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這點小事不算什麽……
四合院:帶著空間迴到48年 作者:彭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以前的話,程蝶衣可能會拒絕。
並不是因為他有什麽原因,隻是他的性格如此。
“好的,我明天帶小四小五一起去。”這一次他爽快地答應了。
隨後,蘇小陽離開了程蝶衣的家,吃完晚飯迴家後迴到了自己的四合院。
走進前院,閻埠貴仿佛正在等他。
“咦!陽子迴來了?”
“是啊,閻老師,您吃過晚飯了嗎?”
“剛剛吃完,你呢?不然我讓家裏的再做點兒給你對付一口?” 閻老先生平時挺摳門的,居然會主動請人吃飯?
“謝謝您,閻老師,我吃過了。”這時,院子裏的很多人都走出來了。
“陽子迴來了,哎呀,今天我們大家都看到了你的演出,真是唱得好聽。”“是啊,在這一帶,我們院子可是臉上有光。”
“哈哈哈,上午碰到隔壁院子的老王,羨慕得不得了。”“誰說不是呢!”
大家說話時滿是自豪和對蘇小陽的讚譽。
以前,蘇小陽可能還會被這些讚美衝昏頭,但現在的他已經不會了。
聽著大家的恭維,蘇小陽走到中院,去了何家。
一家人剛吃完飯,正坐在一起聊天,自然談的都是今天的聯歡會。
見到蘇小陽進門,何大清笑容滿麵地說:“陽子,快來坐!”
“何大哥,我打算明天辦一桌酒席,隻有我師父、豆子哥、二狗他們一幫孩子,您看明天方便過來嗎?”
“方便方便,我去廠裏請個假就行,你的新居落成,我怎麽可能缺席,你就放心吧!”
“哈哈哈,好的,那就多謝您了,食材我已經準備好了,您直接過來就好。”
“沒問題。”
一旁的何雨柱開口問道:“師父,要不要叫上許大茂他們?” 這段時間,院子裏的孩子們相處得很融洽。
顯然,何雨柱和許大茂之間的恩怨糾葛已經不再像原劇中那樣尖銳。
蘇小陽聽了自然很高興,笑道:“本來就想請他們的。”
何雨柱:“那我待會兒跟他們說一聲。”接著,蘇小陽迴到自己的跨院。
一夜平安無事。
第二天早晨。
孩子們早早地到了。
甚至比每天練功的時間還早。
“怎麽,這麽急著來吃宴席?”
許大茂笑眯眯地說:“我爸讓我早點來,練完功還能幫忙幹些雜活,搬張桌子拿個椅子也行。”
閻解成:“我可以幫著洗菜。”
劉光齊:“我可以幫著洗碗洗筷子。”
一邊的豆芽何雨水啃著手指說:“我可以幫著吃!” 大家都笑了起來。
一個小時的練功結束後,院子裏的孩子們開始忙碌起來。
有人幫忙把食材拿出來解凍,洗菜、掃地、搬凳子,幹得熱火朝天。
不久後,二狗、二蛋等人也來了。
雖然總共隻有五六個人。
有些孩子是因為住得遠,有些是因為要幫家裏忙,所以沒能過來。
蘇小陽對此並不介意。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以田棗為例,她並不是不願意與蘇小陽他們相聚,而是自己也有事,不能像以前那樣隨時有空。
今天,蘇小陽家的跨院格外熱鬧。
除了易家、賈家和聾老太太,院子裏的其他人家對於蘇小陽設宴沒有邀請他們,並沒有什麽想法。
再說,他們家的孩子不也去了嗎?隻是賈張氏一定會嘟囔幾句,但她也隻是敢在家小聲地發泄一番。
至於易家——
易忠海聽著跨院的熱鬧聲,心裏難免有些黯然,感慨老天為什麽沒有讓他有一男半女?
易大媽見丈夫如此愁容,心裏也不好受,想了想說:“當家的,陽子沒請院子裏的人,這樣沒有婦女幫忙洗菜做飯,這些孩子們怕是搞不定。”
“要不我去看看,能幫點忙也好。”
易忠海本能地想要阻止妻子去幫忙,但轉念一想,也許可以通過妻子緩解他家與蘇小陽之間的關係,於是點頭答應:“行,你去看看!”
