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風險依舊很大,稍有不慎就會全軍覆沒,損失慘重。


    但考慮到如今這種情況,確實沒有其他方法能夠解決,眾人也隻好點頭當一下來。


    而在第六區內部,陸深同樣做出安排。


    如今來看,第六區還是比較混亂。


    無論是人員的調動、,內部製度的建立、人員的劃分、以及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發展,都處於近乎原始的狀態。


    大量散亂的冰屋,隨意擺放在內部,看起來異常雜亂。


    眾人即使作為高層,如今的心思全部放在建造冰牆,收集資源上,根本無力管轄內部幸存者。


    說是聚集地,實際上更像是一個難民集中營。


    所以,規範幸存者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包括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也是重中之重。


    眾人經過商討,也整理出一套接下來的計劃。


    如今整個第六區,雖然已經利用冰牆連接起來,內部可以通行。


    但是這種方法,還是太過累贅,日常行動也很不方便。


    就隻有兩小時探索時間,能夠外出工作和交流交易,這讓工作效率非常低下。


    為了增加彼此間的接觸,增加內部的發展,一處可供眾人聚集,並且進行交流交易的場所,就變得尤為重要。


    商議後打算,在整個第六區的中央,建立一個大型冰屋,大致呈現圓形,直徑在50米以上,實際占地麵積達到7800平方米。


    然後從這處核心冰屋,延伸出四條冰磚通道,連接到四麵城牆的中心點,就是400米處的區域。


    如此一來,中央冰屋連接到城牆,冰牆內部可以自由往來。


    順便還將整個第六區,利用冰磚通道,直接劃分成四個區域,都是400x400米的範圍。


    這樣一來,也更加容易進行管理。


    中央冰屋,可以用於日常的交流交易,以及進行一些工作。


    這在中央冰屋的地底下,還可以挖掘地下避難所,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


    如今,四麵冰牆的勢力都在各自發展種植業和養殖,但是經過了解來看,情況並不算很好。


    他們手底下,或多或少擁有一些人才,但想要真正在惡劣環境下,大量種植作物,難度很高。


    如果能聯合起來,彼此互幫互助,創造更好的環境,大範圍種植和養殖,情況會更好一些。


    這一計劃,也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而中央冰屋的建造工作,將會是最麻煩的問題,如此大規模的建築,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慶幸的是,如今的第六區內,聚集了大量天賦覺醒者,而且能力各不相同。


    有一部分人,擁有類似於趙忠陽的天賦,能夠輕鬆破開土壤,建立較為厚實的地基。


    也有部分幸存者,擁有冰屬性天賦,可以更快速度製造冰磚。


    而且,他們製作的冰磚,並不是小塊的,而是連接成一體,極為結實的大型冰磚。


    同樣,內部也有一部分幸存者,曾經是建築學方麵的專家,能夠設計圖紙,建造出結構合理的大型冰屋,不至於有倒塌的風險。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第六區擁有足夠多的人手。


    冰塊建造冰屋,比用混凝土鋼筋建造,難度降低了數十倍不止!雖然困難,但並非不可能!


    眾人迴去的第一時間,就是安排手底下的人,來到幸存者中,尋找建造方麵的人才。


    開始設計圖紙,並且規劃路線。


    至於普通幸存者,完全沒必要知曉這些事情,隻需要安安心心建造冰磚即可。


    前往山脈的人員,也需要在第一時間挑選出來,並且前往東麵冰牆,由陸深親自帶領。


    一切計劃,有條不紊地下達下去,並且迅速開始運轉實行。


    大家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同樣為著生存努力,所以不存在勾心鬥角,效率非常高。


    當天晚上,建築隊的人選,就已經確定完成。


    總共八人,曾經都是土木工程專業,有些隻是普通員工,有些則是結構學專家,也有建築學的研究生。


    如果要讓他們,在末日建立起一座高樓大廈,那簡直是異想天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如果隻是建造冰屋,並且設計其中的結構,確保其穩固,那麽難度並不高。


    結構學專家,也是第一時間給出意見。


    直徑達到50米的冰屋,高度至少在七八米以上,想要保證不坍塌,並且長期穩固的使用,必須要做下以下幾點。


    第一,就是根基足夠深。


    至少,整個冰屋周圍的冰牆,需要紮根在土壤中,至少五六米深。


    而且要足夠厚實,就像建造城牆一般,厚度至少達到數米,這樣才能保證建造到高處時,依舊能夠牢固穩定。


    除此以外,因為需要在頂部加蓋,且還是數千平方米麵積。


    所以,為了確保不坍塌,內部必須搭建大量承重牆。


    提議說,兩米乘兩米的立柱,內部至少要有200多個根,從而支撐起整個頂部。


    而冰屋內部的區域劃分,可以按照這些立柱來安排。


    這樣建造起來的冰屋,才能夠足夠堅固,並且長期使用下去。


    建造難度,比眾人想象得高了不少,但隻要能拿出設計方案,並且確定有成功的可能,就完全值得嚐試。


    整個第六區,如此龐大的人手,無論是人才還是勞力,都可以輕鬆解決。


    所以這件事情,陸深全權交給胡林宇負責,他為人穩重,更加適合這些事情。


    ……


    晚上,躺在自己的冰屋中,陸深輾轉反側,開始主動撥通了楊鈞博的通訊。


    “楊隊長,關於螢蝗的研究,有結果了嗎?”


    很快就得到迴複,但結果令人有些失望。


    “暫時還沒有,屍體剛剛送迴聚集地,科研團隊進行研究,得出結論,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大概要多久。”


    “至少半個月左右。”


    陸深重重皺眉,半個月時間實在太長了,特別是在末日之中。


    同時他也明白,以官方聚集地的性格,就算已經得出了結論,大概率也不會第一時間告訴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凜冬末日:全民避難所求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尋並收藏凜冬末日:全民避難所求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