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你的力量多麽微薄,而項羽有多少兵力!
大秦:殿下,天涼加件衣服吧 作者:鄭雯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勝咬牙切齒地說道:
“新皇為我們減免了三年的賦稅,不再強製我們修築長城和阿房宮,還實行了田畝稅,這些舉措大大減輕了我們的負擔!”
“可是……貴族們不樂意了,他們見不得我們普通百姓過上好日子,先是假傳朝廷詔令,要求我們繼續交稅,最終更是密謀要** 皇帝陛下!”
“我覺得這樣做不行,便召集鄰近鄉親,告訴他們如果沒有新皇,以後可能沒有人再為我們老百姓講話了。同時,我也把貴族要** 皇帝陛下的計劃告訴了大家,大家都自願隨我來到鹹陽城!”
“就算死,也要擁護新皇!”
吳廣說道:“我是張家的佃戶,別家的貴族隻收兩成的地租,可他們卻向我要四成!張家一直壓迫我,當新皇的詔令頒布之後,他們竟敢出兵反抗新皇。我一時憤怒,就把他們全部殺了,搶了他們家的糧食,分給了鄰近的人,還號召大家一起前往鹹陽城,支持新皇!”
“在路途中,恰巧遇到了陳勝,我們決定同行,途中還招募了所有受貴族欺負的平民,有膽大的人都跟我們一起走了!”
劉邦激動地說道:“陛下,您知道蕭何嗎?還有樊噲、盧綰、曹參、夏侯嬰!”
“我……我叫劉季!”
“我和蕭何、盧綰、樊噲、曹參在沛縣是非常好的朋友!”
“盧綰、樊噲、曹參他們都認我當老大。我聽說有貴族敢反抗新皇,立刻就帶著在沛縣的好兄弟一起來了!”
“並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支持新皇!”
“從此以後,我劉季願為新皇肝腦塗地,誰要是敢對新皇不敬,我劉季就會親手砍掉他的腦袋!”
劉季大聲喊著,顯得非常激動。
此時,嬴涑聽完三人的話,觀察了他們的表情、眼神和細微動作後,得出了一個結論:他們沒有說謊!不僅陳勝和吳廣沒有說謊,連劉季也沒有說謊!
“那麽……這三十萬人呢?”
“你們打算怎麽處理?”嬴沭接著問道。
陳勝揮了揮手說:“嗨,我們這些人本來就是為了擁立新皇的,既然新皇沒事了,自然就散了,大家各自迴家幹活去!”
吳廣皺眉道:“都聽憑陛下的吩咐!”
劉季則說:“新皇剛登基不到四個月,根基不穩。依我看,陛下應該留下這些人,組成軍隊,增強新皇的實力!”
三個人各自表達了意見。
嬴沭看了看他們,問道:“那你們呢?有什麽打算?”
陳勝擺手道:“迴家,種地,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吳廣說:“我已經殺了張家的人,違反了秦法,如果迴去,肯定難逃一死!”
劉季興奮地說:“我願意留在皇帝身邊,鞍前馬後,為陛下效勞!”
三人各自表了態。
嬴沭掃視了一眼三人,說:“寡人已經派人為這三十萬人發放糧食和路費!”
“如果他們想迴家,寡人不會強行挽留;如果他們願意參軍,寡人也會接納他們!”
“至於你們三人……”嬴沭看著他們。
而劉季則滿懷期待地看著嬴沭。
嬴沭說:“先下去休息吧,等一會兒我再召見你們。”
說完,三人立刻向嬴沭施禮,然後離開了。
嬴沭轉向王翦,問道:“老將軍,你認為應該如何安排這三人?”
王翦擺手道:“領兵打仗是我的強項,用人之事不是我擅長的。”
嬴沭瞥了他一眼,內心暗暗罵了一句“老狐狸”,隨後打發走了王翦,返迴了寢宮。
關於這三人的安排,嬴沭心裏早已有了打算。盡管陳勝和吳廣確實製造了一場很大的 ** ,但……
不過……說實在的,真是不行啊!
這兩個人雖然率先起事,但卻是最先慘敗的一批。
究其原因,不僅是因為槍打出頭鳥,更因為他們兩人私心極重,猜忌之心過盛。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他們的軍隊中就充滿了各種裙帶關係,混亂不堪。
待到章邯的大軍殺來,二人瞬間失去了方寸,各自逃命,導致最終徹底被章邯剿滅。
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成了一句諷刺的話。
即使嬴涑留他們在身邊,充其量也隻是普通的士兵,最多也隻能做一個小校尉。
若是再往上提,不但他們會應付不來,還會引發許多亂局!而劉邦就不一樣了!
嬴涑今日見他之後,對他刮目相看,覺得他是個頂尖的人才!
