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硝石
大明帝師,開局帶老朱穿越明末 作者:再見是藍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名白衣男子也是臉色焦急!
要知道哪怕是他們教派,也是耗盡了財產,才收購了南京城所有鐵礦。
要是事情真如白衣女祭司所說的那樣,那麽他就該將自己收購的這些鐵礦,賣出去才可以!
數日後,劉蝦仁在自己府內微微一笑。
現在市場上已經重新恢複了,鐵礦的販賣,而且價格十分便宜。
先前他隻是假裝發現了鐵礦,故意放出假的消息迷惑對方。
為得就是引誘敵人上當,現在看來還真成功了。
朱標在得知了事情真相以後,十分疑惑地開口詢問到:“先生你是怎麽樣讓那些人相信,你竟然真的找到了鐵礦的。”
劉蝦仁淡淡地說:“兵不厭詐。”
“我隻是用一堆土豆裝在麻袋裏,然後冒充一袋袋鐵礦運出去。”
“之後幕後黑手在得知鐵礦無用後,定然不會掐在手中,所以肯定要以低價格販賣的。”
劉蝦仁淺淺飲了一杯酒後,望向遠方說到:“現在既然這鐵的問題已經解決掉了,那就要準備我們計劃的第一步了。”
“找一座小島,在其上麵建設造船廠,隨後發展大明朝的航海技術。”
“不過這一點,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去做的話,那就是難如登天了。”
“必須要尋得熟知,相關製造知識的人才可以。”
朱標聽此,隨手將酒杯放下,他思索著地說:“先生,我願意為你推薦一個人,他非常精通造船這種技術,可稱得上是能工巧匠。”
劉蝦仁聞言也是來了興趣,開口問道:“那是什麽人?”
朱標起身就帶著劉蝦仁向外麵走去。
“先生,你隨我見一見便知道了。”
朱標帶著劉蝦仁來到了南京城中,一家偏僻的鐵匠鋪中,這裏有著一位瘸腿老鐵匠,此時正在鍛造鐵器。
劉蝦仁在看到這鐵匠的第一眼,就能知道他是一名非常熟練的鍛造家。
之後那名老鐵匠在看到朱標來了後,竟然滿臉感激!
“小兄弟,你又來了呀!怎麽?這次我們要去找個地方喝一點嗎?”
太子朱標聞言,先是臉色一紅,隨即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老李呀,我不是來和你喝酒的,而是給你找了個差事,建造船隻的大活。”
那名老鐵匠頓時一愣。
“什麽?建造船隻?你不是在逗我嗎?如此重要的差事怎麽會輪到我呢。”
劉蝦仁在兩人談話間,已經走進鐵匠鋪內。
他看著這所狹小的屋子中,擺放地各種圖紙,還有數量眾多的道具。
進行了仔細判斷後,劉蝦仁點點頭說道:“你的手藝不錯,鐵器鍛造的很有水準,甚至比得上皇宮的鍛造師。”
鐵匠一聽,便知道劉蝦仁乃是一個內行人,馬上笑著與他交談了起來。
隨後在聊天中,劉蝦仁了解到這名老鐵匠,原來是皇宮中的皇家工匠。
隻不過現在年老體衰,加上又犯了一些小錯誤,隨即被貶了出來。
但即便如此,他那非常精湛的技術還是在的。
劉蝦仁在三言兩語間,老鐵匠便願意參與到他的計劃之中,去建造海上所使用的的船隻。
現在建造海上裝備的計劃有了著落,接下來隻要找個地點建設工廠就可以開工了。
隨後劉蝦仁便來準備升級士兵裝備的這件事情。
雖然在此之前,他就已經對大明朝的軍事力量進行過升級,將很多武器都換成了熱武器。
但是要想將熱武器推廣到整個大明朝,還需要非常漫長的過程。
劉蝦仁找到兵部侍郎進行商討。
製造熱武器的事情不如和製造船隻一樣,隻憑借劉蝦仁一個人很難能組織起來的。
所以這件事情一定要與兵部通通氣才可以。
在和兵部通完氣以後,劉蝦仁便去尋找戶部侍郎。
打算將武器全部換成熱武器的話,就需要數量眾多的鐵礦與硫磺和工匠等等。
而這都要花費的銀兩才能夠做到的,要奏戶部的賬目才行。
