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計劃失敗
大明帝師,開局帶老朱穿越明末 作者:再見是藍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甚至各地大小的官員,都有人開始對劉蝦仁進行了彈劾。
朱元璋對此頭疼無比,這些奏折中彈劾劉蝦仁的理由稀奇古怪。
其中既有小到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有大到禍國殃民的大事情。
這幾年來,劉蝦仁所頒布的政策,損害了不少人的利益。
如今在火銃廠事件的發生下,就如同火藥桶一般被徹底點燃了。
這要是換到戰國時期,就類似商鞅立法的那一種。
還好現在大明朝的權貴,都是朱元璋的老心腹,否則極有可能發生,貴族們集體彈劾商鞅的那種事情。
而劉蝦仁則是像一個沒事人一樣,仿佛這件事情的主角並不是他。
每次朝會上他都打著哈欠,眯著雙眼平淡地看著那些彈劾他的人,而一言不發。
就在新一日,幾位官員正在準備對劉蝦仁發起總攻,準備最起碼也要讓劉蝦仁進入牢獄的時候,劉蝦仁突然開口說話了。
他淡淡地開口說:“我已經找到這件事情背後的主謀了,並且人贓並獲。”
先前彈劾劉蝦仁的那名官員冷笑著說:“口說無憑!”
而這時,二虎和朱棣從外麵走了過來。
錦衣衛指揮使二虎對皇帝行禮之後,向朝會上的諸位大臣開口說:“在前幾日,帝師劉蝦仁就派遣我們,前去追捕可疑的火銃廠工人。”
“在經過幾天的追捕後,我們終於將其捕獲了迴來,並且將他的眾多同夥,還有帶走的火銃,也拿了迴來。”
朱棣在一旁喊道:“就是這樣,我一個人大戰四方!將那些家夥全部擊倒了!”
錦衣衛指揮使二虎和皇子朱棣所言直接是驚呆了眾人。
“什麽?帝師早就知道火銃廠有可疑的工人,為何不提前阻止火銃廠爆炸呢?”
錦衣衛指揮使二虎歎息著開口說:“這倒要怪我,先前帝師曾與我說,要盯住那個可疑的工人。”
“但是我沒想到,他們竟然早就準備多時,我沒能及時發現他們引爆火銃廠。”
“等迴過神來,他們已經跑遠了。”
“還好,皇子朱棣英勇無比,與我一起將那些賊人捕獲歸來。”
皇帝朱元璋聞言,眼睛微微眯起,他說為什麽劉蝦仁一點都不著急呢。
原來是早就安排了人調查這件事情,看來這事情能夠可以解決了。
先前彈劾劉蝦仁的那名官員頓時說不出話了。
他指著錦衣衛指揮使二虎說:“這怎麽可能?分明是帝師劉蝦仁與那些賊人合作!”
“現在是在計謀已經被我們所揭露了,所以估計找你來脫卸罪名的!”
錦衣衛指揮使蔣珊聞言兩眼一瞪!
立即怒斥道:“胡說八道!難道你是說我與帝師劉蝦仁勾結,故意欺騙朝廷大臣嗎?”
那名官員頓時感到一股凜冽的殺氣襲來。
錦衣衛指揮使二虎可不是劉蝦仁那種老好人,作為皇帝朱元璋直屬的錦衣衛指揮使,他可是專門負責幫助皇帝做那些,見不得人的手段的。
皇帝朱元璋這時候也冷哼一聲說:“好了,不要再吵了。”
“這件事情,很明顯就是有人想要故意栽贓劉蝦仁。”
“現在賊人已經被人贓並獲了,那便沒什麽可說的了。”
朱元璋的話,直接就給這件事情蓋棺定論了,其餘的官員也不敢有任何反駁。
之後錦衣衛指揮使二虎,匯報了他們審訊的結果,那些賊人竟然什麽話都不說,完全就是早有組織預謀的行動。
在這次朝會散去以後,劉蝦仁心緒十分不寧。
先前他在參觀火銃廠的時候,便看到了那名工人身上,有一塊潔白的玉蓮玉佩。
為此,他才吩咐錦衣衛指揮使二虎和皇子朱棣盯住那個人。
現在看來自己當初所做的決定是極其正確的。
但是雖然自己能夠將這件事情解決了,但卻未引出幕後黑手。
劉蝦仁看著自己先前從黃老強那裏獲得的白蓮玉佩,正是這塊玉佩才讓他警惕那個火銃廠的工人。
“看來這塊玉佩所代表著組織已經盯上我了。”
“但是他們的目的究竟是什麽?難道隻是因為我之前消滅了黃老強,還有破壞了神秘祭司的事情嗎?”
