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賈張氏要住小跨院
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級工程師 作者:一隻山竹榴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當和小槐花站在一旁,怯生生地看著何雨柱。何雨柱蹲下身,摸了摸她們的頭,笑著說:“小當,小槐花,別怕,以後叔叔就是你們的親人,咱們一家人好好過日子。”
秦淮茹聽到這話,眼淚流得更兇了。她緊緊抓住何雨柱的手,哽咽著說:“柱子,謝謝你……謝謝你還願意接納我們……”
何雨柱歎了口氣:“傻話,我怎麽可能不管你們?從今往後,這個家就是你們的。別哭了,淮茹,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秦淮茹靠在何雨柱的肩膀上,哭得肝腸寸斷。此時此刻,她心裏既感激又愧疚。她知道,她欠何雨柱的情,這輩子怕是還不清了。
第二天一早,四合院又炸開了鍋。賈張氏把秦淮茹趕出家門的消息傳遍了整個院子,鄰居們議論紛紛。
“這賈張氏可真夠狠的,連秦淮茹這種勞苦功高的媳婦都趕出去,也不怕遭報應!”
“哎,秦淮茹這下徹底完了,沒了工作,又沒了家,她以後可怎麽活啊?”
“何雨柱倒是挺仗義的,居然願意收留她們娘仨,不過你們說,這事兒以後能有好下場嗎?”
……
賈張氏把秦淮茹趕走後,心情好了一陣子。畢竟,院子裏再也沒有人能跟她對著幹了,棒梗也被她牢牢攥在手裏。可這幾天舒坦勁兒剛過,她又生出新的念頭。
“棒梗現在跟著我,可咱這賈家住的地方也太破了點。”她坐在院子裏的小板凳上,盯著自家屋頂那幾塊裂了縫的瓦片,嘴裏咕噥著,“這房子下雨天漏,冬天漏風,我賈張氏守著賈家這麽多年,也該住得體麵點了吧。”
正琢磨著,賈張氏聽到院子裏幾個大媽在嘀咕:“聽說許誌遠搬到對麵三進四合院去了,原來的小跨院空了出來……哎呦,那院子可真不錯啊,地方雖不大,但收拾得幹淨利索,住著多舒服!”
賈張氏的眼睛頓時亮了:“小跨院空出來了?”
她立刻來了精神,腦子飛速轉動起來。小跨院雖然不大,但獨門獨院,住著舒心,關鍵是還有個小廚房,日子能過得像模像樣。對比自己現在住的破屋子,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這小跨院空著就是浪費,許誌遠那書呆子也不迴來住,幹脆讓我賈張氏占了得了!”一想到這裏,賈張氏的心裏就像貓抓一樣,怎麽都坐不住了。
賈張氏不是個喜歡按規矩來的人,但她也知道,這小跨院想拿下,得先把鄰居們的嘴堵住。於是,她開始挨家挨戶地遊說。
這一天,她特意穿上了一件看著更“可憐”的舊棉襖,挎著個籃子,挨著敲鄰居家的門。一進門,她就擺出一副眼淚汪汪的樣子:“哎呀,我這老婆子命苦啊!你們也知道,我守著賈家這麽多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現在棒梗還要上學呢,咱家這房子又破又擠,哪能住得下啊。聽說許誌遠搬走了,小跨院空著,正好讓我住進去安度晚年,你們說是不是有道理?”
閻埠貴聽了這話,嘴角抽了抽。他一向看賈張氏不順眼,但這種事也不好當麵懟人:“賈張氏啊,這小跨院可不是咱說了算的,那是許誌遠的地方。你別瞎折騰,萬一弄出事兒,街道辦可不會輕饒你。”
“折騰?我這叫折騰嗎?”賈張氏一聽這話,立刻翻了臉,叉著腰嚷嚷起來:“我賈張氏在四合院住了這麽多年,沒功勞也有苦勞吧?現在許誌遠都不迴來住了,空著也是空著,憑啥不能給我?你看咱院裏,誰比我更需要住那地方?”
閻埠貴心裏冷笑:“你需要?四合院裏誰都覺得你是個禍害,巴不得你搬遠點!”可他嘴上沒敢多說,隻是擺擺手:“反正我勸你悠著點,別鬧出啥事。”
賈張氏卻根本不聽,心裏已經認定了:“小跨院就是我的!我賈張氏要住,誰也攔不住!”