這一想法說出,連他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人家畢竟也是漢高祖,創建了延續將近三百年的漢朝,是明朝之前的起點最低的一位 ** 。
但後世有很多人看不起劉邦,認為他無能,說他在軍事上不如韓信,在策略上不如張良,在後勤上不如蕭何。
這話的確沒說錯:
他的確打仗經常失敗,與項羽對抗上百次,有九十九次都是敗北。
在彭城之戰中,被項羽帶領幾萬人 ** 幾十萬人;在滎陽之戰中,被項羽殺得狼狽逃竄,幾乎賠光了所有家當。
那些著名的戰役幾乎都出自項羽之手,張良的戰略遠勝於他。張良提出一個計策,他得反應好久才能明白。
他一進鹹陽,就知道享受生活。張良告訴他應盡快離開鹹陽,並送出城去,他還恬不知恥地問對方,為什麽要這樣做?
為什麽?
你的力量多麽微薄,而項羽有多少兵力!
憑什麽以為自己能打贏項羽?
後勤方麵,和蕭何相比更是相差十萬八千裏。把財務交給劉邦,他絕對弄得一塌糊塗。
但是……這又怎麽樣呢?
這對他的 ** 之位有影響嗎?根本沒有任何影響!
因此,為什麽說劉邦是個人才?當然是人才啊!
試想,如果劉邦真的是一無是處,怎麽可能聚集張良、蕭何、韓信這漢初三傑?
如果他真的一無是處,怎麽能讓漢初三傑死心塌地跟著他?
如果他真的一無是處,為什麽在屢戰屢敗的情況下,還能得到越來越多的人效忠?
周苛這個沛縣的好兄弟,甚至寧願被項羽煮死,也不肯背叛劉邦!憑什麽?
原因其實很簡單——
就因為劉邦會籠絡人心,會用人!
沒錯,正是因為他善於用人!
這是一大長處,古往今來多少人都羨慕不來!
憑借這點,他可以建立一個史上最強的大漢王朝。在用人方麵,他真的非常出色,非常大膽!
比如韓信最初投奔劉邦時,隻是一個小小的小兵。
僅僅因為蕭何的引薦,加上讀過韓信所著的兵書,劉邦便認定韓信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天才!直接將自己的軍隊全數交由他指揮!這是多麽非凡的眼光和決斷!劉邦識人之準令人欽佩!
同時,他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劉邦就是這樣的人,他敢為人先,且往往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再比如張良,張先生!劉邦僅憑一眼便認定他是個奇才,大小事務無一不向張良請教,而張良提出的建議,劉邦幾乎照單全收,這份誠意最終感動了張良,使他甘願輔佐劉邦!
這樣的領袖,真的是用人有道!尤其關鍵的是,他任用的每個人都在崗位上表現優秀,從未出現過任何失誤。劉邦堪稱用人的一代奇才!連後來的朱元璋在用人方麵也常與他對比,然而無論怎樣努力,最終依然敗給了劉邦。
你看看朱元璋選定的繼承人和後代們,再來看看劉邦的 ** 和後代!差距之大,無法言表!大漢朝所有皇帝無一不是光宗耀祖;而大明朝除了朱棣之外,其餘幾位皇帝皆讓朱元璋顏麵盡失。無法比較!
真的無法比較!
在整個曆史長河中,所有皇帝當中,劉邦無疑是最善於用人的一個。他認第二,沒有人敢稱第一!但嬴漱也感到有些棘手!
若要重用劉邦,應該將他安置在哪個位置?劉邦如此善於識人用人,最適合的當然是人力資源或人事管理類的職位。然而,大秦目前並沒有設置此類專職官職!
當前的人事任命,全是朝廷內部推舉,經丞相審核,再由皇帝批準。若要任用劉邦,需要專門為此設立新的官職。該官職又該叫什麽名字呢?
這個問題困擾著嬴漱。突然,他笑了起來!即便是要用劉邦,也要先測試和磨礪他的忠誠心,獲取他的信任積分再說!
這些事情不必急於一時,可以先讓他從基層做起!既然是蕭何的手下,不妨先讓他擔任蕭何手下的一名普通小吏!給予一個最低層的職位,讓他在磨練中成長!這個想法在嬴漱心中逐漸明朗。
之後,他召來祟信,交代了一件事——起草一項詔書!
“鑒於李元霸成功剿滅四十萬項羽叛軍,普天同慶之際,所有平民百姓免稅一年,貴族增稅一成,並進行補繳!”“什麽?” 崇信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貴族增稅一成?”“還有額外的補繳要求?” 就連一旁的內侍宮女都震驚不已。新君主到底打算做什麽!