想到這裏,劉蝦仁腦中十分迷惑。
畢竟這種事情和原本明朝曆史上的事情完全都對不上,還有可能是蝴蝶效應所導致的。
而所謂的蝴蝶效應,也就是所謂的一件小事情所引起的大規模改變。
現在不管如何,他都已迫必須麵對這個十分神秘的敵人了。
而此時在南京城的一座偏僻宅邸中。
幾位身穿白衣的祭司正在激烈的討論著。
“不可能!我們的計劃究竟是哪裏出現了問題。”
“先前劉蝦仁隻是前往參觀了火銃廠一次,就發現了我們的預謀嗎?”
“這怎麽可能!我們先前跟劉蝦仁根本沒有任何糾紛的。”
“甚至他連我們的存在都不應該知道,究竟是怎麽發現我們的計劃的?甚至直接派人盯上了我的手下。”
“難道是我們內部有奸細嗎?隻有這一種可能了呀!”
幾名白衣祭司在激烈的討論後,便準備開始對自己內部進行一番清洗。
之後其中一名白衣祭司開口說:“不用擔心,劉蝦仁僅僅是解決了我們的一則計劃而已。”
“這第一個計劃本來就沒有指望能夠將其徹底解決,接下來第二個計劃才是最重要的。”
隨即他淡淡地對一個手下開口說:“去告訴那個家夥吧,既然第一個計劃失敗了,那麽就開始準備第二個機會吧。”
“記住了,一定要毫無痕跡,讓誰都看不出來。”
在數日後的朝會上,一件十分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
先前那名彈劾劉蝦仁的官員,在自己家中竟然被莫名其妙的刺殺了。
在現場還留下一了劉蝦仁府上的一枚玉佩。
這一件事情直接讓朝堂的諸位大臣,都喘不過來氣。
誰都知道帝師劉蝦仁是不可能如此明顯的,將那名官員解決的,更何況在其還留下一了一塊玉佩。
朱元璋對此頭疼無比,這些奏折中彈劾劉蝦仁的理由稀奇古怪。
其中既有小到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有大到禍國殃民的大事情。
這幾年來,劉蝦仁所頒布的政策,損害了不少人的利益。
如今在火銃廠事件的發生下,就如同火藥桶一般被徹底點燃了。
這要是換到戰國時期,就類似商鞅立法的那一種。
還好現在大明朝的權貴,都是朱元璋的老心腹,否則極有可能發生,貴族們集體彈劾商鞅的那種事情。
而劉蝦仁則是像一個沒事人一樣,仿佛這件事情的主角並不是他。
每次朝會上他都打著哈欠,眯著雙眼平淡地看著那些彈劾他的人,而一言不發。
就在新一日,幾位官員正在準備對劉蝦仁發起總攻,準備最起碼也要讓劉蝦仁進入牢獄的時候,劉蝦仁突然開口說話了。
他淡淡地開口說:“我已經找到這件事情背後的主謀了,並且人贓並獲。”
先前彈劾劉蝦仁的那名官員冷笑著說:“口說無憑!”
而這時,二虎和朱棣從外麵走了過來。
錦衣衛指揮使二虎對皇帝行禮之後,向朝會上的諸位大臣開口說:“在前幾日,帝師劉蝦仁就派遣我們,前去追捕可疑的火銃廠工人。”
“在經過幾天的追捕後,我們終於將其捕獲了迴來,並且將他的眾多同夥,還有帶走的火銃,也拿了迴來。”
朱棣在一旁喊道:“就是這樣,我一個人大戰四方!將那些家夥全部擊倒了!”
錦衣衛指揮使二虎和皇子朱棣所言直接是驚呆了眾人。
“什麽?帝師早就知道火銃廠有可疑的工人,為何不提前阻止火銃廠爆炸呢?”
