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石錦繡一聽,突然就想起一些她未曾留意過的事。
慶德帝膝下有十七個兒子,除去那些未成年和早夭的,如今已成年開府的就有七位。
除了已被封為太子的二皇子和尚在舞勺之年的十皇子是由已逝的皇後娘娘所出,其餘皇子皆是妃嬪之子。
如今慶德帝的年紀漸大,有些皇子就變得不太安分起來。
在石錦繡夢境的記憶裏,二皇子因失德而被眾臣子彈劾下了太子之位,隨後其餘幾位已經成年的皇子便在暗中較量了起來。
最開始,母妃身份高的大皇子和四皇子最為皎皎,母妃身份稍微次弱一點的三皇子則是遊走於這二人之間,到後來卻與這二人形成了鼎足之勢。
隻可惜,直到她夢醒,這三兄弟也沒分出個勝負來。
夢境中,二皇子是在慶德二十六年被彈劾的,那時的她,新婚不足一年,自己尚且過得兵荒馬亂,根本無暇顧及別人的事。
見石錦繡久久不曾說話,宇文炎便以為是自己剛才的話嚇到了她。
雖然她好似一副什麽都懂的樣子,可畢竟還隻有十五六歲的閨閣女子,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哪怕是那些一直浸淫其中的人都不一定了解。
於是宇文炎便同石錦繡解釋了起來:“有些事情我不好同你深說,隻是皇子間的事咱們最好不要太過摻和,因為有些事的變數太大,若是一不小心站錯了隊,則有可能滿盤皆輸。”
聽著這話的石錦繡再想到夢境中經曆過的事,也就不假思索地問:“是因為皇上要廢太子麽?”
宇文炎聽著就挑了眉:“是誰告訴你這話的!”
見宇文炎並沒有否認,而是問著自己消息的來源,足見這件事果如自己夢境中發展得一樣。
“這事是真的?”石錦繡就看向了宇文炎的眼睛,求證著。
宇文炎就歎了口氣,果然鍾情的女人太聰明也不是什麽好事。
“皇上並沒有要廢太子的意思,”宇文炎就挑了些能說的事告知石錦繡,“隻是最近有很多對太子不利的消息,諸皇子就有些蠢蠢欲動,我並不反對你與三皇子妃來往,隻是你最好要拿捏一些分寸,免得被有心的人造謠生事。”
石錦繡自然懂宇文炎的意思,隻是當她聽聞皇上並沒有廢太子之意時,就有些意外。
難不成皇上的本意竟是想保太子?
“你或許不知道,皇上還在潛邸時,曾被人陷害而遭到了先帝的猜忌,”宇文炎就同石錦繡解釋著,“因此,皇上知道這個太子有多難做,而他也不想如今的太子也經曆他當年經曆過的那些……”
“可如果二皇子實在是個扶不起的阿鬥呢?”石錦繡就輕問著,“難道皇上也要把這個天下交與他麽?”
聽著這話的宇文炎就沒有說話。
這也正是他最近在糾結的事。
之前在查沐王案時,有不少事就牽扯到了太子。
奉命查案的他,自然是將那些事,事無巨細地全都報給了慶德帝。
結果,慶德帝重罰了沐王,可對和太子有關的卻隻字不提。
這分明就是想要護住太子。
可不知為何,最近他總能聽到一些廢太子的言論。
先不論這些傳言的真假,卻是有人確實想借著這件事搞事。
“據我所知,太醫院的金院使每年的大年初七都會去找你師父喝酒,你若真想把此事做得不留痕跡,可以在那一日去陳記醫館。”宇文炎就同石錦繡出著主意,“既然你與那三皇子妃交好,你想幫她無可厚非,可是三皇子府的事你不要插手,記住了麽?”
石錦繡就重重地點了頭。
到了初七那日,石錦繡就特意買了一隻燒雞,又買了一壇好酒,去給師父陳平拜年。
果如宇文炎所說,金院使真的在陳記醫館裏做客。
隻是他們並不像常人那般閑談,反倒是坐在一起聊著病案。
見到石錦繡過來了,陳平顯得很是意外:“今日怎麽舍得來看我這個便宜師父了?”
