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舟在東轅門這邊,對麵的是西轅門。


    旁邊用木柵欄圍了起來。


    沈立可以跟著進去這個門,但一會進正門,便不能跟著了。


    沈舟踮腳掃了一眼。


    說是人山人海也不為過。


    往年的縣試參加人數將近兩千人。


    然而層層考試下來,每個縣能考得秀才的人數平均在十到二十人之間。


    可想而知,這個淘汰率到底有多恐怖。


    “在想什麽?”


    沈立喊了兩聲,見沈舟都沒有反應,便碰了碰他的手臂。


    沈舟迴過神,搖了搖頭。


    “沒想什麽。”


    沈立卻以為他是在緊張。


    “你還小,沒事的。”


    沈舟愣了愣,隨即好笑道:“大哥,我沒緊張呢。”


    “嗯。”


    沈立應了聲,沈舟也不知道他聽沒聽進去。


    兩人這會已經進了轅門。


    等了沒一會,沈舟見時辰差不多了,便脫去披風,給他大哥拿著。


    沈立接過披風,道:“饅頭還吃不吃?”


    沈舟搖頭,“不吃了,沒感覺餓呢。”


    聞言,沈立也沒勉強,把手裏的考籃遞過去。


    “進去之後別多想,大哥在外麵等你。”


    “好。”


    沈舟確實沒緊張,還道讓沈立一會迴去好好睡一覺。


    他等了等,見前麵也走得差不多了,轉頭看向沈立。


    “大哥,那我就先進去了。”


    “好。”


    沈立靜靜看著沈舟過去。


    進門前,要檢查攜帶之物,還要搜身。


    這是第一道檢查。


    沈舟把手中考籃遞過去,隨即解開衣帶。


    張開手,任由著士兵搜身。


    “好了,走吧。”


    檢查很快,士兵便把考籃遞過來。


    “多謝。”


    沈舟攏著衣服,接過考籃,走了進去。


    裏麵是一個大院。


    之前經過第一道檢查的考生都在這裏集合。


    沈舟找了處地方放下考籃,整理衣服。


    周圍有火把,但人太多了。


    沈舟邊弄衣帶,邊掃了一眼旁邊,都是陌生的麵孔。


    他看向前麵。


    前麵是三間大廳,中間是過道,陳知縣便坐在西間。


    這會考官正在門前拿著點名冊點名。


    點到一個,便進去一個。


    沈舟等到天邊泛白,才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他應了聲,連忙拿著考籃往前擠。


    他看了眼考官身後一排排整齊站著的廩生們,拿出廩保互結親供單,遞給考官,喊道:“張秋廩生保。”


    張秋聽到自己的名字,走過來看了下廩保互結親供單,確認是自己簽的名。


    便仔細觀察沈舟,明確這人便是自己作保的人。


    他當即喊道:“廩生張秋保。”


    確認結束,沈舟從陳知縣手上拿到了自己的答題紙。


    陳知縣麵容嚴肅,但眼神含著鼓勵,“好好考。”


    “是。”沈舟謝過知縣,往前麵走去。


    他低頭看了眼答紙右邊的幾個字。


    洪字十三號。


    這個號舍看起來不錯。


    他抬頭看向前麵。


    前麵便是一排排坐北朝南的號舍,晚點他們便是在那裏麵做題。


    不過在進去前,還得經過一番搜查。


    這一次搜查,便要更嚴格些。


    沈舟把考籃遞過去,便脫去衣服,脫去鞋襪,解開發帶,讓人仔細檢查。


    早上寒氣重,沈舟覺得有些冷,眉頭微微皺著。


    “進去吧。”


    沈舟再次謝過,到一旁穿好衣服,整理好頭發,便拎著考籃找洪字。


    他走在一條大道上,兩旁是一排排的號舍。


    憑著號舍布局圖,他靠著東邊尋找。


    走過天地玄黃號舍,又走過宇宙號舍,來到了洪字號。


    號門前有士兵守著,進去之後,便不能出來了。


    沈舟走進小巷,一直走到第十三間號舍才停了下來。


    號舍不大,寬不過一米。


    後牆高兩米半左右,前簷則約高兩米,深一米多,沒有門。


    沈舟看了眼搭在兩邊牆上的兩塊板子,走過去用手摸了摸。


    盡是塵土。


    他放下考籃,拿出準備好的抹布,好好擦拭一番。


    又把號舍上方的蜘蛛網清理掉,便把考籃放好,往後麵走去。


    巷尾是廁所,旁邊有口大缸。


    沈舟洗了手,才慢騰騰往自己的號舍走去。


    沒走幾步,便看到有個人麵色蒼白,一臉愁悶地往這邊走來。


    沈舟垂眸看了眼他手上拎著的考籃。


    心下明了,腳步稍微加快了些。


    “我要完了......”


