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間種法
帶著簽到係統重生日常 作者:秋日的暖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之所以說不好弄,是因為這個時候村裏弄不到鐵釘,軟床的框架要用到榫卯結構,一般人可沒那技術。
“您家裏要是有閑置的,我搬來躺幾天也行,但我自己的也要做啊,總不能一直用您家裏的。”
曹德富點頭,他知道曹崇敬不是喜歡占便宜的人,東西給曹崇敬用,他心裏放心的很。
“那林子也能用,你看著點別把樹給砍了就行,就當給樹修枝了。”
林子裏的那上百棵大關楊都二十年以上的樹齡了,基本上下方樹幹直徑都超過三十公分。
砍幾個樹枝而已,而且曹崇敬家裏的情況村裏人都知道,也不會有人跟他計較這些。
“您家裏有閑置的水桶嗎?我這家裏也沒個水桶,吃水不方便,您要是有就借我一個唄,等夏種忙完了,我去鎮上買去。”
家裏過日子缺的東西很多,誰家裏的家夥事兒也不能都置辦兩套,這就導致了分家之後,曹崇敬少了很多生活必須品。
“哦對!水桶,那你也沒水缸,我記著趙家溝那邊有人家是做水缸的,你要不下工去看看?”
曹崇敬點頭,這些情況他自己也知道,隻是忙著沒時間去置辦。
“水桶家裏有,你等會自己去找小敏,讓她給你拿,你砍樹枝是要鋸子還是砍刀?你也沒工具是吧,等下你去讓小敏一起給你拿了。”
“成,謝謝叔了,等我閑了再去給你捉黃鱔去。”
“滾一邊去,我就惦記你那點吃的啊!”
曹崇敬正想離開,那邊幾個長輩吵急眼了,拉著曹崇敬和曹德富就讓評理。
“你說說,是不是苗多,果兒就多?咱種的密一點,收獲是不是就多了?
那廣播裏說的,那什麽試驗田裏,不說那上萬斤畝產的了,那上千斤的,是不是人家種的種子多?
人家一畝地二三百斤糧種,咱才五十斤,當然收的就少。”
曹德富覺得不對,要真這麽簡單,那自古以來不會沒人想到這茬。
曹崇敬嘴角抽了抽,“爺,那生豆芽的一小筐密實吧?你看那豆芽能長成豆苗不?”
“對啊,是這個理兒,那千百年來聰明人多了去了,真沒人想到多種種子?肯定有,那為啥現在還是這樣種地?肯定是行不通啊。”
旁邊的一老頭拍著大腿,似乎是覺得曹崇敬站在他這邊的,自己一方有理了,頓時趾高氣揚起來。
一開始說話的人不服氣。
“那廣播裏說那畝產上萬斤的麥子,人都能站在苗上,說明什麽,說明人家種的密實,苗還壯,總不能廣播裏騙人的吧?”
眼看著又要吵起來,曹德富連忙勸架,見不得曹崇敬悠閑的樣子,還把他拉下了水。
“那什麽,年輕人腦子活泛,咱要不聽聽崇敬怎麽說,他剛才說的不是挺有道理的嗎。”
曹崇敬:……
我輩分最小,我活該唄?
不過他還真有話說。
“我還真知道怎麽提高產量。”
曹崇敬一句話讓旁邊人一愣。
好家夥,說你胖你還喘上了。
在座的誰不比他有經驗?
眼看著有倆人急眼了要脫鞋抽他,曹崇敬連忙開口。
“唉唉,你們別急啊,等我說完你們看有沒有道理再說啊。”
“你說,我倒要看看你個毛都沒長齊的能說出個什麽子醜寅卯來。”
“首先一個,你們知道為啥咱夏季要種豆子不?”
“屁話,這誰不知道,種豆子養地力啊,要是不輪換著種豆子,下一季地就沒力了,也長不出莊稼了。”
曹崇敬:……
算了,你輩分大,你有理,挨罵還要受著。
“是這個理兒,咱老百姓都知道種地,要地裏有力氣讓莊家長大,那廣播裏的專家肯定知道,人家那畝產幾千斤的或許是真的,但人家的地力充足啊,那不是說有化肥那東西嗎?咱又沒有,盲目下那麽多種子,到最後都成豆芽菜才傻眼了。”
那位說要密集種植的老爺子瞪眼。
“不是說你知道怎麽提高產量嗎?說這些有屁用?”