說話間,他就笑嘻嘻地從石錦繡手裏接過了她帶來的美酒和燒雞。
石錦繡和陳道長之間並沒有行嚴格的拜師禮,他們二人也算不得真師徒,隻是陳平教給石錦繡的是真本事,而石錦繡也是打心底地尊重她的這位師父。
見慣了師父這副嘻嘻哈哈的模樣後,石錦繡不以為意,在同金院使行過禮後,便向師父問起了三皇子妃的事:“上陽之症,那還能不能用大補之藥?”
“上陽之症還用大補之藥?”沒想著陳平還沒開口迴話,金院使反倒是生氣地道,“這是哪個庸醫開出的方子?”
石錦繡也就微微一笑。
金院使果然是個醫癡,隻要自己當著他的麵討論病情,他就會忍不住加入進來。
“可如果對方是位孕婦呢?”石錦繡就裝出一副虛心請教的樣子。
沒想金院使幾乎是暴走了起來。
“是誰?”再也坐不住的他就拍著桌子站了起來,“這種人還有沒有醫德?這是想要草菅人命?”
見金院使已上鉤,石錦繡便拿出了之前太醫院開出的藥方,那上麵還印著開方人的印鑒。
在看了眼石錦繡拿出來的藥方後,金院使的臉都黑了。
“不行!我得親自去一趟三皇子府。”他完全沒有心思再坐下來同陳平討論什麽醫案了。
“不如我們同去吧!”陳平聽著狡黠一笑,“畢竟這徒弟是我教出來的,萬一是她看走了眼呢!”
金院使聽了這話,並沒有多話,而是讓人趕緊備車往三皇子府而去。
三皇子府的人顯然沒想到太醫院的金院使會不請自到。
雖然金院使的品級不高,可因為他是平日裏專門給慶德帝號平安脈的太醫,就沒有人敢怠慢於他。
在給三皇子妃重新把過脈後,金院使的臉色更為沉重了。
一個剛學醫不過半年的小丫頭都能號出來的脈,太醫院那麽多太醫竟沒號出來?還是說他們號出了脈後,卻故意隱瞞了此事,然後想讓三皇子妃一屍兩命麽?!
</p>
石錦繡一聽,突然就想起一些她未曾留意過的事。
慶德帝膝下有十七個兒子,除去那些未成年和早夭的,如今已成年開府的就有七位。
除了已被封為太子的二皇子和尚在舞勺之年的十皇子是由已逝的皇後娘娘所出,其餘皇子皆是妃嬪之子。
如今慶德帝的年紀漸大,有些皇子就變得不太安分起來。
在石錦繡夢境的記憶裏,二皇子因失德而被眾臣子彈劾下了太子之位,隨後其餘幾位已經成年的皇子便在暗中較量了起來。
最開始,母妃身份高的大皇子和四皇子最為皎皎,母妃身份稍微次弱一點的三皇子則是遊走於這二人之間,到後來卻與這二人形成了鼎足之勢。
隻可惜,直到她夢醒,這三兄弟也沒分出個勝負來。
夢境中,二皇子是在慶德二十六年被彈劾的,那時的她,新婚不足一年,自己尚且過得兵荒馬亂,根本無暇顧及別人的事。
見石錦繡久久不曾說話,宇文炎便以為是自己剛才的話嚇到了她。
雖然她好似一副什麽都懂的樣子,可畢竟還隻有十五六歲的閨閣女子,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哪怕是那些一直浸淫其中的人都不一定了解。
於是宇文炎便同石錦繡解釋了起來:“有些事情我不好同你深說,隻是皇子間的事咱們最好不要太過摻和,因為有些事的變數太大,若是一不小心站錯了隊,則有可能滿盤皆輸。”
聽著這話的石錦繡再想到夢境中經曆過的事,也就不假思索地問:“是因為皇上要廢太子麽?”
宇文炎聽著就挑了眉:“是誰告訴你這話的!”
