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滑雪蠟是消耗品,日常需求很大,並且為了適應不同雪況,很可能得把十幾款型號都買下來,那就得200多萬美金,這筆開支已經遠超滑雪大項的預算。
邵振東開會研究,看看是不是縮小使用範圍,比如每個項目隻選最頂尖的兩三個人使用,那麽滑雪大項一共包含55個小項,加起來也就二百來人,費用開支將將在接受範圍之內。
參加會議的有不少外教,班克斯也在,他不需要說話,同行們已經吵起來了。
外教們不讚成在這項開支上搞節約,滑雪蠟的作用很大,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不光障礙追逐項目使用它能大幅提高成績,像高山滑雪、平行大迴轉、坡麵障礙技巧等,運動員在試用了這種滑雪蠟之後,也一樣獲得了顯著提升。
u型場地技巧和跳台滑雪的需求最迫切,這種滑雪蠟能夠讓運動員滑得更快、衝得更高、滯空時間更長,也更容易做出高難度的動作。
本土教練人數隻有二十來個,他們中很多人看出邵振東為難,自然站在了節約開支的立場考慮問題。
去年為了完成“擴麵”任務,跨界跨項招錄了太多人,其中三分之二運動員沒有表現出冰雪運動的天賦。
就像唐槐隊伍裏那七八個不具名小家夥,練了一年了,連給高熵做陪練的資格都沒有。在他們身上投入過多的資源,實在是一件很不劃算的事情。
就在所有人都糾結於買多少的時候,顧千瞳清了清嗓子:“邵隊,我有個不同的意見。”
“講!”
“先聲明,我不是針對誰,隻是講一個慣例。”顧千瞳看了班克斯一眼,才不緊不慢地說:“我們在比賽用品上什麽時候花過錢?滑雪板、滑雪服、手套、頭盔、雪鏡,哪一樣不是品牌廠家搶著來讚助?滑雪蠟為什麽要買呢?”
一語驚醒夢中人,很多人都反應過來了,滑雪蠟歸根結底是一種產品,研發廠家想要追求利潤最大化,全球十幾億滑雪愛好者才是主要市場,我們為什麽不能和廠家談一談,用廣告置換的形式來獲取資源?
現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班克斯身上。
這種滑雪蠟是他帶來的,那麽他肯定認識生產廠家的人,帶著邵振東等人談一談唄?
班克斯臉色難看:“很抱歉,對方不接受廣告置換,過去在澳大利亞,我們也是買賣合作。”
他雙手比劃了兩下,停頓兩秒又補充道:“要知道,這種產品可是絕密,一旦在市麵上公開售賣,你們就不可能憑借它拿到好成績了。”
為了佐證自己的說法,他講了往屆冬奧會的一些事情。
在每一屆冬奧會上,主辦城市都需要向各國家和地區代表隊及滑雪比賽供應商協會提供專用的打蠟房。
國際奧委會主辦城市合同運行要求和辦賽指南對打蠟房有10條具體的要求,比如要求每個打蠟房麵積在15至20平米之間、每個打蠟房都要擁有工業級的通風設備等。
最重要的是,每間打蠟房都應加鎖,因為對每支隊伍來說,他們的打蠟房都是高度保密的地方。
一塊競賽級別的越野滑雪板需要塗上6到10層滑雪蠟,這裏麵有太多不能被對手知道的信息。
打蠟師應該根據氣溫、濕度、雪況、哪裏有太陽、哪裏沒有太陽等綜合氣象條件為運動員們選用不同的雪蠟,一般2、3度溫度變化就要換蠟,溫度越高要求越嚴。
給運動員的雪板用錯了滑雪蠟,就像是在f1比賽中,在風和日麗的天氣給賽車換上了雨胎,真的是一場“災難”。
2014年索契冬奧會上,在越野滑雪男子4x10公裏接力決賽中,擁有絕對統治力的挪威隊最後卻隻拿到了第四名。挪威奧委會設備和技術總監迴憶,罪魁禍首就是他們給運動員使用了錯誤的滑雪蠟。
這足以證明滑雪蠟的重要性和機密性,公開售賣的大路貨和世界冠軍的秘密武器確實不能相提並論。
聽完他的話,顧千瞳仍然不死心:“一切都可以談嘛,我不信他們隻有這一種貨,我們代言大眾產品嘛。你給我聯係方式,我去找他們老板談一談。”
說實話,這種斷人財路的事情挺不厚道,班克斯雙臂環抱胸前,搖頭表示無可奉告。
理念和立場的差異,讓會議現場的氣氛漸漸沉悶,近30位外教都在皺眉頭,顯然對中國人的契約精神產生了質疑。
邵振東必須得出來說點什麽了。
他呷一口熱茶,不緊不慢地講:“小顧,你這樣太沒原則了,我們應該理解和尊重班克斯先生的意見。諸位外籍教練不遠萬裏趕來幫助中國隊提高成績,他們的初衷是好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是過硬的,他們提供的建議也是非常有益的。”
講了這麽多廢話之後,他才最後定調子:“鑒於滑雪蠟的采購開支巨大,超出了我的權限。我會製定一批采購計劃,並且將今天的會議紀要一起遞交到上級部門,請領導們討論審批。散會!”
