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調取監控攝像頭的核心技術資料。”許誌遠在腦海中默念,熟悉的係統提示音隨之響起。


    “已調取監控攝像頭技術資料,包括光學成像原理、電子信號轉換和存儲技術。”


    隨著海量知識湧入腦海,許誌遠閉上眼睛,仔細梳理著這些技術細節。一張張複雜的原理圖和數據表在他腦海中浮現,他的雙拳不由得緊握,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監控攝像頭……如果能提前幾十年實現這個技術,不僅能解決安保問題,還能為國家在光學和電子領域的研究奠定基礎!”


    監控攝像頭的概念最早起源於戰爭年代。


    二戰期間,德國首次使用閉路電視係統tv)來監控導彈發射過程,但那時的技術還十分原始。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監控攝像頭逐漸開始進入民用領域。


    然而,這一切對於六十年代的龍國來說,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科技”。


    “閉路電視係統的原理並不複雜,核心在於光學成像和電子信號的轉換。”許誌遠自言自語,推了推眼鏡,“但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我們的首要任務是解決光學鏡頭和圖像傳感器的製作問題。”


    監控攝像頭的核心部件之一,就是光學鏡頭。然而,光學鏡頭的製作需要極高質量的光學玻璃,而當時龍國的玻璃製造水平遠遠無法滿足需求。


    “看來,得從光學玻璃配方下手。”許誌遠帶著一疊資料走進實驗室,開始了漫長的理論研究階段。


    他從係統中提取了光學玻璃的基礎理論,包括折射率、色散特性和透光率的相關參數,並結合六十年代的技術條件,設計出一係列配方方案。然而,理論是一迴事,實際操作又是另一迴事。


    實驗室裏的設備簡陋得令人心酸,連一套標準的高溫熔煉設備都沒有。許誌遠隻能對現有設備進行改造,用手頭有限的材料自製了一台簡易熔爐。


    “溫度控製是關鍵。”許誌遠將玻璃原料倒入熔爐中,調整溫度,靜靜觀察著玻璃的熔化過程。為了找到最佳的折射率,他試驗了幾十種添加劑的比例,每一次實驗都詳細記錄下數據。


    “熔煉溫度提高10攝氏度,玻璃的透光率似乎有所提升,但添加劑比例還需調整。”他皺著眉,翻看著實驗記錄,“再試一次。”


    實驗室裏,玻璃的碎片堆滿了角落,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燒焦的氣味。許誌遠卻絲毫不在意,連續幾個晝夜不眠不休地試驗。終於,在第68次實驗後,他成功製備出一種折射率和透光率均符合要求的光學玻璃。


    “這一塊玻璃,能照出未來的影子。”許誌遠捧著成品玻璃,眼中滿是欣慰。


    光學鏡頭解決後,圖像傳感器的製作成為許誌遠麵臨的又一巨大挑戰。


    當時的半導體材料極為稀缺,製作工藝也十分落後。


    許誌遠憑借係統中提供的現代技術指導,對現有的半導體材料進行了一係列改良。他采用化學處理和物理加工相結合的方式,反複試驗不同的摻雜物質,試圖提高材料的光敏性。


    “光敏性不夠,傳感器就無法捕捉到足夠的光線信號。”許誌遠站在實驗台前,手裏拿著一塊剛加工好的半導體材料,眼神中透著一絲焦慮。


    為了提高材料性能,他用酸洗和熱處理對半導體進行精細加工,調整摻雜濃度,逐步優化了材料的電荷轉移效率。經過數十次失敗,許誌遠終於成功製備出一塊性能穩定的圖像傳感器。


    “有了這塊傳感器,監控攝像頭就有了‘眼睛’。”他長舒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接下來,許誌遠將重心轉向了信號處理電路的設計。


    他從實驗室的零件堆裏翻找出各種電子元件,包括電阻、電容、晶體管等,用一張廢舊的木板搭建了簡易的電路板。


    “信號要從傳感器傳到顯示設備,必須經過精確的電路處理。”許誌遠蹲在實驗台前,拿著焊槍,一邊焊接電子元件,一邊自言自語。


    他的手指沾滿了助焊劑,眼睛緊盯著電路板的每一個細節,生怕焊接出一絲偏差。每個電阻的阻值、每個電容的容量,他都經過精密計算,確保信號能被準確處理和傳輸。


    “參數不對,再調一次。”許誌遠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將電路板接上電源,屏息等待著測試結果。


    實驗室裏一片寂靜,隻有儀器發出的“嗞嗞”聲。幾秒鍾後,信號成功傳輸到顯示屏上,一幅模糊但可辨認的圖像出現在屏幕上。


    “成功了!”許誌遠激動地拍了一下桌子,連日來的疲憊一掃而空。


    光學鏡頭、圖像傳感器、信號處理電路……經過半個月的努力,許誌遠終於將這些關鍵部件整合到了一起,製作出了龍國曆史上第一台監控攝像頭。


    這台攝像頭外形簡陋,外殼是用廢棄的鐵皮手工彎製而成,內部的電子元件用膠水固定,鏡頭則是用手工打磨的光學玻璃。但它的成就卻無可替代——這是龍國科技邁向現代化的又一個重要裏程碑。


    許誌遠將攝像頭安裝,連接到實驗室裏的顯示屏上。當屏幕上出現院子的實時畫麵時,他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發明了一台看似不起眼,卻能改變時代格局的設備——監控攝像頭。


    雖然這東西的外殼還粗糙得像個鐵皮罐頭,內部電路板上手工焊接的痕跡也顯得有些糙,但它的核心功能已經完全達標。


    而對於許誌遠來說,這玩意兒不僅僅是個“安保設備”,更是龍國科技領域踏入現代化的一塊敲門磚。


    當然,許誌遠深諳“好東西得好好展示”的道理。


    於是,他決定邀請趙部長也是自己嶽父。——這位在技術領域一向慧眼獨到的大人物——來親自見證這一劃時代的發明。


    那天,趙部長正坐在辦公室裏,剛批閱完一份關於軋鋼廠改造的報告,準備稍微歇口氣。結果,他的秘書忽然推門進來,臉上帶著幾分興奮的神色:


    “部長,許誌遠同誌來了,說有重大技術要匯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級工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山竹榴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山竹榴蓮並收藏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級工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