見宇文炎並沒有否認,而是問著自己消息的來源,足見這件事果如自己夢境中發展得一樣。
“這事是真的?”石錦繡就看向了宇文炎的眼睛,求證著。
宇文炎就歎了口氣,果然鍾情的女人太聰明也不是什麽好事。
“皇上並沒有要廢太子的意思,”宇文炎就挑了些能說的事告知石錦繡,“隻是最近有很多對太子不利的消息,諸皇子就有些蠢蠢欲動,我並不反對你與三皇子妃來往,隻是你最好要拿捏一些分寸,免得被有心的人造謠生事。”
石錦繡自然懂宇文炎的意思,隻是當她聽聞皇上並沒有廢太子之意時,就有些意外。
難不成皇上的本意竟是想保太子?
“你或許不知道,皇上還在潛邸時,曾被人陷害而遭到了先帝的猜忌,”宇文炎就同石錦繡解釋著,“因此,皇上知道這個太子有多難做,而他也不想如今的太子也經曆他當年經曆過的那些……”
“可如果二皇子實在是個扶不起的阿鬥呢?”石錦繡就輕問著,“難道皇上也要把這個天下交與他麽?”
聽著這話的宇文炎就沒有說話。
這也正是他最近在糾結的事。
之前在查沐王案時,有不少事就牽扯到了太子。
奉命查案的他,自然是將那些事,事無巨細地全都報給了慶德帝。
結果,慶德帝重罰了沐王,可對和太子有關的卻隻字不提。
這分明就是想要護住太子。
可不知為何,最近他總能聽到一些廢太子的言論。
先不論這些傳言的真假,卻是有人確實想借著這件事搞事。
“據我所知,太醫院的金院使每年的大年初七都會去找你師父喝酒,你若真想把此事做得不留痕跡,可以在那一日去陳記醫館。”宇文炎就同石錦繡出著主意,“既然你與那三皇子妃交好,你想幫她無可厚非,可是三皇子府的事你不要插手,記住了麽?”
石錦繡就重重地點了頭。
到了初七那日,石錦繡就特意買了一隻燒雞,又買了一壇好酒,去給師父陳平拜年。
果如宇文炎所說,金院使真的在陳記醫館裏做客。
隻是他們並不像常人那般閑談,反倒是坐在一起聊著病案。
見到石錦繡過來了,陳平顯得很是意外:“今日怎麽舍得來看我這個便宜師父了?”
說話間,他就笑嘻嘻地從石錦繡手裏接過了她帶來的美酒和燒雞。
石錦繡和陳道長之間並沒有行嚴格的拜師禮,他們二人也算不得真師徒,隻是陳平教給石錦繡的是真本事,而石錦繡也是打心底地尊重她的這位師父。
見慣了師父這副嘻嘻哈哈的模樣後,石錦繡不以為意,在同金院使行過禮後,便向師父問起了三皇子妃的事:“上陽之症,那還能不能用大補之藥?”
“上陽之症還用大補之藥?”沒想著陳平還沒開口迴話,金院使反倒是生氣地道,“這是哪個庸醫開出的方子?”
石錦繡也就微微一笑。
金院使果然是個醫癡,隻要自己當著他的麵討論病情,他就會忍不住加入進來。
“可如果對方是位孕婦呢?”石錦繡就裝出一副虛心請教的樣子。
沒想金院使幾乎是暴走了起來。
“是誰?”再也坐不住的他就拍著桌子站了起來,“這種人還有沒有醫德?這是想要草菅人命?”
見金院使已上鉤,石錦繡便拿出了之前太醫院開出的藥方,那上麵還印著開方人的印鑒。
在看了眼石錦繡拿出來的藥方後,金院使的臉都黑了。
“不行!我得親自去一趟三皇子府。”他完全沒有心思再坐下來同陳平討論什麽醫案了。
“不如我們同去吧!”陳平聽著狡黠一笑,“畢竟這徒弟是我教出來的,萬一是她看走了眼呢!”
金院使聽了這話,並沒有多話,而是讓人趕緊備車往三皇子府而去。
三皇子府的人顯然沒想到太醫院的金院使會不請自到。
雖然金院使的品級不高,可因為他是平日裏專門給慶德帝號平安脈的太醫,就沒有人敢怠慢於他。
在給三皇子妃重新把過脈後,金院使的臉色更為沉重了。
一個剛學醫不過半年的小丫頭都能號出來的脈,太醫院那麽多太醫竟沒號出來?還是說他們號出了脈後,卻故意隱瞞了此事,然後想讓三皇子妃一屍兩命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