    身後傳來一道悲切的呢喃。


    沈舟迴頭看了眼,便見剛剛那人坐在最後一間號舍門前,垂頭喪氣的,儼然沒有了應試的期待。


    號舍的好壞就純看運氣了。


    但靠近廁所的號舍,是有些慘了。


    沈舟運氣還算不錯。


    他檢查過自己的號舍,並沒有什麽透風的口子。


    點名要點不久。


    沈舟無所事事。


    就站在號舍門前,看著前麵那些拎著考籃進來的學子。


    有人緊張地抿著嘴,有人興高采烈,有人愁容滿麵。


    在這條小巷裏,當真是什麽情緒都見著了。


    沈舟看了一會,見著了十幾人,沒一個是認識的。


    也難怪,這麽多間號舍,能遇著就怪了。


    沈舟正想把板子搭上坐一會,便聽到後麵有人在聊天。


    “你進來時看到沒,有人被搜出紙條了!”


    說話聲音並不大,但奈何挨得近。


    沈舟探頭看去,離他兩個號舍遠的地方,正站著兩人。


    其中一個膚色白嫩,身材微胖的少年被嚇得唇色都白了,卻又止不住好奇。


    “我進來時沒聽到啊,知道是誰嗎?”


    先前挑起話頭的人搖頭,“我不認得,好像是姓高,被抓時直喊冤枉。”


    少年皺眉,“這時候喊冤枉,怕是真冤枉。”


    麵色瘦黃的男子笑了笑,搖頭道:“你年紀小,不懂,這時候被抓才喊,早晚了。”


    不管是被人陷害的,還是自己想著僥幸夾帶的,都被記下名了。


    有了汙點,以後就難了。


    少年一聽,歎道:“好好考就是,還搞那歪心思作甚。”


    他視線一瞥,便瞥到了無意中偷聽的沈舟。


    他眨了眨眼睛,輕笑道:“這位仁兄,你也過來聊聊呀。”


    沈舟麵不改色地點點頭,應道:“好。”


    “你叫什麽?我叫顧錦。”


    少年應該家境不錯,穿著精細,眉眼中還能看出幾分被嬌慣出來的傲氣。


    沈舟看著,笑了笑,道:“我叫沈舟。”


    瘦黃男子看了看沈舟,又看了看顧錦。


    “與你們相比,我倒是年紀大了。”


    他哈哈笑著,又道:“我叫陳應林。”


    陳應林看著年紀確實要大些。


    不過也大不到哪去。


    沈舟笑道:“這裏不看年紀大小,應林兄說笑了。”


    顧錦點頭,“確實,應林兄可別這麽想。”


    陳應林笑了笑,應和著兩人的話。


    他的目光不時落在沈舟身上。


    覺得這人明明看著年紀不大,身上卻又有種超乎年紀的沉穩。


    當真是奇怪。


    ......


    三人寒暄完,話題很快又轉到了小紙條上麵。


    沈舟並沒有認識姓高的人,所以也隻是聽著顧錦和陳應林兩人談話。


    陳應林知道的醃臢事不少,小聲地跟顧錦說著。


    顧錦聽著臉拉得長長的,顯然並不喜歡這種陷害人的行為。


    沈舟聽著聽著,視線便不由看向後麵。


    這會三三兩兩的,有不少人正在說話。


    考題下來前,考生倒是可以自由走動。


    但考題下來之後,便不能出號舍了。


    沒一會,陳應林抬頭看了眼天色,道:“差不多了,你們要去出恭的就快去,一會應該是要響號炮了。”


