站在風中望下山下的盛景,峨眉顰蹙,似在想什麽。其實當自己每次來到這裏也是震撼的,確實是極盡奢華,而百姓生活可以更好,我一定要改變楚國現在的局勢……“這些靈均都明白,所以我想入朝為官,小月,你今後有何打算?還要離開郢都嗎”
聽到屈原這麽問,昭月也有些遲疑不知如何迴答。自己意外來到這裏,本以為既來之則安之,可隨著與屈原的相處,屈原並不是後人以為的他是因為人緣不好不會處事,處理不好人際關係,才會招人陷害……所有關於屈原不好的言論,在見到他的那一刻便都已明了了,他溫文爾雅,待人和善,為人心善,而這份對楚國的依戀與生俱來。
屈原見昭月猶豫了一會,也沒繼續追問,昭月還是開口了。“我也說不上來今後有何打算,一個人漂泊久了四海為家,但是能在郢都結識靈均實乃大幸。如果有一天小月離開了這裏也沒有什麽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