這個會看起來開得毫無意義,什麽決定都沒做。但實際上通過這個會議,邵振東達到了兩個目的:“其一是摸底滑雪蠟的需求,催促有關部門抓緊研發進度,盡快實現國產替代。其二是借顧千瞳給班克斯傳遞中國官方的態度,我們也不是隨便任你糊弄的傻子,薅羊毛不要太過分。”
他把拍板權推到了上級部門,用這個借口把自己擇得幹幹淨淨。
而接下來高層領導的決策就更厲害了,直接出了一個意見:“根據我國規章製度,涉及到訓練器材的大額采購要走招投標流程。”
也就是說,邵振東應該向全球知名大企業發出采購需求,約了廠家來中國集中談判,誰的性價比高就用誰的。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非常明智,有十多個品牌商家前來競標,他們相互較勁的時候透露了一個重要消息,讓中國隊避免了上千萬元的損失。
</p>
滑雪蠟是消耗品,日常需求很大,並且為了適應不同雪況,很可能得把十幾款型號都買下來,那就得200多萬美金,這筆開支已經遠超滑雪大項的預算。
邵振東開會研究,看看是不是縮小使用範圍,比如每個項目隻選最頂尖的兩三個人使用,那麽滑雪大項一共包含55個小項,加起來也就二百來人,費用開支將將在接受範圍之內。
參加會議的有不少外教,班克斯也在,他不需要說話,同行們已經吵起來了。
外教們不讚成在這項開支上搞節約,滑雪蠟的作用很大,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不光障礙追逐項目使用它能大幅提高成績,像高山滑雪、平行大迴轉、坡麵障礙技巧等,運動員在試用了這種滑雪蠟之後,也一樣獲得了顯著提升。
u型場地技巧和跳台滑雪的需求最迫切,這種滑雪蠟能夠讓運動員滑得更快、衝得更高、滯空時間更長,也更容易做出高難度的動作。
本土教練人數隻有二十來個,他們中很多人看出邵振東為難,自然站在了節約開支的立場考慮問題。
去年為了完成“擴麵”任務,跨界跨項招錄了太多人,其中三分之二運動員沒有表現出冰雪運動的天賦。
就像唐槐隊伍裏那七八個不具名小家夥,練了一年了,連給高熵做陪練的資格都沒有。在他們身上投入過多的資源,實在是一件很不劃算的事情。
就在所有人都糾結於買多少的時候,顧千瞳清了清嗓子:“邵隊,我有個不同的意見。”
“講!”
“先聲明,我不是針對誰,隻是講一個慣例。”顧千瞳看了班克斯一眼,才不緊不慢地說:“我們在比賽用品上什麽時候花過錢?滑雪板、滑雪服、手套、頭盔、雪鏡,哪一樣不是品牌廠家搶著來讚助?滑雪蠟為什麽要買呢?”
