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緬甸的黃金與香料被裝載上船,沿著印度洋的航線駛向倫敦時,這場對東方的掠奪已經遠遠超出了戰場的範圍。


    在緬甸取得的勝利消息,比那些實實在在的財富更快地到達了倫敦。


    倫敦證券交易所,那座象征著資本主義繁榮的建築,此時已經被蜂擁而至的投資者擠得水泄不通。大廳內嘈雜的聲音此起彼伏,商人、銀行家、投機者揮舞著報紙和賬單,爭相購買東印度公司的股票。


    “緬甸的黃金!香料!茶葉!所有的財富都屬於我們!”一個穿著考究的銀行家站在交易台前高聲喊道,他的嗓音淹沒在狂熱的人群中。


    股票價格以驚人的速度飆升,從開盤時的40英鎊直線上漲至50、60英鎊。


    交易大廳的牆上貼滿了東印度公司新發布的公告,宣稱仰光的勝利和未來對暹羅的行動將為公司帶來難以估量的利潤。


    “這是我們有史以來最輝煌的時刻!”一名年輕的股票經紀人激動地對身邊的同伴說道,他手中的賬單幾乎被汗水浸透。


    與此同時,在倫敦的高檔社交場所——從咖啡館到紳士俱樂部——東印度公司的成功成為了最熱門的話題。


    “聽說緬甸的香料比我們從西印度群島得到的甘蔗還要值錢。”一位貴婦在茶會上笑著說道,手中的瓷杯微微搖晃,透出一股淡淡的驕傲。


    “不僅僅是香料,緬甸還有金礦。他們的佛塔上鑲滿了黃金,這些財富遲早都會流入我們的口袋。”一名議員帶著得意的神情補充道。


    這些上流社會的討論不僅是閑聊,更是對殖民地財富的高度期待。


    東印度公司對緬甸的占領被視為英吉利在東方擴張的一個重要裏程碑。


    倫敦城郊,一座豪華的莊園內,東印度公司的高層正在召開一場秘密會議。


    這場會議的議題隻有一個:如何利用緬甸的成功,進一步擴展英吉利在東方的版圖。


    會議室的牆上掛著一幅巨大的地圖,覆蓋了從印度次大陸到東南亞的廣闊地區。緬甸的土地上已經被標注為英吉利的控製區,而暹羅的區域則被畫上了一個巨大的紅色箭頭。


    公司的總督——一名穿著整齊的中年男人,站在地圖前,用手指點著暹羅的位置。


    他的聲音低沉卻充滿力量:“各位,緬甸隻是個開始。暹羅,是我們下一步的目標。”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桌邊的每一張臉,繼續說道:“暹羅的土地比緬甸更為肥沃,香料和木材的產量更為可觀。而最重要的是,拿下暹羅後,我們可以控製整個南洋的貿易網絡。”


    “如果暹羅落入我們的手中,”另一名董事插話道,“我們的船隻將可以直接駛入南洋,從暹羅到馬六甲,再到大夏。這是一個足以讓我們成為全球霸主的戰略要地!”


    “的確如此,”總督點點頭,“這不僅僅是經濟利益的問題。這是對大夏的正麵挑戰,也是我們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關鍵一步。”


    為了支持這一龐大的計劃,會議決定迅速擴充印度土兵的規模。


    他們已經從印度次大陸的各個邦國招募了大批士兵,這些土兵的生活困苦,他們的忠誠建立在東印度公司給予的微薄薪水和糧食上。


    “更多的槍支,更多的火炮,更多的士兵。”一名負責軍備的董事說道,“印度土兵是我們最廉價的武器,我們需要讓他們知道,服從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與此同時,會議還決定增加對土兵的洗腦教育,告訴他們,英吉利的勝利是文明對愚昧的征服,而他們的任務,是為文明開拓疆土。


    盡管會議上的氣氛充滿了樂觀與狂熱,但少數理智的聲音仍舊存在。


    一名年長的董事在會議即將結束時發出了警告:“不要低估東方的帝國。大夏或許看似衰弱,但他們的韌性,遠比我們想象中更強。”


    他的警告很快被熱烈的歡唿淹沒。“大夏?他們不過是一個腐朽的王朝!”有人不屑地說道,“他們的皇帝連槍炮都學得不倫不類,遲早會成為我們下一個目標。”


