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試錯
科舉:啟稟皇上,狀元郎又發瘋了 作者:一隻綠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會試的第一場在二月初九。
就跟鄉試一樣,考生得提前一日進場。
初八淩晨,他們就得起來。
然後趕往貢院排隊入場。
入場流程跟鄉試差不多。
進場前要搜身,然後發卷前再次核查身份。
二月初,沈舟出了趟門,跟顧錦一道去賣卷廠買了答題用紙和草稿紙。
又去收卷局那邊填寫上信息。
事情處理完,兩人去了酒樓小聚。
顧錦好奇地盯著沈舟看了又看,“這真是你第二次出門?”
沈舟十分淡定,端著茶碗點了點頭。
“怎麽?”
顧錦驚了,“你真待得住。”
沈舟挑眉,喝茶不語。
顧錦很是自覺,“這酒樓我來過,我給你點幾個你嚐嚐。”
“別點多了。”
沈舟是吃了早食出來的,這會吃中飯算早的,他還不是很餓。
顧錦給了個放心的眼神,跟小二點了兩個招牌菜,一個素菜和一個補湯。
他們這廂房開窗不遠處便是大街,就算不開窗,也能聽到外麵熙攘的人群笑鬧聲。
沈舟慢慢喝著茶水,靜心聽著,倒覺得有趣。
各種聲音都有。
跟聽曲似的。
顧錦看了他一眼,起身走到窗前。
看了一會,他開口道:“你知道京裏都在傳誰會拿到狀元不?”
沈舟頓了頓,“鄭譽?”
顧錦樂了,“你這不出門,外麵的消息倒沒錯過。”
沈舟瞥了眼,“是我沒出去,長青還是出去了的。”
“嘿嘿。”顧錦笑著迴頭看了眼他,接著又看向外麵不遠處的幾人。
“你要不要過來瞧瞧,他們正好過來了。”
“他們?”
沈舟放下茶碗,起身走過去。
不過一眼,便從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找到了顧錦說的那幾人。
“走在前麵中間的,是鄭譽?”
顧錦點頭,眼裏的笑意斂了斂。
“是他,這人走哪都是一群人圍著。”
沈舟看著那人身後以及旁邊跟著的好幾人,深以為然。
“長青說他身邊經常跟著三人,是離他最近的三個吧。”
不是疑惑的語氣,但顧錦還是應了。
“就是他們。”
顧錦眼睛眯了眯,“他右手邊那個,你不要招惹,這人看著沒有麵上這般和善。”
沈舟視線從鄭譽身上,看向他的右手邊。
這人比鄭譽高上半個頭,身形卻要偏瘦不少,即使穿的衣服不薄,卻還是能看出一股瘦削來。
不過這人看著挺溫文爾雅的,嘴邊一直掛著笑。
“他叫什麽?”
顧錦愣了下,“你不知?”
沈舟看了眼一旁一直沒吭聲的呂長青。
呂長青嘿嘿賠笑,“少爺,我瞧您不感興趣,後麵就沒說。”
“嗯,原諒你了。”
沈舟笑道:“所以,他叫什麽?”
呂長青所在的位置看不到外麵的情況,他沒應。
顧錦聲音壓低了些,“他是國子監司業家嫡三子,陳高義。”
“原來是他。”
沈舟剛想詢問顧錦關於這人的事,房門被人敲響。
飯菜來了。
招牌菜是一道烤鴨和一道醬肘子。
湯是老母雞湯,裏麵還放了藥材,能聞到淡淡的藥香味。
小二給兩人各舀了碗清亮的雞湯,才退下去。
呂長青和明安隨後也離開,去樓下點兩個菜填肚子,賬就記在一起。
兩人走後,沈舟和顧錦都沒有說話,而是端著雞湯慢慢喝著。
雞湯很鮮,一點也不膩,帶著點迴甘。
兩人吃得差不多了,便停下筷子。
顧錦道:“我打聽到一些事,關於陳高義的。”
沈舟放下茶杯,洗耳恭聽。
顧錦瞧他這樣,把椅子挪近了些,聲音壓低。
“之前國子監裏有人弄了個宴,陳高義吟了首詩,眾人都在誇,有人站出來,說詩裏有些不對,或改一字,會讓詩變得更好。”
“陳高義笑著,接受了這人的建議,可沒幾月,這人就離開了國子監,現在也不知道如何了。”
沈舟皺眉,“沒人管嗎?”