盡管驚訝,卻沒有人敢於置喙,立即行動!這件事處理完畢後,嬴漱返迴了寢宮,在解憂公主的陪伴下度過了一段美好愉悅的夜晚時光。
“新皇為我們減免了三年的賦稅,不再強製我們修築長城和阿房宮,還實行了田畝稅,這些舉措大大減輕了我們的負擔!”
“可是……貴族們不樂意了,他們見不得我們普通百姓過上好日子,先是假傳朝廷詔令,要求我們繼續交稅,最終更是密謀要** 皇帝陛下!”
“我覺得這樣做不行,便召集鄰近鄉親,告訴他們如果沒有新皇,以後可能沒有人再為我們老百姓講話了。同時,我也把貴族要** 皇帝陛下的計劃告訴了大家,大家都自願隨我來到鹹陽城!”
“就算死,也要擁護新皇!”
吳廣說道:“我是張家的佃戶,別家的貴族隻收兩成的地租,可他們卻向我要四成!張家一直壓迫我,當新皇的詔令頒布之後,他們竟敢出兵反抗新皇。我一時憤怒,就把他們全部殺了,搶了他們家的糧食,分給了鄰近的人,還號召大家一起前往鹹陽城,支持新皇!”
“在路途中,恰巧遇到了陳勝,我們決定同行,途中還招募了所有受貴族欺負的平民,有膽大的人都跟我們一起走了!”
劉邦激動地說道:“陛下,您知道蕭何嗎?還有樊噲、盧綰、曹參、夏侯嬰!”
“我……我叫劉季!”
“我和蕭何、盧綰、樊噲、曹參在沛縣是非常好的朋友!”
“盧綰、樊噲、曹參他們都認我當老大。我聽說有貴族敢反抗新皇,立刻就帶著在沛縣的好兄弟一起來了!”
“並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支持新皇!”
“從此以後,我劉季願為新皇肝腦塗地,誰要是敢對新皇不敬,我劉季就會親手砍掉他的腦袋!”
劉季大聲喊著,顯得非常激動。
此時,嬴涑聽完三人的話,觀察了他們的表情、眼神和細微動作後,得出了一個結論:他們沒有說謊!不僅陳勝和吳廣沒有說謊,連劉季也沒有說謊!
“那麽……這三十萬人呢?”
“你們打算怎麽處理?”嬴沭接著問道。
陳勝揮了揮手說:“嗨,我們這些人本來就是為了擁立新皇的,既然新皇沒事了,自然就散了,大家各自迴家幹活去!”
吳廣皺眉道:“都聽憑陛下的吩咐!”
劉季則說:“新皇剛登基不到四個月,根基不穩。依我看,陛下應該留下這些人,組成軍隊,增強新皇的實力!”
三個人各自表達了意見。
嬴沭看了看他們,問道:“那你們呢?有什麽打算?”
陳勝擺手道:“迴家,種地,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吳廣說:“我已經殺了張家的人,違反了秦法,如果迴去,肯定難逃一死!”
劉季興奮地說:“我願意留在皇帝身邊,鞍前馬後,為陛下效勞!”
三人各自表了態。
嬴沭掃視了一眼三人,說:“寡人已經派人為這三十萬人發放糧食和路費!”
“如果他們想迴家,寡人不會強行挽留;如果他們願意參軍,寡人也會接納他們!”
“至於你們三人……”嬴沭看著他們。
而劉季則滿懷期待地看著嬴沭。
嬴沭說:“先下去休息吧,等一會兒我再召見你們。”
說完,三人立刻向嬴沭施禮,然後離開了。
嬴沭轉向王翦,問道:“老將軍,你認為應該如何安排這三人?”
王翦擺手道:“領兵打仗是我的強項,用人之事不是我擅長的。”
嬴沭瞥了他一眼,內心暗暗罵了一句“老狐狸”,隨後打發走了王翦,返迴了寢宮。
關於這三人的安排,嬴沭心裏早已有了打算。盡管陳勝和吳廣確實製造了一場很大的 ** ,但……
不過……說實在的,真是不行啊!
這兩個人雖然率先起事,但卻是最先慘敗的一批。
究其原因,不僅是因為槍打出頭鳥,更因為他們兩人私心極重,猜忌之心過盛。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他們的軍隊中就充滿了各種裙帶關係,混亂不堪。
待到章邯的大軍殺來,二人瞬間失去了方寸,各自逃命,導致最終徹底被章邯剿滅。
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成了一句諷刺的話。
即使嬴涑留他們在身邊,充其量也隻是普通的士兵,最多也隻能做一個小校尉。
若是再往上提,不但他們會應付不來,還會引發許多亂局!而劉邦就不一樣了!
嬴涑今日見他之後,對他刮目相看,覺得他是個頂尖的人才!
