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來徐家
妹妹成了女帝,我還在種菜養雞 作者:靈澤微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司沐顏看了眼那漢子,卻是微微一笑,沒有做聲。
旁邊裏正娘子一看,立刻開罵:“好你個張大富,還好意思說,幹活數你最偷懶。本來我男人想著,你家條件差一點,給你介紹個活兒幹,你光想著躲懶,當別人都是傻子啊!”
裏正娘子一開口,村裏其他人都不敢造次。
“顏丫頭,你別擔心,另外一個人,我保準給你選個又勤快還機靈的。你們一個一個隻知道眼饞工錢,也不想想他們肯幹活,你們呢!”
一句話,說得大家都灰頭土臉的。
司沐顏迴去的時候,看到司行知坐在門外一棵樹下,旁邊圍了一圈小朋友。
男孩女孩都有,正拿著樹枝蹲在地上寫寫畫畫呢。
“爹,你在做什麽?”
司行知滿臉慈愛的看著孩子們,聽到女兒叫,才抬起頭說:“教孩子們寫字,你瞧孩子們多棒啊。我想著等有空了,弄點沙子迴來鋪在這裏,孩子們想寫字也就方便許多。”
筆墨紙硯太貴了,窮人家的孩子根本買不起。司行知就想到這個法子。
司沐顏瞧著孩子們凍得通紅的手和臉,但他們興致勃勃,哪怕字寫得東倒西歪,也還是非常認真地練字。
其中來娣是最認真努力的那一個。
她也開心起來,想了想說。
“爹,外麵冷得很,而且沙子放在外麵,下雨天一衝就沒了啊。”
司行知也發愁起來:“那怎麽辦?”
司沐顏說:“家裏後麵離得菜園子,有一段距離,不如搭個棚子,裏麵擺上桌椅,然後弄一個一個的沙盤,大家可以在那兒練字。這樣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不是挺好的嗎?”
“這個主意好!”
司行知說幹就幹。
現在他是家裏最閑的那個,除了朱婆子要忙活的時候,他照料小霞兒之外,他能做的似乎隻有打水這種力氣活。連小安都要喂養雞鴨,他啥都不用幹。
閑得發慌,他就抱著小霞兒,帶著村裏的孩子們背詩,認字練字。
轉眼就到了該去徐家的日子,司家人一早起來,各自收拾一通。畢竟是要去做客的,得要體體麵麵,每個人都穿新做的得體的衣服。
司沐顏剛收拾完,就聽到二妹與小妹的爭執聲。
“小妹,你怎麽能穿這麽單薄。寒冬臘月可別凍壞了,裏麵的夾襖加進去!”
“徐家馬車來接,而且徐家是大戶人家,屋裏的炭爐肯定燃得足足的,不用穿那麽厚。”
司沐顏出去一看,小妹穿著秋日的衣服,也是她唯一的一件綢布衣裳。要是裏麵穿上夾襖,肯定顯示不出來曼妙的身形,她頭發紮起來,前麵發絲垂在臉頰,顯得十分婉約柔美,兩側都有辮子垂落,更添柔弱之色,頭上還簪著兩根木簪一根銀簪。
銀簪應該是徐四爺送給她的。
而且,小妹今日臉頰和嘴唇都格外的嫣紅,肯定塗抹了胭脂。
司沐顏輕歎一聲,推著小妹進了屋,給她找出普通的冬裝:“穿這一套,一會兒讓二妹過來給你重新紮頭發。戴上一根銀簪就可以,兩根木簪不用插戴。”
“可是大姐……”
“我們今日是去做客,是去見徐四哥的母親,而不是去唱戲。”司沐顏平靜地說,“長輩們,都不會喜歡太出挑的打扮,你這樣裝扮起來,會特別突兀的。”
小妹啞然,立刻按照司沐顏說的做。
二妹進來給她紮頭發,還瞪了她一眼:“你真不讓人省心,好端端的非要學那些不入流的裝扮。”
小妹的嘴翹起來,跟要掛油壺一樣,嘟囔著:“咱們家裏有錢了,大姐也不給我們置辦些好看的衣裳……”
二妹將她的腦袋掰正:“不許胡說,家裏有錢了,用錢的地方不多嗎?”