然而他並不知道,蘇小陽覺得他家和自己的關係無需緩解,他厭惡的是易忠海這個人,而不是其他事情。
除非你不總是搞那一套道德 ** ,否則他才懶得理會。
但是,身為四合院的道德領袖,失去了這套至尊手段,易忠海還是他嗎?
接著,易大媽從屋裏走出來,去了跨院。
看到孩子們正忙得不可開交,她忍不住搖了搖頭。
雖然孩子們都很努力,但這哪裏有她們這些女人做得利索呢?
隻見易大媽笑眯眯地上前幫忙,一邊動手一邊指揮孩子們,讓現場變得井然有序。
孩子們也開始知道該做什麽了。
蘇小陽見到這一幕也沒有阻止,反而笑道:“易大媽,謝謝你啊,真是缺大人不行,這些孩子都在胡亂忙乎。”
易大媽笑著說:“這點小事不算什麽……”
前院的閻家。
閻埠貴見易大媽去跨院幫忙,便對妻子說:“楊瑞華,你也去看看能不能幫幫忙。”
“不大好意思吧,畢竟人家陽子也沒邀請我們。”
閻埠貴瞪著眼說:“那得讓人家陽子特意上門請嗎?咱們就不能自己主動點兒?”
在丈夫的勸說下,閻大媽也前往跨院幫忙。
果不其然,沒一會兒,劉大媽和許大茂的母親也到了。
前院新來的兩戶雖然也有意去幫忙,但他們畢竟剛搬進來,與蘇小陽的關係還沒到那個程度,所以沒有派人過去。
不過他們家的孩子都在跨院,多少也算是有麵子了。
中院的賈家。
賈張氏心中滿是不滿,覺得蘇小陽辦宴沒叫院裏人,就是不懂人情世故。
“這小子真是不知分寸,連麵子都不給人,將來要是有什麽事兒,我看你們誰願意幫他,我們賈家是絕對不會幫忙的。”
“要是有一天他栽跟頭了,我一定第一個上去踩兩腳……”
賈東旭聽母親嘮叨,嘴上動了動想勸阻,但最終還是沒說出口。
他心想,隨她吧,反正這是在自家,外人聽不見。
畢竟家裏現在隻剩下他和老娘,今後結婚生子還得依賴老娘照顧!最關鍵的是,他有點媽寶男的特質。
父親去世後,他主要聽從母親賈張氏的意見。
並不是因為他有什麽原因,隻是他的性格如此。
“好的,我明天帶小四小五一起去。”這一次他爽快地答應了。
隨後,蘇小陽離開了程蝶衣的家,吃完晚飯迴家後迴到了自己的四合院。
走進前院,閻埠貴仿佛正在等他。
“咦!陽子迴來了?”
“是啊,閻老師,您吃過晚飯了嗎?”
“剛剛吃完,你呢?不然我讓家裏的再做點兒給你對付一口?” 閻老先生平時挺摳門的,居然會主動請人吃飯?
“謝謝您,閻老師,我吃過了。”這時,院子裏的很多人都走出來了。
“陽子迴來了,哎呀,今天我們大家都看到了你的演出,真是唱得好聽。”“是啊,在這一帶,我們院子可是臉上有光。”
“哈哈哈,上午碰到隔壁院子的老王,羨慕得不得了。”“誰說不是呢!”
大家說話時滿是自豪和對蘇小陽的讚譽。
以前,蘇小陽可能還會被這些讚美衝昏頭,但現在的他已經不會了。
聽著大家的恭維,蘇小陽走到中院,去了何家。
一家人剛吃完飯,正坐在一起聊天,自然談的都是今天的聯歡會。
見到蘇小陽進門,何大清笑容滿麵地說:“陽子,快來坐!”
“何大哥,我打算明天辦一桌酒席,隻有我師父、豆子哥、二狗他們一幫孩子,您看明天方便過來嗎?”
“方便方便,我去廠裏請個假就行,你的新居落成,我怎麽可能缺席,你就放心吧!”
“哈哈哈,好的,那就多謝您了,食材我已經準備好了,您直接過來就好。”
“沒問題。”
一旁的何雨柱開口問道:“師父,要不要叫上許大茂他們?” 這段時間,院子裏的孩子們相處得很融洽。
顯然,何雨柱和許大茂之間的恩怨糾葛已經不再像原劇中那樣尖銳。
蘇小陽聽了自然很高興,笑道:“本來就想請他們的。”
何雨柱:“那我待會兒跟他們說一聲。”接著,蘇小陽迴到自己的跨院。
一夜平安無事。
第二天早晨。
孩子們早早地到了。
甚至比每天練功的時間還早。
“怎麽,這麽急著來吃宴席?”
