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當家才知柴米貴!
穿越:廢柴太子,先廢太子妃 作者:番茄洋辣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睡,也不知道睡了幾個時辰,起床的時候,感覺太陽已經升起。
已經是第二天了。
這一覺是睡了十幾個小時嗎?
侍女早在門口等著換衣。
早點也很快送來。
本著劉昭要求節儉的原則,一碗雞蛋麵。
劉昭對張洪的領悟能力還是很讚賞的!
張洪也是大著膽子隻讓禦廚煮了碗麵,小心觀察著劉昭的臉色。
看劉昭心情不錯,算是猜對了太子的心思。
匆忙趕往宣德殿,何治和宋賢已在那裏等候。
“參見殿下!”
見劉昭終於出現,兩人同時行禮。
“兩位,辛苦了!”
劉昭當然不會說不好意思,睡過頭了之類的廢話。
老大要有老大的樣子。
“殿下昨日的要求,臣和宋大人召集部分臣工,已草擬出來,請殿下過目!”
何治首先顫巍巍地把劉昭要求找的奇能異士分門別類目錄遞了上來。
劉昭翻開認真地看了看。
看來幾人絞盡腦汁,能想到的奇能異士都列了出來。
風水、醫藥、金石、種植、武藝、發明、算術、科技等八個大的部分。
下麵又是若幹個小的分類。
還取了一個部門的名稱:能部。
這名字不錯!
“就按照這個去找吧!越快越好!”
能想到的差不多了!
全部找來,至少也上千人。
算是景朝第一大部吧!
“是,殿下!”
何治鬆了一口氣。
這可是五六個人一夜的成果啊!
“還有其他事嗎?”
“殿下,杜政送來奏表!”
宋賢說著,將杜政的奏表遞了上去。
“你看過了沒有?”
劉昭沒看,而是直接問宋賢。
一是有些文言真的讀得不太清楚意思,又沒斷句,讀起來麻煩!
二是宋賢是中書令,自己的大秘書,理政經驗又豐富,當然讓他說。
何況還有太保何治在一旁呢!
自己要什麽事都做,那還要他們做什麽?
“迴殿下,太保和微臣已看過!”
“那就說吧!”
劉昭隨意翻開奏表。
杜政的小楷寫得不錯,顯然知道了自己代行皇帝職權的消息。
所以奏報的稱唿便是殿下。
“殿下,杜政所奏,有兩件要事,一是受六王作亂影響,幾個縣城的縣官觀望態勢,致使賑災停滯,百姓鬧事;二是陽城戰況危急,糧草又短缺!”
媽的,這些縣官聽到六王作亂,來勢兇猛,大概是想著要是六王打進來,那都要歸附宋王的吧!
劉衍這病實在不是時候啊!
自己接手就這麽大個燙手山芋!
當務之急,必須先把六王之亂平定下去。
才可以恢複賑災。
絕大多數百姓作亂,就是因為沒有吃的,再受到別有用心之人的蠱惑,才會作亂。
恢複賑災,查出首惡,便可以平息百姓的不滿。
“那你怎麽看?”
劉昭問道。
“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調集糧草運往陽城!”
“要多少糧草?從哪調?需要多長時間?”
劉昭連續問道。
宋賢一點也不慌張說道:“殿下,當下在陽城平亂的朝廷軍隊約有十萬,一日所需糧食一千五百石,肉類三萬斤,馬匹草料約五萬斤!”
“這麽多?”
劉昭倒吸一口涼氣。
“殿下,還有布匹武器等,臣一時沒有統計完全!”
“好!”
劉昭點頭。
“那現在有多少糧食?”
“洛京太倉約有八百萬石!”
“八百萬石?”劉昭快速估算了一下,這數字嚇了一跳。
十萬大軍一天消耗一千五百石,要是打一年,就得接近五十萬石。
這才是一個陽城。
還有那必然造反的鎮北王!
還有那西邊的吐必能!
還有南邊的南狄!
少了八十萬大軍,恐怕根本無力阻擋!
那一年,僅僅糧食這一項,就要四百萬石。
還有草料,兵器、布匹呢?
那還是朝著好的方麵去想,一年能平息所有戰亂。
但如果四處開戰,一年肯定打不完?
明年怎麽辦?
因為戰爭,老百姓根本沒時間生產,糧食就會減少,就靠倉庫那點糧食,不用叛軍打進洛京,自己就先把自己餓死了!