顧錦笑了下,“誰敢管呢?”
他臉上帶著些冷意。
“這人性子耿直,不懂迎合,背後就算有人,也不會因為這人去對付陳家,畢竟,對他們而言,也不過是再物色其他人罷了。”
說著,顧錦語氣有些微妙,“這陳高義跟鄭譽幾人來往甚密,就算有人管,怕是也得壓下去。”
沈舟了然。
京裏達官顯貴多,便也意味著水渾。
得罪一人,背後還有不知道多少人。
關係網一個連接一個,在這京裏,真是一個人也不能得罪。
顧錦嘴角一撇,“要我說,當官也沒什麽好的。”
沈舟聽著他一副不屑的語氣,失笑道:“那你還考呢?”
顧錦搖頭,也笑起來,“那沒辦法,我大哥已經為家裏做了這麽多事,我也該出一份力,讓他不必這麽辛苦才是。”
沈舟其實並沒有特意去打聽過顧錦家裏的事。
但零碎的,也從別人嘴裏知道一些事。
顧家以前出過二品大官,說是世家也不過為。
可惜一代代下來,經過稀釋,現在隻能說是富貴人家,不愁吃喝。
但偌大的家底,是需要背景保護的。
以前還能靠著族人,可現在,族人也開始有了二心,也難怪顧錦會這樣說。
沈舟其實能理解顧錦,畢竟他現在也差不多。
沈家若是沒有人撐腰,往後發展也就到這了。
再多的,怕是要惹來不少事端。
一旦走上這條路,要顧著的,就不是自己的感受了。
還有家裏的,族裏的。
擔子不可謂不重。
不過沈舟倒覺得,在這世道上,走這條路,才能保全自己,保全自己所在乎的人。
其他的辛苦,不算什麽。
更何況,對他來說,也就是枯燥一點點而已。
不過若是讓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落榜,然後再去考,沈舟覺得,到了後麵,他或許會放棄。
他能忍受暫時的枯燥,卻是不能忍受半輩子的枯燥。
試錯三次就夠了。
再多的,也就是浪費時間而已。
好在,他現在還有試錯機會。
會試,他是定然要拿下的。
也就是最後一關了。
隻要過了這關,殿試沈舟不在意。
往後是留在京裏,還是分配到別處,當個小縣令,他都知足。
就跟鄉試一樣,考生得提前一日進場。
初八淩晨,他們就得起來。
然後趕往貢院排隊入場。
入場流程跟鄉試差不多。
進場前要搜身,然後發卷前再次核查身份。
二月初,沈舟出了趟門,跟顧錦一道去賣卷廠買了答題用紙和草稿紙。
又去收卷局那邊填寫上信息。
事情處理完,兩人去了酒樓小聚。
顧錦好奇地盯著沈舟看了又看,“這真是你第二次出門?”
沈舟十分淡定,端著茶碗點了點頭。
“怎麽?”
顧錦驚了,“你真待得住。”
沈舟挑眉,喝茶不語。
顧錦很是自覺,“這酒樓我來過,我給你點幾個你嚐嚐。”
“別點多了。”
沈舟是吃了早食出來的,這會吃中飯算早的,他還不是很餓。
顧錦給了個放心的眼神,跟小二點了兩個招牌菜,一個素菜和一個補湯。
他們這廂房開窗不遠處便是大街,就算不開窗,也能聽到外麵熙攘的人群笑鬧聲。
沈舟慢慢喝著茶水,靜心聽著,倒覺得有趣。
各種聲音都有。
跟聽曲似的。
顧錦看了他一眼,起身走到窗前。
看了一會,他開口道:“你知道京裏都在傳誰會拿到狀元不?”
沈舟頓了頓,“鄭譽?”
顧錦樂了,“你這不出門,外麵的消息倒沒錯過。”
沈舟瞥了眼,“是我沒出去,長青還是出去了的。”
“嘿嘿。”顧錦笑著迴頭看了眼他,接著又看向外麵不遠處的幾人。
“你要不要過來瞧瞧,他們正好過來了。”
“他們?”
沈舟放下茶碗,起身走過去。
不過一眼,便從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找到了顧錦說的那幾人。
“走在前麵中間的,是鄭譽?”