許大茂笑眯眯地說:“我爸讓我早點來,練完功還能幫忙幹些雜活,搬張桌子拿個椅子也行。”
閻解成:“我可以幫著洗菜。”
劉光齊:“我可以幫著洗碗洗筷子。”
一邊的豆芽何雨水啃著手指說:“我可以幫著吃!” 大家都笑了起來。
一個小時的練功結束後,院子裏的孩子們開始忙碌起來。
有人幫忙把食材拿出來解凍,洗菜、掃地、搬凳子,幹得熱火朝天。
不久後,二狗、二蛋等人也來了。
雖然總共隻有五六個人。
有些孩子是因為住得遠,有些是因為要幫家裏忙,所以沒能過來。
蘇小陽對此並不介意。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以田棗為例,她並不是不願意與蘇小陽他們相聚,而是自己也有事,不能像以前那樣隨時有空。
今天,蘇小陽家的跨院格外熱鬧。
除了易家、賈家和聾老太太,院子裏的其他人家對於蘇小陽設宴沒有邀請他們,並沒有什麽想法。
再說,他們家的孩子不也去了嗎?隻是賈張氏一定會嘟囔幾句,但她也隻是敢在家小聲地發泄一番。
至於易家——
易忠海聽著跨院的熱鬧聲,心裏難免有些黯然,感慨老天為什麽沒有讓他有一男半女?
易大媽見丈夫如此愁容,心裏也不好受,想了想說:“當家的,陽子沒請院子裏的人,這樣沒有婦女幫忙洗菜做飯,這些孩子們怕是搞不定。”
“要不我去看看,能幫點忙也好。”
易忠海本能地想要阻止妻子去幫忙,但轉念一想,也許可以通過妻子緩解他家與蘇小陽之間的關係,於是點頭答應:“行,你去看看!”
然而他並不知道,蘇小陽覺得他家和自己的關係無需緩解,他厭惡的是易忠海這個人,而不是其他事情。
除非你不總是搞那一套道德 ** ,否則他才懶得理會。
但是,身為四合院的道德領袖,失去了這套至尊手段,易忠海還是他嗎?
接著,易大媽從屋裏走出來,去了跨院。
看到孩子們正忙得不可開交,她忍不住搖了搖頭。
雖然孩子們都很努力,但這哪裏有她們這些女人做得利索呢?
隻見易大媽笑眯眯地上前幫忙,一邊動手一邊指揮孩子們,讓現場變得井然有序。
孩子們也開始知道該做什麽了。
蘇小陽見到這一幕也沒有阻止,反而笑道:“易大媽,謝謝你啊,真是缺大人不行,這些孩子都在胡亂忙乎。”
易大媽笑著說:“這點小事不算什麽……”
前院的閻家。
閻埠貴見易大媽去跨院幫忙,便對妻子說:“楊瑞華,你也去看看能不能幫幫忙。”
“不大好意思吧,畢竟人家陽子也沒邀請我們。”
閻埠貴瞪著眼說:“那得讓人家陽子特意上門請嗎?咱們就不能自己主動點兒?”
在丈夫的勸說下,閻大媽也前往跨院幫忙。
果不其然,沒一會兒,劉大媽和許大茂的母親也到了。
前院新來的兩戶雖然也有意去幫忙,但他們畢竟剛搬進來,與蘇小陽的關係還沒到那個程度,所以沒有派人過去。
不過他們家的孩子都在跨院,多少也算是有麵子了。
中院的賈家。
賈張氏心中滿是不滿,覺得蘇小陽辦宴沒叫院裏人,就是不懂人情世故。
“這小子真是不知分寸,連麵子都不給人,將來要是有什麽事兒,我看你們誰願意幫他,我們賈家是絕對不會幫忙的。”
“要是有一天他栽跟頭了,我一定第一個上去踩兩腳……”
賈東旭聽母親嘮叨,嘴上動了動想勸阻,但最終還是沒說出口。
他心想,隨她吧,反正這是在自家,外人聽不見。
畢竟家裏現在隻剩下他和老娘,今後結婚生子還得依賴老娘照顧!最關鍵的是,他有點媽寶男的特質。
父親去世後,他主要聽從母親賈張氏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