曹崇敬:……
重生迴來無語的次數都沒有今天多。
“咳!行,說重點,就是咱在豆子地裏間隔種玉米,這樣不影響豆子的產量,還能多收百來斤玉米。”
曹德富:……
村裏長輩:……
“沒啦?”
“沒啦!”
“啪!”
那隻脫下的鞋子到底還是砸在了曹崇敬身上。
“你剛不是還說不能密集種植嗎?種了黃豆還種玉米,麻煩不說,這不算密集種植?”
曹崇敬隻能解釋。
“豆子植株矮,正常種植就行,再間種玉米,是因為玉米長的高,種稀一點,不擋豆子的風,也不擋太陽,玉米開花還都在上層空間,下麵黃豆壯大的地力還能供給玉米。”
上輩子老說科學種田,合理管理。
曹崇敬的種地知識比麵前這些人超前了七十年。
而且還是國家飛速發展的七十年。
就算沒有拖拉機、肥料、改良糧種,隻是精細化管理,曹崇敬也能說的頭頭是道。
曹崇敬離開之後,剩下的人麵麵相覷。
本來也就是休息的時候說閑話,爭個高低也是常規操作,不一定是覺得對方沒理,覺得自己說的就一定是對的。
可曹崇敬那間種的方法,怎麽越琢磨越覺得有道理呢。
“要不?咱試試?”
“種子呢?這麽種的話,一畝地需要多的玉米種子,至少十幾二十斤要有的吧?咱村可三千多畝地的,就算黃豆隻種三分之一,上千畝要多少種子?村裏有這麽多嗎?”
“種子肯定有,今年聽說很多地方都要增加種植密度,咱們自己的種子,不夠還能再去鎮上找鎮長多批一點。”
其實這種間種的方法很早以前就有了,但沒有流傳開來。
上輩子真正流傳開來,還要好幾年。
等三年自然災害過去,等大躍進徹底結束,等大家夥兒緩過來,這種間種的辦法才在全國範圍內流傳。
這是在沒有拖拉機,沒有肥料,沒有優質糧種的年代,見效最快的增產方式。
“您家裏要是有閑置的,我搬來躺幾天也行,但我自己的也要做啊,總不能一直用您家裏的。”
曹德富點頭,他知道曹崇敬不是喜歡占便宜的人,東西給曹崇敬用,他心裏放心的很。
“那林子也能用,你看著點別把樹給砍了就行,就當給樹修枝了。”
林子裏的那上百棵大關楊都二十年以上的樹齡了,基本上下方樹幹直徑都超過三十公分。
砍幾個樹枝而已,而且曹崇敬家裏的情況村裏人都知道,也不會有人跟他計較這些。
“您家裏有閑置的水桶嗎?我這家裏也沒個水桶,吃水不方便,您要是有就借我一個唄,等夏種忙完了,我去鎮上買去。”
家裏過日子缺的東西很多,誰家裏的家夥事兒也不能都置辦兩套,這就導致了分家之後,曹崇敬少了很多生活必須品。
“哦對!水桶,那你也沒水缸,我記著趙家溝那邊有人家是做水缸的,你要不下工去看看?”
曹崇敬點頭,這些情況他自己也知道,隻是忙著沒時間去置辦。
“水桶家裏有,你等會自己去找小敏,讓她給你拿,你砍樹枝是要鋸子還是砍刀?你也沒工具是吧,等下你去讓小敏一起給你拿了。”
“成,謝謝叔了,等我閑了再去給你捉黃鱔去。”
“滾一邊去,我就惦記你那點吃的啊!”
曹崇敬正想離開,那邊幾個長輩吵急眼了,拉著曹崇敬和曹德富就讓評理。
“你說說,是不是苗多,果兒就多?咱種的密一點,收獲是不是就多了?
那廣播裏說的,那什麽試驗田裏,不說那上萬斤畝產的了,那上千斤的,是不是人家種的種子多?
人家一畝地二三百斤糧種,咱才五十斤,當然收的就少。”
曹德富覺得不對,要真這麽簡單,那自古以來不會沒人想到這茬。
曹崇敬嘴角抽了抽,“爺,那生豆芽的一小筐密實吧?你看那豆芽能長成豆苗不?”
