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人,這是何意?”


    “無緣無故帶著這麽多人闖入我府邸,還口口聲聲說我有罪。”


    “可證據呢?空口無憑,可別在這裏汙蔑我!”


    方子言冷哼一聲,示意手下繼續搜查。


    然而,隨著搜查的深入,情況卻變得越來越不對勁。


    所有的證據,無論是書信、賬目還是其他能證明紀綱罪行的物件,竟然都指向了他的一個手下。


    正當眾人疑惑不解時,突然,一名手下匆忙來報。


    “不好了,大人!那個手下的府邸突然起火,火勢很大,裏麵的東西怕是都要燒光了!”


    方子言心中“咯噔”一下,暗叫不好。


    他深知這肯定是紀綱的陰謀,但此刻,證據都在那場大火中化為灰燼。


    一時間他根本拿不出確鑿證據來證明紀綱的罪行。


    看著紀綱那副得意的嘴臉,方子言氣得握緊了拳頭。


    朱棣很快得知了此事,雷霆震怒,立刻將方子言、紀綱等人召入宮中。


    金鑾殿上,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朱棣麵色陰沉,眼神如炬,盯著紀綱問道。


    “紀綱,今日之事,你最好給朕一個合理的解釋。”


    “方子言拿著所謂的證據來彈劾你,可如今證據卻莫名消失,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紀綱立刻“撲通”一聲跪地,臉上滿是委屈,說道。


    “陛下明察啊!這些都是那手下背著臣做的,臣一直忠心耿耿,對這些事毫不知情。”


    “今日方大人突然帶人闖入臣的府邸,打砸搜查,實在是讓臣措手不及,還望陛下為臣做主啊!”


    方子言上前一步,拱手說道。


    “陛下,臣雖懷疑此事是紀綱的陰謀,但如今證據被燒毀,確實無法定他的罪。”


    “可種種跡象表明,這絕非巧合,請陛下明鑒。”


    朱棣沉思良久,緩緩說道。


    “此事暫且擱置。紀綱,你繼續留任錦衣衛指揮使。”


    “不過,朕會暗中加強對你的監視,你好自為之。若你真有不軌之心,朕定不會輕饒!”


    “這天下,是我大明的天下,容不得任何人肆意妄為!”


    紀綱連忙磕頭謝恩,臉上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


    “謝陛下信任,臣定當盡心盡力,為陛下效犬馬之勞。若有二心,天打雷劈!”


    從宮中出來後,方子言看著紀綱離去的背影,眼中滿是不甘與堅定,暗暗發誓。


    “紀綱,你別得意得太早。這次算你狡猾,不過我絕不會放過你。”


    “我一定會找到證據,將你繩之以法,讓你為你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紀綱則一邊走,一邊在心中冷笑。


    “方子言,跟我鬥,你還嫩了點。”


    “這次算你運氣好,不過,咱們的較量還沒完!”


    “下次,我可不會再給你機會。”


    此時,京城的夜空中,烏雲依舊濃重……


    紀綱在躲過被定罪的危機後,深知自己已被方子言等人死死盯上,若想繼續在這權力的漩渦中站穩腳跟,擺脫嫌疑,就必須改變策略。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紀綱把目光投向了京城那些破舊不堪的街道。


    這些街道年久失修,不僅影響百姓的出行,也有損京城的風貌。


    紀綱出資招募了大量勞工,開始對這些街道進行修繕。


    修繕期間,他每天都會親自到施工現場監督。


    隻見紀綱頭戴鬥笠,身著樸素的衣衫,穿梭在勞工之間,時而拿起工具比劃著,時而與勞工們交談。


    “大家辛苦了!這街道修好了,以後大家走路就方便多了,咱們可得把這活兒幹仔細了。”


    紀綱拍著一位勞工的肩膀說道,臉上堆滿了關切的笑容。


    勞工們受寵若驚,紛紛應和。


    “紀大人放心,我們一定好好幹!您真是心善,為我們百姓著想啊!”


    紀綱笑著點點頭,又從懷中掏出幾錠銀子,遞給勞工的領頭人。


    “兄弟們都不容易,這些錢給大家買點酒肉,好好補補。大家加把勁,等工程結束,還有重賞!”


    勞工們拿到錢,歡唿雀躍,對紀綱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與此同時……


    每天清晨,天還未亮,紀綱就來到粥棚,親自為災民盛粥。


    他一邊盛粥,一邊與災民們噓寒問暖。


    “老人家,您慢點喝,不夠還有。最近身體咋樣?”紀綱對一位顫顫巍巍的老人說道。


    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多謝紀大人啊!要不是您,我們這些人都不知道該怎麽活下去了。”


    紀綱看著老人,一臉真誠地說。


    “這都是陛下的恩澤,我不過是奉命行事。大家有什麽困難,盡管跟我說。”


    為了擴大影響,他還命人在粥棚周圍張貼告示,上麵寫著朝廷對百姓的關懷,把自己描繪成皇帝愛民的得力執行者。


    告示上的言辭懇切,讓不少百姓看了對朝廷的感激之情又多了幾分。


    此外,紀綱時常帶著隨從深入民間,走訪各個街巷和村落。


    每到一處,他都會主動與百姓交談,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在一個小村莊裏,紀綱走進一位農戶家中,看到農戶家中簡陋的陳設,他不禁皺起眉頭。


    “大哥,你們生活太艱苦了。有什麽困難盡管說,我一定想辦法解決。”


    農戶激動地說:“紀大人,我們這村子的灌溉水渠壞了,農田都快幹了。您能不能幫忙想想辦法?”


    紀綱立刻拿出紙筆,認真記錄下來,說道。


    “大哥,您放心,我迴去就安排人來修。一定不會讓大家的莊稼受影響!”


    農戶感激地連連道謝:“紀大人真是我們的大恩人啊!”


    紀綱這一係列舉動效果顯著,百姓們對他感恩戴德。


    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時常能聽到百姓們對他的稱讚。


    “紀大人真是個好官啊,為我們做了這麽多實事。”


    “是啊,有這樣的官,是咱們百姓的福氣。”


    在百姓心中,紀綱逐漸樹立起了“清廉好官”的形象。


    而朝廷的名聲也因他這些看似為民謀利的舉動而有所好轉,不少百姓對朝廷的怨言也少了許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被誅十族,我在朱棣頭上作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山墨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山墨客並收藏開局被誅十族,我在朱棣頭上作死最新章節