這一想法說出,連他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人家畢竟也是漢高祖,創建了延續將近三百年的漢朝,是明朝之前的起點最低的一位 ** 。
但後世有很多人看不起劉邦,認為他無能,說他在軍事上不如韓信,在策略上不如張良,在後勤上不如蕭何。
這話的確沒說錯:
他的確打仗經常失敗,與項羽對抗上百次,有九十九次都是敗北。
在彭城之戰中,被項羽帶領幾萬人 ** 幾十萬人;在滎陽之戰中,被項羽殺得狼狽逃竄,幾乎賠光了所有家當。
那些著名的戰役幾乎都出自項羽之手,張良的戰略遠勝於他。張良提出一個計策,他得反應好久才能明白。
他一進鹹陽,就知道享受生活。張良告訴他應盡快離開鹹陽,並送出城去,他還恬不知恥地問對方,為什麽要這樣做?
為什麽?
你的力量多麽微薄,而項羽有多少兵力!
憑什麽以為自己能打贏項羽?
後勤方麵,和蕭何相比更是相差十萬八千裏。把財務交給劉邦,他絕對弄得一塌糊塗。
但是……這又怎麽樣呢?
這對他的 ** 之位有影響嗎?根本沒有任何影響!
因此,為什麽說劉邦是個人才?當然是人才啊!
試想,如果劉邦真的是一無是處,怎麽可能聚集張良、蕭何、韓信這漢初三傑?
如果他真的一無是處,怎麽能讓漢初三傑死心塌地跟著他?
如果他真的一無是處,為什麽在屢戰屢敗的情況下,還能得到越來越多的人效忠?
周苛這個沛縣的好兄弟,甚至寧願被項羽煮死,也不肯背叛劉邦!憑什麽?
原因其實很簡單——
就因為劉邦會籠絡人心,會用人!
沒錯,正是因為他善於用人!
這是一大長處,古往今來多少人都羨慕不來!
憑借這點,他可以建立一個史上最強的大漢王朝。在用人方麵,他真的非常出色,非常大膽!
比如韓信最初投奔劉邦時,隻是一個小小的小兵。
僅僅因為蕭何的引薦,加上讀過韓信所著的兵書,劉邦便認定韓信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天才!直接將自己的軍隊全數交由他指揮!這是多麽非凡的眼光和決斷!劉邦識人之準令人欽佩!
同時,他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劉邦就是這樣的人,他敢為人先,且往往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再比如張良,張先生!劉邦僅憑一眼便認定他是個奇才,大小事務無一不向張良請教,而張良提出的建議,劉邦幾乎照單全收,這份誠意最終感動了張良,使他甘願輔佐劉邦!
這樣的領袖,真的是用人有道!尤其關鍵的是,他任用的每個人都在崗位上表現優秀,從未出現過任何失誤。劉邦堪稱用人的一代奇才!連後來的朱元璋在用人方麵也常與他對比,然而無論怎樣努力,最終依然敗給了劉邦。
你看看朱元璋選定的繼承人和後代們,再來看看劉邦的 ** 和後代!差距之大,無法言表!大漢朝所有皇帝無一不是光宗耀祖;而大明朝除了朱棣之外,其餘幾位皇帝皆讓朱元璋顏麵盡失。無法比較!
真的無法比較!
在整個曆史長河中,所有皇帝當中,劉邦無疑是最善於用人的一個。他認第二,沒有人敢稱第一!但嬴漱也感到有些棘手!
若要重用劉邦,應該將他安置在哪個位置?劉邦如此善於識人用人,最適合的當然是人力資源或人事管理類的職位。然而,大秦目前並沒有設置此類專職官職!
當前的人事任命,全是朝廷內部推舉,經丞相審核,再由皇帝批準。若要任用劉邦,需要專門為此設立新的官職。該官職又該叫什麽名字呢?
這個問題困擾著嬴漱。突然,他笑了起來!即便是要用劉邦,也要先測試和磨礪他的忠誠心,獲取他的信任積分再說!
這些事情不必急於一時,可以先讓他從基層做起!既然是蕭何的手下,不妨先讓他擔任蕭何手下的一名普通小吏!給予一個最低層的職位,讓他在磨練中成長!這個想法在嬴漱心中逐漸明朗。
之後,他召來祟信,交代了一件事——起草一項詔書!
“鑒於李元霸成功剿滅四十萬項羽叛軍,普天同慶之際,所有平民百姓免稅一年,貴族增稅一成,並進行補繳!”“什麽?” 崇信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貴族增稅一成?”“還有額外的補繳要求?” 就連一旁的內侍宮女都震驚不已。新君主到底打算做什麽!
盡管驚訝,卻沒有人敢於置喙,立即行動!這件事處理完畢後,嬴漱返迴了寢宮,在解憂公主的陪伴下度過了一段美好愉悅的夜晚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