顧錦點頭,眼裏的笑意斂了斂。
“是他,這人走哪都是一群人圍著。”
沈舟看著那人身後以及旁邊跟著的好幾人,深以為然。
“長青說他身邊經常跟著三人,是離他最近的三個吧。”
不是疑惑的語氣,但顧錦還是應了。
“就是他們。”
顧錦眼睛眯了眯,“他右手邊那個,你不要招惹,這人看著沒有麵上這般和善。”
沈舟視線從鄭譽身上,看向他的右手邊。
這人比鄭譽高上半個頭,身形卻要偏瘦不少,即使穿的衣服不薄,卻還是能看出一股瘦削來。
不過這人看著挺溫文爾雅的,嘴邊一直掛著笑。
“他叫什麽?”
顧錦愣了下,“你不知?”
沈舟看了眼一旁一直沒吭聲的呂長青。
呂長青嘿嘿賠笑,“少爺,我瞧您不感興趣,後麵就沒說。”
“嗯,原諒你了。”
沈舟笑道:“所以,他叫什麽?”
呂長青所在的位置看不到外麵的情況,他沒應。
顧錦聲音壓低了些,“他是國子監司業家嫡三子,陳高義。”
“原來是他。”
沈舟剛想詢問顧錦關於這人的事,房門被人敲響。
飯菜來了。
招牌菜是一道烤鴨和一道醬肘子。
湯是老母雞湯,裏麵還放了藥材,能聞到淡淡的藥香味。
小二給兩人各舀了碗清亮的雞湯,才退下去。
呂長青和明安隨後也離開,去樓下點兩個菜填肚子,賬就記在一起。
兩人走後,沈舟和顧錦都沒有說話,而是端著雞湯慢慢喝著。
雞湯很鮮,一點也不膩,帶著點迴甘。
兩人吃得差不多了,便停下筷子。
顧錦道:“我打聽到一些事,關於陳高義的。”
沈舟放下茶杯,洗耳恭聽。
顧錦瞧他這樣,把椅子挪近了些,聲音壓低。
“之前國子監裏有人弄了個宴,陳高義吟了首詩,眾人都在誇,有人站出來,說詩裏有些不對,或改一字,會讓詩變得更好。”
“陳高義笑著,接受了這人的建議,可沒幾月,這人就離開了國子監,現在也不知道如何了。”
沈舟皺眉,“沒人管嗎?”
顧錦笑了下,“誰敢管呢?”
他臉上帶著些冷意。
“這人性子耿直,不懂迎合,背後就算有人,也不會因為這人去對付陳家,畢竟,對他們而言,也不過是再物色其他人罷了。”
說著,顧錦語氣有些微妙,“這陳高義跟鄭譽幾人來往甚密,就算有人管,怕是也得壓下去。”
沈舟了然。
京裏達官顯貴多,便也意味著水渾。
得罪一人,背後還有不知道多少人。
關係網一個連接一個,在這京裏,真是一個人也不能得罪。
顧錦嘴角一撇,“要我說,當官也沒什麽好的。”
沈舟聽著他一副不屑的語氣,失笑道:“那你還考呢?”
顧錦搖頭,也笑起來,“那沒辦法,我大哥已經為家裏做了這麽多事,我也該出一份力,讓他不必這麽辛苦才是。”
沈舟其實並沒有特意去打聽過顧錦家裏的事。
但零碎的,也從別人嘴裏知道一些事。
顧家以前出過二品大官,說是世家也不過為。
可惜一代代下來,經過稀釋,現在隻能說是富貴人家,不愁吃喝。
但偌大的家底,是需要背景保護的。
以前還能靠著族人,可現在,族人也開始有了二心,也難怪顧錦會這樣說。
沈舟其實能理解顧錦,畢竟他現在也差不多。
沈家若是沒有人撐腰,往後發展也就到這了。
再多的,怕是要惹來不少事端。
一旦走上這條路,要顧著的,就不是自己的感受了。
還有家裏的,族裏的。
擔子不可謂不重。
不過沈舟倒覺得,在這世道上,走這條路,才能保全自己,保全自己所在乎的人。
其他的辛苦,不算什麽。
更何況,對他來說,也就是枯燥一點點而已。
不過若是讓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落榜,然後再去考,沈舟覺得,到了後麵,他或許會放棄。
他能忍受暫時的枯燥,卻是不能忍受半輩子的枯燥。
試錯三次就夠了。
再多的,也就是浪費時間而已。
好在,他現在還有試錯機會。
會試,他是定然要拿下的。
也就是最後一關了。
隻要過了這關,殿試沈舟不在意。
往後是留在京裏,還是分配到別處,當個小縣令,他都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