賈張氏覺得鄰居們靠不住,幹脆直接找街道辦的管事“討說法”。她一大早跑到街道辦,見人就哭訴:“同誌,你得給我做主啊!我一個孤苦伶仃的老太婆,住的房子破得跟豬圈一樣,棒梗還得上學,咱院裏空著的小跨院不如分給我住吧!”
街道辦的管事是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姓王。老王聽著賈張氏一通哭訴,差點沒笑出聲來。他揉了揉太陽穴,耐著性子說道:“賈大娘,小跨院是許誌遠同誌的私產,歸他個人所有。咱街道辦可沒權力決定誰住進去。您要是覺得房子破,可以申請修繕,咱們會幫您報備,但您要想住小跨院,那可不行。”
賈張氏一聽,立刻跳腳:“許誌遠都搬走了,那院子空著就是浪費!我住進去還能幫著看守院子,您說,這不是為四合院著想嗎?”
老王無奈地歎了口氣:“您別鬧了,這事兒我們說了不算,您還是迴去吧。”
賈張氏碰了一鼻子灰,氣得直跺腳:“這幫人真是狗眼看人低!行,街道辦不管,那我就自己動手!”
賈張氏迴到四合院,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行動了。她悄悄收拾好自己的破被褥和幾個裝雜物的竹籃子,趁著月色,摸進了小跨院。
“這地方真不錯!”她站在小跨院裏,打量著周圍,眼裏滿是貪婪。院子裏鋪著青磚,牆角還有一株矮矮的桂花樹,屋裏幹淨整潔,家具擺放得井井有條。相比她那又破又亂的屋子,這裏簡直是天堂。
“許誌遠那家夥真是糟蹋東西,這麽好的地方竟然空著!”賈張氏一邊嘀咕,一邊把自己的東西往屋裏搬。床上鋪好被褥,桌子上擺好茶壺,她甚至還點了個煤油燈,看著屋裏亮堂的樣子,頓時心滿意足。
“從今天開始,這小跨院就是我賈張氏的地盤了!誰敢讓我搬走,我就跟他拚命!”賈張氏得意地拍了拍手,臉上掛滿了得逞的笑容。
第二天一大早,四合院的人就發現了賈張氏的“壯舉”。
秦淮茹聽到這話,眼淚流得更兇了。她緊緊抓住何雨柱的手,哽咽著說:“柱子,謝謝你……謝謝你還願意接納我們……”
何雨柱歎了口氣:“傻話,我怎麽可能不管你們?從今往後,這個家就是你們的。別哭了,淮茹,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秦淮茹靠在何雨柱的肩膀上,哭得肝腸寸斷。此時此刻,她心裏既感激又愧疚。她知道,她欠何雨柱的情,這輩子怕是還不清了。
第二天一早,四合院又炸開了鍋。賈張氏把秦淮茹趕出家門的消息傳遍了整個院子,鄰居們議論紛紛。
“這賈張氏可真夠狠的,連秦淮茹這種勞苦功高的媳婦都趕出去,也不怕遭報應!”
“哎,秦淮茹這下徹底完了,沒了工作,又沒了家,她以後可怎麽活啊?”
“何雨柱倒是挺仗義的,居然願意收留她們娘仨,不過你們說,這事兒以後能有好下場嗎?”
……
賈張氏把秦淮茹趕走後,心情好了一陣子。畢竟,院子裏再也沒有人能跟她對著幹了,棒梗也被她牢牢攥在手裏。可這幾天舒坦勁兒剛過,她又生出新的念頭。
“棒梗現在跟著我,可咱這賈家住的地方也太破了點。”她坐在院子裏的小板凳上,盯著自家屋頂那幾塊裂了縫的瓦片,嘴裏咕噥著,“這房子下雨天漏,冬天漏風,我賈張氏守著賈家這麽多年,也該住得體麵點了吧。”
正琢磨著,賈張氏聽到院子裏幾個大媽在嘀咕:“聽說許誌遠搬到對麵三進四合院去了,原來的小跨院空了出來……哎呦,那院子可真不錯啊,地方雖不大,但收拾得幹淨利索,住著多舒服!”
賈張氏的眼睛頓時亮了:“小跨院空出來了?”