而朱元璋則是下達過命令,讓大明朝的所有人都積極配合劉蝦仁進行工作。
故此那些戶部侍郎也不敢刻意刁難劉蝦仁,隻是將需要提醒的地方都說了說,隨後便開始做這些準備。
而這其中製作熱武器最重要的就是圖紙了。
畢竟不是所有大明朝工匠都會製作火藥,他們對這一方麵的知識十分有限。
如果讓不懂行的人來製作火藥,極可能會產生爆炸之類的事情。
很快劉蝦仁將一份熱武器的詳細鍛造圖紙,拿了出來。
戶部立刻找到一些鐵匠熟悉一番,這份圖紙經過劉蝦仁修改,已經變得非常簡單明了。
隻要是懂得鍛造的人,就能夠根據這份圖紙,將熱武器製造出來。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需要需要劉蝦仁注意的事情,這其中就包括製造火藥所需要的材料等等。
畢竟要將大明朝的軍備都換成火器,那麽將會需要數量極其眾多的火藥。
而構成火藥的木炭並不是很稀缺,但是硫磺和硝的存貨就比較少了。
特別是硝石,在現在沒有先進重工業來提取,硝石的獲得是非常困難的。
就算是大明朝火器現在使用的不是特別多的時候,硝石的存貨也不是特別充裕。
而劉蝦仁一旦開始逐漸推廣熱武器的使用,那麽硝石會非常緊缺。
他必須要想辦法采集到大量硝石才可以。劉蝦仁將自己所知道的知識集合在一起,然後直接給朱元璋寫了一道法令。
這道法令的內容是關於獲取硝石的政策。
“第一,應該讓各地州府張貼告示,告知百姓可以拿硝石來換取錢財、布匹等等。”
“隨後讓工部將獲取到的硝石進行處理,獲得完成品。”
“具體收集硝石的方法如其下所講。”
“當地政府鼓勵百姓收取含硝的土塊,之後雇傭工匠將其放於桶內,放水浸泡。”
“在過濾一後,將濾液熬煮或曬幹,就能到硝石結晶了。”
“另外,要去告訴百姓們硝的存在位置。”
“其主要在岩石表麵、洞穴和鹽沼這種地帶,在秋季的時候,硝石會呈現出皮殼狀或鹽花的樣子。”
“硝會覆蓋在地麵、牆腳,這就是百姓們所謂的地霜,尤其是在豬圈、馬廄這種的牆角極多。”
要知道哪怕是他們教派,也是耗盡了財產,才收購了南京城所有鐵礦。
要是事情真如白衣女祭司所說的那樣,那麽他就該將自己收購的這些鐵礦,賣出去才可以!
數日後,劉蝦仁在自己府內微微一笑。
現在市場上已經重新恢複了,鐵礦的販賣,而且價格十分便宜。
先前他隻是假裝發現了鐵礦,故意放出假的消息迷惑對方。
為得就是引誘敵人上當,現在看來還真成功了。
朱標在得知了事情真相以後,十分疑惑地開口詢問到:“先生你是怎麽樣讓那些人相信,你竟然真的找到了鐵礦的。”
劉蝦仁淡淡地說:“兵不厭詐。”
“我隻是用一堆土豆裝在麻袋裏,然後冒充一袋袋鐵礦運出去。”
“之後幕後黑手在得知鐵礦無用後,定然不會掐在手中,所以肯定要以低價格販賣的。”
劉蝦仁淺淺飲了一杯酒後,望向遠方說到:“現在既然這鐵的問題已經解決掉了,那就要準備我們計劃的第一步了。”
“找一座小島,在其上麵建設造船廠,隨後發展大明朝的航海技術。”
“不過這一點,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去做的話,那就是難如登天了。”
“必須要尋得熟知,相關製造知識的人才可以。”
朱標聽此,隨手將酒杯放下,他思索著地說:“先生,我願意為你推薦一個人,他非常精通造船這種技術,可稱得上是能工巧匠。”
劉蝦仁聞言也是來了興趣,開口問道:“那是什麽人?”
朱標起身就帶著劉蝦仁向外麵走去。
“先生,你隨我見一見便知道了。”
朱標帶著劉蝦仁來到了南京城中,一家偏僻的鐵匠鋪中,這裏有著一位瘸腿老鐵匠,此時正在鍛造鐵器。
劉蝦仁在看到這鐵匠的第一眼,就能知道他是一名非常熟練的鍛造家。
之後那名老鐵匠在看到朱標來了後,竟然滿臉感激!
“小兄弟,你又來了呀!怎麽?這次我們要去找個地方喝一點嗎?”