“對啊,是這個理兒,那千百年來聰明人多了去了,真沒人想到多種種子?肯定有,那為啥現在還是這樣種地?肯定是行不通啊。”
旁邊的一老頭拍著大腿,似乎是覺得曹崇敬站在他這邊的,自己一方有理了,頓時趾高氣揚起來。
一開始說話的人不服氣。
“那廣播裏說那畝產上萬斤的麥子,人都能站在苗上,說明什麽,說明人家種的密實,苗還壯,總不能廣播裏騙人的吧?”
眼看著又要吵起來,曹德富連忙勸架,見不得曹崇敬悠閑的樣子,還把他拉下了水。
“那什麽,年輕人腦子活泛,咱要不聽聽崇敬怎麽說,他剛才說的不是挺有道理的嗎。”
曹崇敬:……
我輩分最小,我活該唄?
不過他還真有話說。
“我還真知道怎麽提高產量。”
曹崇敬一句話讓旁邊人一愣。
好家夥,說你胖你還喘上了。
在座的誰不比他有經驗?
眼看著有倆人急眼了要脫鞋抽他,曹崇敬連忙開口。
“唉唉,你們別急啊,等我說完你們看有沒有道理再說啊。”
“你說,我倒要看看你個毛都沒長齊的能說出個什麽子醜寅卯來。”
“首先一個,你們知道為啥咱夏季要種豆子不?”
“屁話,這誰不知道,種豆子養地力啊,要是不輪換著種豆子,下一季地就沒力了,也長不出莊稼了。”
曹崇敬:……
算了,你輩分大,你有理,挨罵還要受著。
“是這個理兒,咱老百姓都知道種地,要地裏有力氣讓莊家長大,那廣播裏的專家肯定知道,人家那畝產幾千斤的或許是真的,但人家的地力充足啊,那不是說有化肥那東西嗎?咱又沒有,盲目下那麽多種子,到最後都成豆芽菜才傻眼了。”
那位說要密集種植的老爺子瞪眼。
“不是說你知道怎麽提高產量嗎?說這些有屁用?”
曹崇敬:……
重生迴來無語的次數都沒有今天多。
“咳!行,說重點,就是咱在豆子地裏間隔種玉米,這樣不影響豆子的產量,還能多收百來斤玉米。”
曹德富:……
村裏長輩:……
“沒啦?”
“沒啦!”
“啪!”
那隻脫下的鞋子到底還是砸在了曹崇敬身上。
“你剛不是還說不能密集種植嗎?種了黃豆還種玉米,麻煩不說,這不算密集種植?”
曹崇敬隻能解釋。
“豆子植株矮,正常種植就行,再間種玉米,是因為玉米長的高,種稀一點,不擋豆子的風,也不擋太陽,玉米開花還都在上層空間,下麵黃豆壯大的地力還能供給玉米。”
上輩子老說科學種田,合理管理。
曹崇敬的種地知識比麵前這些人超前了七十年。
而且還是國家飛速發展的七十年。
就算沒有拖拉機、肥料、改良糧種,隻是精細化管理,曹崇敬也能說的頭頭是道。
曹崇敬離開之後,剩下的人麵麵相覷。
本來也就是休息的時候說閑話,爭個高低也是常規操作,不一定是覺得對方沒理,覺得自己說的就一定是對的。
可曹崇敬那間種的方法,怎麽越琢磨越覺得有道理呢。
“要不?咱試試?”
“種子呢?這麽種的話,一畝地需要多的玉米種子,至少十幾二十斤要有的吧?咱村可三千多畝地的,就算黃豆隻種三分之一,上千畝要多少種子?村裏有這麽多嗎?”
“種子肯定有,今年聽說很多地方都要增加種植密度,咱們自己的種子,不夠還能再去鎮上找鎮長多批一點。”
其實這種間種的方法很早以前就有了,但沒有流傳開來。
上輩子真正流傳開來,還要好幾年。
等三年自然災害過去,等大躍進徹底結束,等大家夥兒緩過來,這種間種的辦法才在全國範圍內流傳。
這是在沒有拖拉機,沒有肥料,沒有優質糧種的年代,見效最快的增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