    暹羅國王拉瑪·提吉未曾想過,他會在自己統治的土地上經曆如此慘烈的逃亡。


    緬甸的淪陷和仰光的劫難為他敲響了警鍾,但當英吉利與伊比利亞的艦隊出現在暹羅沿海時,他才真正意識到,戰爭的陰影已無法逃避。


    東印度公司的軍隊快速越過邊境。


    他們以船隊和騎兵為先鋒,沿著暹羅的河道和山路席卷而來。


    印度土兵的鐵蹄踏過村莊,火槍與刺刀閃爍著死亡的寒光,沿途的一切都化為了廢墟。


    “殺光他們!”一名英吉利軍官大聲命令,他揮舞著佩劍指向前方。


    印度騎兵如潮水般衝進一個村莊,手中的長矛刺向毫無防備的平民。


    村民們尖叫著四散奔逃,卻很快被追上。老者被踐踏,婦女被拖走,孩童被刺死在母親的懷中。


    短短一個時辰,村莊化為一片死寂。


    幸存者幾乎沒有,因為那些幸存下來的村民要麽被燒死在房屋裏,要麽被迫成為掠奪者的奴隸。


    在前線失守後,拉瑪·提吉急忙召集王室成員與大臣,帶著家眷與宮廷的部分珍寶倉皇逃離。


    他們一路向北,試圖通過密林與山地避開敵人的追殺。


    “快!別讓他們跑了!”一隊印度騎兵疾馳而過,塵土飛揚,他們緊緊追趕著逃亡的百姓。


    逃亡的隊伍中,既有身著華服的貴族,也有衣衫襤褸的普通百姓。


    他們的腳步沉重,眼中充滿恐懼,卻沒有任何停下來的餘地。


    “陛下,快走,他們追來了!”一名護衛慌張地護送著國王,手中的長矛因汗水而打滑。


    國王的坐騎卻因疲憊不堪而跪倒在地。


    他被迫棄馬,與隨行的侍從一同穿越密林。


    身後的哭喊聲與槍聲交織在一起,那是被追上的百姓發出的最後哀鳴。


    “我們為什麽會淪落至此?”拉瑪·提吉氣喘籲籲,迴頭望了一眼身後漸行漸遠的王城。他的目光中滿是悔恨,但更多的是無能為力的痛苦。


    暹羅的堅壁清野策略原本可以為王室爭取時間,但許多官員並未完全執行。


    他們對英吉利與伊比利亞的“文明”抱有幻想,認為這些西洋人不會濫殺無辜。


    現實很快粉碎了這種幻想。


    沿途的糧倉被洗劫,廟宇被焚毀,逃亡的百姓不是死於追殺,就是因饑餓和疾病倒在山路上。


    那些被敵軍俘虜的貴族與官員,甚至成為示眾的對象。


    在一個被占領的小鎮上,印度騎兵將一名暹羅大臣綁在柱子上,逼迫他交出更多的王室藏品。


    “大夏不會來救你們的。”一名英吉利軍官冷笑著說道,“隻有順從英吉利,才能讓你們活下去。”


    那名大臣卻選擇咬舌自盡,他的鮮血灑在地上,濺得周圍的士兵驚愕不已。


    拉瑪·提吉的逃亡隊伍終於抵達了一片山地,暫時擺脫了追兵的威脅。留在他身邊的百姓和士兵已經所剩無幾。


    “陛下,我們還能去哪裏?”一名隨行的官員跪在他麵前,眼神絕望。


    “我不知道……”拉瑪·提吉低聲迴答。他的臉上寫滿疲憊與痛苦。


    就在此時,一名護衛走上前,神色複雜地說道:“陛下,有一些士兵和民眾想加入抵抗,他們願意為暹羅而戰。”


    國王怔住了。


    他看著那些瘦弱不堪卻目光堅毅的幸存者,心中生出一絲複雜的情感。


    “或許,我們的希望,還在那些願意舉起武器的人身上。”他說。


    在山地的營地中,幸存者們開始聚集。


    他們將樹木削成長矛,用簡單的鐵片打造刀劍,甚至用陶罐裝上火油,製作出簡陋的燃燒武器。


    他們不是為了國王而戰,而是為了自己、為了家園。


    這些人中,有從英吉利軍中逃脫的仆從軍士兵,有失去親人的農民,也有被掠奪至赤貧的商人。


    仇恨與覺醒讓他們團結在了一起。


    而這支山地的抵抗力量,雖然微不足道,卻點燃了暹羅複仇的火焰。


    當暹羅的王宮被徹底占領時,英吉利與伊比利亞的指揮官站在王宮廢墟前,舉杯慶祝。


    “暹羅已經是我們的了。”一個英吉利軍官驕傲地說道。


    “從這裏,到南洋,再到大夏的邊境,都是屬於我們的獵場。”另一個伊比利亞軍官笑著附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穿,我的美女,我的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思項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思項羽並收藏雙穿,我的美女,我的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