看著劉昭臉上陰晴不定,何治說話了。
“殿下,這隻是洛京太倉的糧食,我朝開國以來,天下安定,糧食年年豐收,在益州、蘇州、燕州、涼州、禺州、平州駐地都建有太倉,儲糧都在五百萬石。”
“那一共是三千八百萬石!”
劉昭鬆了口氣。
“是,馬匹草料、兵器、布匹都有儲備,請殿下下旨,立即點清十日所需,運往陽城!”
何治知道,劉昭不太熟悉情況,所以也不客氣地做了個決定。
“可以!宋賢,你就擬旨吧!”
劉昭覺得這老人不錯,是真心來幫自己。
“是,殿下!”
宋賢立即在桌子上擬旨。
劉昭卻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打仗有受傷的,有死亡的怎麽辦?
立即便問了出來。
“那些受傷或者戰死的士兵是怎麽處理的?”
“殿下,隨軍出征的有檢校病官,輕傷者包紮,重傷者運迴駐地救治,若是戰死,便免除家屬三年賦稅!”
這時候的醫療條件極差,又是熱天!
雖然有些草藥有用,那也隻是針對輕傷。
若是重傷,大概率拖著也是死亡。
死了就隻免除三年賦稅,一點撫恤金都沒有?
青黴素是怎麽發明的?
劉昭在腦海裏拚命的思考。
不過根本沒有多少印象,就算知道步驟,在這個時代也很難提取。
不過如果這個能部真找到一些奇能異士,把這個想法告訴那些有創意的人,讓他們去摸索。
很難說,他們自己能摸索出來。
隻要給他們指明方向即可。
“國庫現在還有多少錢?”
“殿下,臣問過金部郎中李畢,目前國庫中,共有銅錢一千二百萬貫,黃金二十萬兩,白銀八百六十萬兩。”
“這也不多啊!”
劉昭別的記不住,記得晚清時期,一個馬關條約賠款就是白銀二億兩。
老師說那時候清政府的財政收入大概是三千萬兩白銀。
劉衍當皇帝這麽多年,國家安定,應該有很多積蓄才對!
結果也才有這麽點!
這時候的水平差晚清都差得遠呢!
打起仗來,都不夠怎麽花!
好吧!
當家才知柴米貴!
已經是第二天了。
這一覺是睡了十幾個小時嗎?
侍女早在門口等著換衣。
早點也很快送來。
本著劉昭要求節儉的原則,一碗雞蛋麵。
劉昭對張洪的領悟能力還是很讚賞的!
張洪也是大著膽子隻讓禦廚煮了碗麵,小心觀察著劉昭的臉色。
看劉昭心情不錯,算是猜對了太子的心思。
匆忙趕往宣德殿,何治和宋賢已在那裏等候。
“參見殿下!”
見劉昭終於出現,兩人同時行禮。
“兩位,辛苦了!”
劉昭當然不會說不好意思,睡過頭了之類的廢話。
老大要有老大的樣子。
“殿下昨日的要求,臣和宋大人召集部分臣工,已草擬出來,請殿下過目!”
何治首先顫巍巍地把劉昭要求找的奇能異士分門別類目錄遞了上來。
劉昭翻開認真地看了看。
看來幾人絞盡腦汁,能想到的奇能異士都列了出來。
風水、醫藥、金石、種植、武藝、發明、算術、科技等八個大的部分。
下麵又是若幹個小的分類。
還取了一個部門的名稱:能部。
這名字不錯!
“就按照這個去找吧!越快越好!”
能想到的差不多了!
全部找來,至少也上千人。
算是景朝第一大部吧!
“是,殿下!”
何治鬆了一口氣。
這可是五六個人一夜的成果啊!
“還有其他事嗎?”
“殿下,杜政送來奏表!”
宋賢說著,將杜政的奏表遞了上去。
“你看過了沒有?”
劉昭沒看,而是直接問宋賢。
一是有些文言真的讀得不太清楚意思,又沒斷句,讀起來麻煩!
二是宋賢是中書令,自己的大秘書,理政經驗又豐富,當然讓他說。
何況還有太保何治在一旁呢!
自己要什麽事都做,那還要他們做什麽?
“迴殿下,太保和微臣已看過!”
“那就說吧!”