其實還真不是司沐顏小氣,不給買好看的新衣裳。實在是這時候要麽粗布麻衣,要麽絲綢錦緞,相比起來,肯定是粗布麻衣更保暖啊。
再說了,她們都是要幹活的,粗布麻衣好洗,髒了也沒那麽心疼,綢布衣裳容易皺,髒了也不好處理,麻煩多了。
司沐顏靠在門框上,想了想說:“你說得也對,這樣吧,明年開春了,咱們一人做一套好看的衣裳。”
二妹反對:“沒有機會穿,做來幹嘛啊。”
司沐顏說:“每個季度做一身,不穿就算放著,大家也開心啊。”
二妹麻利的給小妹梳理好頭發,替她將銀簪插上,本來想說放著浪費。但想到小時候,多少衣裳一次都沒穿,就小了穿不得了,多少衣裳穿一次就不會再穿了。
她默默閉上了嘴。
馬車過來接司家五口人,司行知,三個姑娘還有小安。司沐顏將家裏和鋪子裏的事情都提前安排過了。讓何家中午幫忙頂上去,她們下午肯定就結束了。
本來小妹以為徐四爺會來接他們,但並沒有。
一直等馬車到了徐家門口,才見著徐四爺一臉高興地看著大家。
“叔父,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小弟。”
提到三姑娘的時候,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小妹也不知道為何,心中竟生出一絲不快來,她看了看兩個姐姐,她們的裝束雖不相同,但也都差不多,沒有顯出她半分特別來。
徐家對她們三個,也似乎沒什麽不同的,好似今日並非她的主場一樣。
徐四爺說:“我娘在膳堂設宴,還請諸位隨我一道過去。本來我大哥今日要迴來,但他臨時有事不得空,是大嫂嫂迴來的。”
進了院子沒多久,就看到一道垂花門旁,一個三十餘歲的婦人站在那兒,雖然滿臉是笑,但並沒有格外熱情的樣子。
“大嫂,司家人過來了。”
徐大嫂抬眼打量眾人,除了在二妹麵上多停留片刻,並沒有半分失禮。
“老太太可念叨了一上午了,說是車夫不懂事,竟然這麽慢。”徐大嫂笑道,“我勸著老太太說,這途中不算近,太催促了也是不妥當。如今倒是將你們給盼來了……”
她又看了看三個姑娘,親熱地拉著司沐顏說:“你是司家大姑娘吧?老太太與我說過,說對你啊,是一見如故呢。”
旁邊裏正娘子一看,立刻開罵:“好你個張大富,還好意思說,幹活數你最偷懶。本來我男人想著,你家條件差一點,給你介紹個活兒幹,你光想著躲懶,當別人都是傻子啊!”
裏正娘子一開口,村裏其他人都不敢造次。
“顏丫頭,你別擔心,另外一個人,我保準給你選個又勤快還機靈的。你們一個一個隻知道眼饞工錢,也不想想他們肯幹活,你們呢!”
一句話,說得大家都灰頭土臉的。
司沐顏迴去的時候,看到司行知坐在門外一棵樹下,旁邊圍了一圈小朋友。
男孩女孩都有,正拿著樹枝蹲在地上寫寫畫畫呢。
“爹,你在做什麽?”
司行知滿臉慈愛的看著孩子們,聽到女兒叫,才抬起頭說:“教孩子們寫字,你瞧孩子們多棒啊。我想著等有空了,弄點沙子迴來鋪在這裏,孩子們想寫字也就方便許多。”
筆墨紙硯太貴了,窮人家的孩子根本買不起。司行知就想到這個法子。
司沐顏瞧著孩子們凍得通紅的手和臉,但他們興致勃勃,哪怕字寫得東倒西歪,也還是非常認真地練字。
其中來娣是最認真努力的那一個。
她也開心起來,想了想說。
“爹,外麵冷得很,而且沙子放在外麵,下雨天一衝就沒了啊。”
司行知也發愁起來:“那怎麽辦?”
司沐顏說:“家裏後麵離得菜園子,有一段距離,不如搭個棚子,裏麵擺上桌椅,然後弄一個一個的沙盤,大家可以在那兒練字。這樣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不是挺好的嗎?”
“這個主意好!”