錦衣衛指揮使二虎歎息著開口說:“這倒要怪我,先前帝師曾與我說,要盯住那個可疑的工人。”
“但是我沒想到,他們竟然早就準備多時,我沒能及時發現他們引爆火銃廠。”
“等迴過神來,他們已經跑遠了。”
“還好,皇子朱棣英勇無比,與我一起將那些賊人捕獲歸來。”
皇帝朱元璋聞言,眼睛微微眯起,他說為什麽劉蝦仁一點都不著急呢。
原來是早就安排了人調查這件事情,看來這事情能夠可以解決了。
先前彈劾劉蝦仁的那名官員頓時說不出話了。
他指著錦衣衛指揮使二虎說:“這怎麽可能?分明是帝師劉蝦仁與那些賊人合作!”
“現在是在計謀已經被我們所揭露了,所以估計找你來脫卸罪名的!”
錦衣衛指揮使蔣珊聞言兩眼一瞪!
立即怒斥道:“胡說八道!難道你是說我與帝師劉蝦仁勾結,故意欺騙朝廷大臣嗎?”
那名官員頓時感到一股凜冽的殺氣襲來。
錦衣衛指揮使二虎可不是劉蝦仁那種老好人,作為皇帝朱元璋直屬的錦衣衛指揮使,他可是專門負責幫助皇帝做那些,見不得人的手段的。
皇帝朱元璋這時候也冷哼一聲說:“好了,不要再吵了。”
“這件事情,很明顯就是有人想要故意栽贓劉蝦仁。”
“現在賊人已經被人贓並獲了,那便沒什麽可說的了。”
朱元璋的話,直接就給這件事情蓋棺定論了,其餘的官員也不敢有任何反駁。
之後錦衣衛指揮使二虎,匯報了他們審訊的結果,那些賊人竟然什麽話都不說,完全就是早有組織預謀的行動。
在這次朝會散去以後,劉蝦仁心緒十分不寧。
先前他在參觀火銃廠的時候,便看到了那名工人身上,有一塊潔白的玉蓮玉佩。
為此,他才吩咐錦衣衛指揮使二虎和皇子朱棣盯住那個人。
現在看來自己當初所做的決定是極其正確的。
但是雖然自己能夠將這件事情解決了,但卻未引出幕後黑手。
劉蝦仁看著自己先前從黃老強那裏獲得的白蓮玉佩,正是這塊玉佩才讓他警惕那個火銃廠的工人。
“看來這塊玉佩所代表著組織已經盯上我了。”
“但是他們的目的究竟是什麽?難道隻是因為我之前消滅了黃老強,還有破壞了神秘祭司的事情嗎?”
想到這裏,劉蝦仁腦中十分迷惑。
畢竟這種事情和原本明朝曆史上的事情完全都對不上,還有可能是蝴蝶效應所導致的。
而所謂的蝴蝶效應,也就是所謂的一件小事情所引起的大規模改變。
現在不管如何,他都已迫必須麵對這個十分神秘的敵人了。
而此時在南京城的一座偏僻宅邸中。
幾位身穿白衣的祭司正在激烈的討論著。
“不可能!我們的計劃究竟是哪裏出現了問題。”
“先前劉蝦仁隻是前往參觀了火銃廠一次,就發現了我們的預謀嗎?”
“這怎麽可能!我們先前跟劉蝦仁根本沒有任何糾紛的。”
“甚至他連我們的存在都不應該知道,究竟是怎麽發現我們的計劃的?甚至直接派人盯上了我的手下。”
“難道是我們內部有奸細嗎?隻有這一種可能了呀!”
幾名白衣祭司在激烈的討論後,便準備開始對自己內部進行一番清洗。
之後其中一名白衣祭司開口說:“不用擔心,劉蝦仁僅僅是解決了我們的一則計劃而已。”
“這第一個計劃本來就沒有指望能夠將其徹底解決,接下來第二個計劃才是最重要的。”
隨即他淡淡地對一個手下開口說:“去告訴那個家夥吧,既然第一個計劃失敗了,那麽就開始準備第二個機會吧。”
“記住了,一定要毫無痕跡,讓誰都看不出來。”
在數日後的朝會上,一件十分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
先前那名彈劾劉蝦仁的官員,在自己家中竟然被莫名其妙的刺殺了。
在現場還留下一了劉蝦仁府上的一枚玉佩。
這一件事情直接讓朝堂的諸位大臣,都喘不過來氣。
誰都知道帝師劉蝦仁是不可能如此明顯的,將那名官員解決的,更何況在其還留下一了一塊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