一語驚醒夢中人,很多人都反應過來了,滑雪蠟歸根結底是一種產品,研發廠家想要追求利潤最大化,全球十幾億滑雪愛好者才是主要市場,我們為什麽不能和廠家談一談,用廣告置換的形式來獲取資源?
現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班克斯身上。
這種滑雪蠟是他帶來的,那麽他肯定認識生產廠家的人,帶著邵振東等人談一談唄?
班克斯臉色難看:“很抱歉,對方不接受廣告置換,過去在澳大利亞,我們也是買賣合作。”
他雙手比劃了兩下,停頓兩秒又補充道:“要知道,這種產品可是絕密,一旦在市麵上公開售賣,你們就不可能憑借它拿到好成績了。”
為了佐證自己的說法,他講了往屆冬奧會的一些事情。
在每一屆冬奧會上,主辦城市都需要向各國家和地區代表隊及滑雪比賽供應商協會提供專用的打蠟房。
國際奧委會主辦城市合同運行要求和辦賽指南對打蠟房有10條具體的要求,比如要求每個打蠟房麵積在15至20平米之間、每個打蠟房都要擁有工業級的通風設備等。
最重要的是,每間打蠟房都應加鎖,因為對每支隊伍來說,他們的打蠟房都是高度保密的地方。
一塊競賽級別的越野滑雪板需要塗上6到10層滑雪蠟,這裏麵有太多不能被對手知道的信息。
打蠟師應該根據氣溫、濕度、雪況、哪裏有太陽、哪裏沒有太陽等綜合氣象條件為運動員們選用不同的雪蠟,一般2、3度溫度變化就要換蠟,溫度越高要求越嚴。
給運動員的雪板用錯了滑雪蠟,就像是在f1比賽中,在風和日麗的天氣給賽車換上了雨胎,真的是一場“災難”。
2014年索契冬奧會上,在越野滑雪男子4x10公裏接力決賽中,擁有絕對統治力的挪威隊最後卻隻拿到了第四名。挪威奧委會設備和技術總監迴憶,罪魁禍首就是他們給運動員使用了錯誤的滑雪蠟。
這足以證明滑雪蠟的重要性和機密性,公開售賣的大路貨和世界冠軍的秘密武器確實不能相提並論。
聽完他的話,顧千瞳仍然不死心:“一切都可以談嘛,我不信他們隻有這一種貨,我們代言大眾產品嘛。你給我聯係方式,我去找他們老板談一談。”
說實話,這種斷人財路的事情挺不厚道,班克斯雙臂環抱胸前,搖頭表示無可奉告。
理念和立場的差異,讓會議現場的氣氛漸漸沉悶,近30位外教都在皺眉頭,顯然對中國人的契約精神產生了質疑。
邵振東必須得出來說點什麽了。
他呷一口熱茶,不緊不慢地講:“小顧,你這樣太沒原則了,我們應該理解和尊重班克斯先生的意見。諸位外籍教練不遠萬裏趕來幫助中國隊提高成績,他們的初衷是好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是過硬的,他們提供的建議也是非常有益的。”
講了這麽多廢話之後,他才最後定調子:“鑒於滑雪蠟的采購開支巨大,超出了我的權限。我會製定一批采購計劃,並且將今天的會議紀要一起遞交到上級部門,請領導們討論審批。散會!”
這個會看起來開得毫無意義,什麽決定都沒做。但實際上通過這個會議,邵振東達到了兩個目的:“其一是摸底滑雪蠟的需求,催促有關部門抓緊研發進度,盡快實現國產替代。其二是借顧千瞳給班克斯傳遞中國官方的態度,我們也不是隨便任你糊弄的傻子,薅羊毛不要太過分。”
他把拍板權推到了上級部門,用這個借口把自己擇得幹幹淨淨。
而接下來高層領導的決策就更厲害了,直接出了一個意見:“根據我國規章製度,涉及到訓練器材的大額采購要走招投標流程。”
也就是說,邵振東應該向全球知名大企業發出采購需求,約了廠家來中國集中談判,誰的性價比高就用誰的。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非常明智,有十多個品牌商家前來競標,他們相互較勁的時候透露了一個重要消息,讓中國隊避免了上千萬元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