司行知說幹就幹。
現在他是家裏最閑的那個,除了朱婆子要忙活的時候,他照料小霞兒之外,他能做的似乎隻有打水這種力氣活。連小安都要喂養雞鴨,他啥都不用幹。
閑得發慌,他就抱著小霞兒,帶著村裏的孩子們背詩,認字練字。
轉眼就到了該去徐家的日子,司家人一早起來,各自收拾一通。畢竟是要去做客的,得要體體麵麵,每個人都穿新做的得體的衣服。
司沐顏剛收拾完,就聽到二妹與小妹的爭執聲。
“小妹,你怎麽能穿這麽單薄。寒冬臘月可別凍壞了,裏麵的夾襖加進去!”
“徐家馬車來接,而且徐家是大戶人家,屋裏的炭爐肯定燃得足足的,不用穿那麽厚。”
司沐顏出去一看,小妹穿著秋日的衣服,也是她唯一的一件綢布衣裳。要是裏麵穿上夾襖,肯定顯示不出來曼妙的身形,她頭發紮起來,前麵發絲垂在臉頰,顯得十分婉約柔美,兩側都有辮子垂落,更添柔弱之色,頭上還簪著兩根木簪一根銀簪。
銀簪應該是徐四爺送給她的。
而且,小妹今日臉頰和嘴唇都格外的嫣紅,肯定塗抹了胭脂。
司沐顏輕歎一聲,推著小妹進了屋,給她找出普通的冬裝:“穿這一套,一會兒讓二妹過來給你重新紮頭發。戴上一根銀簪就可以,兩根木簪不用插戴。”
“可是大姐……”
“我們今日是去做客,是去見徐四哥的母親,而不是去唱戲。”司沐顏平靜地說,“長輩們,都不會喜歡太出挑的打扮,你這樣裝扮起來,會特別突兀的。”
小妹啞然,立刻按照司沐顏說的做。
二妹進來給她紮頭發,還瞪了她一眼:“你真不讓人省心,好端端的非要學那些不入流的裝扮。”
小妹的嘴翹起來,跟要掛油壺一樣,嘟囔著:“咱們家裏有錢了,大姐也不給我們置辦些好看的衣裳……”
二妹將她的腦袋掰正:“不許胡說,家裏有錢了,用錢的地方不多嗎?”
其實還真不是司沐顏小氣,不給買好看的新衣裳。實在是這時候要麽粗布麻衣,要麽絲綢錦緞,相比起來,肯定是粗布麻衣更保暖啊。
再說了,她們都是要幹活的,粗布麻衣好洗,髒了也沒那麽心疼,綢布衣裳容易皺,髒了也不好處理,麻煩多了。
司沐顏靠在門框上,想了想說:“你說得也對,這樣吧,明年開春了,咱們一人做一套好看的衣裳。”
二妹反對:“沒有機會穿,做來幹嘛啊。”
司沐顏說:“每個季度做一身,不穿就算放著,大家也開心啊。”
二妹麻利的給小妹梳理好頭發,替她將銀簪插上,本來想說放著浪費。但想到小時候,多少衣裳一次都沒穿,就小了穿不得了,多少衣裳穿一次就不會再穿了。
她默默閉上了嘴。
馬車過來接司家五口人,司行知,三個姑娘還有小安。司沐顏將家裏和鋪子裏的事情都提前安排過了。讓何家中午幫忙頂上去,她們下午肯定就結束了。
本來小妹以為徐四爺會來接他們,但並沒有。
一直等馬車到了徐家門口,才見著徐四爺一臉高興地看著大家。
“叔父,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小弟。”
提到三姑娘的時候,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小妹也不知道為何,心中竟生出一絲不快來,她看了看兩個姐姐,她們的裝束雖不相同,但也都差不多,沒有顯出她半分特別來。
徐家對她們三個,也似乎沒什麽不同的,好似今日並非她的主場一樣。
徐四爺說:“我娘在膳堂設宴,還請諸位隨我一道過去。本來我大哥今日要迴來,但他臨時有事不得空,是大嫂嫂迴來的。”
進了院子沒多久,就看到一道垂花門旁,一個三十餘歲的婦人站在那兒,雖然滿臉是笑,但並沒有格外熱情的樣子。
“大嫂,司家人過來了。”
徐大嫂抬眼打量眾人,除了在二妹麵上多停留片刻,並沒有半分失禮。
“老太太可念叨了一上午了,說是車夫不懂事,竟然這麽慢。”徐大嫂笑道,“我勸著老太太說,這途中不算近,太催促了也是不妥當。如今倒是將你們給盼來了……”
她又看了看三個姑娘,親熱地拉著司沐顏說:“你是司家大姑娘吧?老太太與我說過,說對你啊,是一見如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