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輔政大臣
穿越:廢柴太子,先廢太子妃 作者:番茄洋辣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說得對,但是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要是讓北匈打進來,這大景朝真的就完了!別說四州,隻怕這大號中原,也要淪為北匈的屠戮之地,那劉爍,竟然還抱有幻想,妄圖和北匈以燕山為界,真是荒唐!”
劉孚說得很慢。
“王叔,我知道!北匈狼子野心,我自會千倍防範!”
劉煊肯定地迴答。
“朝政之事,便由宋賢同太子協議,宋賢出自地方,在中書從事多年,朝政經驗豐富,又沒有拉幫結派,兩位王爺,還有楊大人,你們覺得如何?”
“宋賢能力不錯,不過他辦事未免太小心翼翼,決斷能力不足!”
劉孚立即說道。
“那便讓山海一起同宋賢參謀朝政!”
“不可!山海雖然做事果斷,但如今卻無心仕途,一心想要歸隱山林,心思難安,不妥!”
“那王爺以為何人能擔此責任?”
何治點頭問道。
“想當年,皇帝繼位,如何治國安天下,何人給皇帝提的建議最多?”
劉孚看著何治。
“王爺,那時候臣雖年滿花甲,卻屢屢犯顏直諫,確實給皇帝陛下提供了不少的建議,是皇帝陛下聖心仁厚,否則臣的墳頭樹都八米高了!”
“你是皇帝的師父啊!聖心仁厚還不是你教出來的?”
“王爺,臣不敢居功,是皇帝天生仁慈,非臣所能教也!”
“何治啊!我還記得皇帝幾歲的時候,是被誰用鞭子從河邊撈魚打迴家裏念書的?”
“王爺都三十多年了,你還記得那麽清楚?老臣惶恐,但憑王爺安排便是!”
何治十分無語。
“如今你已滿八十,皇帝為何要留你在朝中,你當然知道!”
劉孚接著說道。
“臣知道,臣知道啊!”
何治想起來,有悲有喜。
喜的是,這麽大年紀還能得到皇帝信任,三生有幸。
悲的是,這麽大年紀還不能迴鄉養老,過上兒孫繞膝的生活。
“皇帝成了這個樣子,若無意外,以後再難聽你犯顏直諫,但太子年輕,沒有經驗,除了你,誰還能擔得起這個責任呢?”
“是,王爺,臣雖老眼昏花,那就權當參謀!”
何治說道。
“好!你比我小了十幾歲呢!給你五年的時間,到時候我若活著再說,我若死了,你便自己想辦法吧!”
劉孚嘴角露出笑意。
何治接著又說道:“那皇城、宮城宿衛,便還是由楊軻負責,務必確保皇上、太子安全無憂!”
“王爺,太保,恐怕此時我難以勝任!”
楊軻看出劉煊對自己有所懷疑,所以很猶豫。
“得了吧!楊軻,王叔都說你和司馬夾頭不一樣,你還得了便宜賣乖了?皇上那麽信任你,難道本王真的就懷疑你嗎?你是看不起本王,還是看不起皇上?”
劉煊怒斥道。
“是,王爺,那還請王爺指點!”
在劉煊麵前,楊軻真的是不敢有半點不高興。
“指點嘛!那是自然,王叔看著你長大,難道我就沒看你長大麽?”
劉煊大了楊軻十歲左右,也說得過去。
“是,王爺,是我考慮不周!”
“我看你現在不隻要負責皇城、宮城和皇上太子的安全,那徐誌跟著六王作亂,當立即削職,你還得擔著司隸校尉!”
“王爺,這恐怕不可吧!還沒有這樣的先例?”
“先例?這就是先例,王叔,太保,你們以為如何?”
“甚好,司州重地,此時陽城又戰亂,你兼著做事方便得多!”
劉孚說道。
“不錯,楊大人管著司州,那我們都放心得多,此時局勢非比尋常,若是讓別有用心的人擔著這司隸校尉,恐生多餘事端啊!”
何治也點頭說道。
“謝王爺、太保大人信任,楊軻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楊軻也就不再推辭。
“很好,現在就等太子迴來,征求太子的意見!”
何治一邊說一邊觀察著劉孚的眼神。
劉孚點點頭:“不錯,是時候讓他當家了,我們也不能幫他拿主意!”
“兩位王爺,我還有一個想法!”
“說吧!”
劉孚看何治有些欲言又止的樣子。
“國丈柳駿,一直都想再進一步!他畢竟是皇上的嶽丈,太子的外公,若是撇開了他,恐怕遭人非議!”
“太保說得對,柳駿心胸狹窄,若是不封他個官,恐怕他帶頭鬧事,若是封他個官吧!他又結黨營私!”