劉昭隨意翻開奏表。
杜政的小楷寫得不錯,顯然知道了自己代行皇帝職權的消息。
所以奏報的稱唿便是殿下。
“殿下,杜政所奏,有兩件要事,一是受六王作亂影響,幾個縣城的縣官觀望態勢,致使賑災停滯,百姓鬧事;二是陽城戰況危急,糧草又短缺!”
媽的,這些縣官聽到六王作亂,來勢兇猛,大概是想著要是六王打進來,那都要歸附宋王的吧!
劉衍這病實在不是時候啊!
自己接手就這麽大個燙手山芋!
當務之急,必須先把六王之亂平定下去。
才可以恢複賑災。
絕大多數百姓作亂,就是因為沒有吃的,再受到別有用心之人的蠱惑,才會作亂。
恢複賑災,查出首惡,便可以平息百姓的不滿。
“那你怎麽看?”
劉昭問道。
“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調集糧草運往陽城!”
“要多少糧草?從哪調?需要多長時間?”
劉昭連續問道。
宋賢一點也不慌張說道:“殿下,當下在陽城平亂的朝廷軍隊約有十萬,一日所需糧食一千五百石,肉類三萬斤,馬匹草料約五萬斤!”
“這麽多?”
劉昭倒吸一口涼氣。
“殿下,還有布匹武器等,臣一時沒有統計完全!”
“好!”
劉昭點頭。
“那現在有多少糧食?”
“洛京太倉約有八百萬石!”
“八百萬石?”劉昭快速估算了一下,這數字嚇了一跳。
十萬大軍一天消耗一千五百石,要是打一年,就得接近五十萬石。
這才是一個陽城。
還有那必然造反的鎮北王!
還有那西邊的吐必能!
還有南邊的南狄!
少了八十萬大軍,恐怕根本無力阻擋!
那一年,僅僅糧食這一項,就要四百萬石。
還有草料,兵器、布匹呢?
那還是朝著好的方麵去想,一年能平息所有戰亂。
但如果四處開戰,一年肯定打不完?
明年怎麽辦?
因為戰爭,老百姓根本沒時間生產,糧食就會減少,就靠倉庫那點糧食,不用叛軍打進洛京,自己就先把自己餓死了!
看著劉昭臉上陰晴不定,何治說話了。
“殿下,這隻是洛京太倉的糧食,我朝開國以來,天下安定,糧食年年豐收,在益州、蘇州、燕州、涼州、禺州、平州駐地都建有太倉,儲糧都在五百萬石。”
“那一共是三千八百萬石!”
劉昭鬆了口氣。
“是,馬匹草料、兵器、布匹都有儲備,請殿下下旨,立即點清十日所需,運往陽城!”
何治知道,劉昭不太熟悉情況,所以也不客氣地做了個決定。
“可以!宋賢,你就擬旨吧!”
劉昭覺得這老人不錯,是真心來幫自己。
“是,殿下!”
宋賢立即在桌子上擬旨。
劉昭卻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打仗有受傷的,有死亡的怎麽辦?
立即便問了出來。
“那些受傷或者戰死的士兵是怎麽處理的?”
“殿下,隨軍出征的有檢校病官,輕傷者包紮,重傷者運迴駐地救治,若是戰死,便免除家屬三年賦稅!”
這時候的醫療條件極差,又是熱天!
雖然有些草藥有用,那也隻是針對輕傷。
若是重傷,大概率拖著也是死亡。
死了就隻免除三年賦稅,一點撫恤金都沒有?
青黴素是怎麽發明的?
劉昭在腦海裏拚命的思考。
不過根本沒有多少印象,就算知道步驟,在這個時代也很難提取。
不過如果這個能部真找到一些奇能異士,把這個想法告訴那些有創意的人,讓他們去摸索。
很難說,他們自己能摸索出來。
隻要給他們指明方向即可。
“國庫現在還有多少錢?”
“殿下,臣問過金部郎中李畢,目前國庫中,共有銅錢一千二百萬貫,黃金二十萬兩,白銀八百六十萬兩。”
“這也不多啊!”
劉昭別的記不住,記得晚清時期,一個馬關條約賠款就是白銀二億兩。
老師說那時候清政府的財政收入大概是三千萬兩白銀。
劉衍當皇帝這麽多年,國家安定,應該有很多積蓄才對!
結果也才有這麽點!
這時候的水平差晚清都差得遠呢!
打起仗來,都不夠怎麽花!
好吧!
當家才知柴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