    說著,陳應林便迴了號舍。


    沈舟看了眼顧錦,顧錦也看了眼沈舟,各自迴了號舍。


    兩人的號舍相鄰,倒是巧了。


    陳應林沒說錯。


    不過一會,外麵便響起了號炮聲。


    陳知縣親自去把考場大門關上,並貼上了封條。


    整個考場安靜了下來。


    沈舟趁著這時間,吃了些饅頭碎填肚子。


    然後磨墨把答題上麵需要填寫的信息填好,便等著考題公布下來。


    縣試第一場是正場。


    考四書題兩道,還有一道五言六韻試帖詩。


    對麵是一堵牆。


    沈舟看著前麵發呆,直到聽見前麵士兵喊考題來了的聲音,才迴過神。


    第一發號炮是寅初響起的。


    而發題,是辰初才開始。


    過去了快兩個時辰,若非睡得早,不然這會精神就要萎靡了。


    腳步聲越來越近,沈舟發散的思維凝聚了起來。


    士兵拿著一塊板子過來了。


    上麵寫著兩道考題。


    一道是二十歲以上考的已冠文題。


    一道是二十歲以下考的未冠文題。


    兩道題的難度差別不大。


    不過到時考官審題嚴寬程度會不一樣。


    沈舟看了眼,記下未冠文題後,便把題抄到了草稿紙上。


    士兵停留的時間不長。


    他看了眼沈舟,接著停留在下一個號舍門前。


    沈舟的身心,已經沉浸在了第一道題中。


    第一道題題目是【不至於穀】


    沈舟稍微一想,便知道這題是出自《論語》裏的【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


    意思是【讀書三年,不是為了做官得俸祿,這種人是不容易找到的。】


    這題對於沈舟而言,不難。


    但往往考生卡在第一步的,便是不知題的出處。


    二來,便是理解句子。


    或許對於不理解題目的人來說,這題是難的。


    但對於知道題目出處的人而言,便是簡單的。


    沈舟沉下心,直接便在草稿紙上起稿了。


    四書文答題不能超過三百字。


    全卷文字則是不能超過七百。


    但文字太少的話,也會影響得分。


    所以就得控製好字數。


    沈舟圍繞初心二字,一氣嗬成,寫了二百八十多個字。


    雖說讀書的目的不應該是為了當官拿俸祿,但這個,確實也是吸引眾多人奮不顧身投進這條科舉路的誘惑。


    沈舟十分冷靜。


    他知道上麵人想看什麽。


    讀書就是為了學習,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


    學而優則仕,然後為天下人謀福利。


    沈舟看了一遍草稿,然後把草稿裏的文字謄寫進答卷裏。


    不久,他放下筆,等待下一道題公布。


    約莫半個時辰,有考官過來了。


    他看了眼沈舟的卷子,在文字的後方蓋了個印子。


    這蓋印能看出考生答題的速度。


    如果蓋了印,還一個字未寫的,那便有讓臨舍考生幫忙答題的嫌疑了。


    初印象不好,得分自然也很難上去。


    考官走後,沈舟隱隱聽到了一陣抽氣聲。


    巳時一刻,第二道題出來了。


    第一道題有年紀的區分,第二道題便沒有了。


    沈舟看著草稿紙上的題目,想了想,便也在稿紙上把出處寫上。


    【心廣體胖】,這題出自《大學》裏的【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沈舟目光凝聚在後麵那句話上。


    【財富可以裝飾房屋,品德可以修養身心,心胸寬廣能體態安適,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意念真誠】。


    做人真誠,必也表現在言行上。


    言行一致,做事光明,內心深處則毫無愧疚。


    自然也就心胸寬廣,身心舒適。


    沈舟理了理思緒,開始起稿。


    他把草稿上的文字謄寫完,沒等一會,考官又來蓋印了。


    隨著蓋印結束,最後一道試帖詩的題目也出來了。


    正場的考試結果會在兩到三日公布。


    上千人的考卷,若是都一一仔細看的話,肯定是來不及的。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隻要前麵的四書題不出錯。


    後麵的試帖詩寫得再普通,隻要意思對了就成。


    試帖詩的出題必定要有出處。


    此次題目是賦得【昨別今已春】,得【春】字。


    這是一首詩裏麵的句子。


    若是沈舟沒記錯,還是首贈詩。


    【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兩人別後重逢,詩人對友人的遭遇表示同情,同時慰勉友人為時不晚,前途正一片光明。


    題意便是要突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理解題意,便好寫詩了。


    沈舟想了想,便開始提筆在紙上起稿。


    考試開始後的一個半多時辰到兩個時辰,考生才能出場。


    沈舟把詩謄寫好,檢查了一遍。


    然後拿出幹糧填了填肚子,收拾好後,想著差不多了,便給出了要交卷的信號。


    巡考官很快過來收卷。


    沈舟連同草稿紙也一並交了上去。


    等巡考官確認好後,沈舟便帶著考籃出了洪字號。


    他走得慢,出來時也不忘看看在號舍裏奮筆疾書的考生。


    別的不說,他寫得算快的,但腳步也有些發飄了。


    頭也是疼的。


    起得早,又進行了一番腦力活動。


    吃得也少,也不知是不是低血糖了。


    沈舟看著前麵,舔了舔有些起皮的嘴唇,慢慢往先前點名的院子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啟稟皇上,狀元郎又發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綠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綠耳並收藏科舉:啟稟皇上,狀元郎又發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