劉煊說道,看向劉孚。
劉孚思索了一下,慢慢說道:“我朝開國隻有四公,那便讓他再升一級,由臨景侯變成臨景公!想當官嘛!再封他個禮部尚書加太傅銜!讓他一次做個夠!”
“王爺,禮部尚書現在是山海!”
何治提醒。
太傅一職本來就是虛職,一直沒有人擔任,這下戴一個大帽子,倒無所謂。
“山海不是想隱居山林嗎?不正合他意嗎?”
“王爺說的有理,就這麽辦!”
何治覺得這安排是恰到好處。
禮部的事,大多和皇帝有關。
皇帝又是他的外孫,那他當然要辦好。
而且他的官多,官又大,心胸又狹窄,太子遇到難事不好出麵,正好可以讓他這個外公幫幫忙,還可以幫太子擋不少事情。
安平王這招,果然厲害!
“現在詔令有了,但皇上健在,目前還應另擬詔令,讓太子暫代朝政,並正式明確輔政大臣!”
劉煊說道。
“對,這就寫!”
何治當仁不讓,立即又寫了一篇詔令。
他是皇帝的老師,水平自然很高。
為了讓兩篇詔令不打架,又把楊軻寫的密詔謄抄了一遍。
“六王現在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那我們是否也當以皇上的名義出個討賊檄文?”
劉煊問道。
“那是自然,這事太保最為拿手!”劉孚說道。
“好!”何治幾乎是不假思索,拿起旁邊的紙筆,便用正楷寫了下去。
何治就是這樣,在朝中,該和稀泥的時候,是個和稀泥的高手。
該當機立斷的時候,毫不含糊。
等何治寫完,安平王又看了看,說道:“這兩道密詔,明日在明光殿由我宣讀,討賊檄文,由靖南王宣讀!”
“好!”
幾人都表示同意。
“楊軻,你立即通知宋賢,一刻也不耽誤,讓三品以上官員,明日巳時在明光殿等候!至於那些臥病在床的,不來也罷!”
“是,王爺!”
“靖南王,你立即將戰況以及部署情況梳理清楚,太子一迴宮,立即向太子稟報!”
“是,王叔!”
“太保,你立即將朝廷的典章製度等重要的,眼下要用的,整理好,太子迴宮後,撿重要的教會太子!”
“是,王爺!”
“那就早朝見!”
劉孚說完,看看外麵的天空。
夏天晴得早,東方已經在微微發亮。
劉孚說得很慢。
“王叔,我知道!北匈狼子野心,我自會千倍防範!”
劉煊肯定地迴答。
“朝政之事,便由宋賢同太子協議,宋賢出自地方,在中書從事多年,朝政經驗豐富,又沒有拉幫結派,兩位王爺,還有楊大人,你們覺得如何?”
“宋賢能力不錯,不過他辦事未免太小心翼翼,決斷能力不足!”
劉孚立即說道。
“那便讓山海一起同宋賢參謀朝政!”
“不可!山海雖然做事果斷,但如今卻無心仕途,一心想要歸隱山林,心思難安,不妥!”
“那王爺以為何人能擔此責任?”
何治點頭問道。
“想當年,皇帝繼位,如何治國安天下,何人給皇帝提的建議最多?”
劉孚看著何治。
“王爺,那時候臣雖年滿花甲,卻屢屢犯顏直諫,確實給皇帝陛下提供了不少的建議,是皇帝陛下聖心仁厚,否則臣的墳頭樹都八米高了!”
“你是皇帝的師父啊!聖心仁厚還不是你教出來的?”
“王爺,臣不敢居功,是皇帝天生仁慈,非臣所能教也!”
“何治啊!我還記得皇帝幾歲的時候,是被誰用鞭子從河邊撈魚打迴家裏念書的?”
“王爺都三十多年了,你還記得那麽清楚?老臣惶恐,但憑王爺安排便是!”
何治十分無語。
“如今你已滿八十,皇帝為何要留你在朝中,你當然知道!”
劉孚接著說道。
“臣知道,臣知道啊!”
何治想起來,有悲有喜。
喜的是,這麽大年紀還能得到皇帝信任,三生有幸。
悲的是,這麽大年紀還不能迴鄉養老,過上兒孫繞膝的生活。
“皇帝成了這個樣子,若無意外,以後再難聽你犯顏直諫,但太子年輕,沒有經驗,除了你,誰還能擔得起這個責任呢?”
“是,王爺,臣雖老眼昏花,那就權當參謀!”
何治說道。
“好!你比我小了十幾歲呢!給你五年的時間,到時候我若活著再說,我若死了,你便自己想辦法吧!”