她立刻來了精神,腦子飛速轉動起來。小跨院雖然不大,但獨門獨院,住著舒心,關鍵是還有個小廚房,日子能過得像模像樣。對比自己現在住的破屋子,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這小跨院空著就是浪費,許誌遠那書呆子也不迴來住,幹脆讓我賈張氏占了得了!”一想到這裏,賈張氏的心裏就像貓抓一樣,怎麽都坐不住了。
賈張氏不是個喜歡按規矩來的人,但她也知道,這小跨院想拿下,得先把鄰居們的嘴堵住。於是,她開始挨家挨戶地遊說。
這一天,她特意穿上了一件看著更“可憐”的舊棉襖,挎著個籃子,挨著敲鄰居家的門。一進門,她就擺出一副眼淚汪汪的樣子:“哎呀,我這老婆子命苦啊!你們也知道,我守著賈家這麽多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現在棒梗還要上學呢,咱家這房子又破又擠,哪能住得下啊。聽說許誌遠搬走了,小跨院空著,正好讓我住進去安度晚年,你們說是不是有道理?”
閻埠貴聽了這話,嘴角抽了抽。他一向看賈張氏不順眼,但這種事也不好當麵懟人:“賈張氏啊,這小跨院可不是咱說了算的,那是許誌遠的地方。你別瞎折騰,萬一弄出事兒,街道辦可不會輕饒你。”
“折騰?我這叫折騰嗎?”賈張氏一聽這話,立刻翻了臉,叉著腰嚷嚷起來:“我賈張氏在四合院住了這麽多年,沒功勞也有苦勞吧?現在許誌遠都不迴來住了,空著也是空著,憑啥不能給我?你看咱院裏,誰比我更需要住那地方?”
閻埠貴心裏冷笑:“你需要?四合院裏誰都覺得你是個禍害,巴不得你搬遠點!”可他嘴上沒敢多說,隻是擺擺手:“反正我勸你悠著點,別鬧出啥事。”
賈張氏卻根本不聽,心裏已經認定了:“小跨院就是我的!我賈張氏要住,誰也攔不住!”
賈張氏覺得鄰居們靠不住,幹脆直接找街道辦的管事“討說法”。她一大早跑到街道辦,見人就哭訴:“同誌,你得給我做主啊!我一個孤苦伶仃的老太婆,住的房子破得跟豬圈一樣,棒梗還得上學,咱院裏空著的小跨院不如分給我住吧!”
街道辦的管事是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姓王。老王聽著賈張氏一通哭訴,差點沒笑出聲來。他揉了揉太陽穴,耐著性子說道:“賈大娘,小跨院是許誌遠同誌的私產,歸他個人所有。咱街道辦可沒權力決定誰住進去。您要是覺得房子破,可以申請修繕,咱們會幫您報備,但您要想住小跨院,那可不行。”
賈張氏一聽,立刻跳腳:“許誌遠都搬走了,那院子空著就是浪費!我住進去還能幫著看守院子,您說,這不是為四合院著想嗎?”
老王無奈地歎了口氣:“您別鬧了,這事兒我們說了不算,您還是迴去吧。”
賈張氏碰了一鼻子灰,氣得直跺腳:“這幫人真是狗眼看人低!行,街道辦不管,那我就自己動手!”
賈張氏迴到四合院,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行動了。她悄悄收拾好自己的破被褥和幾個裝雜物的竹籃子,趁著月色,摸進了小跨院。
“這地方真不錯!”她站在小跨院裏,打量著周圍,眼裏滿是貪婪。院子裏鋪著青磚,牆角還有一株矮矮的桂花樹,屋裏幹淨整潔,家具擺放得井井有條。相比她那又破又亂的屋子,這裏簡直是天堂。
“許誌遠那家夥真是糟蹋東西,這麽好的地方竟然空著!”賈張氏一邊嘀咕,一邊把自己的東西往屋裏搬。床上鋪好被褥,桌子上擺好茶壺,她甚至還點了個煤油燈,看著屋裏亮堂的樣子,頓時心滿意足。
“從今天開始,這小跨院就是我賈張氏的地盤了!誰敢讓我搬走,我就跟他拚命!”賈張氏得意地拍了拍手,臉上掛滿了得逞的笑容。
第二天一大早,四合院的人就發現了賈張氏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