太子朱標聞言,先是臉色一紅,隨即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老李呀,我不是來和你喝酒的,而是給你找了個差事,建造船隻的大活。”
那名老鐵匠頓時一愣。
“什麽?建造船隻?你不是在逗我嗎?如此重要的差事怎麽會輪到我呢。”
劉蝦仁在兩人談話間,已經走進鐵匠鋪內。
他看著這所狹小的屋子中,擺放地各種圖紙,還有數量眾多的道具。
進行了仔細判斷後,劉蝦仁點點頭說道:“你的手藝不錯,鐵器鍛造的很有水準,甚至比得上皇宮的鍛造師。”
鐵匠一聽,便知道劉蝦仁乃是一個內行人,馬上笑著與他交談了起來。
隨後在聊天中,劉蝦仁了解到這名老鐵匠,原來是皇宮中的皇家工匠。
隻不過現在年老體衰,加上又犯了一些小錯誤,隨即被貶了出來。
但即便如此,他那非常精湛的技術還是在的。
劉蝦仁在三言兩語間,老鐵匠便願意參與到他的計劃之中,去建造海上所使用的的船隻。
現在建造海上裝備的計劃有了著落,接下來隻要找個地點建設工廠就可以開工了。
隨後劉蝦仁便來準備升級士兵裝備的這件事情。
雖然在此之前,他就已經對大明朝的軍事力量進行過升級,將很多武器都換成了熱武器。
但是要想將熱武器推廣到整個大明朝,還需要非常漫長的過程。
劉蝦仁找到兵部侍郎進行商討。
製造熱武器的事情不如和製造船隻一樣,隻憑借劉蝦仁一個人很難能組織起來的。
所以這件事情一定要與兵部通通氣才可以。
在和兵部通完氣以後,劉蝦仁便去尋找戶部侍郎。
打算將武器全部換成熱武器的話,就需要數量眾多的鐵礦與硫磺和工匠等等。
而這都要花費的銀兩才能夠做到的,要奏戶部的賬目才行。
而朱元璋則是下達過命令,讓大明朝的所有人都積極配合劉蝦仁進行工作。
故此那些戶部侍郎也不敢刻意刁難劉蝦仁,隻是將需要提醒的地方都說了說,隨後便開始做這些準備。
而這其中製作熱武器最重要的就是圖紙了。
畢竟不是所有大明朝工匠都會製作火藥,他們對這一方麵的知識十分有限。
如果讓不懂行的人來製作火藥,極可能會產生爆炸之類的事情。
很快劉蝦仁將一份熱武器的詳細鍛造圖紙,拿了出來。
戶部立刻找到一些鐵匠熟悉一番,這份圖紙經過劉蝦仁修改,已經變得非常簡單明了。
隻要是懂得鍛造的人,就能夠根據這份圖紙,將熱武器製造出來。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需要需要劉蝦仁注意的事情,這其中就包括製造火藥所需要的材料等等。
畢竟要將大明朝的軍備都換成火器,那麽將會需要數量極其眾多的火藥。
而構成火藥的木炭並不是很稀缺,但是硫磺和硝的存貨就比較少了。
特別是硝石,在現在沒有先進重工業來提取,硝石的獲得是非常困難的。
就算是大明朝火器現在使用的不是特別多的時候,硝石的存貨也不是特別充裕。
而劉蝦仁一旦開始逐漸推廣熱武器的使用,那麽硝石會非常緊缺。
他必須要想辦法采集到大量硝石才可以。劉蝦仁將自己所知道的知識集合在一起,然後直接給朱元璋寫了一道法令。
這道法令的內容是關於獲取硝石的政策。
“第一,應該讓各地州府張貼告示,告知百姓可以拿硝石來換取錢財、布匹等等。”
“隨後讓工部將獲取到的硝石進行處理,獲得完成品。”
“具體收集硝石的方法如其下所講。”
“當地政府鼓勵百姓收取含硝的土塊,之後雇傭工匠將其放於桶內,放水浸泡。”
“在過濾一後,將濾液熬煮或曬幹,就能到硝石結晶了。”
“另外,要去告訴百姓們硝的存在位置。”
“其主要在岩石表麵、洞穴和鹽沼這種地帶,在秋季的時候,硝石會呈現出皮殼狀或鹽花的樣子。”
“硝會覆蓋在地麵、牆腳,這就是百姓們所謂的地霜,尤其是在豬圈、馬廄這種的牆角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