劉孚嘴角露出笑意。
何治接著又說道:“那皇城、宮城宿衛,便還是由楊軻負責,務必確保皇上、太子安全無憂!”
“王爺,太保,恐怕此時我難以勝任!”
楊軻看出劉煊對自己有所懷疑,所以很猶豫。
“得了吧!楊軻,王叔都說你和司馬夾頭不一樣,你還得了便宜賣乖了?皇上那麽信任你,難道本王真的就懷疑你嗎?你是看不起本王,還是看不起皇上?”
劉煊怒斥道。
“是,王爺,那還請王爺指點!”
在劉煊麵前,楊軻真的是不敢有半點不高興。
“指點嘛!那是自然,王叔看著你長大,難道我就沒看你長大麽?”
劉煊大了楊軻十歲左右,也說得過去。
“是,王爺,是我考慮不周!”
“我看你現在不隻要負責皇城、宮城和皇上太子的安全,那徐誌跟著六王作亂,當立即削職,你還得擔著司隸校尉!”
“王爺,這恐怕不可吧!還沒有這樣的先例?”
“先例?這就是先例,王叔,太保,你們以為如何?”
“甚好,司州重地,此時陽城又戰亂,你兼著做事方便得多!”
劉孚說道。
“不錯,楊大人管著司州,那我們都放心得多,此時局勢非比尋常,若是讓別有用心的人擔著這司隸校尉,恐生多餘事端啊!”
何治也點頭說道。
“謝王爺、太保大人信任,楊軻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楊軻也就不再推辭。
“很好,現在就等太子迴來,征求太子的意見!”
何治一邊說一邊觀察著劉孚的眼神。
劉孚點點頭:“不錯,是時候讓他當家了,我們也不能幫他拿主意!”
“兩位王爺,我還有一個想法!”
“說吧!”
劉孚看何治有些欲言又止的樣子。
“國丈柳駿,一直都想再進一步!他畢竟是皇上的嶽丈,太子的外公,若是撇開了他,恐怕遭人非議!”
“太保說得對,柳駿心胸狹窄,若是不封他個官,恐怕他帶頭鬧事,若是封他個官吧!他又結黨營私!”
劉煊說道,看向劉孚。
劉孚思索了一下,慢慢說道:“我朝開國隻有四公,那便讓他再升一級,由臨景侯變成臨景公!想當官嘛!再封他個禮部尚書加太傅銜!讓他一次做個夠!”
“王爺,禮部尚書現在是山海!”
何治提醒。
太傅一職本來就是虛職,一直沒有人擔任,這下戴一個大帽子,倒無所謂。
“山海不是想隱居山林嗎?不正合他意嗎?”
“王爺說的有理,就這麽辦!”
何治覺得這安排是恰到好處。
禮部的事,大多和皇帝有關。
皇帝又是他的外孫,那他當然要辦好。
而且他的官多,官又大,心胸又狹窄,太子遇到難事不好出麵,正好可以讓他這個外公幫幫忙,還可以幫太子擋不少事情。
安平王這招,果然厲害!
“現在詔令有了,但皇上健在,目前還應另擬詔令,讓太子暫代朝政,並正式明確輔政大臣!”
劉煊說道。
“對,這就寫!”
何治當仁不讓,立即又寫了一篇詔令。
他是皇帝的老師,水平自然很高。
為了讓兩篇詔令不打架,又把楊軻寫的密詔謄抄了一遍。
“六王現在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那我們是否也當以皇上的名義出個討賊檄文?”
劉煊問道。
“那是自然,這事太保最為拿手!”劉孚說道。
“好!”何治幾乎是不假思索,拿起旁邊的紙筆,便用正楷寫了下去。
何治就是這樣,在朝中,該和稀泥的時候,是個和稀泥的高手。
該當機立斷的時候,毫不含糊。
等何治寫完,安平王又看了看,說道:“這兩道密詔,明日在明光殿由我宣讀,討賊檄文,由靖南王宣讀!”
“好!”
幾人都表示同意。
“楊軻,你立即通知宋賢,一刻也不耽誤,讓三品以上官員,明日巳時在明光殿等候!至於那些臥病在床的,不來也罷!”
“是,王爺!”
“靖南王,你立即將戰況以及部署情況梳理清楚,太子一迴宮,立即向太子稟報!”
“是,王叔!”
“太保,你立即將朝廷的典章製度等重要的,眼下要用的,整理好,太子迴宮後,撿重要的教會太子!”
“是,王爺!”
“那就早朝見!”
劉孚說完,看看外麵的天空。
夏天晴得早,東方已經在微微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